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用于为各种运载工具,例如电动列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馈送电力的接触导线。 在过去,冷拉铜线和铜合金线一直被用作车辆的接触导线,因为铜有高的导电率和强的耐腐蚀性能。但是由于铜的价格昂贵,因而一直很需要用其他金属制造一种满意的接触导线,例如用铝。
虽然铝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但它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却相对地较低。为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对于架空接触导线,人们总是建议用一根钢线,外面包覆铝,从而钢线可以提供必要的强度,而铝包覆层可保证良好的导电性能。1985年2月6日公布的英国专利申请书第2,143,190号描述了这样一种复合导线,它具有完全封闭在铝合金外套里面的钢芯,并且至少是导线的接触表面是由含适合耐磨的硅、镍和铯的耐磨铝合金所制成。
1985年4月25日公布的德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3,437,871号描述了一种用于为电动车辆馈送电力的接触轨条,其中所述接触轨条是由通常按重量含大约10-13.5%硅的铝硅合金制成地。该合金并且最好含0.2-1%的镁。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足够抗拉强度的改进型接触导线,特别是架空接触线,它可以完全用铝合金制成而不需要钢质的加强芯线。
按照本发明已经发现,用于向电动车辆馈送电力的接触导线可以完全由单一的含超量硅的铝合金制成。这种合金含有按重量为0.2-1%的镁和按重量为1-7%的硅,其余部分为铝和伴随的杂质。硅的含量最好保持在1.5-5%的范围内。
所述超量硅是通过从总的硅含量中减去以1.73份Mg对1份Si的化学计量比形成MgSi所需要的硅以及与Fe组分缔合的硅(AlFeSi)而计算出来的。后者这一方面中的硅含量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大约3份Fe对1份Si的配比而变化的。于是,超量硅可以计算为:
总的%Si-( (%Mg)/1.73 + (%Fe)/3 )
为适用于本发明的目的,所述合金应含有至少0.6%的超量硅。
硅在铝中有着有限的溶解度,而超量硅则大多以精细分布的金属硅微粒形式存在,那些微粒比铝硬,因而提供了极好的耐磨性,正如用于发动机组和轴承的铸铝合金所证明的。随着含硅量的增加,导电率就减小,脆性就增加。
为了要用作架空接触导线,本发明的所述合金线必须不仅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而且要有良好的抗拉性能。此类抗拉性能通过所用的一些工艺步骤而得到加强,这些步骤包括:(1)把所述合金铸造成为连续棒材;(2)把得到的棒材热轧为线材而不用中间冷却;(3)将热轧得到的线材淬火;(4)使淬火后的线材冷变形,以及(5)使冷变形后的线材经受人工老化处理。
根据一个最佳实施例,所述合金被浇铸入一台连续铸造和轧制的机器,被立即热轧成形为一种大型线材,如果为了热轧而有必要达到500℃或更高的温度,可进行中间的连续再加热。所述热轧是无延迟地立刻进行的,所述型材用水或水基乳化液在轧机出口处淬火。该轧制型材的尺寸通常在13至25毫米的范围内。这种热轧型材接着被冷轧或冷拉,或二者兼作,以便在金属中引入某种冷变形。为了以后的悬挂和安装接触导线时的连接,在上述工序期间通常也把两条沟槽轧制到型材上去。
所述沟槽的形成已证明是有些问题的,因为通过冷拉形成沟槽有时会在该沟槽内引起相当严重的、非常局部的变形,结果造成裂纹。有必要给予所述材料以中间退火,但这样做,线材以其最终尺寸的抗拉强度会显著降低。根据本发明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沟槽区域内的冷变形总量可以通过在热轧工序期间粗略地预先形成两条沟槽而减至最小。这可以通过变更用在热轧机上的某些轧辊来做到。
于是,用这种方式预成形的线材接着可以冷拉至最终尺寸,并经时效硬化至所希望的性能。已经发现,在热轧期间而不是在退火后通过冷拉形成两条沟槽时,在淬了火的线材中保持完全的T4抗拉性能而不是退火后的全软状态。
接触导线的最终尺寸和外形随着每一种安装的要求不同而改变着,不过,通用的尺寸一般是横截面积大约为125至200平方毫米。
一旦所述线材被制成为它所希望的形状,它就受到人工老化的作用,以便得到最佳强度和导电性能。视合金成份和所要求的性能不同,所述老化处理可以包括,加温至130至180℃,然后在该温度保持1至24小时之间某个时间。典型的老化处理是在155℃保持大约5小时。
现在要说明本发明,作为举例,请参照各附图,其中:
图1是用曲线表示的不同导线的磨损特性;
图2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导线形式的剖面图;以及
图3是表示热成型轧辊一些部分的局部剖面图。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的架空接触导线10被表示在图2上。这包括具有用碳滑板或类似物接触的接触表面12的下体部分11。上面部分13通过在它两侧轧制形成两条相对的沟槽14而成形,这样它就可以被吊夹抓牢,以便悬挂它。
所述沟槽14可以方便地在热轧操作期间形成,例如在一种普罗佩兹(Properzi)连续铸造轧机上形成。图3所示为一种滚轧机的一个工作台,设计它是用来形成所述沟槽14的。每个工作台上用三个轧辊,而且为形成这对沟槽14,一个轧辊15以其标准形式位于左侧,而两个轧辊16则具有改进的接触表面17,后者的接触轮廓是适合于形成沟槽14的。
例1:
以AA6201合金为基础试验了三种铝合金。这些铝合金中的两种含硅在0.5-0.9%的正常范围之中,而第三种合金则含硅1.96%。所述合金成分和抗拉性能都给出在下面的表1中:
表1
上述合金是在连续铸造机中铸出,立即在510℃热轧成形为19.3毫米直径的线材,并用水淬火的。把所述线材冷拉至直径为15.8毫米,冷拉后的线材在变化条件下经受老化处理。针对不同老化条件得到的强度和导电性能给出在下面的表2中:
表2
5/8英寸线材(15.8毫米)的强度和导电性能
例2:
进行磨损试验,用例1中3号合金制成的线材与铜线比较。为进行这些试验,把所述线材水平旋转在一个直径7.62米的轮子上,用一块渗浸了铜的碳刷提供电接触。电流是60安培,轮子按55转/分的速度旋转。每隔一定时间测量线材横截面积的减小,并且按碳刷经过的次数标绘出来,得到图1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