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葡萄大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葡萄大棚.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02429.7 (22)申请日 2016.11.30 (73)专利权人 重庆丰兴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 司 地址 401520 重庆市云门街道办事处阳彪 村13社36号 (72)发明人 彭新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文怡然 (51)Int.Cl. A01G 9/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集成葡萄大棚 (57)摘要 本专利具体公开了集成葡萄大棚, 包括透光 的大棚膜, 还包括至少两个大棚架。
2、, 大棚架包括 立柱、 横梁以及至少三个弧形杆, 立柱竖直固定 在地上; 所述横梁水平设置在立柱之间, 横梁与 立柱焊接; 弧形杆位于横梁上方, 弧形杆的两端 均与横梁焊接, 弧形杆与横梁形成拱形结构; 立 柱和横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支撑杆的两端分别 于横梁和立柱焊接, 支撑杆、 立柱与横梁形成三 角形支撑结构; 弧形杆与横梁之间还固定设置有 竖直的加强柱; 大棚架平行排列, 大棚架相互之 间还设置有固定梁, 固定梁与立柱焊接。 该方案 中的大棚采用了一个整体式的结构, 相比多个独 立的连幢葡萄大棚, 更加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操 作, 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3、页 附图1页 CN 206260399 U 2017.06.20 CN 206260399 U 1.集成葡萄大棚, 包括透光的大棚膜,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两个大棚架, 所述大棚 架包括立柱、 横梁以及至少三个弧形杆, 所述立柱竖直固定在地上; 所述横梁水平设置在立 柱之间, 横梁与立柱焊接; 所述弧形杆位于横梁上方, 弧形杆的两端均与横梁焊接, 弧形杆 与横梁形成拱形结构; 所述立柱和横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于横梁和立 柱焊接, 支撑杆、 立柱与横梁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所述弧形杆与横梁之间固定设置有竖直 的加强柱; 所述大棚架平行排列, 大棚架相互之间设置有固定梁, 所。
4、述固定梁与立柱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葡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梁和大棚架之间还设置 有固定柱, 固定柱的两端分别于立柱和固定梁焊接, 固定柱、 立柱与固定梁形成一个三角形 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葡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三角形斜撑 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葡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杆的上方设置有棚顶 架, 棚顶架固定焊接在横梁上, 棚顶架上覆盖有大棚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葡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棚架上设置有喷淋水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60399 U 2 集成葡萄大棚 技。
5、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葡萄大棚。 背景技术 0002 在葡萄种植过程中, 外界温度、 湿度、 光照等对葡萄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在温度、 湿 度、 光照等条件发生变化时, 葡萄树容易发生病变。 采用大棚种植葡萄, 可以根据葡萄树的 生长需要人工条件温度、 湿度、 光照等因素, 从而实现增产。 0003 目前利用大棚种植葡萄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很多地方建造了一幢幢的葡萄大 棚, 这样建造的葡萄大棚浪费了土地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在建造葡萄大棚时, 将 几幢葡萄大棚连接在一起, 简称为连幢葡萄大棚, 但这种连幢葡萄大棚在使用时, 因为葡萄 大棚相。
6、互独立, 从而导致不仅不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而且也不方便对其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工作人员管理的集成葡萄大棚。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 集成葡萄大棚, 包括透光的大棚膜, 还包括至少两个大棚架, 大棚架包括立柱、 横梁以及至少三个弧形杆, 立柱竖直固定在地 上; 所述横梁水平设置在立柱之间, 横梁与立柱焊接; 弧形杆位于横梁上方, 弧形杆的两端 均与横梁焊接, 弧形杆与横梁形成拱形结构; 立柱和横梁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支撑杆的两端 分别于横梁和立柱焊接, 支撑杆、 立柱与横梁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弧形杆与横梁之间还固 定设。
7、置有竖直的加强柱; 大棚架平行排列, 大棚架相互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梁, 固定梁与立柱 焊接。 0006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优点在于: 将大棚膜覆盖在大棚架上的弧形杆上, 弧形杆和 横梁形成的拱形结构将大棚膜支撑起并形成一个大棚顶, 而立柱用以支撑大棚顶的重量。 为了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本方案采用了三角形的支撑结构, 即: 支撑杆、 立柱与横梁形成三 角形支撑结构。 为了防止弧形杆因长时间使用而发生变形, 因此还采用了加强柱的结构, 用 加强柱来对弧形杆进行支撑加固, 使得弧形杆长时间使用不变形。 固定梁用以将多个大棚 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使多个大棚架形成一个整体的大棚。 0007 该方案中的立。
8、柱与横梁不但起着支撑大棚的作用, 而且还能使葡萄的根系沿着立 柱攀爬到大棚架上, 从而省去设置葡萄架的麻烦。 即为重要的一点, 本方案中的大棚采用了 一个整体式的结构, 相比多个独立的连幢葡萄大棚, 更加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操作, 从而方 便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0008 优选方案一: 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 固定梁和大棚架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柱, 固 定柱的两端分别于立柱和固定梁焊接, 固定柱、 立柱与固定梁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 设置立 柱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固定柱与固定梁的结构稳定性。 0009 优选方案二: 作为优化方案一的优选方案, 立柱上还设置有三角形斜撑架。 设置三 角形斜撑架的目的是。
9、为了增强立柱的稳定性。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60399 U 3 0010 优选方案三: 作为优化方案二的优选方案, 弧形杆的上方设置有棚顶架, 棚顶架固 定焊接在横梁上, 棚顶架上覆盖有大棚膜。 棚顶架和弧形杆形成的拱形结构形成了双层的 保温结构, 是本方案中的大棚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0011 优选方案四: 作为优化方案三的优选方案, 大棚架上设置有喷淋水管。 喷淋水管可 以转动用于对葡萄进行浇灌, 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大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大棚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
10、4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立柱1、 横梁2、 弧形杆3、 加强柱4、 棚顶架5、 支撑杆 6、 固定梁7、 固定柱8。 0016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 集成葡萄大棚, 包括透光的大棚膜和大棚架, 大棚架包括 立柱1、 横梁2以及三个相同的弧形杆3, 立柱1竖直固定在地上, 横梁2水平设置在立柱1之间 且横梁2与立柱1焊接, 弧形杆3位于横梁2上方, 弧形杆3的两端均与横梁2焊接、 且弧形杆3 与横梁2形成拱形结构。 立柱1和横梁2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杆6, 支撑杆6的两端分别于横梁2 和立柱1焊接, 支撑杆6、 立柱1与横梁。
11、2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弧形杆3与横梁2之间还固定设 置有竖直的加强柱4, 加强柱4的两端分别于横梁2和弧形杆3焊接固定。 如图2所示, 多个大 棚架平行排列, 多个大棚架相互之间还设置有固定梁7, 固定梁7与立柱1焊接, 固定梁7将多 个大棚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形成一个整体的大棚结构。 0017 本实施例中, 将大棚膜覆盖在大棚架上的弧形杆3上, 弧形杆3和横梁2形成的拱形 结构将大棚膜支撑起并形成一个大棚顶, 而立柱1用以支撑大棚顶的重量。 为了使得结构更 加稳固, 本方案采用了三角形的支撑结构, 即: 支撑杆6、 立柱1与横梁2形成三角形支撑结 构。 为了防止弧形杆3因长时间使用而发生变。
12、形, 因此还采用了加强柱4的结构, 用加强柱4 来对弧形杆3进行支撑加固, 使得弧形杆3长时间使用不变形。 固定梁7用以将多个大棚架连 接成为一个整体, 使多个大棚架形成一个整体的大棚。 0018 如图2所示, 为了进一步加强固定梁7与大棚架之间的稳定性, 固定梁7和大棚架之 间还设置有固定柱8, 固定柱8的两端分别于立柱1和固定梁7焊接, 固定柱8、 立柱1与固定梁 7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 大棚架上还设置有喷淋水管, 喷淋水 管可以用以对大棚架内的葡萄进行浇水。 0019 如图1和图2所示, 为了加强立柱1的稳定性, 立柱1上还设置有三角形斜撑架。 为了 使得大棚。
13、顶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本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 弧形杆3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个棚 顶架5, 棚顶架5固定焊接在横梁2上, 棚顶架5上也覆盖有大棚膜。 0020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 在此未作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 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 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60399 U 4 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60399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260399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