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盖、杯盖和料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溢盖、杯盖和料理机.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60044.4 (22)申请日 2016.09.18 (73)专利权人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 司 地址 312017 浙江省绍兴市世纪西街3号 (袍江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周忠建 唐路蒙 王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赵囡囡 邹秋爽 (51)Int.Cl. A47J 43/07(2006.01) A47J 27/5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防溢盖、 杯盖和料理机 (57)摘要 本实。
2、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溢盖、 杯盖和料理 机。 其中, 防溢盖包括: 盖体, 具有内腔, 盖体上设 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减压部, 可移动地设置在 盖体内, 减压部具有避让位置和遮挡位置, 其中, 当进气口处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工作压力时, 减压 部由遮挡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 进气口和排气口 连通, 当进气口处的压力未达到预定的工作压力 时, 减压部位于遮挡位置, 进气口和排气口互不 连通或者流体从排气口排出的流量小于预定流 量。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 现有技术中的食物处理机中的食物容易溢出的 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206284997 U 2017.06。
3、.30 CN 206284997 U 1.一种防溢盖,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盖体, 具有内腔,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进气口(221)和排气口(111); 减压部, 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盖体内, 所述减压部具有避让位置和遮挡位置, 其中, 当所述进气口(221)处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工作压力时, 所述减压部由所述遮挡位置移 动至所述避让位置, 所述进气口(221)和所述排气口(111)连通, 当所述进气口(221)处的压 力未达到预定的工作压力时, 所述减压部位于所述遮挡位置, 所述进气口(221)和所述排气 口(111)互不连通或者流体从所述排气口(111)排出的流量小于预定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防溢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包括上壳体(10)和下壳体 (20), 所述上壳体(10)与所述下壳体(20)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进气口(221)设置在所述下壳 体(20)上, 所述排气口(111)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溢盖还包括回流座(30), 所述回 流座(30)设置在所述盖体内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位于上方的回流腔体和位于下方的缓冲 腔体, 所述回流座(30)上设置有过流口(31), 当所述减压部移动至所述避让位置时, 所述进 气口(221)通过所述过流口(31)与所述排气口(111)连通, 当所述减压部位于所述遮挡位置 时。
5、, 所述减压部遮挡至少部分所述过流口(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座(30)具有半球形内表面, 所 述过流口(31)设置在所述半球形内表面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溢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座(3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 所述上壳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使所述回流座(30)与所 述上壳体(10)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部为球体(4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10)包括回流筒(11)以及盖 设在所述回流筒(11)顶部的顶盖(12),。
6、 所述排气口(111)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0)与所述顶 盖(12)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溢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20)包括缓冲筒(21)以及设 置在所述缓冲筒(21)底部的进气筒(22), 所述进气筒(22)的底部开口形成所述进气口 (221)。 9.一种杯盖, 包括: 杯盖本体(50); 防溢盖, 穿设在所述杯盖本体(50)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溢盖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 项所述的防溢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杯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还包括密封部(60), 所述密封部 (60)夹设在所述杯盖本体(50)与所述防溢盖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杯。
7、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杯盖本体 (50)上的止挡筒(70), 所述防溢盖穿设在所述止挡筒(70)内, 并且所述防溢盖的排气口 (111)位于所述止挡筒(70)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杯盖,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挡筒(70)的顶面(71)沿所述止挡 筒(70)的轴线自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向内延伸。 13.一种料理机, 包括: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284997 U 2 杯体(80); 杯盖, 盖设在所述杯体(80)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杯盖为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 的杯盖。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28499。
8、7 U 3 防溢盖、 杯盖和料理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防溢盖、 杯盖和料理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消费者对饮食、 生活品质和健康理念的提高, 食物处理机、 搅拌器等逐渐成为 家庭必备小家电。 现有市面上的产品的杯盖包括杯盖本体以及设置在杯盖本体中间的中心 盖。 但是这种结构均存在缺陷, 当具有加热功能的搅拌器等小家电工作时, 其内部的待加工 食物容易从中心盖与杯盖本体之间的缝隙溢出。 例如在做豆浆时, 由于黄豆中含有皂甙, 熬 煮的时候容易产品大量泡沫。 在熬煮的时还需要搅拌, 由于搅拌速度很高, 在搅拌杯体内的 气体会产生压力, 这样使。
9、得泡沫很容易溢出。 由于在搅拌时熬煮程序还在工作, 此时如果无 人看管, 泡沫很可能会随着内部气体沿着中心盖和杯盖本体之间的间隙流出。 如果泡沫大 量流到主机外很有可能会导致泡沫被吸入主机内, 从而导致主机内部的电路板短路, 进而 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盖、 杯盖和料理机,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 的食物处理机中的食物容易溢出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防溢盖, 包括: 盖体, 具有内腔, 盖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减压部, 可移动地设置在盖体内, 减压部具有避 让位置和遮挡位置, 其中, 当。
10、进气口处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工作压力时, 减压部由遮挡位置移 动至避让位置, 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 当进气口处的压力未达到预定的工作压力时, 减压部 位于遮挡位置, 进气口和排气口互不连通或者流体从排气口排出的流量小于预定流量。 0005 进一步地, 盖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进气口设置 在下壳体上, 排气口设置在上壳体上。 0006 进一步地, 防溢盖还包括回流座, 回流座设置在盖体内并将内腔分隔为位于上方 的回流腔体和位于下方的缓冲腔体, 回流座上设置有过流口, 当减压部移动至避让位置时, 进气口通过过流口与排气口连通, 当减压部位于遮挡位置时, 减压部遮挡至少部。
11、分过流口。 0007 进一步地, 回流座具有半球形内表面, 过流口设置在半球形内表面的底部。 0008 进一步地, 回流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 上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的第 一配合部以使回流座与上壳体连接在一起。 0009 进一步地, 减压部为球体。 0010 进一步地, 上壳体包括回流筒以及盖设在回流筒顶部的顶盖, 排气口设置在上壳 体与顶盖的连接处。 0011 进一步地, 下壳体包括缓冲筒以及设置在缓冲筒底部的进气筒, 进气筒的底部开 口形成进气口。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杯盖, 包括: 杯盖本体; 防溢盖, 穿设在杯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
12、6284997 U 4 盖本体上, 溢盖为上述项的防溢盖。 0013 进一步地, 杯盖还包括密封部, 密封部夹设在杯盖本体与防溢盖之间。 0014 进一步地, 杯盖还包括设置在杯盖本体上的止挡筒, 防溢盖穿设在止挡筒内, 并且 防溢盖的排气口位于止挡筒内。 0015 进一步地, 止挡筒的顶面沿止挡筒的轴线自上至下的方向上逐渐向内延伸。 001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料理机, 包括: 杯体; 杯盖, 盖设在杯体 上, 杯盖为上述的杯盖。 0017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防溢盖包括减压部, 减压部可移动地设置在盖体内, 减压部具有避让位置和遮挡位置, 当加热时, 真空状态气。
13、压将会进入进气口, 并将减压部由 遮挡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 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 这样使得进气口处的压力有所减小, 食物 便不容易溢出了。 上述结构能够减小食物溢出的几率,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料理机中的食 物容易溢出的问题。 避免了由于食物进入主机内部所导致的电路板短路的现象发生。 而当 进气口处的压力未达到预定的压力时, 减压部位于遮挡位置, 流体从排气口排出的流量小 于预定流量, 上述结构使得食物熬煮的更加快速, 从而节省了能源。 附图说明 0018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14、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19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溢盖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示出了图1的防溢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示出了图3的杯盖的球体处于遮挡位置时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示出了图3的杯盖的球体处于避让位置时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以及 0024 图6示出了图3的杯盖的杯盖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料理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以及 0026 图8示出了图7的料理机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其中, 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
15、028 10、 上壳体; 11、 回流筒; 111、 排气口; 113、 第二安装槽; 12、 顶盖; 20、 下壳体; 21、 缓 冲筒; 211、 第二凸起; 22、 进气筒; 221、 进气口; 30、 回流座; 31、 过流口; 32、 第一凸起; 40、 球 体; 50、 杯盖本体; 60、 密封部; 70、 止挡筒; 71、 顶面; 80、 杯体; 90、 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0 如图1至图5所示, 本实施例的防溢盖包括盖体和减压。
16、部。 其中, 盖体, 具有内腔, 盖 体上设置有进气口221和排气口111。 减压部, 可移动地设置在盖体内, 减压部具有避让位置 和遮挡位置, 其中, 当进气口221处的压力达到预定的工作压力时, 减压部由遮挡位置移动 至避让位置, 进气口221和排气口111连通, 当进气口221处的压力未达到预定的工作压力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6284997 U 5 时, 减压部位于遮挡位置, 进气口221和排气口111互不连通或者流体从排气口111排出的流 量小于预定流量。 0031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防溢盖包括减压部, 减压部可移动地设置在盖体内, 减 压部具有避让位置和遮挡。
17、位置, 当加热时, 真空状态气压将会进入进气口221, 并将减压部 由遮挡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 进气口221和排气口111连通。 这样使得进气口221处的压力有 所减小, 食物便不容易溢出了。 上述结构能够减小食物溢出的几率,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料 理机中的食物容易溢出的问题。 避免了由于食物进入主机内部所导致的电路板短路的现象 发生。 而当进气口221处的压力未达到预定的压力时, 减压部位于遮挡位置, 流体从排气口 111排出的流量小于预定流量, 上述结构使得食物熬煮的更加快速, 从而节省了能源。 0032 以做豆浆为例, 由于黄豆中含有皂甙, 熬煮的时候容易产品大量泡沫。 另外在熬煮 的时。
18、还需要搅拌, 由于搅拌速度很高, 在搅拌杯体内的气体会产生压力, 气体压力逐渐升 高, 气体压力使得泡沫向上溢出。 在防溢盖的进气口221处的气体压力还没有到达预定压力 时, 减压部位于遮挡位置。 这样能够保证一定的气体压力, 使得食物更容易煮熟。 另外, 需要 说明的是, 减压部位于遮挡位置时, 气体从排气口111排出的流量小于预定流量, 在上述预 定流量下, 泡沫不会从排气口111处溢出。 当气体压力升高至预定压力时, 减压部在气体压 力的作用下避让进气口221, 使得进气口221与排气口111连通。 进气口221与排气口111的连 通使得气体压力减小, 气体压力减小使得泡沫不再向上溢, 。
19、降低了泡沫从排气口111排出的 几率, 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料理机中的食物容易溢出的问题。 0033 当一部分泡沫由于气体的压力从进气口221溢出时, 会流到盖体的内壁上, 为了避 免食物积存在盖体里, 如图2和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盖体包括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 上 壳体10与下壳体20可拆卸地连接, 进气口221设置在下壳体20上, 排气口111设置在上壳体 10上。 上述结构方便用户拆卸清洗, 避免了由于食物的长期积存导致的食物发臭现象的发 生。 0034 如图2和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防溢盖还包括回流座30, 回流座30设置在盖体内 并将内腔分隔为位于上方的回流腔体和位。
20、于下方的缓冲腔体, 回流座30上设置有过流口 31, 当减压部移动至避让位置时, 进气口221通过过流口31与排气口111连通, 当减压部位于 遮挡位置时, 减压部遮挡至少部分过流口31。 具体地, 从进气口221进入的高压气体将先进 入缓冲腔体内, 缓冲腔体使得气体的压力有所减小, 使得泡沫不易向上溢出。 当缓冲腔内的 气体压力大于预定压力时, 减压部移动至避让位置, 进气口221和排气口111连通使得内腔 内的压力进一步减小, 因此泡沫更加不易向上溢出。 当从过流口31溢出的泡沫受到的气体 压力小于预定值后会由于其自身的重力, 沿着回流座30的内壁回到过流口31处, 并从过流 口31流出回。
21、到杯体80内。 上述结构使得当液体泡沫向上溢出时, 内腔有足够的空间来缓冲 再回流到杯体80内部, 防止泡沫直接从排气口111溢出。 通过上述方式使得食材反复熬煮也 不会溢出。 优选地, 在本实施例中, 当减压部位于遮挡位置时, 减压部封堵在过流口31处。 0035 为了使得从过流口31溢出的泡沫能够更容易回到过流口31, 如图2至图5所示, 在 本实施例中, 回流座30具有半球形内表面, 过流口31设置在半球形内表面的底部。 上述结构 使得泡沫能够很容易地沿着半球形内表面向下滑动。 而过流口31设置在半球形内表面的底 部则使得回流座30不储存泡沫(食物残渣)。 沿半球形内表面滑下的泡沫均能够。
22、从过流口31 回流至杯体80中。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6284997 U 6 0036 如图2和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回流座3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 上壳体10上设置 有与第一安装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使回流座30与上壳体10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 如图3所 示, 第一安装部为设置在回流座30外壁上的第一凸起32, 第一配合部为设置在上壳体10内 壁上的第一安装槽。 在安装时, 只需将第一凸起32扣在上壳体10内壁上的第一安装槽内即 可实现回流座30与上壳体10之间的固定。 上述结构简单、 易于安装。 0037 如图2和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下壳体20上设置有第二安。
23、装部, 上壳体10上设置 有与第二安装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使下壳体20与上壳体10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 第二安 装部为设置在下壳体20的内壁上的第二凸起211, 第二配合部为设置在上壳体10的外壁上 的第二安装槽113。 第二安装槽113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段和水平段。 当安装时, 需要将第二 凸起211对准第二安装槽113的竖直段, 然后将第二凸起211的上表面抵接在竖直段的顶部, 接着转动下壳体20, 使得第二凸起211转入水平段中。 当第二凸起211转入水平段后, 由于水 平段的槽壁的限位作用, 使得第二凸起211被限位在第二安装槽113中, 这样上壳体10和下 壳体20就连接在一起了。。
24、 上述结构简单, 易于安装和拆卸, 改善了用户使用体验。 0038 如图2至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减压部为球体40。 上述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当气 压大于预定压力时, 球体40会被顶起。 当气压小于预定压力时, 球体40会由于其自身的重力 遮挡在过流口31处。 需要说明的是, 球体40重量根据所需压力大小来调节。 重量在2-20g能 更好的保证使用安全。 0039 如图2和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上壳体10包括回流筒11以及盖设在回流筒11顶 部的顶盖12, 排气口111设置在上壳体10与顶盖12的连接处。 上述结构使得减压部的安装变 得更加容易。 具体地, 在安装时, 需要先将。
25、回流筒11与回流座30扣合, 然后再将球体40放入 回流筒11内, 接着把顶盖12扣合在回流筒11上形成上壳体组件, 最后把下壳体20与上壳体 组件安装在一起。 上述结构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 优选 地, 在本实施例中, 顶盖12上具有第一开口, 回流筒11上具有与第一开口配合的第二开口, 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共同形成排气口111。 0040 如图2和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下壳体20包括缓冲筒21以及设置在缓冲筒21底 部的进气筒22, 进气筒22的底部开口形成进气口221。 上述缓冲筒21内形成缓冲腔, 气体进 入缓冲筒21内后, 气体压力有所减小。 0。
26、041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的所有零件均可以单独卸下清洗, 方便用户对其进行清洗, 改 善用户使用感受。 0042 如图3至图6所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杯盖, 根据本实施例的杯盖包括: 杯盖本体 50和防溢盖。 其中, 防溢盖穿设在杯盖本体50上, 防溢盖为上述的防溢盖。 由于防溢盖具有 防止食物溢出的优点, 因此具有其的杯盖也具有该优点。 0043 为了防止泡沫从防溢盖与杯盖本体50之间的缝隙流出, 如图3至图5所示, 在本实 施例中, 杯盖还包括密封部60, 密封部60夹设在杯盖本体50与防溢盖之间。 上述结构简单、 易于安装。 优选地, 密封部60为防溢密封圈, 防溢密封圈与防溢盖的底。
27、部(进气筒22)紧密配 合, 防止食材(泡沫)从此处溢出, 而进气口221被食材堵上时, 整个防溢盖组件会直接顶出, 上述结构能够防止意外发生。 0044 如图3至图6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杯盖还包括设置在杯盖本体50上的止挡筒70, 防 溢盖穿设在止挡筒70内, 并且防溢盖的排气口111位于止挡筒70内。 上述结构使得即使有微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6284997 U 7 量的泡沫从排气口111喷出, 也会被止挡筒70的内壁所止挡。 避免了微量的泡沫喷到杯盖 外, 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45 如图3至图6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止挡筒70的顶面71沿止挡筒70的轴线自。
28、上至下 的方向上逐渐向内延伸。 上述结构使得喷到止挡筒70的顶面71微量的泡沫会沿着倾斜的内 壁向下滑动, 最终回流到杯体80内。 0046 如图7和图8所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料理机, 根据本实施例的料理机包括杯体 80和杯盖。 其中, 杯盖, 盖设在杯体80上, 杯盖为上述的杯盖。 由于杯盖具有防止食物溢出的 优点, 因此具有其的料理机也具有该优点。 0047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料理机还包括机座90, 杯体80安装在机座90上。 机 座90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功能按键,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选择相 应的功能按键。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气体和泡沫的流路: 。
29、0048 图5中的箭头示出了气体和泡沫的流路, 具体地, 当气体压力达到预定值时, 球体 40被顶起, 泡沫和气体从过流口31进入回流腔内, 气体将会从排气口111中排出, 而从过流 口31溢出的泡沫将会沿着回流座30的内壁向下流至过流口31, 并从过流口31回流至杯体80 中。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6284997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9 CN 206284997 U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10 CN 206284997 U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11 CN 206284997 U 11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2 CN 206284997 U 12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3 CN 206284997 U 13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4 CN 206284997 U 14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5 CN 206284997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