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760119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6108000

申请日:

1986.11.26

公开号:

CN86108000A

公开日:

1988.07.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审定|||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3/76; B01J37/00

主分类号:

B01J23/76; B01J37/00

申请人:

地质矿产部探矿工程研究所

发明人:

胡逸民; 陈世访; 秦应盛; 王升福; 吴华; 庄忠再

地址:

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地质矿产部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白继胜;马秀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提供了一种净化内燃机、汽车废气的、以稀土为主的多元金属氧化物的新型催化剂及制造工艺,其载体具有特殊的网孔结构,主催化剂为稀土混合物,并加有微量的助催化剂金属,采用一次定量浸渍灼烧,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抗毒性和热稳定性,在空速5000小时-1时,HC转化率达到铂催化剂的效果,在空速为25000~30000小时-1时,CO的转化率在90%以上。

权利要求书

1: 1、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由载体制备、催化剂配制、浸渍灼烧构成。其特征在于:载体中加入适量(C 6 H 10 O 5 )X类材料的添加剂。通过高温灼烧。形成一种特殊的网孔结构。催化剂由含稀土元素为主的多元金属氧化物和微量的助催化剂金属元素组成。一次定量浸渍后。灼烧成产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载体制备中的添加剂为面粉和小颗粒植物莱籽的混合物,面粉含量为3-13%,植物莱籽含量为1~6%。 3、按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载体的吸水率为18~35%。 4、按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载体灼烧温度为:200℃、450℃、600℃、850℃,各保温两小时。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化学成分的金属元素为X∶Ce∶Cu∶Mn∶K,其中X系La为主体的稀土混合物,K为助催化剂金属元素。 6、按权利要求1和5所述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稀土元素La和Ce的配比为: (La)/(Ce) = (5-7)/(1~2.5) ;催化剂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为14~23.3%;Cu含量为
2: 3~3.2%;Mn含量为1.7~3.5%;助催化剂金属元素为Pa,其含量为0.005 ~0.03%。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次定量浸渍,载体中催化剂含量为17~30%。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灼烧温度为200℃、400℃、600℃、800℃各保温两小时。
3: 5) ;催化剂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为14~2
4: 3%;Cu含量为1.3~3.2%;Mn含量为1.7~3.5%;助催化剂金属元素为Pa,其含量为0.005 ~0.03%。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一次定量浸渍,载体中催化剂含量为17~30%。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灼烧温度为200℃、400℃、600℃、800℃各保温两小时。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净化内燃机、汽车废气中所含一氧化碳、未烧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成份的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

    七十年代初期以来,含稀土催化剂受到人们的重视,七二年美国“Science”杂志刊登文章,论述含稀土催化剂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的可能性。随后,一些国家公布了有关方面的专利,如:US3884837、3907714、3914389、3914390,GB1430015、JP40878、251837、DT2450605、2604587、BE840444等,分别公开了含稀土催化剂的主要成份,成型方法和晶体结构。其活性组分主要有钴化,钴化钕以及添加有其它原子价的金属原子,晶体结构类似钙钛矿等。金属氧化物如镨锶钴、锶锰、钇锶镍、铜锂、铜锰等,用其氧化物粉末或残渣灼烧成型,或采用氧化铝作载体。用氧化物粉末或残渣灼烧制造的催化剂,机械强度低,经不起剧烈的机械振动,易磨损、粉化:采用氧化铝制成载体,载体造孔多采用高分子材料,如甲基纤微素、聚乙烯醇类,孔容低,分散度差,金属活性组分附载困难,需多次浸渍、工艺复杂。

    鉴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丰富、成本低、催化活性好、抗毒性和耐热性好、性能稳定、工艺简单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含稀土为主的多元金属氧化物的新型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

    本发明由载体制备、催化剂配制、浸渍、灼烧四个环节构成。

    载体制备:将块状氧化铝干胶,通过性磨机或棒磨机研磨成粉料、经160目筛网过筛后,与适量的添加剂(C6H10O5)X类材料混合,添加剂为面粉和小颗粒植物莱籽,面粉加入量为3-13%,植物莱籽加入量为1~6%,与蒸淄水充分搅拌、揉合,加工成型。将成型的载体置于干燥箱中,在80~100℃温度中烘干。再将载体置入烧结炉中灼烧,灼烧温度为200℃、450℃、600℃、850℃、各保温两小时,灼烧过程中需有足够的氧气,灼烧后的载体在烧结炉中逐渐冷却。载体中由于加入了适量的添加剂,高温灼烧过程中添加剂随温度升高逐渐挥发,形成一种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特殊网孔结构的球形载体。载体吸水率为18~35%。这种网孔结构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和稳定性,能迅速排除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反应生成物,利于提高传质效率、增加反应速度,发挥催化剂地作用。

    催化剂配制:本发明的催化剂,由以含稀土元素为主的多元金属氧化物和微量的助催化剂金属元素组成。其化学组成的金属元素为:X∶Ce∶Cu∶Mn∶K。其X系以La为主体的稀土混合物,K为助催化剂金属元素。本催化剂中,稀土La和Ce的配比为: (La)/(Ce) = (5~7)/(1~2.5) ,在催化剂中稀土氧化物的含量为14~23.3%,Cu含量为1.3~3.2%,Mn含量为1.7~3.5%,助催化剂金属元素为Pa,其含量为0.005~0.03%。稀土元素Ce的加入提高了活性组分的浸渍穿透能力,保证一次定量浸渍,实现“榨尽吃干”。微量助催化剂金属元素Pa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浸渍:本发明采用一次定量浸渍,为保证在载体中催化剂的含量为17~30%,首先计算出与各金属元素含量相应的硝酸盐的重量,分别配制成水溶液及硝酸钯溶液,将需用量放入容器,加蒸淄水,搅拌均匀,尔后将载体置入,以没过载体为宜,数分钟后加热到80~100℃边加热边搅拌,直到蒸干。

    灼烧:将蒸干的催化剂装入不锈钢筛网中,置于烧结炉中灼烧。灼烧温度为:200℃、400℃、600℃、800℃各保温两小时。灼烧时需有足够的氧气,并将分解气体排出室外。

    催化剂的活性不仅取决于化学组成,还取决于载体的表面积和网孔结构等物理因素,因为气、固相固体催化剂反应是在固体表面进行的。按本发明制造的催化剂有如下特点:

    主催化剂金属活性组分来源丰富、成本低廉。每一组分在复合氧化物中均有良好的活性:

    经X射线衍射,合成的金属活性组分,以类钙钛矿型结构为主,特别是微量的助催化剂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载体具有特殊的网孔结构,金属组分容易附载,而且分散性好,特别是稀土Ce的加入,提高了活性组分的浸渍穿透能力,一次定量浸渍即成、工艺简单。

    按本发明制造的催化剂,在空速为5000小时-1时,HC转化率达到铂催化剂的效果,当空速为10000小时-1,入口温度300℃时CO的转化率为96%,运转1000小时后,CO的转化率仍保持在90%;在汽油车的耐久性行车试验中,测试初始效果,怠速工况CO的净化率为98%HC净化率为86%,NO净化率为64%,具有三元的催化效果。行车50000公里后CO净化率为85%,HC净化率为71%,NOX净化率为40%。证明了本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污抗铅中毒性能和热稳定性。

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含稀土催化剂及其制造工艺,提供了一种净化内燃机、汽车废气的、以稀土为主的多元金属氧化物的新型催化剂及制造工艺,其载体具有特殊的网孔结构,主催化剂为稀土混合物,并加有微量的助催化剂金属,采用一次定量浸渍灼烧,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抗毒性和热稳定性,在空速5000小时-1时,HC转化率达到铂催化剂的效果,在空速为2500030000小时-1时,CO的转化率在9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