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运动场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健身运动场地.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39661.4 (22)申请日 2014.10.31 A63C 1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冷浩 地址 430347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泡 桐街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健身运动场地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身运动场地。包括 两个及两个以上个数的上行台阶和一个下行台 阶。所有上行台阶的底端和下行台阶的底端都 在同一水平面上, 各个上行台阶的顶端都与同一 个下行台阶相连接, 分布在下行台阶同一侧的各 个上行台阶的顶端与下行台阶连接处的高度设置 情况是 :。
2、 上行台阶的坡度越大其连接处的高度越 高, 坡度越小其连接处的高度越低, 并且坡度最大 的上行台阶的顶端与下行台阶顶端连接处的高度 最高。 通过攀登不同坡度和高度的台阶, 采取一种 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 以人们最终都能攀登最陡 的台阶而身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为目的。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7039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25 CN 204170396 U 1/1 页 2 1.一种健身运动场地, 其特。
3、征是 : 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数的上行台阶 (1) 和一个下 行台阶 (2) , 所有上行台阶 (1) 的底端和下行台阶 (2) 的底端都在同一水平面上, 各个上行 台阶 (1) 的顶端都与同一个下行台阶 (2) 相连接, 各个上行台阶 (1) 分布在下行台阶 (2) 的一侧或两侧, 在同一侧的各个上行台阶 (1) 的 顶端与下行台阶 (2) 连接处的高度设置情况是 : 上行台阶 (1) 的坡度越大其连接处的高度 越高, 坡度越小其连接处的高度越低, 并且坡度最大的上行台阶 (1) 的顶端与下行台阶顶端 (21) 连接处的高度最高。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健身运动场地, 其特征是 :。
4、 各个台阶通常为直线型台阶 (31) , 也可以是曲线型台阶 (32) 或折线型台阶 (33) , 还可以是三个形状的组合形式或是三 个形状中的两两组合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运动场地, 其特征是 : 在坡度较陡的上行台阶 (1) 踏 步的两端设置防护拦杆 (4) , 也可以把所有的上行台阶 (1) 和下行台阶 (2) 踏步的两端都设 置防护拦杆, 并且防护拦杆 (4) 在各个上行台阶 (1) 与下行台阶 (2) 的连接处应预留栏杆缺 口 (41)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健身运动场地, 其特征是 : 下行台阶 (2) 的下部和上部可 以一样宽, 也可以按人流量大小把下。
5、行台阶 (2) 的下部做得比上部宽些, 宽度变化位置设置 在上行台阶 (1) 的顶端和下行台阶 (2) 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健身运动场地, 其特征是 : 各个台阶的底端通常与旁边 的地面 (51) 在同一个高度上, 但用来建造所述健身运动场地的坡地也可以由洼地侧壁斜面 (56) 和高于地面的土堆 (57) 组成, 从而各个台阶的底端就比旁边的地面 (51) 低, 即形成洼 地, 并在容易积水的洼地底面 (52) 设置排水沟 (53) 和集水井 (54) 等设施, 且把洼地周围的 地面做得比远处的地面稍高一点。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健身运动场地, 其特征是 :。
6、 所述健身运动场地的坡地由 洼地侧壁斜面 (56) 和高于地面的土堆 (57) 组成时, 在下行台阶 (2) 与地面 (51) 的交接处, 把下行台阶 (2) 与地面 (51) 连接在一起, 下行台阶 (2) 有防护栏杆 (4) 时, 还要把下行台阶 (2) 与地面 (51) 连接处的防护栏杆 (4) 预留栏杆缺口 (41) , 在洼地周围的顶部与地面 (51) 交接处设置洼地上口围栏 (55) , 并在地面 (51) 通往下行台阶 (2) 的位置把洼地上口围栏 (55) 也预留栏杆缺口 (41) , 这里的两个栏杆缺口实际为一个共用的栏杆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健身运动场地,。
7、 其特征是 : 最陡的上行台阶的坡度小于 55 度, 并且把下行台阶的坡度做得最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70396 U 2 1/3 页 3 一种健身运动场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场地的领域, 具体是由多个台阶连接在一起的一种运动 场地。 背景技术 0002 人们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很多 : 常见的有跑步, 但跑步者大多在街道或公路上跑, 这 样会对交通有影响, 对跑步者自身的安全也存在隐患 ; 也有各种球类运动和通过健身器械 来锻炼身体, 但是锻炼器材易损坏, 还有的受人数多少的限制。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单的由。
8、多个台阶组成的一种 健身运动场地, 通过攀登不同坡度的台阶, 采取一种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5 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数的上行台阶和一个下行台阶, 所有上行台阶的底端和下 行台阶的底端都在同一水平面上, 各个上行台阶的顶端都与同一个下行台阶相连接。各个 上行台阶分布在下行台阶的一侧或两侧, 在同一侧的各个上行台阶的顶端与下行台阶连接 处的高度设置情况是 : 上行台阶的坡度越大其连接处的高度越高, 坡度越小其连接处的高 度越低, 并且坡度最大的上行台阶的顶端与下行台阶顶端连接处的高度最高。 0006 各个台阶通常为直线型的, 也可以是。
9、曲线型的或折线型的, 还可以是三个形状的 组合形式或是三个形状中的两两组合形式。 0007 在坡度较陡的上行台阶踏步的两端设置防护拦杆, 也可以把所有的上行台阶和下 行台阶踏步的两端都设置防护拦杆, 并且防护拦杆在各个上行台阶与下行台阶的连接处应 预留栏杆缺口。 0008 下行台阶的下部和上部可以一样宽, 也可以按人流量大小把下行台阶的下部做得 比上部宽些, 宽度变化位置设置在上行台阶的顶端和下行台阶的连接处。 0009 各个台阶的底端通常与旁边的地面在同一个高度上, 但用来建造所述健身运动场 地的坡地也可以由洼地侧壁斜面和高于地面的土堆组成, 从而各个台阶的底端就比旁边的 地面低, 即形成洼。
10、地, 并在容易积水的洼地底面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等设施, 且把洼地周围 的地面做得比远处的地面稍高一点。在下行台阶与地面的交接处, 把下行台阶与地面连接 在一起, 下行台阶有防护栏杆时, 还要把下行台阶与地面连接处的防护栏杆预留栏杆缺口, 在洼地周围的顶部与地面交接处设置洼地上口围栏, 并在地面通往下行台阶的位置把洼地 上口围栏也预留栏杆缺口。 0010 最陡的上行台阶的坡度小于 55 度, 并且把下行台阶的坡度做得最小。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运动场地简单, 不需任何器材, 场地安全, 不受汽车等 影响。不受人数限制, 只要在台阶所能承受的人数饱和范围之内, 人多人少都可以攀登。
11、台 阶。 体质差的人或刚锻炼的人开始可以攀登坡度最小的台阶, 逐渐攀登坡度较大的台阶, 最 说 明 书 CN 204170396 U 3 2/3 页 4 后攀登坡度最大的台阶, 只要保持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攀登台阶的锻炼, 最终所有人就可 以攀登最大坡度的台阶, 所以这种简单的循序渐进的攀登台阶锻炼方法能够使人们身体素 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 图 1 是各个上行台阶显示不同坡度的示意图。 0014 图 2 是台阶运动场地整体示意图。 0015 图 3 是台阶运动场地整体俯视图。 0016 图 4 是上行台阶在下行台阶两侧布。
12、置的俯视图。 0017 图 5 是三种形式的台阶示意图。 0018 图 6 是在台阶上布置防护栏杆的示意图。 0019 图 7 是上窄下宽的下行台阶俯视图。 0020 图 8 是用洼地和土堆形成坡地并在洼地底部设置排水设施的示意图。 0021 图 9 是洼地处的下行台阶与地面连接以及设置洼地上口围栏的示意图。 0022 图 10 是栏杆缺口处大样图。 0023 图 11 是用洼地和高于地面的土堆形成的坡地建造台阶运动场地的整体示意图。 0024 图中 1. 上行台阶, 2. 下行台阶, 21. 下行台阶顶端, 31. 直线型台阶, 32. 曲线 型台阶, 33 折线型台阶, 4. 防护栏杆, 。
13、41. 栏杆缺口, 51.地面, 52. 洼地底面, 53. 排水沟, 54. 集水井, 55. 洼地上口围栏, 56. 洼地侧壁斜面, 57. 高于地面的土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图 1 为各个上行台阶 1 显示不同坡度的示意图, 各个上行台阶 1 互相独立, 没有连 接在一起的, 各自的底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但各自顶端的高度随其坡度的增加而曾大, 坡度 越大顶端越高, 坡度越小顶端越低。 0026 在图 2 和图 3 中, 上行台阶 1 的个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有上行台阶 1 的底端和 下行台阶 2 的底端都在同一水平面上, 各个上行台阶 1 的顶端都与同一个下行台阶 2 相连 。
14、接。各个上行台阶 1 可以按图 2 分布在下行台阶 2 的一侧, 在同一侧的各个上行台阶 1 的 顶端与下行台阶2连接处的高度设置情况是 : 上行台阶1的坡度越大其连接处的高度越高, 坡度越小其连接处的高度越低, 并且坡度最大的上行台阶1的顶端与下行台阶顶端21连接 处的高度最高。各个上行台阶 1 也可按图 4 分布在下行台阶 2 的两侧。 0027 各个台阶通常按图5做成直线型台阶31, 也可按图5做成曲线型台阶32或折线型 台阶 33 ; 还可以是三个形状的组合形式或是三个形状中的两两组合形式。例如三个形状的 组合形式可以是 : 一个台阶的上部是直线型的, 中部是折线型的, 下部是曲线型的。
15、, 等等。 0028 按图6在坡度较陡的上行台阶1踏步的两端设置防护拦杆4, 也可以把所有的上行 台阶1和下行台阶2踏步的两端都设置防护拦杆4, 并且防护拦杆4在各个上行台阶1与下 行台阶 2 的连接处应预留栏杆缺口 41, 便于人们通行。 0029 下行台阶 2 的下部和上部可以一样宽, 也可以按图 7 把下行台阶 2 的下部做得比 上部宽些, 宽度变化位置设置在上行台阶 1 的顶端和下行台阶 2 的连接处。因为通常情况 说 明 书 CN 204170396 U 4 3/3 页 5 下, 从大坡度的上行台阶 1 上去的人, 下来时要经过下行台阶 2 的上部、 中部、 下部 ; 而从小 坡度的。
16、上行台阶 1 上去的人, 下来时只经过下行台阶 2 的下部, 所以下行台阶 1 的下部比上 部的人流量大些。 0030 通常情况下, 各个台阶的底端与旁边的地面 51 在同一个高度上。但也有的按图 8 就地挖土形成一个坑, 再把所挖的土就堆砌在坑旁的地面 51 上, 形成一个由洼地侧壁斜面 56 和高于地面的土堆 57 组成的坡地, 来建造台阶健身运动场地, 由此各个台阶的底端比旁 边的地面 51 低些, 从而形成洼地, 并在容易积水的洼地底面 52 设置排水沟 53 和集水井 54 等设施。 且把洼地周围的地面做得比远处的地面稍高一点, 以防止地面上的水流入洼地内。 0031 按图 9 和图。
17、 10 在下行台阶 2 与地面 51 的交接处, 把下行台阶 2 与地面 51 连接在 一起, 下行台阶 2 有防护栏杆 4 时, 还要把下行台阶 2 与地面 51 连接处的防护栏杆 4 预留 栏杆缺口 41。在洼地周围的顶部与地面 51 交接处设置洼地上口围栏 55, 以防止地面上的 人和他物落入洼地, 同时在地面 51 通往下行台阶 2 的位置把洼地上口围栏 55 也预留栏杆 缺口 41, 这里的两个栏杆缺口实际为一个共用的栏杆缺口。 0032 设置栏杆缺口 41 是为了让地面上的人们由缺口处往下走到洼地底面 52, 来进行 攀登台阶的锻炼, 锻炼完后再经由栏杆缺口 41 返回到地面 51。
18、。图 11 是用洼地侧壁斜面和 高于地面的土堆形成坡地, 建造成台阶运动场地的整体示意图。 0033 为了安全, 最陡上行台阶的坡度小于 55 度。因为 “上台阶健身, 下台阶伤身” , 所 以把下行台阶的坡度做得最小。 0034 人们从各个上行台阶的底端向上攀登, 攀登至上行台阶的顶端时, 再从顶端平顺 地走到下行台阶上去, 最后通过共用的下行台阶下到底端, 完成一次上下台阶的运动。 0035 为充分保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把 “各个上行台阶与一个下行台阶的底端布 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并且各个上行台阶的顶端都与同一个下行台阶相连接组成的运动场 地” 作为一个单元, 将多个单元组合在一起形。
19、成的运动场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说 明 书 CN 204170396 U 5 1/6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396 U 6 2/6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396 U 7 3/6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396 U 8 4/6 页 9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396 U 9 5/6 页 10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396 U 10 6/6 页 11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70396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