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665067 上传时间:2019-10-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510731.4

申请日:

20180411

公开号:

CN208356022U

公开日:

2019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23/02

主分类号:

A63B23/02

申请人:

山东宝德龙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水木

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开发区长江大街南泰山路东

优先权:

CN201820510731U

专利代理机构: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侯玉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有供人体平躺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平板固定与机架上方。使用时,平躺于第一平和第二平板上,使人体的腰部位置位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连接的位置,通过双手拉动扶手将身体向上牵引,使上体前屈形成坐姿,恢复平躺状态,如此往复即可实现仰卧起坐的健身运动;还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通过驱动轴带动连接柄转动,再通过连接柄带动旋转轴往复转动,进而通过往复转动的旋转轴带动第二平板相对第一平板往复翻转,实现平躺于第二平板上的上体跟随第二平板上下往复翻转,从而亦可实现锻炼腰腹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包括有供人体平躺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相互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平板固定与机架上方,所述机架底部固定有倾斜的龙门架,该龙门架开口位置倾斜朝上且横向转动连接有旋转轴,龙门架底部中间转动连接驱动轴;所述旋转轴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轴,所述驱动轴于龙门架外一端固定于机架上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柄,该连接柄于驱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可伸缩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上穿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均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板底部两侧对应设有沿第二平板长度方向的腰形通槽,并且两腰形通槽之间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两端分别嵌入于两腰形通槽内且沿腰形通槽移动,并且传动杆与升降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末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绑带,两绑带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板于第一平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头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固定有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板两侧固定有扶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对自身的身材体形要求较高的女性而言,拥有完美的腰部曲线是她们梦寐以求的,通过每天持续性的仰卧起坐锻炼,即可有效减少腰腹部脂肪从而拥有完美的曲线。但是现代的女性由于工作等原因,闲暇时间大多用于休息,疏于锻炼,导致腰部赘肉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该仰卧起坐板无需自身发力即可实现仰卧起坐运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包括有供人体平躺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相互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平板固定与机架上方,所述机架底部固定有倾斜的龙门架,该龙门架开口位置倾斜朝上且转动连接有旋转轴,龙门架底部中间转动连接驱动轴;所述旋转轴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轴,所述驱动轴于龙门架外一端固定于机架上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柄,该连接柄于驱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可伸缩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上穿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均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板底部两侧对应设有沿第二平板长度方向的腰形通槽,并且两腰形通槽之间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两端分别嵌入于两腰形通槽内且沿腰形通槽移动,并且传动杆与升降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平板末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绑带,两绑带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平板于第一平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头枕。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机架底部固定有万向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平板两侧固定有扶手。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平躺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上,同时人体的腰部位置位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连接的位置,并用绑带将双脚固定于第一平板末端的位置。做仰卧起坐时,可双手握持两扶手,通过双手拉动扶手将身体向上牵引,实现上体前屈,迅速形成坐姿,再放松上体,恢复平躺状态,如此往复,即可实现仰卧起坐的健身运动,从而达到锻炼腰腹的效果;还可以通过上述驱动方式,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通过驱动轴带动连接柄转动,再通过连接柄带动旋转轴往复转动,进而通过往复转动的旋转轴带动第二平板相对第一平板往复翻转,实现平躺于第二平板上的上体跟随第二平板上下往复翻转,此方式相比上一种方式在更为省力且轻松的同时,同样可以达到锻炼腰腹的目的,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二平板向上翻起的示意图。

图2为第二平板向上翻起后第二平板底部各部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平板向下翻落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平板向下翻落后第二平板底部各部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和3所示,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包括有机架1,机架1上设有供人体平躺的第一平板3和第二平板4,所述第一平板3和第二平板4相互铰接,并且第一平板3固定于机架1上方,当第二平板4与第一平板3水平放置时,第二平板4亦可平放于机架1上。第一平板3末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绑带17,两绑带17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用于做做仰卧起坐时固定人体双脚,防止人体双脚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由于反射弧的作用而向上翘起,所述卡扣为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箱包的卡扣。第一平板3的两端还固定有扶手16,用于双手握持,牵引上体向上前屈。

参照附图1至4所示,所述机架1底部固定有倾斜的龙门架2,该龙门架2开口位置倾斜朝上且横向转动连接有旋转轴7,龙门架2底部中间转动连接有驱动轴14;所述旋转轴7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轴6。所述驱动轴14于龙门架2外一端固定与固定于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轴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柄9,该连接柄9于驱动轴1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可相对伸缩柄伸缩的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上设有连接孔(示图未示),该连接孔上穿装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另一端均与旋转轴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板4底部两侧对应设有沿第二平板4长度方向的腰形通槽13,并且两腰形通槽13之间设有移动杆12,所述移动杆12两端分别嵌入于两腰形通槽13内且沿腰形通槽13移动,并且移动杆12与升降轴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继续参照附图1至4所示,当驱动电机15连接电源并转动时,可带动驱动轴14转动,从而通过驱动轴14带动连接柄9的转动,使得连接柄9带动传动轴10以驱动轴14为轴心转动;同时由于传动轴10上设有连接孔(示图未示),该连接孔上穿装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另一端均与旋转轴固7定连接,因此所述传动轴10转动时可拉动连接轴11以旋转轴7为轴心上下往复摆动,并且传动轴10于连接轴11上左右往复移动;而当连接轴11上下往复摆动时候,可通过连接板8带动旋转轴7往复转动,通过旋转轴7的往复转动,从而可带动升降轴6以旋转轴7为轴心往复摆动,使得升降轴6末端的移动杆12于第二平板4底部的腰形通槽13内前后往复移动,进而带动第二平板4相对第一平板3往复翻转。

使用时,平躺于第一平板3和第二平板4上,同时人体的腰部位置位于第一平板3和第二平板4之间连接的位置,并用绑带17将双脚固定于第一平板3末端的位置。做仰卧起坐的过程中可双手握持两扶手16,通过双手拉动扶手16将身体向上牵引,实现上体前屈,迅速形成坐姿,再放松上体,恢复平躺状态,如此往复,即可实现仰卧起坐的健身运动,从而达到锻炼腰腹的效果;另外,还可通过上述驱动方式,通过驱动电机15带动驱动轴14转动,从而通过驱动轴14带动连接柄9转动,再通过连接柄9带动旋转轴7往复转动,进而通过往复转动的旋转轴7带动第二平板4相对第一平板3往复翻转,实现平躺于第二平板4上的上体跟随第二平板4上下往复翻转,从而亦可实现锻炼腰腹的目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510731.4 (22)申请日 2018.04.11 (73)专利权人 山东宝德龙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开发区 长江大街南泰山路东 (72)发明人 沈水木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7107 代理人 侯玉山 (51)Int.Cl. A63B 2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包括。

2、有机架, 机架上 设有供人体平躺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 所述第 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相互铰接, 所述第一平板固定 与机架上方。 使用时, 平躺于第一平和第二平板 上, 使人体的腰部位置位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 之间连接的位置, 通过双手拉动扶手将身体向上 牵引, 使上体前屈形成坐姿, 恢复平躺状态, 如此 往复即可实现仰卧起坐的健身运动; 还可通过驱 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 从而通过驱动轴带动连 接柄转动, 再通过连接柄带动旋转轴往复转动, 进而通过往复转动的旋转轴带动第二平板相对 第一平板往复翻转, 实现平躺于第二平板上的上 体跟随第二平板上下往复翻转, 从而亦可实现锻 炼腰腹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8356022 U 2019.01.11 CN 208356022 U 1.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包括有供人体平躺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 所述第一 平板和第二平板相互铰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机架, 所述第一平板固定与机架上方, 所述 机架底部固定有倾斜的龙门架, 该龙门架开口位置倾斜朝上且横向转动连接有旋转轴, 龙 门架底部中间转动连接驱动轴; 所述旋转轴中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轴, 所述驱动轴于龙门架 外一端固定于机架上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驱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柄, 该 连接柄于驱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可伸缩的传动轴, 所述传动轴上设有。

4、连接孔, 该连接 孔上穿装有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均与旋转 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平板底部两侧对应设有沿第二平板长度方向的腰形通槽, 并且两腰 形通槽之间设有移动杆, 所述移动杆两端分别嵌入于两腰形通槽内且沿腰形通槽移动, 并 且传动杆与升降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板末端 的两侧均固定有绑带, 两绑带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平板于第 一平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头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

5、坐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底部固定 有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板两侧 固定有扶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56022 U 2 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一些对自身的身材体形要求较高的女性而言, 拥有完美的腰部曲线是她们梦 寐以求的, 通过每天持续性的仰卧起坐锻炼, 即可有效减少腰腹部脂肪从而拥有完美的曲 线。 但是现代的女性由于工作等原因, 闲暇时间大多用于休息, 疏于锻炼, 导致腰部赘肉越 。

6、来越多。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该仰卧起坐 板无需自身发力即可实现仰卧起坐运动的效果。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包括有供人体平躺 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 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相互铰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机架, 所 述第一平板固定与机架上方, 所述机架底部固定有倾斜的龙门架, 该龙门架开口位置倾斜 朝上且转动连接有旋转轴, 龙门架底部中间转动连接驱动轴; 所述旋转轴中间固定连接有 升降轴, 所述驱动轴于龙门架外一端固定于机架上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驱动轴 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柄。

7、, 该连接柄于驱动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可伸缩的传动轴, 所述 传动轴上设有连接孔, 该连接孔上穿装有连接轴, 所述连接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所 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均与旋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平板底部两侧对应设有沿第二平板长度 方向的腰形通槽, 并且两腰形通槽之间设有移动杆, 所述移动杆两端分别嵌入于两腰形通 槽内且沿腰形通槽移动, 并且传动杆与升降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05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第一平板末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绑带, 两绑带之间通过卡 扣可拆卸连接。 0006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第二平板于第一平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头枕。 0007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机架底部固定。

8、有万向轮。 0008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第一平板两侧固定有扶手。 0009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 点: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平躺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上, 同时人体的腰部位置位于第一平板 和第二平板之间连接的位置, 并用绑带将双脚固定于第一平板末端的位置。 做仰卧起坐时, 可双手握持两扶手, 通过双手拉动扶手将身体向上牵引, 实现上体前屈, 迅速形成坐姿, 再 放松上体, 恢复平躺状态, 如此往复, 即可实现仰卧起坐的健身运动, 从而达到锻炼腰腹的 效果; 还可以通过上述驱动方式, 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 从而通过驱动轴带动连接 。

9、柄转动, 再通过连接柄带动旋转轴往复转动, 进而通过往复转动的旋转轴带动第二平板相 对第一平板往复翻转, 实现平躺于第二平板上的上体跟随第二平板上下往复翻转, 此方式 相比上一种方式在更为省力且轻松的同时, 同样可以达到锻炼腰腹的目的, 十分方便。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356022 U 3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第二平板向上翻起的示意图。 0011 图2为第二平板向上翻起后第二平板底部各部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0012 图3为第二平板向下翻落的示意图。 0013 图4为第二平板向下翻落后第二平板底部各部件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

10、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照附图1和3所示, 一种可自动翻转仰卧起坐板, 包括有机架1, 机架1上设有供人 体平躺的第一平板3和第二平板4, 所述第一平板3和第二平板4相互铰接, 并且第一平板3固 定于机架1上方, 当第二平板4与第一平板3水平放置时, 第二平板4亦可平放于机架1上。 第 一平板3末端的两侧均固定有绑带17, 两绑带17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连接, 用于做做仰卧起 坐时固定人体双脚, 防止人体双脚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由于反射弧的作用而向上翘起, 所 述卡扣为现有技术中用于连接箱包的卡扣。 第一平板3的两端还固定有扶手16, 用于双手握 持, 牵引上体向上前屈。 0016 参照附图。

11、1至4所示, 所述机架1底部固定有倾斜的龙门架2, 该龙门架2开口位置倾 斜朝上且横向转动连接有旋转轴7, 龙门架2底部中间转动连接有驱动轴14; 所述旋转轴7中 间固定连接有升降轴6。 所述驱动轴14于龙门架2外一端固定与固定于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 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驱动轴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柄9, 该连接柄9于驱动轴14的另 一端转动连接有可相对伸缩柄伸缩的传动轴10, 所述传动轴10上设有连接孔 (示图未示) , 该连接孔上穿装有连接轴11, 所述连接轴1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 所述连接板8的另 一端均与旋转轴7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平板4底部两侧对应设有沿第二平板4长度方。

12、向的腰 形通槽13, 并且两腰形通槽13之间设有移动杆12, 所述移动杆12两端分别嵌入于两腰形通 槽13内且沿腰形通槽13移动, 并且移动杆12与升降轴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0017 继续参照附图1至4所示, 当驱动电机15连接电源并转动时, 可带动驱动轴14转动, 从而通过驱动轴14带动连接柄9的转动, 使得连接柄9带动传动轴10以驱动轴14为轴心转 动; 同时由于传动轴10上设有连接孔 (示图未示) , 该连接孔上穿装有连接轴11, 所述连接轴 1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 所述连接板8的另一端均与旋转轴固7定连接, 因此所述传动 轴10转动时可拉动连接轴11以旋转轴7为轴心上下往复摆。

13、动, 并且传动轴10于连接轴11上 左右往复移动; 而当连接轴11上下往复摆动时候, 可通过连接板8带动旋转轴7往复转动, 通 过旋转轴7的往复转动, 从而可带动升降轴6以旋转轴7为轴心往复摆动, 使得升降轴6末端 的移动杆12于第二平板4底部的腰形通槽13内前后往复移动, 进而带动第二平板4相对第一 平板3往复翻转。 0018 使用时, 平躺于第一平板3和第二平板4上, 同时人体的腰部位置位于第一平板3和 第二平板4之间连接的位置, 并用绑带17将双脚固定于第一平板3末端的位置。 做仰卧起坐 的过程中可双手握持两扶手16, 通过双手拉动扶手16将身体向上牵引, 实现上体前屈, 迅速 形成坐姿。

14、, 再放松上体, 恢复平躺状态, 如此往复, 即可实现仰卧起坐的健身运动, 从而达到 锻炼腰腹的效果; 另外, 还可通过上述驱动方式, 通过驱动电机15带动驱动轴14转动, 从而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356022 U 4 通过驱动轴14带动连接柄9转动, 再通过连接柄9带动旋转轴7往复转动, 进而通过往复转动 的旋转轴7带动第二平板4相对第一平板3往复翻转, 实现平躺于第二平板4上的上体跟随第 二平板4上下往复翻转, 从而亦可实现锻炼腰腹的目的。 0019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 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356022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8356022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8356022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