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用于胶版印刷机的输墨及润湿装置。该机具有一个与印版辊筒配置且具有弹性外表面的上墨辊筒,其直径与印版辊筒的直径大体相同;一个与上墨辊筒配置的输墨装置;均墨摩擦辊及一个润湿装置,其中,输墨辊系统的输墨辊被用来当作起驱动作用的供墨摩擦辊。 目前,特别是小型胶印机,复印机和台式胶印机上用的输墨及润湿装置仅有一个单独的上墨辊筒,印版所需要的油墨及润湿剂通过它来供给。出于场地及费用的考虑,人们在其制造成本之内尽可能简单地保持一个这样的输墨及润湿装置。
在这样的输墨及润湿装置当中,在输墨装置的供墨摩擦辊与润湿装置的润湿摩擦辊之间安装一个较粗的上墨辊筒,其中的这样两组装置成相对状设置。上墨辊筒的直径是这样选择的,以至于一次即可全面滚印到所压的弧形面上去。这样的一种输墨及润湿装置的缺点是,除了已有的印版印刷误差之外,印版着墨之前即进行润湿,这样就不一定总能保证润湿剂的恒定供应。而且,在通过印版辊筒地圆柱切口上时,特别是当润湿摩擦辊由于已有润湿剂仅能输出很小的传动功率时,上墨辊筒的传动仅靠供墨摩擦辊来提供。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就是改进上墨辊筒的传动并优化传输给印版的油墨水膜。
这项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在供墨摩擦辊对面,紧挨着上墨辊筒,在其旋转方向看在润湿装置前设置第二根供墨摩擦辊;在这第二根供墨摩擦辊的后面安装润湿装置的润湿剂导入辊,然后,紧挨着上墨辊筒安装一根带有粗糙外表面的传动摩擦辊。这样,由于设置了两根对面安装且均与上墨辊筒摩擦的供墨摩擦辊,从而,最主要的首先是保证了上墨辊筒传动的均匀稳定,即使在通过印版辊筒的圆柱切口时,上墨辊筒的传动也是那么稳定,不会引起速度的变化。通过这根安装在润湿装置润湿剂导入辊后面,带有粗糙镀铬层,且也如每根摩擦辊一样产生轴串动的传动摩擦辊,使得已附着在上墨辊筒上的油墨-润湿剂膜再次得到处理,这样就通过机械方式形成了一种水与油的乳化液。采用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印版印刷的误差,而且改善了印版的着墨质量。
按照发明装置的一个特征是为第二根供墨摩擦辊(15)配置一根具有弹性外表面的连接辊(16),这根连接辊可与润湿装置(11)的润湿剂导入辊(12)靠接,确切地说,为第二根供墨摩擦辊配置的具有弹性外表面的连接辊可在运转启动时靠接到润湿装置的润湿剂导入辊上去,这样就缩短了润湿的时间。为了通过一清洗程序将所有的辊筒同时清洗干净,清洗时可将该连接辊靠到润湿装置的辊筒上去。
按照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特征是:润湿剂导入辊(12)及与其配置的浸渍辊(13)由一台电动机单独驱动,并且摩擦辊(17)具有一粗糙的镀铬层,确切地说,可通过由一对齿轮付而连接起来的润湿剂导入辊和与其配合的浸渍辊而设的单独马达,达到输送润湿剂的独特调制,摩擦辊的粗糙镀铬面促进润湿剂添加进油墨中去。
按照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特点是为润湿装置(11)配置的摩擦辊(17)具有一铬铜镀层。确切地说,本发明的另一个结构特点是给润湿装置配置了具有铬、铜镀层的摩擦辊,因此,改善了油墨和水的处理及添入。这样,防止了局部表面过多着墨,使得水膜仅附着在最上面的油墨上。
按照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特征是:上墨辊筒(2)是由两根供墨摩擦辊(4、15)来驱动的,并且它可被置于与两根上墨摩擦辊(4、15)轴心连线(18)垂直,且可与印版辊筒(1)脱开,确切地说,上墨辊筒(2)由两根传动供墨摩擦辊(4、15)驱动,被置于与两根供墨摩擦辊(4、15)之间的连线(18)相垂直且可与印版辊筒(1)脱开,它除改善了上墨辊的传动外,还可使其与印版辊筒方便地脱开,这样就可减少整个要结合或脱开的辊筒数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已在附图中扼要地予以表示了。
在这附图中所表示的实施例是安装一个与印版辊筒(1)具有大约同样直径的上墨辊筒(2)。在上墨辊筒(2)的旋转方向上首先安装输墨装置(3),此输墨装置(3)的最后一个辊筒即用作起传动作用的供墨摩擦辊(4)。接下来是传墨辊(5)、抬辊(6)及带有墨斗(8)的吸墨辊(7)。
沿上墨辊筒(2)转动方向,输墨装置(3)后面是均墨摩擦辊(9),这些均墨摩擦辊(9)通过中间辊(10)而互相处于滚动接触状态。这组辊的作用是使通过输墨装置(3)传输来的墨膜变得均匀适度。
紧挨着上墨辊筒(2)、与输墨装置(3)相对设置润湿装置(11),它由一根诸如具有镀铬层的润湿剂导入辊(12)和一根通常包了一层橡胶的浸渍辊(13)构成,其中浸渍辊(13)浸泡在润湿剂斗的润湿剂液体中。沿上墨辊筒(2)的旋转方向,润湿装置(11)的前面是第二根供墨摩擦辊(15),它同样起驱动作用,并且除了能造成均匀的墨膜以外,重要的是改善了上墨辊筒(2)的传动。这第二根供墨摩擦辊(15)配置有一根连接辊(16),此辊设置成可与润湿装置(11)的辊(12)相靠接。
沿上墨辊筒(2)的旋转方向、润湿装置(11)的后面并与辊筒(2)外壳靠接,再设一根摩擦辊(17),这根摩擦辊(17)可以带有粗糙的镀铬层或者其外壳上具有铬铜网状镀层。这样润湿装置(11)输送的润湿剂就可以很好地添加到上墨辊筒(2)上已有的墨膜上去了。
有一点附图中未表达,即润湿装置(11)中的(12)和(13)两根辊可通过一个单独的马达来驱动,该马达通常与一个辊的轴颈相接,并能通过一对传动齿轮使这两个辊相偶联。
此外,在运转时,所有的摩擦辊都能沿轴向往返串动。
当上墨辊筒(2)与两根供墨摩擦辊(4)和(15)之间的连线(18)垂直,且可与印版辊筒(1)脱开时,可有效地使上墨辊筒(2)与印版辊筒(1)接触和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把带中间辊(10)的摩擦辊(9)升起。
所有这些在说明书中提到的并在附图中予以表达的新特征是发明重点,尽管这些特征未在权利要求书当中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