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压枝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果树压枝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62639.0 (22)申请日 2016.10.25 (73)专利权人 王小中 地址 454865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温泉镇安 康巷12号 专利权人 张永朝 王彦斌 (72)发明人 王小中 (74)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代理人 陆君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果树压枝器 (57)摘要 一种果树压枝器, 涉及一种压枝器, 包括主 杆体, 所述主杆体为长条杆体 (3) , 在长条杆体。
2、 (3) 的两端上面分别设有第一凸起柱 (1) 和第四 凸起柱 (6) , 在长条杆体 (3) 的两端侧面上分别设 有凸起杆A (2) 与凸起杆B (7) , 第一凸起柱 (1) 与 凸起杆A (2) 之间的夹角、 第四凸起柱 (6) 与凸起 杆B (7) 之间的夹角分别为90度设置, 在长条杆体 (3) 的中部间隔设有第二凸起柱 (4) 与第三凸起 柱 (5) ;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长条杆体的中部设置 间隔的第二凸起柱与第三凸起柱, 实现了防止了 新生侧枝在压下枝条之后再次向上生长的趋势, 拉枝效果好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136810 U 2017.05.。
3、03 CN 206136810 U 1.一种果树压枝器, 包括主杆体, 其特征是: 所述主杆体为长条杆体 (3) , 在长条杆体 (3) 的两端上面分别设有第一凸起柱 (1) 和第四凸起柱 (6) , 在长条杆体 (3) 的两端侧面上分 别设有凸起杆A (2) 与凸起杆B (7) , 第一凸起柱 (1) 与凸起杆A (2) 之间的夹角、 第四凸起柱 (6) 与凸起杆B (7) 之间的夹角分别为90度设置, 在长条杆体 (3) 的中部间隔设有第二凸起柱 (4) 与第三凸起柱 (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凸起柱 (1) 、 第二凸起柱 (4) 、 第三凸起。
4、柱 (5) 和第四凸起柱 (6) 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其特征是: 所述凸起杆A (2) 与凸起杆B (7) 为同向 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其特征是: 第二凸起柱 (4) 与第三凸起柱 (5) 之间 的间距小于第一凸起柱 (1) 和第二凸起柱 (4) 、 或第三凸起柱 (5) 和第四凸起柱 (6) 之间的间 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其特征是: 在长条杆体 (3) 、 第一凸起柱 (1) 、 凸起 杆A (2) 、 第二凸起柱 (4) 、 第三凸起柱 (5) 、 第四凸起柱 (6) 、 凸起杆B (7) 的外表面均设为。
5、防滑 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36810 U 2 一种果树压枝器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枝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果树压枝器。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公知的, 果树压枝器是用来调整果树中心干与其新生侧枝之间角度的园艺工具,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果树枝条拉枝开角工具主要有拉枝绳、 开角器等, 拉枝绳使用寿命短, 后 期去除不及时容易使枝条出现缢痕, 影响枝条生长, 且易被风吹断; 开角器虽然使用寿命 长, 开角器压在新生侧枝上, 由于新生侧枝的持续生长, 压下的新生侧枝的一端会继续向上 生长, 使用中拉枝开角不到位。 0005 。
6、【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果树压枝器, 通过在长条杆 体3的中部设置间隔的第二凸起柱4与第三凸起柱5, 实现了防止了新生侧枝在压下枝条之 后再次向上生长的趋势, 拉枝效果好的目的。 0007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果树压枝器, 包括主杆体, 所述主杆体为长条杆体, 在长条杆体的两端上面分 别设有第一凸起柱和第四凸起柱6, 在长条杆体3的两端侧面上分别设有凸起杆A2与凸起杆 B7, 第一凸起柱1与凸起杆A2之间的夹角、 第四凸起柱6与凸起杆B7之间的夹角分别为90度 设置, 在长条杆体3的中部间隔设有。
7、第二凸起柱4与第三凸起柱5。 0009 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所述第一凸起柱1、 第二凸起柱4、 第三凸起柱5和第四凸起柱6 在同一条直线上。 0010 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所述凸起杆A2与凸起杆B7为同向设置。 0011 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第二凸起柱4与第三凸起柱5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凸起柱1和 第二凸起柱4、 或第三凸起柱5和第四凸起柱6之间的间距。 0012 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在长条杆体3、 第一凸起柱1、 凸起杆A2、 第二凸起柱4、 第三凸 起柱5、 第四凸起柱6、 凸起杆B7的外表面均设为防滑面。 0013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本实用新。
8、型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在压下新生侧枝的枝条之后会再次向上翘起生长 而形成弯曲, 本实用新型可在新生侧枝上移动使用, 不仅校正了向上翘起生长而形成的弯 曲部分, 且压枝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外表面均设为防滑面, 增大了新生侧枝与本实用新 型之间的摩擦力, 有效防止了新生侧枝的滑落。 0015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 1、 第一凸起柱; 2、 凸起杆A; 3、 长条杆体; 4、 第二凸起柱; 5、 第三凸起柱; 6、 第 四凸起柱; 7、 凸起杆B。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 公开本实用新型。
9、的目的旨在保护 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136810 U 3 0020 结合附图1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包括主杆体, 所述主杆体为长条杆体3, 在长条杆体 3的两端上面分别设有第一凸起柱1和第四凸起柱6, 在长条杆体3的两端侧面上分别设有凸 起杆A2与凸起杆B7, 第一凸起柱1与凸起杆A2之间的夹角、 第四凸起柱6与凸起杆B7之间的 夹角分别为90度设置, 在长条杆体3的中部间隔设有第二凸起柱4与第三凸起柱5。 0021 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所述第一凸起柱1、 第二凸起柱4、 第三凸起柱5和第四凸起柱6 在同一条直线上。 0022 所述的果树压枝。
10、器, 所述凸起杆A2与凸起杆B7为同向设置。 0023 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第二凸起柱4与第三凸起柱5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凸起柱1和 第二凸起柱4、 或第三凸起柱5和第四凸起柱6之间的间距。 0024 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在长条杆体3、 第一凸起柱1、 凸起杆A2、 第二凸起柱4、 第三凸 起柱5、 第四凸起柱6、 凸起杆B7的外表面均设为防滑面。 0025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果树压枝器, 将第四凸起柱6和凸起杆B7之间的夹角处卡 压在靠近果树中心干的新生侧枝的一端上, 为了防止新生侧枝继续向上生长的趋势, 在长 条杆体3的中部设置间隔设置的第二凸起柱4、 第三凸起柱5, 新生侧枝的另一端依次。
11、绕过第 三凸起柱5和第二凸起柱4, 并将新生侧枝另一端的端部卡压在第一凸起柱1和凸起杆A2之 间的夹角内, 本实用新型在压下新生侧枝的枝条之后会再次向上翘起生长而形成弯曲, 本 实用新型可在新生侧枝上移动使用, 不仅校正了向上翘起生长而形成的弯曲部分, 且压枝 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设置为塑料制品, 制造加工较为简单, 一次成型, 且能够反复利用。 0026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0027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 当前认为是适宜的, 但是, 应了解的是, 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 有变化和改进。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136810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136810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