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材料导入一个精整通板辊的方法及所用的导向辊架。它适用于在生产诸如有缝钢管的轧管机中制造薄壁管或类似产品,在进料过程中顺利地夹紧材料,防止边缘拉长及划伤,并对于所需的圆形形状有一定校正作用。 通常,当在一个轧管机中制造管材时,初轧辊先从带材的边缘部分着于把其轧成半圆形,然后,带材在精整通板辊上调整其边缘角、精整及对正,再通过多辊轧机成形,最后被送入挤压辊中。
如用模型的方法,材料也要经过初轧工序,然后经过由宽变窄的精整工序通道。
对于以上两种情况,最后的成形及校正都在一组精整通板辊架中进行并处于准备焊接状态。因为可成形性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所以,为防止所谓的边缘拉长,边缘起皱及辊痕等问题,提出了各类精整通板辊及精整通板架的方案。
另一方面,已在初轧辊或轴承辊中成形的材料因回弹的原故比成形过程时宽,而且因为边缘的水平运动较大,故夹紧导向或向精整通板辊给料的过程可能不顺利,精整通板辊需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夹紧材料端部。
另外,当材料被送入精整通板辊时,成形过程由一半成四分之一辊完成,但是,因为在到达精整通板辊以前,材料形成的截面形状由于其未充分成形的缘故还不是所需的形状,所以,材料对由辊子中部及端部直径差所带来地周向速度差引起的接缝敏感。
过去,为了防止滑缝,日本专利(53447/81)公开了一种轧管机,它有一个边缘导向辊架,其中装有一对垂直辊和V形截面的边缘导向辊,它们安装在精整通板辊架的前段。
另外,在轴承辊成形过程中,日本公开特许公报(166321/84)提出一种生产有缝钢管的方法,即材料边缘部分用精整通板辊前侧的V型辊限制成形,改进了可成形性并消除了轴承辊与精整通板辊间的缝隙。
上述现有技术对于校正通过精整通板辊前材料的未充分成形的截面形状都是有效的,但是,以图6为例,在材料端部进料时,因为水平V型辊(30)在限制材料端部(21)时旋转且在摩擦力的切线方向(F)与材料(20)运动方向(S)之间有较大角度,所以会产生摩擦力的分量(D),并作用到正在下降的边缘部分(21)使其沿横向水平滑移,于是,辊面上出现滑移,特别是在轧制薄壁钢管时会产生边缘波纹及边缘拉长。
另外,为了便于进料,V型辊的槽必定较深。但是,若V型辊的槽较深,材料就会受辊痕影响,所以辊径必须缩小或者使用多个V型辊,这导致调整辊位置的困难,并最终导致避免边缘拉长,划痕等工作的困难。
考虑到轧管机的这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材料导入精整通板辊的精整导向辊架,该方法适合在进料时夹紧材料;防止边缘拉长及划伤;对预定的圆形形状有一定的校正作用;从而用于生产薄壁钢管及类似产品。
本发明是一种将材料导入精整通板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进的材料其边缘被接触支撑在一对水平扁平辊上,该辊间保持必要距离,相对地放置在轧管机中精整通板辊的持料侧面上。材料的两边缘部分与被支撑在一对装在水平辊轴上的垂直辊接触。材料中间部分被接触支撑在进料水平辊上。
本发明也是一个精整通板导向辊架,其特征在于它有装在轧管机中的精整通板辊持料侧面的辊架;所说的辊架有可在垂直方向上调整高度的框架;活动地装在框架上的面板;装在面板底部用以支撑材料中间部分且高度可向框架中部调整的水平辊;活动的,可水平调整的,装在面板内侧的支撑框架;水平放置的用以接触支撑材料边缘面的精整辊;以及用来接触支撑相邻材料边缘的面,并有精整辊轴正交的轴的垂直侧辊组成。
本发明中,利用了一对组合式水平精整辊和一对垂直侧辊,该垂直侧辊具有普通垂直侧辊的中间收缩形状,由于配套的水平精整辊和垂直侧辊均可在水平方向调整且材料边缘仅受自由旋转的垂直侧辊的水平力横向约束,材料没有受压作用,所以具有进料顺利并不受初轧后的材料截面形状影响的优点,既使材料尺寸被改变,进料过程也很顺利,而不用像过去那样严格地调整辊的位置。
本发明细节如图4所示,水平精整辊(18)(18)接触材料(20)的边缘面,装在垂直轴上的可转垂直侧辊(19)(19)接触材料的边缘部分(21),这是由于每个水平精整辊(18)和垂直边缘(19)构成的配套辊装在正交的轴上,以便相对自由地旋转,但是因为摩擦力的切线方向(F)及材料(20)的运动方向(S)一般相同,故摩擦力的分量(D)几乎不会产生且边缘部分(21)不受下压力影响。使用这样的结构时材料在自由旋转的垂直侧辊的水平力作用下横向移动,可防止边缘波纹,使用普通V型辊生产薄壁钢管时易于出现的边缘拉长,以及现有技术在生产材料时遇到的划痕问题。
另外,如图5所示,既使材料(20)的截面形状在初轧后椭圆度较大,材料(20)的中部也可以扩张并在底辊(11)的支撑力形成所需的圆形,于是精整通板辊的收缩量可以减少。
另外,因为每个水平精整辊及垂直侧辊组成的配套辊可水平调整,而且与材料边缘接触的垂直侧辊辊面的位置也由于整块面板可以垂直运动而调整,故既使材料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也可以照常使用这些辊。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精整通板导辊架中,每个辊都可以自由方便地调整,于是,通过预备一些装有不同直径辊子的面板并通过调换,就可以使生产各种小批量管子的能力得到很大改进。
本发明中的一对组合式水平精整辊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它表示出一个面板及装有导向辊的框架。
图2和图3分别为本发明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它们表示出精整通板导向辊架。
图4a、b、c及图5是本发明的示意图,它们表示导向辊与材料边缘部分的关系。
图6a、b是表示普通水平V型辊与材料边缘部分关系的示意图。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它表示面板和装有导向辊的框架。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它表示精整通板导向辊架。
导向辊架(1)由以下部分组成,一对支腿(2)(2)和与之相连的一个基座(3);框架(7)相对的两侧呈矩形截面形状且与一块面板(10)结合,辊子活动地装在面板上,框架(7)的相对两侧垂直地插在两支腿(2)(2)之间。
另外,在其座(3)上,安装一对螺旋千斤顶(4)(4)用以支撑框架(7)的两底端,使其能垂直运动,以便调整其高度。由于千斤顶(4)(4)是由油压马达(5)径蜗轮驱动,故其间连接一根轴(6)。
框架(7)是由主体(7a)及一些诸如板件(8)(9)、方杆及类似钢件组合构成的,在支腿(2)(2)侧面的主体(7a)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开有槽以便放置装辊子的面板(10),面板可在框架(7)内垂向调整。
在面板(10)中,开一个进料的中间孔(10a),各种辊子绕其布置。即在面板(10)的底侧中部,有一个支撑材料中间部分的水平接收辊(11),它由一个支撑框架(12)支撑,框架(12)连在滑动框架(13)上,框架(13)垂直放置,其高度可通过螺旋千斤顶(14)调整到靠近框架(7)中部。
另外,在面板(10)内侧的相对两面上,滑动框架(15)(15)被装在上部和中部,它们之间有一必要间隔,在(15)(15)之间装有辊子支撑框架(16)(16),它们可做相对的水平方向滑动,每个辊子支撑框架(16)都可用装在框架(7)两相对外侧上的螺旋千斤顶(17)(17)水平调节。
在支撑框架(16)(16)的两相对侧,接触支撑材料边缘面的精整辊(18)(18)水平安装,此外,接触支撑相邻材料边缘部分的垂直侧辊(19)(19)装在精整辊轴(18)(18)下的与之正交的支撑轴上。
即:活动地装在导向辊架(1)的框架(7)上的面板(10)上装有水平接收辊(11),精整辊(18)(18)和垂直侧辊(19)(19),且可相应于通过面板(10)中孔(10a)的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在一定范围内细调。另外,可准备一组预先装上各种直径辊子的面板(10)。
具有上述结构的导向辊架(1)装在初轧辊或轴承辊与精整通板辊之间。
当材料端部完成初轧后送进导向辊架(1)时,即使其截面形状有较大椭圆度及其边缘较宽,由于有由中部收缩并自由旋转的普通垂直辊上半部构成的垂直辊(19)(19),材料边缘可以被限制,而且几乎无任何向下的压力,于是进料过程顺利进行,而且边缘波形减小。
另外,如图5所示,精整辊(18)(18)压纹材料边缘(21)(21),而材料的中间部分被支撑在水平接受辊(11)上以便扩成圆形,于是,形成这种截面形状的材料可被送入下面的精整通板辊。
本发明所涉及的导向辊架(1),由于有了完全装在支撑框架上且可水平调节的组合型水平精整辊(18)(18)及垂直组合辊(19)(19),材料上无下压力作用,所以,无论初轧后材料的截面形状如何,它的给进均可顺利完成,于是边缘波和边缘拉长可以被防止,既使截面形状具有很大椭圆度,由于有了水平接收辊提供的必要支撑力,材料的中间部分也可得到扩张并形成圆形,有效地减少了下道精整通板辊中的收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