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裁切、封口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裁切、封口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28171.0 (22)申请日 2017.05.12 (73)专利权人 安徽省萧县徽星机械制造有限公 司 地址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赵庄镇 (72)发明人 董兴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代理人 赵宗海 (51)Int.Cl. A01G 9/22(2006.01) D06H 7/00(2006.01) D05B 37/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口装置 (57)。
2、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大棚被生产设备技术领 域的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口装置, 包括支撑框架, 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设有运动底 座, 所述运动底座的底部四角设有移动轮, 且移 动轮位于支撑框架的两组长横梁上, 利用包边条 辊上的包边条在包边条导向弯板的作用下卡在 切口的断面上, 封口电机既实现了运动底座的水 平运动又可以实现机针和悬梭配合进行封口, 减 少了传动部件的使用, 同时利用第一连杆、 第二 连杆、 第三连杆、 曲柄、 圆盘和折杆组成的连杆机 构进行运动传递, 避免了凸轮传动机构的使用, 传动稳定性提高, 该装置操作简单, 裁切和封口 相互独立, 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2页。
3、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06821468 U 2018.01.02 CN 206821468 U 1.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口装置, 包括支撑框架(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 撑框架(1)的内腔设有运动底座(4), 所述运动底座(4)的底部四角设有移动轮(5), 且移动 轮(5)位于支撑框架(1)的两组长横梁上, 所述支撑框架(1)的内壁通过定滑轮设有牵引钢 丝(2), 且牵引钢丝(2)贯穿于运动底座(4), 所述支撑框架(1)的立柱之间横向固定有导向 链条(3), 所述运动底座(4)前后表面的下部均设有与导向链条(3)相匹配的链轮(6), 所述 运动底座(4)的右侧下。
4、部固定有封口电机(7), 所述运动底座(4)的表面下部左侧和中央均 通过通孔贯穿设有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8), 所述第一转轴(9)靠近运动底座(4)前表面 的一端与下方的链轮(6)之间设有第一链传动机构(10), 所述封口电机(7)的表面动力输出 端与第二转轴(8)靠近运动底座(4)前表面的一端之间设有皮带传动机构(11), 所述运动底 座(4)的顶部焊接有工作平台(12), 所述工作平台(12)的顶部设有支撑外壳(13)和包边条 导向弯板(14), 所述支撑外壳(13)与工作平台(12)之间通过L型支撑柱(40)连接, 所述工作 平台(12)的顶部设有龙门支架(15), 所述龙门支架(。
5、15)的顶部焊接有T型支架(16), 所述T 型支架(16)的表面设有夹线器(17), 所述支撑外壳(13)的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两组 转动轴(18), 所述转动轴(18)的外壁两端均套接有挑线杆(19), 左侧所述转动轴(18)的外 壁套接有摆杆(20), 所述摆杆(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1), 所述第一连杆(21)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曲柄(22), 且曲柄(22)通过固定轴与运动底座(4)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框架(1)前后两侧纵梁上水平设有罗拉辊副(59), 所述支撑框架(1)前侧的顶 部横梁上设有中央处理器(58)和支撑臂(56), 所述支撑臂(56)的底部设有光电传感。
6、器 (57), 所述支撑框架(1)的内腔顶部设有运动机体(42); 所述L型支撑柱(40)之间设有传输压辊(30), 且传输压辊(30)通过轴承座与工作平台 (12)连接, 所述运动底座(4)前后表面的上部呈倒塔形状设有传动皮带轮(25), 所述传动皮 带轮(25)之间设有传输同步带(26), 且传输同步带(26)穿过工作平台(12)与传输压辊(30) 的底部滑动连接, 底部所述传动皮带轮(25)的内腔设有连接转轴(24), 且连接转轴(24)贯 穿设在运动底座(4)上, 所述运动底座(4)的内腔通过支撑管夹套接有两组第三转轴(27), 所述第三转轴(2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悬梭(28), 所述。
7、曲柄(22)的另一端设有圆盘(23), 且 圆盘(23)套接在第一转轴(9)的外壁上, 所述L型支撑柱(40)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 (41), 所述移动板(41)的底部固定有与悬梭(28)相匹配的机针(32), 所述移动板(41)的左 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1), 两组所述转动轴(18)之间设有折杆(39), 所述第二连杆(31) 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块(37), 所述圆盘(23)的表面设有滑槽(36), 所述滑块(37)滑动卡接 在滑槽(36)的内腔, 所述滑块(3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8), 且第三连杆(38)的另 一端与曲柄(22)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8)之。
8、间通过第二链传动机构(35)连 接, 所述第二转轴(8)的外壁套接有主动齿轮(34), 所述主动齿轮(34)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 (29), 且第一从动齿轮(29)套接在连接转轴(24)的外壁上,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29)啮合有 第二从动齿轮(33), 且第二从动齿轮(33)套接在第三转轴(27)的外壁上; 所述运动机体(42)左右两侧的上部设有支撑轮(43), 且支撑轮(43)与支撑框架(1)的 顶部滑动连接, 所述运动机体(42)的顶部通过支撑座设有两组包边条辊(44), 所述运动机 体(42)前表面的左侧上部设有导向轮(45), 且导向轮(45)与支撑框架(1)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运动机。
9、体(42)前表面的中央和上部右侧分别固定有裁切电机(48)和减速机(50), 所述 运动机体(42)开口区的侧壁上设有转轴(51), 所述转轴(5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从动带轮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821468 U 2 (52)和裁刀(53), 且裁刀(53)通过固定螺母和挡块与转轴(51)连接, 所述裁切电机(48)的 右侧动力输出端套接有主带轮(49), 所述减速机(50)的左侧动力输入端和右侧动力输出端 分别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55)和传动齿轮(47), 所述传动齿轮(47)的底部啮合有同步带 (46), 且同步带(46)位于支撑框架(1)内壁右侧上部的滑槽里,。
10、 所述第二从动带轮(55)、 主 带轮(49)和第一从动带轮(52)之间设有连接皮带(54); 所述中央处理器(58)分别与封口电机(7)、 裁切电机(48)、 光电传感器(57)和罗拉辊副 (59)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口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支撑框架(1)的两组长横梁上设有与移动轮(5)相匹配的U型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口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L型支撑柱(40)的外壁通过螺钉套接有透盖, 且透盖与移动板(41)上下表面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
11、口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运动机体(42)的左侧面下部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一对压杆, 且压杆关于运动机体(42) 的开口区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口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裁切电机(48)通过减震支架与运动机体(42)的表面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821468 U 3 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被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 切、 封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大棚种植产业越来越火, 冬季大棚种植时需要给棚内作物保温,。
12、 现多采用大 棚被覆盖在大棚外表这种方式进行解决, 因为大棚被可重复使用, 操作简单, 成本较低, 深 受农民的欢迎。 大棚被生产中需要对棉被进行计米、 裁切和封口, 现有缝被设备可以达到大 棚被的计米、 裁切、 封边于一体进行一次流水成型, 劳动强度小, 工作效率高, 不需要多人协 调就能完成,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426462.4 提出的一种用于棉被自动计米、 裁 切、 封口机, 具体内容为, 其结构包括防护罩、 机架、 裁切装置、 缝纫传动装置、 压被传动装 置、 挑线传动装置和计米进料装置, 所述的计米进料装置设置于防护罩上, 所述的防护罩内 侧壁上设有导轨, 导轨上设有滑。
13、动底座, 裁切装置设置于底座上, 该装置虽然提高了生产效 率, 但是该装置的裁切部分与封口部分是一体设计, 配合工作, 结构复杂, 故障排除麻烦, 而 且封口部分利用了凸轮传动结构, 传动平稳性较差, 基于此,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大 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口装置, 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口装置, 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装置的裁切部分与封口部分是一体设计, 配合工作, 故障排除麻 烦, 而且封口部分利用了凸轮传动结构, 传动平稳性较差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4、: 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 切、 封口装置, 包括支撑框架, 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设有运动底座, 所述运动底座的底部四 角设有移动轮, 且移动轮位于支撑框架的两组长横梁上, 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壁通过定滑轮 设有牵引钢丝, 且牵引钢丝贯穿于运动底座, 所述支撑框架的立柱之间横向固定有导向链 条, 所述运动底座前后表面的下部均设有与导向链条相匹配的链轮, 所述运动底座的右侧 下部固定有封口电机, 所述运动底座的表面下部左侧和中央均通过通孔贯穿设有第一转轴 和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靠近运动底座前表面的一端与下方的链轮之间设有第一链传动 机构, 所述封口电机的表面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轴靠近运动底座前。
15、表面的一端之间设有皮 带传动机构, 所述运动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工作平台, 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设有支撑外壳和 包边条导向弯板, 所述支撑外壳与工作平台之间通过L型支撑柱连接, 所述工作平台的顶部 设有龙门支架, 所述龙门支架的顶部焊接有T型支架, 所述T型支架的表面设有夹线器, 所述 支撑外壳的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轴, 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两端均套接有挑线 杆, 左侧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套接有摆杆, 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 所述第一 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曲柄, 且曲柄通过固定轴与运动底座转动连接; 0005 所述支撑框架前后两侧纵梁上水平设有罗拉辊副, 所述支撑框架前侧的顶部横。
16、梁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206821468 U 4 上设有中央处理器和支撑臂, 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设有光电传感器, 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顶 部设有运动机体; 0006 所述L型支撑柱之间设有传输压辊, 且传输压辊通过轴承座与工作平台连接, 所述 运动底座前后表面的上部呈倒塔形状设有传动皮带轮, 所述传动皮带轮之间设有传输同步 带, 且传输同步带穿过工作平台与传输压辊的底部滑动连接, 底部所述传动皮带轮的内腔 设有连接转轴, 且连接转轴贯穿设在运动底座上, 所述运动底座的内腔通过支撑管夹套接 有两组第三转轴, 所述第三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悬梭, 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设有圆盘, 且圆 盘套接。
17、在第一转轴的外壁上, 所述L 型支撑柱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 所述移动板的底 部固定有与悬梭相匹配的机针, 所述移动板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 两组所述转动轴 之间设有折杆, 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块, 所述圆盘的表面设有滑槽, 所述滑块 滑动卡接在滑槽的内腔, 所述滑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 且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曲 柄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第二链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套 接有主动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 且第一从动齿轮套接在连接转轴的外 壁上,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 且第二从动齿轮套接在第三转轴的外壁上; 0007 。
18、所述运动机体左右两侧的上部设有支撑轮, 且支撑轮与支撑框架的顶部滑动连 接, 所述运动机体的顶部通过支撑座设有两组包边条辊, 所述运动机体前表面的左侧上部 设有导向轮, 且导向轮与支撑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运动机体前表面的中央和上部右 侧分别固定有裁切电机和减速机, 所述运动机体开口区的侧壁上设有转轴, 所述转轴的外 壁套接有第一从动带轮和裁刀, 且裁刀通过固定螺母和挡块与转轴连接, 所述裁切电机的 右侧动力输出端套接有主带轮, 所述减速机的左侧动力输入端和右侧动力输出端分别套接 有第二从动带轮和传动齿轮, 所述传动齿轮的底部啮合有同步带, 且同步带位于支撑框架 内壁右侧上部的滑槽里, 所。
19、述第二从动带轮、 主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之间设有连接皮带; 0008 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封口电机、 裁切电机、 光电传感器和罗拉辊副电性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组长横梁上设有与移动轮相匹配的U 型座。 0010 优选的, 所述L型支撑柱的外壁通过螺钉套接有透盖, 且透盖与移动板上下表面固 接。 0011 优选的, 所述运动机体的左侧面下部通过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一对压杆, 且压杆 关于运动机体的开口区对称。 0012 优选的, 所述裁切电机通过减震支架与运动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传感器和中央 处理器的配合。
20、工作, 可以检查大棚被在罗拉辊副上的行程, 进行计米, 裁切电机在中央处理 器的控制下和带传动机构, 使运动机体可以在支撑框架上来回运动, 同时带动裁刀进行切 割大棚被, 利用包边条辊上的包边条在包边条导向弯板的作用下卡在切口的断面上, 封口 电机既实现了运动底座的水平运动又可以实现机针和悬梭配合进行封口, 减少了传动部件 的使用, 同时利用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 第三连杆、 曲柄、 圆盘和折杆组成的连杆机构进行运 动传递, 避免了凸轮传动机构的使用, 传动稳定性提高, 该装置操作简单, 裁切和封口相互 独立, 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206821468 U 5。
21、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底座后视图; 0017 图3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盘、 曲柄和第二连杆连接位置示意图。 0019 图5为图1中B-B处剖视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架、 牵引钢丝和导向链条连接位置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
22、运动机体左视图。 0022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 1-支撑框架, 2-牵引钢丝, 3-导向链条, 4-运动底座, 5-移动轮, 6-链轮, 7-封口电 机, 8-第二转轴, 9-第一转轴, 10-第一链传动机构, 11-皮带传动机构, 12-工作平台, 13-支 撑外壳, 14-包边条导向弯板, 15-龙门支架, 16-T型支架, 17-夹线器, 18-转动轴, 19-挑线 杆, 20- 摆杆, 21-第一连杆, 22-曲柄, 23-圆盘, 24-连接转轴, 25-传动皮带轮, 26-传输同 步带, 27-第三转轴, 28-悬梭, 29-第一从动齿轮, 30-传输压。
23、辊, 31-第二连杆, 32-机针, 33- 第二从动齿轮, 34-主动齿轮, 35-第二链传动机构, 36-滑槽, 37-滑块, 38-第三连杆, 39-折 杆, 40-L型支撑柱, 41-移动板, 42-运动机体, 43-支撑轮, 44-包边条辊, 45-导向轮, 46-同 步带, 47-传动齿轮, 48-裁切电机, 49-主带轮, 50-减速机, 51- 转轴, 52-第一从动带轮, 53- 裁刀, 54-连接皮带, 55-第二从动带轮,56- 支撑臂, 57-光电传感器, 58-中央处理器, 59-罗 拉辊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请参阅图1-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大棚被自动计米、 裁切、 封 口装置, 包括支撑框架1, 支撑框架1的内腔设有运动底座4, 运动底座4的底部四角设有移动 轮5, 且移动轮5位于支撑框架1的两组长横梁上, 支撑框架1的内壁通过定滑轮设有牵引钢 丝2, 且牵引钢丝2贯穿于运动底座4, 支撑框架1的立柱之间横向固定有。
25、导向链条3, 运动底 座4前后表面的下部均设有与导向链条3相匹配的链轮6, 运动底座4的右侧下部固定有封口 电机7, 运动底座4的表面下部左侧和中央均通过通孔贯穿设有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8, 第 一转轴 9靠近运动底座4前表面的一端与下方的链轮6之间设有第一链传动机构10, 封口电 机7的表面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轴8靠近运动底座4前表面的一端之间设有皮带传动机构 11, 运动底座4的顶部焊接有工作平台12, 工作平台12的顶部设有支撑外壳13和包边条导向 弯板14, 支撑外壳13与工作平台12之间通过L型支撑柱40连接, 工作平台12 的顶部设有龙 门支架15, 龙门支架15的顶部焊接有T型支架。
26、16, T 型支架16的表面设有夹线器17, 支撑外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206821468 U 6 壳13的顶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两组转动轴18, 转动轴18的外壁两端均套接有挑线杆 19, 左侧转动轴18的外壁套接有摆杆20, 摆杆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21, 第一连杆 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曲柄22, 且曲柄22通过固定轴与运动底座4转动连接; 0026 支撑框架1前后两侧纵梁上水平设有罗拉辊副59, 支撑框架1前侧的顶部横梁上设 有中央处理器58和支撑臂56, 支撑臂56的底部设有光电传感器57, 支撑框架1的内腔顶部设 有运动机体42; 0027 L型支撑柱4。
27、0之间设有传输压辊30, 且传输压辊30通过轴承座与工作平台12连接, 运动底座4前后表面的上部呈倒塔形状设有传动皮带轮25, 传动皮带轮25之间设有传输同 步带26, 且传输同步带26 穿过工作平台12与传输压辊30的底部滑动连接, 底部传动皮带轮 25 的内腔设有连接转轴24, 且连接转轴24贯穿设在运动底座4上, 运动底座4的内腔通过支 撑管夹套接有两组第三转轴27, 第三转轴2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悬梭28, 曲柄22的另一端设 有圆盘23, 且圆盘23套接在第一转轴9的外壁上, L型支撑柱40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板41, 移动板41的底部固定有与悬梭28相匹配的机针32, 移动板41的左。
28、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 31, 两组转动轴18之间设有折杆39, 第二连杆 3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块37, 圆盘23的表面 设有滑槽36, 滑块37 滑动卡接在滑槽36的内腔, 滑块3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8, 且 第三连杆38的另一端与曲柄22连接, 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8之间通过第二链传动机构35连 接, 第二转轴8的外壁套接有主动齿轮34, 主动齿轮34啮合有第一从动齿轮29, 且第一从动 齿轮29套接在连接转轴24的外壁上, 第一从动齿轮29啮合有第二从动齿轮33, 且第二从动 齿轮33套接在第三转轴27的外壁上; 0028 运动机体42左右两侧的上部设有支撑轮43, 且支撑轮43。
29、与支撑框架1的顶部滑动 连接, 运动机体42的顶部通过支撑座设有两组包边条辊44, 运动机体42前表面的左侧上部 设有导向轮45, 且导向轮45 与支撑框架1的内壁滑动连接, 运动机体42前表面的中央和上 部右侧分别固定有裁切电机48和减速机50, 运动机体42开口区的侧壁上设有转轴51, 转轴 5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从动带轮52和裁刀53, 且裁刀 53通过固定螺母和挡块与转轴51连接, 裁切电机48的右侧动力输出端套接有主带轮49, 减速机50的左侧动力输入端和右侧动力输 出端分别套接有第二从动带轮55和传动齿轮47, 传动齿轮47的底部啮合有同步带46, 且同 步带46位于支撑框架1内壁右。
30、侧上部的滑槽里, 第二从动带轮55、 主带轮49和第一从动带轮 52之间设有连接皮带54; 0029 中央处理器58分别与封口电机7、 裁切电机48、 光电传感器57 和罗拉辊副59电性 连接。 0030 其中, 支撑框架1的两组长横梁上设有与移动轮5相匹配的U型座, 避免移动轮5脱 离支撑框架1, L型支撑柱40的外壁通过螺钉套接有透盖, 且透盖与移动板41上下表面固接, 方便存放润滑脂, 减少移动板41与L型支撑柱40之间的磨损, 运动机体42的左侧面下部通过 扭力弹簧转动连接有一对压杆, 且压杆关于运动机体42的开口区对称, 可以固定包边条, 避 免脱落, 裁切电机48通过减震支架与运动。
31、机体42的表面固定连接, 避免裁切电机48的震动 传递给运动机体42, 影响运动机体42在支撑框架1上滑动的平稳性。 0031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通过光电传感器57和中央处理器58 的配合工作, 可 以检查大棚被在罗拉辊副59上的行程, 进行计米, 裁切电机48在中央处理器58的控制下带 动连接皮带54与主带轮49、 第一从动带轮52、 第二从动带轮55组合成的带传动机构, 使运动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206821468 U 7 机体 42可以通过传动齿轮47在支撑框架1设置的同步带46上来回运动, 同时带动裁刀53进 行切割贯穿支撑框架1和罗拉辊副59的大棚被, 裁切。
32、后停机; 0032 人工将包边条辊44上的包边条穿过包边条导向弯板14、 传输压辊 30和传输同步 带26, 通过将放置在龙门支架15上的线团进行夹线器 17、 机针32、 支撑外壳13上的绕线梁 和悬梭28之间的穿线, 利用封口电机7接电驱动第二转轴8旋转, 进而通过第一转轴9和第一 链传动机构10使链轮6可以在导向链条3上运动, 同时通过第一从动齿轮 29、 第二从动齿轮 33和主动齿轮34的啮合, 使悬梭28转动, 第一转轴9带动圆盘23转动, 在滑块37和滑槽36的 配合工作下, 曲柄22 带动第一连杆21和摆杆20让套接在转动轴18外壁上的挑线杆19上下 摆动, 进行挑线, 同时第二。
33、连杆31的摆动使移动板41在L型支撑柱40的外壁上下运动, 进而 带动机针32上下运动, 最后可以完成运动底座4运动的同时进行缝合。 003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 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 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 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 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4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 优选实施例并 没。
34、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 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 根据本说 明书的内容, 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 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 是为了更好地 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 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206821468 U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9 CN 206821468 U 9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0 CN 206821468 U 10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1 CN 206821468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