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面板.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49751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8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12688.5

申请日:

2008.09.29

公开号:

CN101855690A

公开日:

2010.10.0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H 13/14申请公布日:201010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13/14申请日:20080929|||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3/14; H01H13/702

主分类号:

H01H13/14

申请人:

三箭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下纮治; 胁坂雅利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7.10.29 JP 2007-28102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代理人:

申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面板,其虽然整体上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但有能够提高在材料或厚度等上的选择自由度的构造,同时操作性良好。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为包括多个按键的按键面板,还包括金属板和为覆盖所述金属板的大部分而粘着在所述金属板表面的键帽部;所述键帽部包括板状基部和在该板状基部的表面分别形成凸状的所述多个按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按键面板, 所述按键面板为包括多个按键的按键面板,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金属板, 和 键帽部, 为覆盖所述金属板的大部分而粘着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 ; 所述键帽部包括板状基部, 和在该板状基部的表面分别形成凸状的所述多个按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按键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板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多个 按键的多个表示部 ; 所述键帽部具有透光性, 通过该键帽部可识别包含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 分。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按键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相互隔离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按键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示部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 由多个透光性孔的集合体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按键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孔为狭缝状透光性孔。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按键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性孔为虫眼状透光性孔。
7: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按键面板, 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透光性孔周围的至少一部分 进行着色。
8: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7 任一所述的按键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板的背面侧设有多 个按子。

说明书


按键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在移动电话 ( 也包括所谓 PHS)、 移动信息终端 (PDA :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 等 )、 随身听、 家电产品用遥控器、 键盘等电器上的按键面板。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 使用金属板的按键面板被广为开发。例如, 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一种按 扣开关用盖板, 在金属制操作板上设有形成可按压变位的按压操作片的分隔槽 ( 参照专利 文献 1 的附图等 )。
     另外, 在专利文献 2 中公开了一种按扣开关用盖板, 在金属薄板的板厚方向上邻 接金属薄板设置高分子材料的加固片 ( 参照专利文献 2 的附图等 )。
     专利文献 1 : 特开 2006-156333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特开 2006-244924 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 1 的按扣开关用盖板上, 通过金属制操作板为按扣开关用盖板整体增 加刚性 / 形状稳定性 ( 参照专利文献 1 的
     等 )。因此, 在该金属制操作板的材料或 厚度等的选择上有限制。进一步地, 在专利文献 1 的按扣开关用盖板上, 操作板的表面或 被覆层的表面平坦 ( 参照专利文献 1 的图 2、 图 10 等 )。因此, 在触碰该操作板时, 也会存 在不能识别各按键的界限而按压到按键以外的区域的情况, 或存在尽管想要按压特定的按 键, 但按压到邻接的其他按键并反应的情况 ( 按错按键 ), 该按扣开关用盖板操作性差。
     在专利文献 2 的按扣开关用盖板上, 通过金属薄板为按扣开关用盖板整体增加刚 性 / 形状稳定性 ( 参照专利文献 2 的
     等 )。因此, 在该金属薄板的材料或厚度等的 选择上有限制。另外, 加固片具有增加形状稳定性, 防止金属薄板弯曲、 凹陷等作用 ( 参照 专利文献 2 的
     等 ), 因此, 在该加固片的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上有限制。另外, 由薄 膜状树脂形成加固片时, 不清楚该加固片覆盖金属薄板到何种程度。 另外, 通过金属薄板为 按扣开关用盖板整体增加刚性 / 形状稳定性, 因此, 加固片不会为按扣开关用盖板整体增 加刚性 / 形状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各点,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按键面板, 其构造虽然在 整体上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提高在材料或厚度等上的选择自由度。
     为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为含有多个按键的按键面板, 该按键面 板包括 :
     金属板, 和
     为覆盖所述金属板的大部分而粘着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的键帽部 ;
     所述键帽部, 包括板状基部, 和在该板状基部的表面分别形成凸状的所述多个按 键。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包括金属板, 和为覆盖所述金属板的大部分而粘着
     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的键帽部, 因此, 键帽部被粘着并覆盖金属板的大部分。因此, 若决定 键帽部或金属板中任一方的材料或厚度等, 使键帽部或金属板中任一方有刚性和形状稳定 性, 则能够在按键面板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另一方的部件 ( 键帽部或金属板 ) 的 材料或厚度等能够不受刚性和形状稳定性限制适当地进行选择, 因而提高了另一方部件的 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即, 通过一方的部件就能够在按键面板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 状稳定性。 另外, 若决定键帽部和金属板的材料或厚度等, 使按键面板整体有刚性和形状稳 定性, 则能够提高键帽部及金属板的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 这样, 键帽部粘着在金属 板上并覆盖金属板的大部分的这一构造, 虽然整体上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提高材 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进一步地, 所述键帽部, 包括板状基部, 和在该板状基部的表面 分别形成凸状的所述多个按键, 形成凸状的按键分别为凸部。 通过该凸部, 使得该按键面板 的表面变为立体的。进一步地, 该凸部为按键, 因此, 按键的界限清楚, 能够明确识别按键。 因此, 不存在按压按键以外的区域事件或按键按压错误, 因此, 操作性也良好。
     另外, 所述金属板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多个按键的多个表示部, 所述键帽部具有透 光性, 通过该键帽部可识别包括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
     由于所述金属板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多个按键的多个表示部, 所述键帽部具有透光 性, 通过该键帽部可识别包括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 因此, 能通过该键帽部识 别包括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 按键面板具有金属风格。 另外, 所述按键相互隔离设置。
     所述按键相互隔离设置, 因而能够增大按压操作按键时的位移量, 或者, 减少或消 除对邻接按键的影响。 若按键非常接近, 则在按键倾倒或向下移动时, 存在因相邻按键的影 响而位移量减少的情况, 或存在邻接按键也受影响而倾倒或向下移动的情况, 但该按键面 板能够防止此类情况。另外, 通过相互隔离设置增加了立体感。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等 )。因此, 在该金属薄板的材料或厚度等的 选择上有限制。另外, 加固片具有增加形状稳定性, 防止金属薄板弯曲、 凹陷等作用 ( 参照 专利文献 2 的
     等 ), 因此, 在该加固片的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上有限制。另外, 由薄 膜状树脂形成加固片时, 不清楚该加固片覆盖金属薄板到何种程度。 另外, 通过金属薄板为 按扣开关用盖板整体增加刚性 / 形状稳定性, 因此, 加固片不会为按扣开关用盖板整体增 加刚性 / 形状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各点,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按键面板, 其构造虽然在 整体上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提高在材料或厚度等上的选择自由度。
     为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为含有多个按键的按键面板, 该按键面 板包括 :
     金属板, 和
     为覆盖所述金属板的大部分而粘着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的键帽部 ;
     所述键帽部, 包括板状基部, 和在该板状基部的表面分别形成凸状的所述多个按 键。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包括金属板, 和为覆盖所述金属板的大部分而粘着
     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的键帽部, 因此, 键帽部被粘着并覆盖金属板的大部分。因此, 若决定 键帽部或金属板中任一方的材料或厚度等, 使键帽部或金属板中任一方有刚性和形状稳定 性, 则能够在按键面板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另一方的部件 ( 键帽部或金属板 ) 的 材料或厚度等能够不受刚性和形状稳定性限制适当地进行选择, 因而提高了另一方部件的 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即, 通过一方的部件就能够在按键面板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 状稳定性。 另外, 若决定键帽部和金属板的材料或厚度等, 使按键面板整体有刚性和形状稳 定性, 则能够提高键帽部及金属板的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 这样, 键帽部粘着在金属 板上并覆盖金属板的大部分的这一构造, 虽然整体上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提高材 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进一步地, 所述键帽部, 包括板状基部, 和在该板状基部的表面 分别形成凸状的所述多个按键, 形成凸状的按键分别为凸部。 通过该凸部, 使得该按键面板 的表面变为立体的。进一步地, 该凸部为按键, 因此, 按键的界限清楚, 能够明确识别按键。 因此, 不存在按压按键以外的区域事件或按键按压错误, 因此, 操作性也良好。
     另外, 所述金属板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多个按键的多个表示部, 所述键帽部具有透 光性, 通过该键帽部可识别包括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
     由于所述金属板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多个按键的多个表示部, 所述键帽部具有透光 性, 通过该键帽部可识别包括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 因此, 能通过该键帽部识 别包括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 按键面板具有金属风格。 另外, 所述按键相互隔离设置。
     所述按键相互隔离设置, 因而能够增大按压操作按键时的位移量, 或者, 减少或消 除对邻接按键的影响。 若按键非常接近, 则在按键倾倒或向下移动时, 存在因相邻按键的影 响而位移量减少的情况, 或存在邻接按键也受影响而倾倒或向下移动的情况, 但该按键面 板能够防止此类情况。另外, 通过相互隔离设置增加了立体感。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所述表示部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 由多个透光性孔的集合体形成。
     所述表示部具有的文字或记号或图形由多个透光性孔的集合体形成, 因而该表示 部带来了新颖的印象。进一步地, 当该表示部具有的文字等在用一个贯通孔表现该文字等 时为有脱落的区域 ( 所谓 “岛” ) 的文字等时, 没有必要用断字等形状的贯通孔表现该文字 等, 因此, 能够形成带来新颖的印象的表示部。因此, 该按键面板成为带来更加新颖的印象 的按键面板。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所述透光性孔为狭缝状透光性孔。
     由于所述透光性孔为狭缝状透光性孔, 所以该表示部带来更加新颖的印象。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所述透光性孔为虫眼状透光性孔。
     由于所述透光性孔为虫眼状透光性孔, 所以该表示部带来更加新颖的印象。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对所述透光性孔周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着色。
     通过对所述透光性孔周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着色, 表示部变得绚丽多彩, 表示部 带来新颖的印象。尤其因着色的区域和透光性孔的相辅相成效果, 从而表示部带来更加新 颖的印象。因此, 该按键面板成为更加新颖设计的金属风格的按键面板。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在所述金属板的背面侧设有多个按子。
     由于该按键面板在所述金属板的背面侧设有按子, 从而按子能够按压产生点击感
     的点击感产生部, 因此, 能够在使用该按键面板的电器上产生点击感。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为, 虽然整体上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 提高材料或厚度上的选择自由度的构造, 同时成为操作性良好的按键面板。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概况立体图 ;
     图 2 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截面构成的说明图 ;
     图 3 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表示部的称作 4( 着色前 ) 的 数字的说明图 ;
     图 4 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表示部的称作 4( 着色后 ) 的 数字的说明图 ;
     图 5 为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截面构成的说明图 ;
     图 6 为表示本发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提供的按键面板的表示部的称 作 4( 着色前 ) 的数字的说明图 ;
     图 7 为表示本发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提供的按键面板的表示部的称 作 4( 着色后 ) 的数字的说明图。
     等 )。因此, 在该金属制操作板的材料或 厚度等的选择上有限制。进一步地, 在专利文献 1 的按扣开关用盖板上, 操作板的表面或 被覆层的表面平坦 ( 参照专利文献 1 的图 2、 图 10 等 )。因此, 在触碰该操作板时, 也会存 在不能识别各按键的界限而按压到按键以外的区域的情况, 或存在尽管想要按压特定的按 键, 但按压到邻接的其他按键并反应的情况 ( 按错按键 ), 该按扣开关用盖板操作性差。
     在专利文献 2 的按扣开关用盖板上, 通过金属薄板为按扣开关用盖板整体增加刚 性 / 形状稳定性 ( 参照专利文献 2 的
     等 )。因此, 在该金属薄板的材料或厚度等的 选择上有限制。另外, 加固片具有增加形状稳定性, 防止金属薄板弯曲、 凹陷等作用 ( 参照 专利文献 2 的
     等 ), 因此, 在该加固片的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上有限制。另外, 由薄 膜状树脂形成加固片时, 不清楚该加固片覆盖金属薄板到何种程度。 另外, 通过金属薄板为 按扣开关用盖板整体增加刚性 / 形状稳定性, 因此, 加固片不会为按扣开关用盖板整体增 加刚性 / 形状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各点,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按键面板, 其构造虽然在 整体上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提高在材料或厚度等上的选择自由度。
     为解决上述课题,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为含有多个按键的按键面板, 该按键面 板包括 :
     金属板, 和
     为覆盖所述金属板的大部分而粘着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的键帽部 ;
     所述键帽部, 包括板状基部, 和在该板状基部的表面分别形成凸状的所述多个按 键。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包括金属板, 和为覆盖所述金属板的大部分而粘着
     在所述金属板的表面的键帽部, 因此, 键帽部被粘着并覆盖金属板的大部分。因此, 若决定 键帽部或金属板中任一方的材料或厚度等, 使键帽部或金属板中任一方有刚性和形状稳定 性, 则能够在按键面板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另一方的部件 ( 键帽部或金属板 ) 的 材料或厚度等能够不受刚性和形状稳定性限制适当地进行选择, 因而提高了另一方部件的 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即, 通过一方的部件就能够在按键面板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 状稳定性。 另外, 若决定键帽部和金属板的材料或厚度等, 使按键面板整体有刚性和形状稳 定性, 则能够提高键帽部及金属板的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 这样, 键帽部粘着在金属 板上并覆盖金属板的大部分的这一构造, 虽然整体上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提高材 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进一步地, 所述键帽部, 包括板状基部, 和在该板状基部的表面 分别形成凸状的所述多个按键, 形成凸状的按键分别为凸部。 通过该凸部, 使得该按键面板 的表面变为立体的。进一步地, 该凸部为按键, 因此, 按键的界限清楚, 能够明确识别按键。 因此, 不存在按压按键以外的区域事件或按键按压错误, 因此, 操作性也良好。
     另外, 所述金属板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多个按键的多个表示部, 所述键帽部具有透 光性, 通过该键帽部可识别包括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
     由于所述金属板包括分别对应所述多个按键的多个表示部, 所述键帽部具有透光 性, 通过该键帽部可识别包括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 因此, 能通过该键帽部识 别包括所述表示部的金属板的至少一部分, 按键面板具有金属风格。 另外, 所述按键相互隔离设置。
     所述按键相互隔离设置, 因而能够增大按压操作按键时的位移量, 或者, 减少或消 除对邻接按键的影响。 若按键非常接近, 则在按键倾倒或向下移动时, 存在因相邻按键的影 响而位移量减少的情况, 或存在邻接按键也受影响而倾倒或向下移动的情况, 但该按键面 板能够防止此类情况。另外, 通过相互隔离设置增加了立体感。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所述表示部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 由多个透光性孔的集合体形成。
     所述表示部具有的文字或记号或图形由多个透光性孔的集合体形成, 因而该表示 部带来了新颖的印象。进一步地, 当该表示部具有的文字等在用一个贯通孔表现该文字等 时为有脱落的区域 ( 所谓 “岛” ) 的文字等时, 没有必要用断字等形状的贯通孔表现该文字 等, 因此, 能够形成带来新颖的印象的表示部。因此, 该按键面板成为带来更加新颖的印象 的按键面板。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所述透光性孔为狭缝状透光性孔。
     由于所述透光性孔为狭缝状透光性孔, 所以该表示部带来更加新颖的印象。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所述透光性孔为虫眼状透光性孔。
     由于所述透光性孔为虫眼状透光性孔, 所以该表示部带来更加新颖的印象。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 对所述透光性孔周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着色。
     通过对所述透光性孔周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着色, 表示部变得绚丽多彩, 表示部 带来新颖的印象。尤其因着色的区域和透光性孔的相辅相成效果, 从而表示部带来更加新 颖的印象。因此, 该按键面板成为更加新颖设计的金属风格的按键面板。
     另外, 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在所述金属板的背面侧设有多个按子。
     由于该按键面板在所述金属板的背面侧设有按子, 从而按子能够按压产生点击感
     的点击感产生部, 因此, 能够在使用该按键面板的电器上产生点击感。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为, 虽然整体上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 提高材料或厚度上的选择自由度的构造, 同时成为操作性良好的按键面板。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概况立体图 ;
     图 2 为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截面构成的说明图 ;
     图 3 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表示部的称作 4( 着色前 ) 的 数字的说明图 ;
     图 4 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表示部的称作 4( 着色后 ) 的 数字的说明图 ;
     图 5 为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的截面构成的说明图 ;
     图 6 为表示本发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提供的按键面板的表示部的称 作 4( 着色前 ) 的数字的说明图 ;
     图 7 为表示本发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提供的按键面板的表示部的称 作 4( 着色后 ) 的数字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按键面板, 10、 透光性键帽部, 11、 板状基部, 12、 按键, 20、 金属板, 21、 金属薄板, 22、 表示部, 23、 狭缝状透光性孔, 24、 着色区域, 30、 按子层, 31、 基部, 32、 按子, 101、 按键面 板, 110、 透光性键帽部, 111、 板状基部, 112、 按键, 120、 金属板, 121、 金属薄板, 123、 狭缝状 透光性孔, 130、 按子层, 131、 基部, 132、 按子, 221、 金属薄板, 223、 虫眼状透光性孔, 224、 着 色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另外, 有时在附图中对同一部件、 对应部件或 能够统称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进行说明。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下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超过 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对下述实施例进行变形 ( 例如省略或添加构成单元 ( 部件等 ), 更改 构成单元的形状 ) 是显而易见的。
     ( 第一实施方式 )
     参照附图 1 至 4 对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 1 进行说明。另外, 在图 2 中, 为 说明按键面板 1 的截面构成, 容易理解地表现了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等。另外, 在图 2 中, 对 能够统称的构成单元标注统称符号 (12 等 )。
     另外, 按键 12 表示为按键 12a、 按键 12b、 按键 12c……的统称, 指多个按键中任意 一个按键。 表示部 22 表示为表示部 22a、 表示部 22b、 表示部 22c……的统称, 指多个表示部 中任意一个表示部。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表示为狭缝状透光性孔 23a、 狭缝状透光性孔 23b、 狭缝状透光性孔 23c…的统称, 指多个狭缝状透光性孔中任意一个狭缝状透光性孔。
     如图 1、 图 2 所示, 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按键面板 1 为在规定位置设有多个按键 12 的按键面板 1, 包括 : 四边形 ( 也包含各角为圆或扁等的大致四边形。以下相同。) 的金属 板 20, 和为覆盖金属板 20 的大部分而粘着在金属板 20 表面的四边形的键帽部 10。在按键面板 1 中, 键帽部 10 被粘着并覆盖金属板 20 的大部分。因此, 若决定键帽 部 10 或金属板 20 的任一方的材料或厚度等, 使键帽部 10 或金属板 20 的任一方具有刚性和 形状稳定性, 则能够在按键面板 1 的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能够不受刚性和形状 稳定性等的制约适当决定另一方的部件 ( 键帽部 10 或金属板 20) 的材料或厚度等, 因此, 能够提高另一方的部件的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 即, 通过一方的部件, 在按键面板整 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另外, 若决定键帽部 10 和金属板 20 的材料或厚度等, 使按键 面板整体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则能够提高键帽部 10 和金属板 20 的材料或厚度等的选 择自由度。这样, 键帽部 10 覆盖金属板 20 的大部分且粘着在金属板 20 上的这一构造, 虽 然整体上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提高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 例如, 键帽部 10 为硬质的, 通过该键帽部 10 在按键面板 1 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时, 金属板 20 可以 采用软金属, 金属板 20 的厚度可以变薄。另外, 例如, 通过金属板 20 在按键面板 1 整体上 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时, 可以用软材料形成板状基部 11, 板状基部 11 的厚度可以变薄。 这样, 键帽部 10 覆盖金属板 20 的大部分的这一构造, 虽然整体上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但能够提高材料或厚度等的选择自由度。另外, 还能防止损害金属板 20
     键帽部 10 包括板状基部 11, 和在该板状基部 11 的表面分别形成凸状的多个按键 12。 多个按键 12 用板状基部 11 接连, 键帽部 10 呈一板状。由于形成凸状的按键 12 为凸部, 因此, 键帽部 10 包括多个凸部。通过该凸部, 该按键面板 1 的表面为立体的。进一 步地, 由于该凸部为按键 12, 因此, 按键 12 的界限清楚, 能够明确识别按键 12。因此, 不存 在按压按键 12 以外的区域的情况, 或按键 12 按压错误, 因此, 操作性良好。
     按键 12 分别为功能键、 数字键、 方向键等按键。如图 1 所示, 按键 12a 为功能键, 按键 12h 为数字键, 按键 12t 为方向键 ( 在此还有确定键的功能。)。
     按键 12 的形状可以除长方体、 三角柱或圆柱等柱体形状之外适宜决定, 高度也是 自由的, 例如高 1.0mm 以上时增加立体感。进一步地, 例如高于 2.0mm( 不包含 2.0mm) 时更 增加立体感。
     另外, 通过按键 12 分别相互隔离设置, 能够增大按压操作按键 12 时的位移量, 或 者, 能够减少或消除对邻接的按键 12 的影响。若按键 12 非常接近, 则在按键 12 倾倒或向 下移动时, 存在因相邻的按键 12 的影响而位移量减少的情况, 或存在邻接的按键 12 也受影 响而倾倒或向下移动的情况, 但该按键面板 1 能够防止此类情况。另外, 通过相互隔离设置 增加立体感。隔离的距离 ( 凸部间的距离 ) 例如为 1.0mm 以上。
     键帽部 10 为硬质的。即, 键帽部 10 为硬质键帽部。进一步地, 希望键帽部 10( 硬 质键帽部 ) 具有在同时按压操作多个按键时不造成妨碍程度的可知性以及弹性。
     键帽部 10 以硬质合成树脂为材料形成。例如, 键帽部 10 可以采用丙烯系、 环氧 基系、 乙烯系、 硅酮系等具有透光性的电磁波硬化性树脂。另外, 一般的热可塑性树脂 / 热硬化性树脂可以采用 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酯 ) 树脂、 PC(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 ) 树脂、 聚氨酯系树脂、 丙烯系树脂、 硅酮系树脂等具有透光 性的树脂。另外, 电磁波硬化性树脂为电磁波照射时硬化的树脂, 包括紫外线硬化性树脂 (UV 硬化性树脂 )、 可视光线硬化性树脂等。
     由于键帽部 10 以单一的硬质合成树脂为材料一体地形成, 因此, 板状基部 11 和多
     个按键 12 被一体地形成。另外, 键帽部 10 还可以适当组合一个以上的部件和 / 或一个以 上的层等, 尤其是在厚度方向上重叠, 形成为一个部件。
     键帽部 10 的材料、 厚度以及硬度等的各条件, 是为该键帽部 10 在按键面板 1 整体 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而决定的。另外, 金属板 20 在按键面板 1 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 稳定性时, 键帽部 10 的特别是板状基部 11 还可以有柔软性, 变薄。但是, 为确保操作感的 良好性, 最好按键 12 为硬质的。
     键帽部 10, 粘着在金属板 20 的表面, 覆盖包括表示部 22 的金属板 20 的大部分。 由于键帽部 10 包括板状基部 11 和在该板状基部 11 的表面分别形成凸状的多个按键 12, 因此, 键帽部 10 除金属板 20 的按键 12 的正下方区域外也会覆盖其他区域。所谓覆盖金属 板 20 的大部分, 也包括用一面覆盖等覆盖金属板 20 的整面的情况。另外, 大部分是指, 例 如仅以键帽部 10 增加按键面板 1 的刚性和形状稳定性时, 对该增加无障碍的广阔区域 ( 例 如金属板 20 的 90%以上的区域 )。或者, 大部分是指, 例如用金属板 20 增加按键面板 1 的 刚性和形状稳定性时, 包含所有多个表示部 22 和多个按键 12 的区域。表示部 22 在后面详 细记述, 但其在金属板 20 上形成有多个, 以分别对应多个按键 12。
     并且, 键帽部 10 为有色透明或无色透明, 其整体具有透光性。由于该键帽部 10 和 金属板 20 相接, 因此, 金属板 20( 特别是表示部 22) 能够通过透光性键帽部 10( 板状基部 11 和各按键 12) 识别。由此, 按键面板 1 整体上具有金属风格。 按键面板 1 可以具有透光性, 以通过该键帽部 10 能够识别包括表示部 22 的金属 板 20 的至少一部分。例如, 为了隐藏除金属板 20 的表示部 22 和其周边区域 ( 所谓周边区 域是指例如按键 12 正下方区域。) 以外的其他区域, 键帽部 10 也可以进行涂装等装饰, 存 在没有透光性的部分。通过键帽部识别包括表示部 22 的金属板 20 的至少一部分时, 按键 面板 1 具有金属风格。
     在此, 所谓 “金属风格” 并非仅指一般的金属色 / 统称为类金属色的银色, 包括金 属板 20 自身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着色成适当颜色的有色类金属色, 例如, 所谓金属红、 金属 绿等。金属风格指有色类金属色时, 键帽部 10 为无色透明, 金属板 20 着色成上述有色类金 属色。另外, 也可以是键帽部 10 为有色透明, 金属板 20 为银色等类金属色, 整体上为有色 类金属色。
     另外, 关于按键面板 1 整体 ( 在本发明中, 也包括大致整体 ), 能够通过键帽部 10 识别金属板 20 整体 ( 在本发明中, 也包括大致整体 ) 时, 会增加按键面板 1 的高级感。另 外, 这样的按键面板 1 能够廉价且容易地形成。
     键帽部 10 通过例如用电磁波硬化性树脂, 对采用具有对应按键 12 的多个凹部的 模型的金属板 20 的表面印刷 ( 所谓凹版印刷或铸模印刷 ), 或者, 用热可塑性树脂、 热硬化 性树脂, 嵌入金属板 20 的嵌入成形等形成方法形成, 并直接形成在金属板 20 的表面。 另外, 以电磁波硬化性树脂作为材料时, 由于要对材料照射电磁波, 因此, 上述模型为透明等。
     通过这样的形成方法, 液体状材料硬化时键帽部 10 直接粘着在金属板 20 上。另 外, 为提高粘着的强度, 也可以在键帽部 10 形成前预先对金属板 20 的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 的表面 ( 改质 ) 处理。
     另外, 通过这样的形成方法形成键帽部 10 时, 因键帽部 10 的液体状材料的粘性等 各条件, 材料进入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等后述透光性孔 ( 形成深至通过光的孔时, 为从表面
     侧形成的孔 ) 中。因此, 形成孔埋体 13, 按键面板 1 包括该孔埋体 13。该孔埋体 13 当然有 透光性比较好。该孔埋体 13 可以不全部埋孔。有时也不形成该孔埋体 13。
     金属板 20 基本上是在一张金属薄板 21 上仅形成分别对应多个按键 12 的多个表 示部 22。金属薄板 21 在金属板 20 对按键面板 1 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时, 最好为 不锈钢 (SUS)、 钛、 铜等硬度比较高的有弹性的金属。但是, 当该键帽部 10 在按键面板 1 整 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等时, 金属薄板 21 也可以为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金属, 如金、 银、 钒等比较软的贵金属。 另外, 当键帽部 10 在按键面板 1 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且以 按键面板 1 薄型化为目标时, 最好金属板 20 的厚度例如在 0.1mm 以下, 尤其是不足 0.05mm。 金属板 20 的厚度可以适当变更, 为了金属板 20 在按键面板 1 整体上增加刚性和形状稳定 性, 也可以设在 0.1mm 以上。
     表示部 22 用于在操作对应的按键时, 表现向组装了按键面板 1 的电器 ( 在此为移 动电话 ) 输入的命令的类别和 / 或输入的文字 ( 包括数字 ) 等。
     表示部 22 为一个以上的文字、 一个以上的记号或一个以上的图形等, 或者是它们 的组合。例如, 表示部 22j 包括 “7” 、 “P” 、 “Q” 、 “R” 和 “S” , 表示部 22n 包括 “3” 、 “D” 、 “E” 和 “F” , 表示部 22t 包括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四个三角箭头的图形以及位于中央的圆的 图形。基本上, 表示部 22 和按键是一对一对应的。 表示部 22 位于对应的按键 12 的水平方向所在区域的内侧所包括的位置。这样, 表示部 22 位于在操作对应的按键 12 时, 按键操作者可通过该表示部 22 识别输入到所述电 器的命令的类别和 / 或输入到所述电器的文字等的位置。只要满足该条件, 表示部 22 可以 位于从所述区域超出它的一部分的位置, 或所述区域外的位置。
     如图 3 所示, 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由多个 (5 个以上, 优选的是 9 个 以上, 更优选的是 15 个以上, 以下相同 ) 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的集合体形成。狭缝状透光性 孔 23 为狭缝状的透光性孔 ( 在金属薄板 21 上形成的, 贯通孔、 形成深至通过光的孔、 或喷 射等形成的微小的贯通孔的集合 )。进一步地, 详细来说, 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 形是多个直线状的狭缝状透光性孔 23a、 23b、 23c、…… ( 特别是平行排列 ) 排列形成。在 此, 直线状的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也可以如狭缝状透光性孔那样多少有些凹凸。
     用透光性孔形成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 因而表示部 22 为具有透光性 的透光性表示部。另外, 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 有时也可以用一个以上的透光 性孔形成。透光性孔用蚀刻等适当的方法形成。
     这样, 表示部 22 具有透光性时, 从下方照射按键面板 1 时, 光通过表示部 22 的文 字、 记号或图形, 即使在暗处也能识别该文字、 记号或图形。另外, 也可以在金属薄板 21 上 通过涂装或印刷等形成表示部 22。
     进一步如图 4 所示, 对透光性孔的周围的全部着色 ( 另外, 也可以至少一部分 )。 详细说明的话, 对邻接的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之间着色。 进一步地, 为了对称作 “4” 的数字镶 边, 即, 为了对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镶边, 对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的周边着色。 因此, 表示部 22 包括通过印刷、 涂装或各种成膜方法等对金属薄板 21 的表面着色的着色区 域 24。另外, 也可以对透光性孔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着色, 例如, 可以进行上述着色中的任 一方的着色。另外, 也可以为装饰金属薄板 21 的表面的其他区域而通过适当印刷、 涂装或 各种成膜方法对其进行着色, 使金属板 20 上残留金属风格。此时, 金属板 20 包括为装饰金
     属薄板 21 的表面而对其着色的装饰区域。这样的按键面板成为新颖的设计。
     另外, 也可以用透明材料对金属薄板 21 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涂层。此时, 金 属板 20 包括对金属薄板 21 的表面 ( 适当包括装饰区域和 / 或着色区域 ) 进行涂层的涂层 区域, 将涂层区域的表面表现为金属薄板 21 的表面。
     按键面板 1 还包括按子层 30。按子层 30 由基部 31 和位于多个按键 12 各自下方 的多个按子 32 构成。位于各按键下方的按子 32 的数量因各按键的功能而异。例如, 与数 字键等对应的按子 32 为一个, 但与作为方向键的按键 12 对应的按子 32 为五个, 位于中心 以及上下左右的位置。
     按子层 30 通过直接形成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而直接粘着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按 子层 30 也可以在作为其他部件形成后, 使用粘着剂或粘着材料等适当的粘着手段直接粘 着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按子层 30 可以在与金属板 20 的背面之间通过某些部件、 层而被粘 着, 即间接粘着。这样, 按子层 30 形成 ( 粘着 ) 于金属板 20 的背面侧, 按子 32 形成于金属 板 20 的背面侧。由此, 按键面板 1 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侧设有多个按子 32。
     按子层 30 以硅橡胶、 各种弹性体材料、 电磁波硬化性树脂等各种合成树脂为材料 一体地形成。按子层 30 最好具有弹性。按子层 30 也可以没有基部 31, 仅由多个按子 32 构 成。
     按子 32 在将按键面板 1 装入机器后, 与产生点击感的点击感产生部隔着距离相对 或抵接相对。点击感产生部可弹性变形, 设置在机器的基板上。点击感产生部, 例如为由金 属弹片和短路用接点等构成的开关部。
     通过按键面板 1 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侧设有按子 32, 按子 32 能够按压产生点击感 的点击感产生部, 因此, 在采用该按键面板 1 的电器上能够产生点击感。
     按子层 30 直接形成于金属板 20 的背面时, 按子层 30 通过例如对采用包括与按子 32 对应的多个凹部的模型的金属板 20 的背面进行印刷 ( 凹版印刷或铸模印刷等 ), 或嵌入 金属板 20 的嵌入成形等形成方法一体形成, 从而一体形成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另外, 以电 磁波硬化性树脂为材料时, 对材料照射电磁波, 因此上述模型为透明等。 通过这样的形成方 法, 在液体状的材料硬化时按子层 30 直接粘着在金属板 20 上。另外, 为提高粘着的强度, 可以在按子层 30 形成前预先对金属板 20 的背面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表面 ( 改质 ) 处理。
     另外, 按子层 30 在预先作为其他部件形成之后粘着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时, 按子层 30 通过以硅橡胶、 各种弹性体等为材料注塑等, 形成包括按子 32 的板状, 使用粘着剂或粘 着材料等适当的粘着手段将其粘着 ( 直接粘着或间接粘着 ) 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另外, 也 可以使用电磁波硬化性树脂在 PET、 PC 制的薄膜材料上形成按子 32, 并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 使用粘着剂或粘着材料等适当的粘着手段粘着在金属板 20 的背面。为提高粘着的强度, 也 可以对金属板 20 的背面和 / 或按子层 30 的背面 ( 图 2 中的上面 ) 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表面 ( 改质 ) 处理。
     透光性键帽 10 和按子层 30 哪个先形成都可以, 按子层 30 也可以与键帽部 10 同 时形成。此时, 可以通过金属板 20 一体地形成按子层 30 和键帽部 10。进一步地, 也可以一 体地形成覆盖金属板 20 的按子层 30 和键帽部 10。
     另外, 当按子层 30 直接形成于金属板 20 的背面时, 因按子层 30 的液体状材料的 粘性等各条件, 材料有时会进入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等透光性孔 ( 形成深至通过光的孔时,为从背面侧形成的孔 ) 中。因此, 形成孔埋体, 按键面板 1 可以包括该孔埋体。该孔埋体当 然具有透光性。该孔埋体可以不全部埋入孔。有时也不形成该孔埋体。
     按子层 30 由透明材料形成, 具有透光性, 使从下照射按键面板 1 的光透过透光性 表示部。
     用手指按压操作按键 12 时, 按键 12 向下移动 ( 输入多方向按键 12t 的方向时, 倾 倒 ), 同时键帽部 10、 金属板 20 以及按子层 30 变形, 按子 32 按压点击感产生部使其变形。 由此, 产生点击感。另外, 手指离开按键 12 时, 通过键帽部 10 和金属板 20 和按子层 30( 包 括基部 31 时 ) 和点击感产生部 ( 按子 32 抵接时 ) 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恢复力, 按键面板 1 返回按压操作前的状态。为了能够这样的按压操作按键 12, 需决定键帽部 10、 金属板 20 以及按子层 30 等各构成单元的形状 ( 厚度等 ) 以及材料等, 形成按键面板 1。按键面板 1 由于增加了刚性和形状稳定性, 因此, 能以按键面板 1 的大部分从无间隔的操作开口部中 露出的方式组装在机器上。
     按键面板 1 如上所述, 由于键帽部 10 具有透光性, 因此, 具有金属风格, 同时表面 为立体的。另外, 用印刷、 嵌入成形等形成多个按键 12 时, 无论哪种形成方法, 怎样都会在 按键 12 之间和周边部产生薄肉部。若将该薄肉部考虑为板状基部 11 的按键 12 的正下以 外的部分, 用上述印刷、 嵌入成形等很容易产生键帽部 10。这样, 键帽部 10 包括板状基部 11, 和在该板状基部 11 的表面分别形成凸状的多个按键 12, 由于该键帽部 10 粘着在金属 板 20 的表面, 因此, 能够使用印刷、 嵌入成形等方法形成键帽部 10, 不需要进行仅在相当于 金属板 20 的按键的部分直接形成键帽部时成为问题的键帽部的位置对齐等, 能够容易地 形成按键面板。进一步地, 由于凸部为按键 12, 因此, 按键 12 的界限清楚, 能够明确识别按 键 12。因此, 不会按压按键 12 以外的区域, 操作性也良好。从以上看来, 该按键面板 1 为, 虽带有金属风格, 但有立体感的新颖的印象, 同时能够容易形成, 并且操作性良好的按键面 板。
     通过用透光性孔的集合体形成多个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 尤其通过 用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形成, 从而该表示部 22 带来更加新颖的印象。进一步地, 通过平行排 列直线状的狭缝状透光性孔 23a、 23b、 23c、 ……形成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 从 而该表示部 22 带来新颖的印象。另外, 由于通过用多个透光性孔的集合体的狭缝状透光性 孔 23 形成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 从而, 该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等在用一个贯 通孔表现该文字等时为有脱落的区域的文字等, 此时没有必要用断字等形状的贯通孔表现 该文字等, 因此, 能够形成带来新颖印象的表示部 22。这样, 按键面板 1 成为带来更加新颖 印象的按键面板。
     通过对透光性孔 ( 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着色, 从而表示部 22 变得绚丽多彩, 表示部 22 带来新颖的印象。特别地, 通过对邻接的透光性孔之间进行着色, 或者, 对透光性孔周边进行着色, 以对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镶边, 或者, 对两 者都进行着色, 从而表示部 22 带来新颖的印象。尤其因着色的区域和透光性孔的相辅相成 的效果, 表示部 22 带来更加新颖的印象。因此, 该按键面板 1 成为更加新颖设计的金属风 格的按键面板。
     由于形成凸状的按键 12 为凸部, 因此按键 12 的操作者能够通过凸部识别按键 12。 因此, 没有必要使操作者在金属板 20 一侧识别按键 12 的区域, 能够自由进行金属板 20 的设计 ( 表示部 23 的位置、 大小、 形状等 )。
     由于按键 12 为凸部, 因此, 与按键面板的表面平坦的情况相比, 点击感的传递变 得良好。因此, 按键面板 1 操作感良好。这可以特别说成键帽部 10 为硬质的情况。
     按键 12 为凸部, 其周围为薄肉部 ( 板状基部 11), 因此, 操作按压按键 12 时, 从凸 部和薄肉部的边界到其周围 ( 薄肉部侧的周围 ) 的区域变形, 按键 12 向下移动 ( 按键 12 为多方向键时倾倒 )。因此, 在按压操作按键 12 时, 对键帽部 10 中的金属板 20 进行按压的 按压区域的面积变大。因此, 操作感变好, 例如没有必要为了易于按压按键, 在金属板上形 成隔开按键的隔离槽等。这可特别说成键帽部 10 为硬质的情况。
     另外, 表示部 22 也可以不设在金属板 20 上, 设在键帽部 10( 尤其按键 12 的表面 ) 上。这样的按键面板成为新颖的设计。按键 12 的表面设有表示部, 键帽部 10 有透光性的 按键面板成为立体的新颖的设计。此时, 为能够对表示部照射光, 可以在金属板 20 上设置 透光性孔。也可以对键帽部 10 或金属板 20 进行上述说明以外的其他装饰。孔埋体 13、 键 帽部 10 以及按子层 30 适当没有透光性也可以。
     ( 第二实施方式 )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通过印刷、 嵌入成形等在金属板 20 的表面直接形成键帽部 10,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通过注塑等以单一的合成树脂为材料预先另外形成透光性键帽部 110, 用粘着剂或粘着材料等粘着在金属板 20 的表面。由此, 如图 5 所示, 不用形成相当于 孔埋体 13 的部件。但也可以形成孔埋体 ( 例如有透光性 ) 以作他用。 透光性键帽部 110 可以通过印刷、 嵌入成形等在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酯 ) 板、 尿 烷合成片等的基部 ( 此时, 相当于板状基部 111 的下部。) 的表面上形成按键 112 以及板状 基部 111 的上部。按键 112 以及板状基部 111 的上部以电磁波硬化性树脂等硬质合成树脂 为材料。在材料硬化时按键 112 以及板状基部 111 的上部熔接、 直接粘着在基部上。为提 高粘着的强度, 可以对基部的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表面 ( 改质 ) 处理。
     可以用粘着剂或粘着材料等将预先通过注塑等另外形成的多个按键 112 直接粘 着在上述基部 ( 此时, 相当于板状基部 111) 的表面, 形成透光性键帽部 110。 为提高粘着的 强度, 可以对基部和 / 或按键 12 的粘着面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表面 ( 改质 ) 处理。
     为提高粘着的强度, 可以对透光性键帽部 110 的背面和 / 或金属板 120 的表面进 行化学或物理的表面 ( 改质 ) 处理。
     如上所述, 由于预先另外形成透光性键帽部 110, 并使用粘着剂或粘着材料等粘着 手段粘着在金属板 20 的表面上, 因此, 不需要进行仅在相当于金属板 120 的按键的部分直 接形成键帽部时成为问题的键帽部的位置对齐等, 能够容易地形成按键面板。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构成单元 ( 包括透光性键帽部 110) 等的说明, 以第一实施 方式为准因此省略说明。另外, 在图 5 中, 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单元对应的构成单元,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符号上加 100 来标注符号。
     ( 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
     在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 平行形成多个狭缝状透光性孔 23, 相邻的狭缝没 有必要平行地形成。另外, 透光性孔, 例如如图 6、 图 7 所示, 也可以为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 的集合。本变形例采用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 作为透光性孔。另外, 透光性孔可以为例如, 圆 形、 三角形等比较小的规则的形状的点。
     多个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 的集合, 为该集合中的至少一部分的透光性孔的大小及 形状各自不同的不定形的透光性孔 ( 参照图 6 及图 7) 的集合。
     由在金属薄板 221 上形成的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a、 223b、 223c、……形成表示部 22 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
     进一步如图 7 所示, 通过适当印刷或涂装等对邻接的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 之间进 行着色。进一步如图 7 所示, 为对称为 “4” 的数字镶边, 即, 对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 的周边 着色, 来对表示部具有的文字、 记号或图形镶边。因此, 表示部 22 包括对金属薄板 221 的表 面着色的着色区域 224。另外, 可以对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 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着色。
     由于透光性孔为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 因而能够形成不同于采用狭缝状透光性孔 作透光性孔时的新颖印象的表示部, 因此, 本变形例的按键面板为不同于采用狭缝状透光 性孔作透光性孔时的新颖印象的按键面板。另外, 由于对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 的周围的至 少一部分进行着色, 因此, 能够形成不同于采用狭缝状透光性孔作透光性孔时的新颖印象 的表示部, 本变形例的按键面板为不同于采用狭缝状透光性孔作透光性孔时的新颖印象的 按键面板。
     另外, 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 表示为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a、 虫眼状透光性孔 223b、 虫 眼状透光性孔 223c……的统称, 指多个虫眼状透光性孔中的任意一个虫眼状透光性孔。 关于其他构成单元以及效果等的说明, 以透光性孔为狭缝状透光性孔的情况时的 上述说明为准, 因此省略。
    

按键面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按键面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按键面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键面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键面板.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面板,其虽然整体上具有刚性和形状稳定性,但有能够提高在材料或厚度等上的选择自由度的构造,同时操作性良好。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面板为包括多个按键的按键面板,还包括金属板和为覆盖所述金属板的大部分而粘着在所述金属板表面的键帽部;所述键帽部包括板状基部和在该板状基部的表面分别形成凸状的所述多个按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