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有关系统中使用的液压阀和阀控制器,例如用于升降机;有一个液力作动器,例如一个柱塞,推动诸如升降机吊箱之类的物体。 为了在液压升降机的控制中,求取达到接近更高的精确性,常需要使用较昂贵的牵引升降机,故常使用反馈控制。但是,即使采用了反馈控制,也难以取得符合要求的性能。主要问题在于流体的动态特性。流体的粘滞性随环境温度变化,也随升降机吊箱升降时产生的热而变化。在升降机吊箱的移动中,这些变数产生某种程度的不可预测性。已经有人用过各种程度的反馈,但是这些方法的典型问题是费用增高而系统的效力降低,原因是要求泵有过大的功率。
对反馈技术的说明,在美国专利第4,205,592号中有揭示,其通过阀到达诸如液压升降机的液流,从有电位计的流量表中通过。当流量增高时,和电位计滑动片移动相关连的输出电压就变化,表示出流量的大小。美国专利第4,381,699号中揭示了一种相似类型的阀控制器。
美国专利第4,418,794号说明的类型的阀,可以用在可感测流量的系统中,但或许用一个较大的反馈回路,感测升降机吊箱的位置,以控制阀的运转。
虽然本文中叙述的本发明,发展自升降机的液压阀控制器在叙述中为了便利起见,以这类控制器作背景,然而本发明在其他有类似控制要求的系统中,也同样可以使用。
在本发明中,用一个步进电机操纵一个线流控制阀,当物件(例如升降机吊箱)升高时,控制泵和升降机液压缸之间的流量,当吊箱下降时,控制从液压缸到液箱的回流。这个阀的与时间相关的动作,反映通向吊箱的流量,也反映了吊箱的速度变化。阀开始运转时,其位置使来自泵的液流完全从旁路绕过吊箱。然后逐渐关闭,减少旁路流量。当通向升降机吊箱的压力超过支持吊箱所需要的压力后,有程序使阀的动作,达到升降机速度的要求状态。
根据本发明,当泵的输出压力刚超过把吊箱在位置上支持所需压力时产生的压差,可以从泵压和箱压在相反的方向上从中通过的单向阀动作上感测。单向阀达到开放位置上时,这时吊箱刚将开始移动,由一个电开关测得,产生电控制信号,输送给主阀控制器。吊箱上升时,控制信号是主阀决定升降机吊箱速度状态的程序化定位的起点。当吊箱下降,初始时,阀开放,开放速度适合于重载吊箱和热的压液。假如吊箱的实际速度,低于相同条件下的预期速度,那么便按比例增加以后向步进电机输送信号的次数,使最终速度增高,再按照各种液流特点作调节,使状况相当于常温压液或轻载吊箱的运转。
按本发明所提出,下行时,阀根据实际吊箱速度和要求速度的比较的函数来改变位置。假如阀的位置不能改变吊箱的速度,这在吊箱荷载非常轻时会发生,于是阀逐渐开大,直到感测到有减速。然后把阀的位置固定。
本发明所提出的另一个方面,也许特别与升降机有关,吊箱速度的各分段,如加速跳入,等加速,加速跳出,减速跳入,等减速,减速跳出段等,可以通过用步进电机控制各阀孔的面积,并通过在升降机的全部行程中,在各电机步级和阀孔区域间,安排恒定的增量,作明确的控制。
本发明有许多特点。而最重要的是,因为用压液和荷载的特点控制阀的工作,所以提供非常精确的运行。而且,因为用反馈根据这些特点作可选择的调节,因此既简单又可靠。阀流的大部分不用反馈控制。
附图内容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有液压阀的升降机控制系统工作方框图。包括该阀的剖视。
图2为相同时间基础的两个波形。一个表示吊箱在两楼层之间的上行速度。另一波形表示向阀步进电机提供的、产生该吊箱速度分布的步进电机驱动信号。
图3有相同的波形但表示升降机的下行。
图4A、4B为升降机在楼层间上下行时,用于控制步进电机,以取得要求的吊箱速度分布的处理机常规流程图。
图1示在若干楼层或平台之间移动升降机吊箱10的液压升降机控制系统。楼层或平台图中未示。吊箱和从液压缸12中伸出的吊箱柱塞11连接,把压液压入或排出液压缸,相应升降吊箱,液流的控制和调节方法,将在下文中详细叙述。吊箱的移动由一个传感器13检测。传感器和静止位置磁带14关连,在传输线15上提供(位置)信号,供给一个泵阀控制器(PVC)17。位置信号表示吊箱的位置和速度。把这样感测到的吊箱位置,用于控制进出液压缸的压液流量,以控制吊箱柱塞11的位置。PVC17控制的液压阀系统中,有一个泵21和一个压液箱5。泵通过一个单向阀6(防止回流),向一个液压控制阀组合件A供给压液,这组合件和泵共同由PVC17控制。泵由线路22中的一个泵开/关信号开或关(起动/停止),泵把加压的压液通过单向阀6,送到第一孔25。
入口25通向属于线流阀27一部分的一个钥匙状的阀孔26,线流阀在两个位置P1,P2之间直线往复移动,在P2上全开,P1上全关。阀27的位置,由一个步进电机28,接受PVC17通过管路20传递的(速度)信号进行控制。该信号有连续的脉冲,这些信号的频率决定电机28的速度,因此也决定阀27的纵向(见箭头A1)移动量。速度信号的每一个脉冲,表示阀27在点P1和P2之间移动距离的增量。阀的位置由两位置之间的累积计数表示。阀孔26有一个大孔26a和一个相邻的窄孔26b,作成钥匙形状。在一个位置P2处,大孔26a和第一入口25相邻,与大孔相邻的窄部26b与第二出口31相邻。在这位置上时阀27“开”。第二出口31通向连接压液箱5的管路32。在位置P1上时,小孔26b最靠近入口25,通向出口31的路径被阀的实体部分遮挡。在这位置上时,阀27“关”。在开放位置P2上时,液流从泵中排出,通过管路24;这就是上流(FU),即抬升吊箱的液流。然后液流进入大孔26a,继而通过小孔26b,返回管路32,而进入液箱。于是泵起动时,升流旁路。然而,在阀27关闭时(移到位置P1上),升流压力开始在一个内腔35中增高,而当从孔26b通入出口31的流量减小时,管路32上的旁路流量减少。当阀27移动到位置P1(非旁路位置)上时,两个孔26a,26b和主入口25有部分重叠,也就是通过大孔26a的路径减小,而通过小阀孔26b的路径变大。但是,小阀门孔26b面积,比大阀孔更多受阀27的纵向位置的影响。其结果,流量变化受控于小阀孔通向出口31的面积大小,当主阀开始向关闭位置P1移动时,该面积减小,这时全部升流从入口25流到腔35;因为在入口25和出口31之间没有通路。
内腔35中的压液的压力PS1被加到主单向阀(MCV)40上。这阀有一根小阀杆41放在导轨41a中。MCV可以随腔35和腔43之间的压差反应,自由上下移动,它们的压力分别为PS1及PS2。泵起动时,主阀27关闭,移向位置P1,当PS1大于PS2时,MCV被向上推移,使升流可以通过MCV,进入通向液压缸12的管路42。这发生于旁路流减少时。合成液流把吊箱柱塞11向上推动,使吊箱在同方向上移动。
吊箱10静止时,管路42中的压力和腔43中的压力相等,即PS2。当泵21停机时,压力把MCV40向下压,于是管路42中的降流(FD)被截止,使吊箱停定。在这状态下不可能有液流通过管路42而回入液箱5。为使液流通过,必须把MCV40提起,这是通过起动主单向阀促动器50实现。
这促动器中有一根杆50a,被推向上时接触阀杆41;一个第一元件50b被向上顶住该杆;一个第二元件50c被上推时,推动第一元件。当把压力为PS2的流体施加到进口管路52中时,杆50a被上推,推动MCV40向上,这仅发生于把下降信号,向连接电磁控制泄流阀55的线路53输送时。然后管路52中的流体压力被加到元件(柱塞)50b,50c的底部,这些元件的总表面面积,大于阀40的上表面面积62。第二元件移动抵靠腔50e的壁50d为止。由于有突缘50e,第一元件也随第二元件移动。这小量的移动(直到壁50d)把MCV40“裂”开,使PS1及PS2平衡。然后第一元件继续上移,直到也接触该壁,把MCV40完全打开。这使腔35的液流(FD)可以通过孔26a,26b和管路32回流。通过管路24的降流被单向阀6截止。阀27的位置决定降流的速率,因此,阀27向下时,决定吊箱的速度状态。阀被速度信号从关闭位置P1,推向开放位置P2。速度信号的持续时间和频率确定下降速度状态。
有一个开关70与MCV40相邻,MCV40向上移动时触动开关,在线路71上向PVC17提供一个信号(CV)。CV信号表示阀已移动到使升降机上行的位置,说明腔35里的压力略大于腔43里的压力。利用这个信号,PVC还能通过控制构成速度信号的脉冲速度和持续时间,进一步控制阀的动作,该速度信号向线路20供给。CV信号在腔35的压力PS1刚超过PS2的压力时发生,也就是在刚开始有实际液流之前。CV信号发生肯定说明有预期的液流。
步进电机控制的阀27,还起腔35的卸压作用。步进电机28有一个输出连杆28a,又有一个套环28b附在连杆上。连杆和套环插在阀27的空间部分中,但有一个与另一阀壁27b相对的阀壁27a,使之与液流区(阀孔26a,26b)隔离。(阀27有中空圆柱体的形状;液流在其内部通过)。有一个弹簧28c插在壁和套环28b之间。当步进电机运转时,连杆按与速度信号步级相应的步级上下移动。这移动通过阀27的弹簧传递到壁27a上,阀27和连杆同步移动。假如泵输出管路21a中的压力,足以推动卸压阀(PRV),便把压力加到阀27的顶部27b,整个阀27被下压,使泵的排出液流通过管路32,被压入液箱5,解除过压状态。
在手动下降吊箱时,起动一个手动阀80,使压液从腔直接流回液箱5。
图2示吊箱速度,和升降机上行运转的速度信号。首先在时间To时把泵起动,在即将起动前线流阀被放到全开位置P2上。泵在To时起动,初速为每秒钟若干步级(So)。在本文中S表示速度信号的速率,SN表示N为0到4时的个别速率。S4的速率高于So。线性阀在由速率SMAX决定的常速下开放。时间T2时接收到信号CV,这时阀已移到位置PO2。然后速率下降到So,按预定的时间T持续。然后速率增高到预定的较高的速率S1,按预定的时间T持续,和So时一样。在初始周期T以后,速率又增高到另一速度S2,持续时间也是T。速率继续通过每一时间间隔T,达到S3,最后终止于速率S4,这时是吊箱预定最高加/减速。S1,S2,S3决定跳入的特点。计算To以后的步级数目,便知道任何点上的阀位置。由于速率Smax的持续时间取决于To和T2的差别,而这差是压液性质的函数,因此等加速或等减速时阀的位置略有偏移。
在时间T4时,速率S4不再持续,而变为较低的速率S3。T4显然和To以后步级数目确定的阀的位置一致。在离散时间间隔T中,速率从S3向So逐步减低,直到在T5时速率达到零。这决定加速的跳出点。大致在T5和T6之间,吊箱按恒速前进,即Vmax。在位置P2上时,阀全开,全部FU(升流)被引入液压缸。这时没有旁路液流。在T6时接收到一个减速信号,这信号来自轴中的一个器件,标志着在上行时,应向平台减速的一个具体的点。这信号也可来自位置信号。
在这一点上时,必须把阀逐渐移到开放位置(把升流从旁路送入液箱),使吊箱按适宜跳入,跳出和减速降低速度。在上行位置上时,也是利用Po和P1之间的行程。减速的跳入阶段稍迟于减速信号以后开始,开始时在速率S1下,立刻把阀推向开放位置,但方向相向(相反极性),因为必须把阀开放,向位置P2移动。然后,在时间T以后,在每增加一个T以后,速率逐步增高,直至达到最终速率S4,这时吊箱以速率S4决定的恒速减速。于是,当阀在位置P01上时,速率从S4降回So。在P02上时,减低为零;电机停止。但在位置P02上时,阀稍开放,由于延迟作用开放的距离约为DP,直至CV信号产生。因此,由于泵的一部分输出供给压缸,所以吊箱在低速下向楼层蠕动。达到平台的外门区时,阀按高速S5关闭,然后在内门区中速率达到到较高的S6。当吊箱平齐时,液泵电机停止。在这点上时阀全开。
在从楼层下行中,包括一个不同的步骤,因为吊箱的速度等于降流(FD)的速度,这完全由线性阀的位置控制。(向上时最高速度决定于泵的输出)。
下行运转如图3所示。下行开始于阀在关闭位置P1上定位。在这位置上时因为有单向阀,故没有通过泵的回流。降流通过管路32的流路因设置线性阀截止。随着下降信号的产生,向电磁泄流阀55供给,MCV阀40被向上推动。这样便产生CV信号,阀便相随在初速-SO下(在反向上把阀开放)从P1移向P2。于是吊箱开始移动,传感器发出位置信号。在To和T1之间的两个相等的120毫秒时间隔(其间步进电机速度保持So)中,吊箱速度,即下降速度根据位置信号测量,和吊箱最高速度进行比较。速率So为最劣状态速率;在这速率下假定压液高温,并且吊箱满载。因此So低于轻载吊箱或冷压液时的速率。假如吊箱速率低于预期,这说明吊箱轻载或压液温度低,或既轻载又液温低,于是从S1到S4都按超速或欠速而增高或降低。从比较过程产生两种速度误差信号(VERR),用两者的平均值重新计算速率,用So′-S4′表示。在时间T1和T2之间,电机速度按相等的时间阶段T,从S1′连续增高到S4′,后者为最终的加速率。一直到时间T3,速率停留在S4′上。然后到T5时速率从S4′降低到0;T3还决定阀的位置P01,这时吊箱达到最高速度(VMAX)的90%。按这个过程阀达到最终位置,其时降流FD约为VMAX的90%。这时阀接近全开,即在位置P2上或其附近。于是吊箱下降,在全部下降过程中速度通过位置信号监测。通过供给低速速率信号(校正信号)使阀开闭,以保持速度接近VMAX。接近楼层时,在距楼层的某一距离时,又接收到减速信号。在这点上时,从电机到达位置P02(时间T5时)所经过的步级的总数,加或减去校正信号分级数,便可立刻知道阀的位置P02,校正信号的步进可以把阀向两方向移动,“微调”液流。阀最终位置P1A接近全闭位置P1,计算时考虑到延时,诸如楼层位置感测器的尺寸等。使其量度小于位置P1有助于开阀不致过早,否则便会使吊箱未与楼层比齐时停止。然后计算P03和P1A之间的距离,约等于跳入和跳出阶段之间的距离的10%。跳入和跳出阶段按重新计算的速率So″-S3″使其发生。把这些速率在跳入和跳出段的10%的幅度范围内,按比例增高至速率S04″。
在位置P1A上时,阀不完全关闭,吊箱缓慢蠕动一个短距离,到达与楼层平。把MV(主阀)关闭,使吊箱在楼层停止,然后消除下降信号,把CV阀(单向阀)关闭。
再参看图1,图示一个系统利用一台计算机执行制造类型的操作。具体地说,PVC(泵阀控制器)中有一个处理器17a,其中有一个CPU(中央处理机)17a1,一个CPU时钟17a2,一个CPU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17a3,和一个输入/输出终端17a4,通过该终端接收信号,并传输CPU发出的信号。CPU通过输入/输出孔,吊箱调用信号及楼层调用(hall call)信号,接收位置信号和CV信号。CPU通过输入/输出孔,提供通过一个缓冲驱动器17d的下降信号。同样,通过一个缓冲器17c供给速度信号,通过缓冲器17b供给泵开/关信号。CPU连接一个EPROM17c(可擦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该EPROM中存储阀动作参数,在升降机运转开始时计算机速度S1,S2,S3及S4。关于这些速度的计算,仅利用存储在EPROM中的基本速度形态。执行这计算数学程序或算法都属熟知者,凡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技术人员都易于完成,因此本文未对计算过程深入叙述。在叙述中假定这些速率在运转开始时已初步计算,然后在进行本发明的特殊过程“读入”。阀27开放和关闭时的阀位置,也存储在EPROM中(以与每一位置相关的电机28的级数为准)。(可以有一个后退传感器和阀连接,指示开、关位置,和“死区”部分,在“死区”中时阀的移动对流不产生可见的作用)。图4A,B所示的流程图,表示可用于CPU程序编制的过程,以取得升降机所需的上述控制。
阀控制程序开始于输入一个调用信号,无论上行调用或下行调用。在分步10中确定上行调用或下行调用。假如是下行调用,则分步S10的测试结果为负,于是过程从分步S90开始,在下文中将有较详细叙述。假定是上行调用,则下行调用测试结果为负,过程转入分步S12,在这分步中,阀27移动到位置P2,这时阀全开。泵在分步S14中起动,液流从阀中通过退回液箱。步进电机的初速SMAX,通过在分步16中指定N=0读出,在分步18中把计算机时钟定为To。在分步20中,在N=0时,按速率S发出步进电机速度信号指令,在分步S27中进行测试确定是否有CV信号产生,如果没有,那么速度信号保持在SMAX。在S22时假如有正的测试答案,则表示已有CV信号产生,于是前进到分步S24,这时用公式N=1+X选定N值,X的初始值选定为0,因此N为1。在分步S26中,对计算机提问,确定N=1时的速度S(本文中以前用S1表示)。在下一分步S28中,时间计数测量器在T1时起动,在分步S30中向速度信号供给S1。在分步S32中,进行测量以确定速度信号的持续时间,这时间应为T。在达到T以前,速度信号连续产生。一旦达到持续时间T,便进行一个测试,确定跳入速度信号程序已达到哪一阶段。在So阶段后有四个阶段,如上文所述,S4确定等加速部分的范围。假如在分步S36中N不等于四,那么X便增长一个单位,过程返回到分步S26,结果S2便成为速度信号的速率。当N等于四时,说明在持续时间T中S4已被利用。S4连续产生,如分步S36所示,并且在分步S38中,进行一个测试,确定是否已达到T3。这就是跳入阶段应该开始的时间。在达T3以前,速率保持在S(N),而N等于4。在分步S38测试答案是正时,便前进到分步S40,这分步用于产生与速度信号从So到S4的程序相反的顺序。在分步S中的,确定N等于X-1,首先定N的值为4。在分步S42中,速度信号为S时定为N,如在分步S40的公式中,N等于3。速度信号继续,直到在S44有一个正的测试答案,说明持续时间等于T。在分步S46中进行一个测试,确定N是否等于零,这是跳出阶段的最后速率。假如答案为负,分步S48中的X有负1的增量,那么过程返回分步S42,这时给出速度信号的一个新的值,这里便是S2。如果分步S46有正的答案,说明跳出阶段完毕,过程前进到分步S50,提问是否已取得减速标示。减速标示是一个存储信号,说明已达到减速位置。在这点上时,升降机吊箱向上用最高速行进,接近减速点。于是S40产生一个负答案。在分步S42上进行一个补充测试,确定是否已在下行。而这是上行,所以获得负答案,过程前进到分步S44,这时步进电机关闭。于是阀的位置在这点上静止,并且,由于在跳入加速阶段和跳出阶段中产生增量的频次,使阀基本处在位置P1上。在分步S46中进行一个测试,确定是否已达到减速位置。答案为负时要求电机继续关闭。如为正答案则前进分步S58,其中有一个触发程序,为使阀门随速率信号反应,向反方向移动,把速度信号逆转(负S)。这是必要的,如前文已有解说,因为为了使吊箱减速以和楼层比齐,阀在这阶段中必须从关闭位置移动到开放位置。分步S60确定N的初始值。和前文相似,N在这里确定为1+X,而X的初始值为1。利用N的这个计算出的参数,过程退回到分步S26。在分步S26中,随着减速信号存储一个减速标示。在减速中的跳出阶段,分步S46完成,在分步S50中产生正答案,然后过程从分步S50进入分步S62,在分步S62中电机停止。吊箱在这时接近楼层,在分步S62中确定吊箱是否已到外区。如果有正答案过程便沿分步S66前进,这时给予速度信号一个预存储值-S,这个值是预定的高反向速率。这反向速率-S5持续到S68的测试,确定吊箱是否到达内区,提供一个正答案。然后在分步S60中,速度增高到一个更高的反向速率-S6,这发生于分步S70中。楼层平齐时S72中的测试产生一个正答案,使泵关闭,电机在分步S74中关闭,完成上行而过程终了。
假如分步S10产生一个正答案,说明吊箱正在下行,过程便从S10前进到S90。分步S90给定一个下行标示,说明吊箱随一个吊箱下行调用信号反应,正在向下运行。然后阀在分步S92中立刻完全关闭,CV阀在分步S93中由于CPU提供下降信号而开放。在分步S94中,CPU读出N等于0时的存储值S,在分步S96中把时间设定为T。和前文一样将速度设定为S(N),N等于零,或将So按前文设定。这时吊箱开始增高速度,阀在速率So下开放。在分步S100中进行测试,确定在时间T以后是否已经过120毫秒。经过120毫秒后,把要求的升降机速度和位置信号表示的速度的差量存储,称为VELERR1。假如在分步S104中测出的从To以后经历的时间是240毫秒,则在分步S106中称另一速度误差信号为VELERR2。然后在分步S108中求出VELERR1和VELERR2的平均值,将其百分数存储。分步S110是定N值的起始步骤,N值如前文所述,用于确定采用哪一速度信号。这步骤开始时X以零值作起点。然后在分步S112中,读出速率信号S(N),由于X为零,这信号便为S1。在对电机速度发指令前,用误差信号的百分数调节S1,根据百分数调节到一个较高的数值或较低的数值。假如吊箱的行进速度高于预期,便降低S1。假如吊箱进行比预期慢,则提高S1。这校正的结果为S(N),在分步S116中,指定速度信号为S′(N),在这里是S1加上或减去超速或欠速的百分数。在分步S118中进行一次测试,以确定速度信号的持续时间。当持续时间为T时,在分步S120中进行一次测试,因为在跳入阶段中在S0以后经过了四个分步,所以再一次确定N是否为四。由于本例中N等于1,所以在分步S122中增加一个分步,然后重复进行这步骤,直到N等于四。在这点上时速度信号是S′4,是调整后的最高加速速率。分步S124是在维持S′4的过程。在分步S126中,进行一次测试,确定吊箱速度是否已经达到存储的VMAX的90%,这存储的VMAX是吊箱的最高下行速度。假如这测试的答案是正的,过程便前进到分步S40,这分步及加速时的跳出阶段。这过程前文中已作解释,但是还应理解过的,是跳出阶段现在应该用的数字是S′N。当跳出阶段完毕后,发现吊箱在分步S76中没有在平齐位置上,使把阀的位置在分步S77中作为VPA存储。这就是跳出阶段刚完结后的阀位置。在分步S78中取得存储速度和参考速度的差,作为正或负Sc存储,把Sc信号作指令发给速度控制,把阀在位置P1和P2之间移动一个小增量,使速度和参考速度的差,在这工况中形成的闭回路系统中,保持在容许的误差范围内。分步为S80终于产生正答案后,说明已达到减速位置。在这点上的阀位置为VPI。然后在分步S84中设定减速标示。在分步S86中,用校正信号CORR去乘信号S′(N)。这校正步骤的目的,是增减分步的速率,以便把阀移动到位置P1A(见图3)上,使约10%的时间消耗在跳入和跳出阶段中。一待分步S86完毕,便在分步S58中把速度数值S″(N)反逆,把数值改为负数,因为阀必须向反方向移动,自从S58以后,跳出阶段如以前状态持续,但有新值-S″(N)。最后在S76的测试中,终于指示出吊箱在靠近楼层的平齐区中,于是正答案产生分步S88中的下降信号终止,吊箱在这点上停止。于是在吊箱和楼层平齐时,过程终了。
对本发明已根据在升降机上的应用作了叙述。但显然可用于其他要求有相同时间和位置精确性的液压控制系统。此外,虽然已对本发明的理想实施方案作了揭示和解说,但是在与本发明有关技艺领域中有一般擅长的人,都可就其实施作完全或部分的修改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