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咬口训练咬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矫正咬口训练咬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63489.2 (22)申请日 2016.11.24 (73)专利权人 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白山路4 号 (72)发明人 刘庆 郭学志 李健楠 陈涛 王尧 李斌 李威 马金成 刘嘉义 毕海龙 王旭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21207 代理人 孙玲 (51)Int.Cl. A01K 1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2、 主 要由护臂和护套组成, 且护臂包裹于助训员整体 大手臂和小手臂的外周, 在护臂的外周设有护 套; 护套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为棉麻垫片层, 外层 为混合编织物层, 且在混合编织物层外表面的下 半部设有提手, 提手位于助训员身体一侧。 该咬 靶提高助训员的使用舒适度和犬咬袖的适口度, 矫正扑咬训练警犬咬合不紧、 脱口和助训员易受 伤动作走形等行为, 并且解决因局部损坏而造成 的整体废弃, 同时增强手握把手的牢固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302969 U 2017.07.07 CN 206302969 U 1.一种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其特征在于: 主要由护臂 (1)。
3、 和护套 (2) 组成, 且护臂 (1 ) 包 裹于助训员整体大手臂和小手臂的外周, 在护臂 (1) 的外周设有护套 (2) ; 护套 (2) 分为内外 两层, 内层为棉麻垫片层 (21) , 外层为混合编织物层 (22) , 且在混合编织物层 (22) 外表面的 下半部设有提手 (23) , 提手 (23) 位于助训员身体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护臂 (1) 由下护臂 (11) 和上护臂 (12) 通过软连接 (13) 相连, 在下护臂 (11) 的内腔设有竖直的把手 (19) , 在下护臂 (11) 的外表面设有条形咬垫 (14) , 当手握把。
4、手 (19) 时, 咬垫 (14) 位于下手臂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护臂 (12) 内腔表面设 有防磨垫 (15) 。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护臂 (12) 的上端外圆 周设有护套扣 (16) , 在护套 (2) 的上端内圆周也设有均布的护套扣 (16) , 定位带依次穿过上 护臂 (12) 和护套 (2) 上的护套扣 (16) , 将护臂 (1) 和护套 (2) 连接起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护臂 (11) 末端设有端 盖, 在端盖上设有透气孔 (17) 。
5、。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护臂 (12) 的顶端设有 挂扣 (18) 。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护臂 (1) 的内部设有内 胆 (3) , 内胆 (3) 是由内外两层弹性织物内附棉质软垫组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02969 U 2 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具体说是警犬扑咬撞击能力培养过程中 所用的一种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从现有的所有护袖来看, 暂时存在四点不足。 0003 第一, 上护臂和下护臂的连接是固定的, 当下护臂出。
6、现损坏无法继续使用时, 上护 臂部分同样需要废弃, 并且使用这种固定的连接方式不能灵活贴合使用者的用力角度和习 惯, 更换助训人员时, 不能根据助训员自己的角度调整。 0004 第二, 在下护臂内的把手都是用螺丝或直杆固定在下护臂内侧的, 在使用中由于 经常用力拉拽和扭动, 很容易损坏, 并且不易修护, 造成整体废弃。 0005 第三, 护臂内侧所用的材质均比较坚硬和粗糙, 使用舒适度不好, 给助训工作带来 不利。 0006 第四, 护套所采取的外表织物抗撕咬性较差, 护套内里没有垫衬, 犬咬袖时的适口 程度差, 且不易满足技术要求的咬袖方式。 发明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7、提供一种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该咬靶提高助训员 的使用舒适度和犬咬袖的适口度, 矫正扑咬训练警犬咬合不紧、 脱口和助训员易受伤动作 走形等行为, 并且解决因局部损坏而造成的整体废弃, 同时增强手握把手的牢固性。 0008 为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矫正咬口训练咬靶, 主要 由护臂和护套组成, 且护臂包裹于助训员整体大手臂和小手臂的外周, 在护臂的外周设有 护套; 护套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为棉麻垫片层, 外层为混合编织物层, 且在混合编织物层外 表面的下半部设有提手, 提手位于助训员身体一侧。 0009 所述的护臂由下护臂和上护臂通过软连接相连, 在下护臂的内腔设有竖直。
8、的把 手, 在下护臂的外表面设有条形咬垫, 当手握把手时, 咬垫位于下手臂外侧。 0010 所述的上护臂内腔表面设有防磨垫。 0011 所述的上护臂的上端外圆周设有护套扣, 在护套的上端内圆周也设有均布的护套 扣, 定位带依次穿过上护臂和护套上的护套扣, 将护臂和护套连接起来。 0012 所述的下护臂末端设有端盖, 在端盖上设有透气孔。 0013 所述的上护臂的顶端设有挂扣。 0014 所述的护臂的内部设有内胆, 内胆是由内外两层弹性织物内附棉质软垫组成。 0015 该矫正咬口训练咬靶采用护臂和护套的组合结构, 使助训员可以有更好的持袖舒 适感, 护套内层为棉麻垫片层, 外层为混合编织物层, 。
9、耐磨, 耐撕扯, 护套外侧对应助训员身 体一侧为提手, 使用时, 助训员可以用另一只手提拉护袖, 起到助力作用, 减轻单手操作的 用力难度。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02969 U 3 0016 护臂设置上下结构,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 便于助训员手臂的弯曲, 同时设置条形 的咬垫, 更容易使犬以满口状态撕咬, 牢固而有效。 0017 上护臂内腔表面设有防磨垫, 防止助训员的上臂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与上护臂的 边缘摩擦受损。 0018 上护臂和护套上的护套扣依次交错分布并用定位带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脱 离, 在非使用状态可以单独清洗晾晒, 单独存放。 0019 下护臂末端设。
10、有端盖, 在端盖上设有透气孔, 即透气又防止手部外露而受伤。 0020 上护臂的顶端设有挂扣, 便于清洗和收藏时进行悬挂。 0021 护臂的内部设有内胆, 使用时助训员直接穿套在助训员的大臂和小臂部位, 贴合 且防磨。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矫正咬口训练咬靶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护套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25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0026 图5为护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图5的C-C剖视图。 0028 图7为图5的D-D剖视图。 0029 图8为护臂与内胆配合使用的弯曲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矫正。
11、咬口训练咬靶, 主要由护臂1和护套2组成, 且护臂1 包 裹于助训员整体大手臂和小手臂的外周, 在护臂1的外周设有护套2; 护套2分为内外两层, 内层为棉麻垫片层21, 外层为混合编织物层22, 且在混合编织物层22外表面的下半部设有 提手23, 提手23位于助训员身体一侧。 0031 如图5至图8所示, 所述的护臂1由下护臂11和上护臂12通过软连接13相连, 在下护 臂11的内腔设有竖直的把手19, 在下护臂11的外表面设有条形咬垫14, 当手握把手19时, 咬 垫14位于下手臂外侧。 0032 如图6所示, 所述的上护臂12内腔表面设有防磨垫15。 0033 所述的上护臂12的上端外圆周。
12、设有护套扣16, 在护套2的上端内圆周也设有均布 的护套扣16, 定位带依次穿过上护臂12和护套2上的护套扣16, 将护臂1和护套2连接起来。 0034 所述的下护臂11末端设有端盖, 在端盖上设有透气孔17。 0035 所述的上护臂12的顶端设有挂扣18。 0036 所述的护臂1的内部设有内胆3, 内胆3是由内外两层弹性织物内附棉质软垫组成。 0037 使用时, 内胆3位于最里层, 采用弹性织物内附棉质软垫, 使用时助训员直接穿套 在助训员的大臂和小臂部位, 贴合且防磨。 护臂位于中间层套于内胆外侧, 由上护臂12和下 护臂11两部分组成, 以粘扣形式连接, 可以左右旋转调节, 还可以随时拆。
13、卸和晾晒, 当有一 部分出现损坏后, 可以拆掉换新。 上护臂12主要用于保护助训员的肩部和大臂, 上端为护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302969 U 4 肩, 护肩处有护套扣16, 用于和护套连接, 上端边沿处钉有挂扣18, 上护臂外侧为硬质材料, 内侧为软质材料, 主要用于使用时可以自由回屈小臂。 下护臂11主要用于保护助训员的小 臂和手, 为硬质材料, 外包一层皮质, 增加与护套之间的摩擦, 可以起到防滑作用, 其最下端 为非开放式, 留有透气孔17, 在下护臂内侧下端有手握把手19, 以橡胶管内套皮带方式缝合 在下护臂内侧, 更加牢固。 在下护臂11的外侧为条形咬垫14,。
14、 为有韧性的硬质材料制成, 外 包一层皮质缝合与下护臂外侧, 是犬咬袖的位置, 这一突出的咬垫更容易使犬以满口状态 撕咬, 牢固而有效。 护套2通过上端的护套扣16与护臂1连接, 套在护臂外, 护套2外表为混合 编织物, 耐磨, 耐撕扯, 护套内里为棉麻垫片, 迎合犬咬的舒适性和牢固性。 护套外侧对应助 训员身体一侧为提手23, 使用时, 助训员可以用另一只手提拉护袖, 起到助力作用, 减轻单 手操作的用力难度。 通常情况下, 护臂1与护套2通过皮带连接, 相对固定, 在使用多次后, 将 护套、 上护臂和下护臂拆卸晾晒, 而内胆则在每次训练后都要拿下来清洗晾晒, 单独存放。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0296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6302969 U 6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6302969 U 7 图6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630296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