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锅料筒装置及含其的电磁炉用火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火锅料筒装置及含其的电磁炉用火锅.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44119.2 (22)申请日 2016.05.13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 有限公司 地址 52831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三乐东路19号 专利权人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谭敏 吴志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何佩英 (51)Int.Cl. A47J 36/20(2006.01) A47J 2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火锅料筒装置及含其的电。
2、磁炉用火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锅料筒装置及具有 其的电磁炉用火锅, 包括底盘、 上端开口的料筒 筒身和至少两条挡筋, 所述料筒筒身固定连接在 所述底盘上, 所述挡筋与料筒筒身的外侧壁固定 连接, 所述挡筋与底盘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上设 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火锅料筒装置, 底盘 用于固定筒身及挡筋, 使用时, 底盘贴合锅底, 可 以便捷的固定料筒装置, 同时底盘下方开有小 孔, 便于火锅汤水沸腾; 筒身固定于底盘中间, 可 用于放置食物, 同时固定筒身四周挡筋; 通过挡 筋隔离作用, 可以简单的将锅内分成不同区域, 进行火锅烹饪时便于食客分类涮烫食材, 从而方 便食用。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206080236 U 2017.04.12 CN 206080236 U 1.一种火锅料筒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盘、 上端开口的料筒筒身和至少两条挡筋, 所述料筒筒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所述挡筋与料筒筒身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挡筋 与底盘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上设有多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料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料筒筒身为周侧壁全封闭的 四边框体、 六边框体或者圆筒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料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筋沿料筒筒身的外侧壁均 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料筒装置, 其特征在于:。
4、 所述挡筋的高度与所述料筒筒身 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火锅料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采用圆盘结 构, 所述料筒筒身采用圆筒结构, 且所述料筒筒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中心, 所述料筒筒 身将所述底盘分为内盘和外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锅料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盘上的多个通孔呈放射状 分布; 所述外盘上的多个通孔分布在至少两个周环上, 且每个周环上分布的通孔数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锅料筒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筋与底盘紧密贴合; 所述 挡筋与料筒筒身紧密贴合。 8.一种电磁炉用火锅, 其特征在于: 包括火锅锅体和权利要求1-7所述的。
5、火锅料筒装 置, 所述底盘的下端面贴合在所述火锅锅体的内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用火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的边沿设有与所述火锅 锅体的底部相匹配的翻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炉用火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筋的长度小于等于底盘 外径与料筒筒身外径的差值。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80236 U 2 一种火锅料筒装置及含其的电磁炉用火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火锅料筒装置及含其的电磁炉用 火锅。 背景技术 0002 火锅是一种常见的烹调方式, 现代多使用电磁炉做火锅烹饪, 针对电磁炉用的火 锅汤。
6、锅也存在多种结构, 尤其是对于鸳鸯火锅, 通常这些汤锅装置复杂, 不便于安装及清 洗, 通用性不高; 另外, 使用电磁炉火锅烹饪容易造成糊锅, 食物中混料等弊端, 大大的影响 电磁炉的火锅烹饪。 0003 在使用电磁炉火锅功能时, 通常是将食物置于盛有底料(花椒、 辣椒、 菌菇、 香料 等)的汤锅中煮食, 底料和煮熟后的食材碎料会沉于锅底, 容易导致糊锅、 粘锅, 既影响美 观、 又影响火锅的口感。 0004 人们打火锅的食材包含多种多样, 在打火锅烹饪时, 火锅汤锅内经常会煮涮多种 食物, 食物煮熟后会混在一起, 不方便食用。 据此, 设计一种便捷的料筒装置, 该装置结构简 单, 可以便捷的。
7、放于锅内烹饪, 同时料筒及料筒周边挡筋的结构设计, 可以将锅内分成不同 区域, 便于食客分类涮烫食材, 从而方便食用。 本技术简单便捷的解决火锅烹饪时食物容易 混在一起导致不方便食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式可分区涮烫食物的火锅料筒装置,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火锅烹饪时食物容易混在一起导致不方便食用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锅料筒装置, 包括底盘、 上端开口的料筒筒身和至少两条 挡筋, 所述料筒筒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所述挡筋与料筒筒身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 挡筋与底盘固定连接, 所述底。
8、盘上设有多个通孔。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火锅料筒装置, 底盘用于固定筒身及挡 筋, 使用时, 底盘贴合锅底, 可以便捷的固定料筒装置, 同时底盘下方开有小孔, 便于火锅汤 水沸腾; 筒身固定于底盘中间, 可用于放置调料, 同时固定筒身四周挡筋; 通过挡筋隔离作 用, 可以简单的将锅内分成不同区域, 进行火锅烹饪时便于食客分类涮烫食材, 从而方便食 用。 从而解决火锅烹饪时食物容易混在一起导致不方便食用的问题, 由于有底盘隔挡, 料底 和食材碎料不会直接接触温度更高的锅底, 底盘的因水液导热的存在而温度不会太高, 料 底和食材碎料就不会产生糊底、 糊锅。 0009 进。
9、一步的, 所述料筒筒身为周侧壁全封闭的四边框体、 六边框体或者圆筒型结构。 0010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造型选择多样, 便于加工实施。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挡筋沿料筒筒身的外侧壁均匀分布。 0012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形成均匀分布的分区, 方便用户的使用。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080236 U 3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挡筋的高度与所述料筒筒身的高度相同。 0014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相同的高度, 可以避免汤料沸腾时不同分区内的 食材随着沸腾的汤料到其他区域, 从而更好的实现食材分区涮烫的目的。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底盘采。
10、用圆盘结构, 所述料筒筒身采用圆筒结构, 且所述料筒筒身 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中心, 所述料筒筒身将所述底盘分为内盘和外盘, 所述底盘被所述 料筒筒身的下端圈起来的部分为内盘, 而围绕在所述料筒筒身的周边的所述底盘为外盘。 0016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起到一定的对流效果, 有利于热量均匀传递, 从而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内盘上的多个通孔呈放射状分布; 所述外盘上的多个通孔分布在 至少两个周环上, 且每个周环上分布的通孔数相同。 0018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这样可以保证水液同量流动。 0019 进一步的, 所述挡筋与底盘紧密贴合; 所述挡筋。
11、与料筒筒身紧密贴合。 0020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实现了各个分区有效区分, 避免各个分区内的食 物的混淆。 0021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磁炉用火锅, 包括火锅锅体和如上所述的火锅料筒装 置, 所述底盘的下端面贴合在所述火锅锅体的底面上。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底盘用于固定筒身及挡筋, 使用时, 底盘贴 合锅底, 可以便捷的固定料筒装置, 同时底盘下方开有小孔, 便于火锅汤水沸腾; 筒身固定 于底盘中间, 可用于放置调味料, 同时固定筒身四周挡筋; 通过挡筋隔离作用, 可以简单的 将锅内分成不同区域, 进行火锅烹饪时便于食客分类涮烫食材, 从而方便食用; 。
12、底盘的下端 面贴合在锅体的内底面上, 阻断了汤锅内各个分区之间的液体流动, 可以防止各个分区的 汤液互相融入, 保持各自原味。 0023 进一步的, 所述底盘的边沿设有与所述火锅锅体的底部相匹配的翻边。 0024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翻边可以避免在提出时残渣从底盘上掉落, 这样 可以在提出料筒时尽量将多余的残渣全部带出。 0025 进一步的, 所述挡筋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底盘外径与料筒筒身外径的差值, 其中挡 筋的长度小于底盘外径与料筒筒身外径的差值时, 形成的缝隙要足够小, 确保食物不能通 过, 从而保证分区功能的实现。 0026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减少安装时的摩擦力, 使。
13、用起来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料筒装置的立体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料筒装置的俯视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料筒装置的侧视图; 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料筒装置的A-A截面图; 003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盘的俯视图; 003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的立体图; 0033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的俯视图; 0034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的侧视图;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080236 U 4 0035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火锅的B-B截面图。 0036 附图标记说明 0037 1、 底盘, 2、 料筒筒身, 。
14、3、 挡筋, 4、 锅体, 11、 通孔, 12、 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9 实施例1 0040 如图1-9所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锅料筒装置, 包括底盘1、 上端开口的料筒筒 身2和至少两条挡筋3, 所述料筒筒身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1上, 所述挡筋3与料筒筒身2的 外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挡筋3与底盘1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1上设有多个通孔11; 所述料筒筒 身2为周侧壁全封闭的四边框体者圆筒型结构; 所述挡筋3沿料筒筒身2的外侧壁均匀分布; 所述挡筋3的高度与所。
15、述料筒筒身2的高度相同; 所述底盘1采用圆盘结构, 所述料筒筒身2 采用圆筒结构, 且所述料筒筒身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1的中心, 所述料筒筒身2将所述底盘 1分为内盘和外盘; 所述内盘上的多个通孔11呈放射状分布; 所述外盘上的多个通孔11分布 在至少两个周环上, 且每个周环上分布的通孔11数相同; 所述挡筋3与底盘1紧密贴合; 所述 挡筋3与料筒筒身2紧密贴合。 0041 实施例2 0042 如图1-9所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锅料筒装置, 包括底盘1、 上端开口的料筒筒 身2和至少两条挡筋3, 所述料筒筒身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1上, 所述挡筋3与料筒筒身2的 外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挡筋3。
16、与底盘1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1上设有多个通孔11; 所述料筒筒 身2为周侧壁全封闭的六边框体结构; 所述挡筋3沿料筒筒身2的外侧壁均匀分布; 所述挡筋 3的高度与所述料筒筒身2的高度相同; 所述底盘1采用圆盘结构, 所述料筒筒身2采用圆筒 结构, 且所述料筒筒身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1的中心, 所述料筒筒身2将所述底盘1分为内 盘和外盘; 所述内盘上的多个通孔11呈放射状分布; 所述外盘上的多个通孔11分布在至少 两个周环上, 且每个周环上分布的通孔11数相同; 所述挡筋3与底盘1紧密贴合; 所述挡筋3 与料筒筒身2紧密贴合。 0043 实施例3 0044 如图1-9所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
17、锅料筒装置, 包括底盘1、 上端开口的料筒筒 身2和至少两条挡筋3, 所述料筒筒身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1上, 所述挡筋3与料筒筒身2的 外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挡筋3与底盘1固定连接, 所述底盘1上设有多个通孔11; 所述料筒筒 身2为周侧壁全封闭的圆筒型结构; 所述挡筋3沿料筒筒身2的外侧壁均匀分布, 所述挡筋可 以为如图2所示的俯视为直线的挡板, 也可以是以圆心为中心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分布的曲 线挡板; 所述挡筋3的高度与所述料筒筒身2的高度相同; 所述底盘1采用圆盘结构, 所述料 筒筒身2采用圆筒结构, 且所述料筒筒身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1的中心, 所述料筒筒身2将 所述底盘1分为内盘和外盘。
18、; 所述内盘上的多个通孔11呈放射状分布; 所述外盘上的多个通 孔11分布在至少两个周环上, 且每个周环上分布的通孔11数相同; 所述挡筋3与底盘1紧密 贴合; 所述挡筋3与料筒筒身2紧密贴合。 0045 在以上三个实施例中, 料筒筒身2可以是开口的也可以是封口的, 如是开口的, 则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080236 U 5 直接固定连接在底盘1的盘面部; 若是封口的, 则料筒筒身2的底壁上可以开通孔11, 料筒筒 身2可以穿过底盘1固定在所述底盘1上。 0046 实施例4 0047 一种电磁炉用火锅, 包括火锅锅体4和如实施例1-3所述的火锅料筒装置, 所述底 盘1的下端。
19、面贴合在所述火锅锅体4的内底面上; 所述底盘1的边沿设有与所述火锅锅体4的 底部相匹配的翻边12; 所述挡筋3的长度小于等于底盘1外径与料筒筒身2外径的差值。 004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 度”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内” 、“外” 、“顺 时针” 、“逆时针” 、“轴向” 、“径向” 、“周向”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20、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0049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 例如两 个, 三个等,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0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 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
21、一体; 可以是 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1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 或 “下”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 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 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
22、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可以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 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5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 例” 、 或 “一些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 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
23、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 行结合和组合。 0053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080236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7 CN 206080236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8 CN 206080236 U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9 CN 206080236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0 CN 206080236 U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1 CN 206080236 U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2 CN 206080236 U 12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3 CN 206080236 U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