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6311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6554.7

申请日:

1991.09.25

公开号:

CN1071170A

公开日:

1993.04.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8B37/00

主分类号:

C08B37/00

申请人:

梁芳亭;

发明人:

梁芳亭

地址:

264001山东省烟台市崇实街13号烟台市丝绸公司梁芳洲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提供了一种保健品的生产技术。该技术是采用人工种植的猴头采去子实体后的菌丝体作原料,因此成本大大降低;采用直接加酸从不经浓缩的或经浓缩的提取液中直接沉淀蛋白多糖,因此节省设备投资、简化工艺、降低能耗;而且酸沉淀法生产的产品质量好,蛋白多糖含量高达95%以上,这是目前任何生产工艺所无法达到的。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生产原料是猴头菌丝体,加酸从未经浓缩或经浓缩的提取液中沉淀蛋白多糖和适合于其它方法生产的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的精制。
2: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生产原料是猴头菌丝体,菌丝体包括猴头所有品种经液体或固体培养获得的菌丝体。
3: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菌丝体提取液不经浓缩或经浓缩,直接加酸沉淀蛋白多糖,所用酸包括所有有机和无机酸。
4: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适合于其他方法生产的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的精制,其他方法指不同于本发明的任何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保健品生产工艺。

    猴头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均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病力和抗肿瘤的功效。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如果用猴头(子实体)作原料生产多糖,由于猴头昂贵,其成本太高。如果采用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再用菌丝体生产多糖,其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均非常高。因此寻找廉价的原料来源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人工种植猴头比较普遍,采去子实体后的菌丝体被当作废物抛弃。经研究证明,猴头菌丝体多糖多与蛋白质结合成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因此,开展对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生产工艺的研究,开发新的保健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多糖生产技术,用固体培养的菌丝体生产蛋白多糖,提取液必须经过减压浓缩,因此设备投资大,生产工艺复杂,而且能耗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固体培养的菌丝体成分复杂,被分解的培养基残渣与菌丝体混杂在一起,导致传统多糖生产工艺的产品蛋白多糖含量很低,而杂质含量却很高,而且有些杂质有害无益。产品无法满足保健品的要求。

    本发明旨在采用廉价的原料,少的投资,简单的工艺,低能耗,生产出高质量的蛋白多糖。

    本发明的要点是将菌丝体破碎后,加自来水,90-100℃的恒温煮3-4小时,冷却后过滤去残渣和不溶物,加酸沉淀,用碱乙醇脱水,再用丙酮脱水,自然干燥,烘干。得到蛋白多糖粉沫。本发明适合于其他方法生产地猴头蛋白多糖的精制。

    本发明采用被抛弃的废物-人工种植猴头采去子实体后的菌丝体代替猴头作原料生产蛋白多糖,成本大大降低。本发明自提取液直接用酸沉淀蛋白多糖,使产品得到了充分的精制,蛋白多糖含量高达95%;而且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减压浓缩步骤,大大节省投资,简化工艺,降低能耗和生产周期。

    工艺流程图:

    菌丝体 ( )/() 破碎 ( )/() 加自来水 ( )/() 90--100℃ (3--4小时)/() 过滤 (除残渣)/() 加酸 ( )/() 过滤 (除上层液)/() 碱乙醇脱水 ( )/() 丙酮脱水 自然干燥 ( )/() 烘干。

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猴头菌丝体蛋白多糖酸法生产技术提供了一种保健品的生产技术。该技术是采用人工种植的猴头采去子实体后的菌丝体作原料,因此成本大大降低;采用直接加酸从不经浓缩的或经浓缩的提取液中直接沉淀蛋白多糖,因此节省设备投资、简化工艺、降低能耗;而且酸沉淀法生产的产品质量好,蛋白多糖含量高达95以上,这是目前任何生产工艺所无法达到的。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