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壳立体工艺品及其制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6418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2146.9

申请日:

1991.04.01

公开号:

CN1065427A

公开日:

1992.10.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44C5/06; B44C1/10

主分类号:

B44C5/06; B44C1/10

申请人:

顾松年;

发明人:

顾松年

地址:

316000浙江省舟山定海里洱塘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利用豆科植物荚壳的自然结构或部分结构制作许多动物、植物体工艺品和一部分非生物工艺品。具有省工、象真度好的优点。动物如昆虫、蝴蝶、鱼、龙、禽、兽、灵长类及至人体和植物如竹子、大叶植物以及飞檐、瓷瓶等等的工艺品像都能制作。

权利要求书

1: 荚壳立体工艺品,所用的材料是豆科植物的荚壳。
2: 如权1、所述的荚壳立体工艺品,竹子制法,竹秆制法是纵反卷(或纵卷)荚壳(2),配以分枝竹叶制成的。
3: 如权1、所述的荚壳立体工艺品,其特征是大叶植物、飞檐利用了荚壳片一条隆脊(4)的自然弯曲,并连有经压制的荚壳片(10)。
4: 如权1、所述的荚壳立体工艺品,鞘翅目昆虫、甲虫的制法分背层(16)、后翅、体层(17)、腹层(18),其特征是背层(16)、体层(17)是在荚壳上自然凸凹形态上直接裁得的。
5: 如权1、所述的荚壳立体工艺品,鳞翅目、膜翅目、蜻蜓目、脉翅目等昆虫制法,其特征是由扁圆形荚壳制翅(22)搭配长圆型荚壳(23)制成的(24)。
6: 如权1、所述的荚壳立体工艺品,鱼、龙、禽制法,是利用扁圆形荚壳某段的自然弯曲形态经撑压制,胶成上述生物的主体部分。
7: 如权1、所述的荚壳立体工艺品,灵长类和兽的制法,其特征是由几种矩圆形荚壳(43)、(41)长圆形荚壳(40、42)搭配胶制的。
8: 如权1、-6、所述的荚壳立体工艺品,制法之一是荚壳重叠多层后剪裁或是裁切。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用豆科植物的荚壳制作工艺品及其制法。

    木雕厚重而费工,不宜制作植物一类质薄的物体。麦杆制品、竹编由于缺少荚壳的结构,或象真度欠好,或是费工。塑料花成本高而乡土气息不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发掘一种材料来源广、省工易制、效果好、能表现生物的范围广的立体工艺品。丰富工艺品品种,供爱好者摆设、收藏,争取出口创汇。

    荚壳具备制作工艺品的良好的结构。可以利用其天然的构造,只把其结构的一部分予以人工改制,如反卷、模压、撑压、平压、剪裁、铡切等处理,将制得的几部分胶接起来,有的再配以附属部分,就可以获得繁多的生物工艺品和一部分非生物工艺品。

    竹子类:主体是竹秆制法,将荚壳纵反卷在型棍上,裁去多余部分,涂胶胶成竹秆,荚壳的凹陷带便成为膨凸的竹节了。胶上经平压的荚壳片上裁得的竹枝竹叶。花和细微部分也在荚壳片上裁得。黑竹、方竹、金竹、淡竹、潇湘竹等都可以仿造。其它小叶植物的小枝、叶的制法同竹枝竹叶,主杆可用豆藤秆制。

    大叶植物:芭蕉、苏铁、马蹄莲、花叶芋、椰树等是利用荚壳的隆脊自然弯曲作植物的叶柄和叶中脉,并涂胶使隆脊不易裂开。分开两片荚壳片(经平压或不完全平压)裁作叶子或小叶状。用豆藤秆作植物的主杆。

    飞檐也是用弯曲的隆脊作的。两片荚壳片平压后作倾斜屋面,由这种连荚壳片的隆脊几面围成带飞檐的屋顶的一部分,由几部分就可以组成整屋顶。屋柱由豆藤秆作。围墙由平压壳片作。

    荷藕、葫芦、瓷瓶、红灯串在扁圆形荚壳上制裁片,需要计算出半圆周长度,在荚壳上连续几个凸起上循形取裁,模压后两半胶合地。

    昆虫和花,这里仅举出在荚壳的自然形态上裁出的经平压作翅的种类。

    如鞘翅目(瓢虫、金龟子、星天牛)利用荚壳片上的一个个凸起,裁出前翅,后翅膜视情况裁制,裁出体层(连头、颈、背)、腹层是平片,脚用豆秆纤维制。对瓢虫这种小的形体,采取放大了的形象。花瓣(梅花瓣、荷花瓣、梨花瓣等)的裁法同上单层的。将以上几层胶成昆虫和花朵就成。

    鳞翅目的(蝶、蛾)、膜翅目(蜂)、蜻蜓目以及脉翅目(草铃)双翅目(蝇)均是以一小段隆脊连两片平压的荚壳片作翅,配以长圆或矩圆型的荚壳作成昆虫的身体,上下分后胶覆在小段隆脊上的,如前述用纤维制触角和脚胶上。蜻蜓的双翅在荚壳上纵斜裁后摺上。

    鱼、龙、禽的制法:利用荚壳的自然外轮廓形态,在其内部予以撑压胖,裁取需要的段,胶接而成为身体的主体。如鱼用整只荚壳,裁出口部,开出鳃缝。尾端裁至需要处。腹面和头部的隆脊需刮除。制禽用荚壳的两端段,刮除上隆脊,留一段下隆脊作禽的龙骨部位。制长的的身体如白头海雕也可用荚壳大部分段。禽翼是在荚壳片上循形裁出的。有的采用局部模压法制长的翼。禽的颈部用长圆形荚壳制,禽头部用稍大的荚壳端部制。制龙体是取荚壳的中段,并胶接成S形,腹下的隆脊需要刮除。制龙头部的荚壳大些。以上三类各胶上尚欠少的部位是用平压的荚壳片制的尾、鳍,龙的脊片、龙鬣须龙尾,禽尾片、冠、髯以及用豆藤制的龙脚、爪、禽脚爪。

    灵长类和兽类是以几种不同的荚壳和不同大小搭配制作的,作主体的用矩圆型的荚壳,在其上开孔插接颈部、四肢。颈部和四肢用两种长圆形的荚壳,分开壳瓣后用型板刻制,然后胶合插入。头部是再配一种矩圆形荚壳制成,开孔并插入颈部。

    人物的制法与上述灵长类的相仿,许多地方还可结合模压法。外面有衣饰,用荚壳片制成。运动员的手臂、腿部可用长圆形荚壳型板刻制后胶合。

    所用的荚壳在常温下浸水10-30分钟后捞起凉至半干即可进行模压(包括平压、不完全平压、反卷、凸起翻出等)加工。在浸水的同时加入漂白剂进行漂白,漂白用对麦杆、麻等纤维漂白的配方。

    干燥后胶粘、上色,外罩透明涂料(清漆)。

    制作植物类,宜采用透明颜料,使制品显露一定成分的植物纤维(荚壳)本色,增加逼真性、泥土气。竹秆、大叶植物的叶子,不够长时用几段接长、及拼接。制作其它的物体,如飞檐建筑、动物也可以拼接,把荚壳二层以上拼接时用接缝错开法。

    本发明中扁圆型荚壳有扁豆、关刀豆、美丽崖豆藤等,未指出的多用扁圆型的荚壳。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废物成为有用的工艺品,争取出口。由于荚壳易于加工的特性(如可以重叠多层裁剪切割,可以模压等)和利用了荚壳的大部分或一部分自然结构作为制作对象的结构,具备省工的优点。而且仿实象真性高、仿意效果好。具有乡土气息。把大自然的生动实体缩拢成寸的搬人案几。可表现的品种范围广是它种工艺品不及的。

    又如制作苏铁叶子、甲虫的外翅,不单能达到形态、比例较准确,连厚薄、硬度都是恰当的,且能有光泽。

    图面说明:

    图1是竹子制法  其中,1-型棍  2-纵反卷荚壳  3-荚壳凹陷带  4-隆脊  5-竹叶  6-成品竹子

    图2是苏铁  其中,7-小叶  8-主杆

    图3是马蹄莲  其中,9-隆脊摺转处  10-荚壳片  11-花  12-花蕊

    图4是有飞檐的建筑示意  其中,13-顶屋脊  14-经平压的荚壳片  15-二层拼接处线

    图5为瓢虫制法及荷花瓣、荷叶裁片线  其中16-瓢虫背层17-瓢虫体层(中层)  18-腹底层  19-足  20-荷花瓣裁片  21-荷叶裁片(连叶柄)

    图6为蜂、蝶制法  其中,22-带小段隆脊的蝶(蜂)翼  23-长圆型荚壳上的蝶(蜂)体裁片  24-成品

    图7为鱼  其中,25-鱼体  26-开缝  27-鳍片

    图8为龙  其中,28-中段荚壳  29-上隆脊  30-下隆脊  31-龙爪  32-龙头及鬣片、须

    图9为禽(公鸡)  其中,33-荚壳前段  34荚壳后段  35-隆脊(龙骨)  36-头部  37-颈部  38-翼裁片和翼

    图10为兽(小鹿)制法  其中,39-型板  40-长圆形荚壳上的腿部裁片  41-头部  42-鹿颈  43-鹿体  40-腿裁片胶成腿

    竹子制法是将荚壳纵反卷(2)在型棍(1)上,裁去多余部分胶成一段段的竹杆,可以由数段接长成为竹秆。竹枝由隆脊(4)上裁得,分竹枝是将隆脊(4)分开,在其端部连有竹叶(5)制时需摺好竹叶位置,将竹枝胶在竹秆上制成(6)。

    将荚壳的凸起推向另一面,这时是纵正卷在型棍(1)上制得竹杆,竹节仍由凹陷带(3)形成。小的竹枝、分竹枝上的竹节可由绘出制得。

    大叶植物的叶子由全只荚壳裁制,去除一条下隆脊,两荚壳(平压、不全平压)片翻下、成角度、裁作叶片状,剩下的隆脊(4)需空出叶柄位置。

    苏铁的叶子剪成小叶(7)。马蹄莲的叶子、叶柄交界需摺转(9),花(1)由荚壳片制,花蕊(12)可用隆脊纤维另制胶入。

    建筑的飞檐(4)多用上隆脊,与隆脊相连的两荚壳片(14)可以与其它的带隆脊(4)的荚壳片(14)一起围成并裁成3-8面的飞檐(4)屋顶。屋顶面常由二层荚壳片粘成(15)。

    瓢虫由3-4层在自然凸起上裁取。背层裁出前翅(16)可分开。体层(17)连有头、颈部,可使颈部处于荚壳凹陷带上裁出。体层(17)和背层(16)间的后翅可制或不制。腹层(18)是圆平片。荷花瓣(20)是荚壳自然凸凹上裁取。制荷叶(21)的荚壳需经不完全平压或平压,并连有一段隆脊(4)摺入叶下作叶柄。制得的花瓣胶成荷花并与叶子、荷藕一起胶。

    蜂、蝶的翼也是经平压的扁豆荚壳(带有小段隆脊、分开荚壳)裁得(22)的,上下覆以带豆荚壳用型板条刻制的身体裁片(23),配上触角、脚胶制成。

    鱼(金鲤鱼)由整只扁圆型荚壳制,撑压的方法是去除一条隆脊后,插入木模,将荚壳片绷紧胶粘之。头顶的隆脊(4)刮除,背部的隆脊可保留并胶接背鳍片(27),开出鱼口、鳃缝(26)。龙的制法相仿,是用荚壳中间段胶成S形龙体。上下可成S形弯曲。左右也可成S形弯曲。制龙头用较大的荚壳(扁豆的、矩圆的都可以,去隆脊)。

    制禽法已如前述,是几种荚壳搭配制作,公鸡身体由扁圆形(扁豆)荚壳制(33、34)留一段下隆脊作龙骨(35)部。公鸡颈由四季豆(菜豆)荚壳撑制(37)。头部(36)、翼(38)另制插接和粘上。

    小鹿由落花生矩圆膨胀的二颗豆荚壳作身体(43)。带豆荚壳分开二片后由型棒板刻制腿(40)脚并胶成,颈部(42)由菜豆荚壳裁段成。头部(41)由大的菜豆荚壳端部制出。如以亮叶岩豆藤或南蛇竻的荚果壳制身体,头部、颈、腿部可用白花油麻藤、香花岩豆藤荚壳制。

    制灵长类和人的原则可参考小鹿的,但人体尚需用荚壳片制成上下外衣及头发,头面手脚模压要精细些。

    本发明的加工过程都是差不多的,如前已述。注意对各种物体分别绘画细部、上色。在制瓷瓶、葫芦、藕时、扁圆型荚壳的裁片需计算好半圆周长两片胶拢。各种物体胶拢处均需放出位置。循形取裁就是在纵的方向完全根据荚壳的自然凸凹裁取相对应物体的膨凸凹陷部,在横的方面具体按物体的形状裁取。平压是荚壳片压制成平片。不完全平压是荚壳片虽经平板压制,尚保留有减少了的凸凹状以表现叶的褶皱。

荚壳立体工艺品及其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荚壳立体工艺品及其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荚壳立体工艺品及其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荚壳立体工艺品及其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荚壳立体工艺品及其制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利用豆科植物荚壳的自然结构或部分结构制作许多动物、植物体工艺品和一部分非生物工艺品。具有省工、象真度好的优点。动物如昆虫、蝴蝶、鱼、龙、禽、兽、灵长类及至人体和植物如竹子、大叶植物以及飞檐、瓷瓶等等的工艺品像都能制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装饰艺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