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及乘坐系统.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759073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14452.8

申请日:

20160731

公开号:

CN206979173U

公开日:

2018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1/022,A47C3/12,A47C3/20,A47C7/14,A47C7/50,A47B13/08,A47B83/02

主分类号:

A47C1/022,A47C3/12,A47C3/20,A47C7/14,A47C7/50,A47B13/08,A47B83/02

申请人:

徐进华

发明人:

徐进华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富南路21号爱德华帽业

优先权:

CN201620814452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康的椅子及乘坐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椅子,包括供用户乘坐的座板和用于支撑该座板的支撑机构,所述座板的乘坐面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使得所述乘坐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该锐角范围在大于0°并小于35°之间。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椅子的乘坐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椅子,包括供用户乘坐的座板和用于支撑该座板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的乘坐面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使得所述乘坐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该锐角范围在大于0°并小于3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Ⅰ,所述角度定位装置Ⅰ包括固定于所述座板上的卡盘、定位件和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所述定位件用于对所述卡盘与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位,使所述座板限定在所述锐角范围的预设角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操作所述定位件的手持部和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或所述通孔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柱上螺纹相配的螺纹,所述插接柱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凸起干涉配合,使所述座板在乘坐时,所述凸起与所述插接柱的干涉配合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操作所述定位件的手持部和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卡盘或连接件中的一个上设有通孔,另一个上设有适于所述插接柱插入的连接孔,该通孔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柱上螺纹相配的螺纹,所述插接柱同时处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内时,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卡盘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处于所述连接孔或缺口内时,可限定所述卡盘的移动;或者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卡盘上,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处于所述连接孔或缺口内时,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所述座板在乘坐时,所述凸起与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移动;或者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卡盘上,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凸起,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所述座板在乘坐时,所述凸起与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通过的通孔,所述卡盘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所述定位件同时处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缺口内时,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通过的通孔,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在所述通孔中另一部分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所述座板在乘坐时,所述凸起和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Ⅱ,所述角度定位装置Ⅱ包括固定于所述座板上的卡盘、定位件和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所述定位件用于对所述卡盘与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位,使所述座板限定在所述锐角范围的任意角度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定位件具有压紧所述卡盘的预设力,使得所述座板上足以承受用户的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上设有螺纹,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件上螺纹相配的螺纹,用户通过旋转所述定位件即可调节所述定位件压紧所述卡盘得到所述预设力;或者所述定位件设计为可抱紧所述卡盘的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弹性元件使得所述定位件压紧所述卡盘得到所述预设力。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或1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与所述定位件的接触面上设有摩擦系数大的附着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与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结构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座板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Ⅰ为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与水平面的角度范围在20°-35°。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设于靠近所述座板的位置,并且所述靠背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后方,所述靠背与竖直面形成的角度范围在0°-16°。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设于所述座板的两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范围在6°-16°。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范围在7°-15°。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为13°或14°或15°。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上设有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在用户乘坐方向,所述膝盖板位于所述座板的前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膝盖板通过转轴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膝盖板可绕所述转轴自由旋转。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膝盖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膝盖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 25.一种乘坐系统,包括椅子和桌子,所述桌子包括桌面、支撑所述桌面的底座、以及连接所述底座和桌面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为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和桌子通过可拆卸结构连为一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孔,所述椅子上设有适于插入所述固定孔中的连接柱。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桌面与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旋转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桌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桌面的中空件、固定设于该中空件上的卡紧装置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所述中空件内,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卡紧装置用于卡紧所述连接件,使所述桌面相对所述连接件固定在合适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桌面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Ⅱ。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Ⅱ为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以及连接所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设有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在用户乘坐方向,所述膝盖板位于所述座板的前方。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膝盖板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膝盖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所述膝盖板可绕所述转轴自由旋转。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膝盖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膝盖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上还设有防止物件滑落的挡块,所述挡块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桌面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和乘坐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在工作或学习环境下使用的椅子和乘坐系统。

背景技术

椅子是人们日常办公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按材质分,实木椅、铁艺椅、塑料椅、布艺椅、皮艺椅等。按使用场合分,办公椅、餐椅、吧椅、休闲椅等。

但现有工作椅子和学习椅子上供人乘坐的椅面基本都是与水平面平行的,这种椅面与水平面平行的椅子容易使人体大腿部与椅面相近的大动脉受到压迫,久坐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另外,这种与水平面平行的椅面设置方式,使人无法持续地保持正常的坐姿,即无法保持身体平直,腰椎处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长时间如此,易发生椎间盘突出,甚至脱落,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康的椅子和乘坐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椅子,包括供用户乘坐的座板和用于支撑该座板的支撑机构,所述座板的乘坐面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使得所述乘坐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该锐角范围在大于0°并小于35°之间。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板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Ⅰ,所述角度定位装置Ⅰ包括固定于所述座板上的卡盘、定位件和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所述定位件用于对所述卡盘与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位,使所述座板限定在所述锐角范围的预设角度位置。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操作所述定位件的手持部和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或所述通孔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柱上螺纹相配的螺纹,所述插接柱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凸起干涉配合,使所述座板在乘坐时,所述凸起与所述插接柱的干涉配合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操作所述定位件的手持部和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上设有螺纹,所述卡盘或连接件中的一个上设有通孔,另一个上设有适于所述插接柱插入的连接孔,该通孔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柱上螺纹相配的螺纹,所述插接柱同时处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内时,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卡盘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处于所述连接孔或缺口内时,可限定所述卡盘的移动;或者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卡盘上,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处于所述连接孔或缺口内时,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所述座板在乘坐时,所述凸起与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移动;或者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卡盘上,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凸起,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所述座板在乘坐时,所述凸起与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通过的通孔,所述卡盘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所述定位件同时处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缺口内时,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通过的通孔,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在所述通孔中另一部分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所述座板在乘坐时,所述凸起和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板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Ⅱ,所述角度定位装置Ⅱ包括固定于所述座板上的卡盘、定位件和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所述定位件用于对所述卡盘与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位,使所述座板限定在所述锐角范围的任意角度位置。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定位件具有压紧所述卡盘的预设力,使得所述座板上足以承受用户的重量。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上设有螺纹,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件上螺纹相配的螺纹,用户通过旋转所述定位件即可调节所述定位件压紧所述卡盘得到所述预设力;或者所述定位件设计为可抱紧所述卡盘的机构。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弹性元件使得所述定位件压紧所述卡盘得到所述预设力。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盘与所述定位件的接触面上设有摩擦系数大的附着层。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板与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结构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座板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Ⅰ。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Ⅰ为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与水平面的角度范围在20°-35°。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设于靠近所述座板的位置,并且所述靠背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后方,所述靠背与竖直面形成的角度范围在0°-16°。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设于所述座板的两侧。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锐角范围在6°-16°。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锐角范围在7°-15°。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锐角为13°或14°或15°。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上设有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在用户乘坐方向,所述膝盖板位于所述座板的前方。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膝盖板通过转轴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膝盖板可绕所述转轴自由旋转。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膝盖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膝盖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方案还公开了一种乘坐系统,包括椅子和桌子,所述桌子包括桌面、支撑所述桌面的底座、以及连接所述底座和桌面的连接杆,所述椅子为上述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椅子。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椅子和桌子通过可拆卸结构连为一体。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孔,所述椅子上设有适于插入所述固定孔中的连接柱。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桌面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桌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的旋转机构。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桌面的中空件、固定设于该中空件上的卡紧装置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所述中空件内,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卡紧装置用于卡紧所述连接件,使所述桌面相对所述连接件固定在合适位置。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桌面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桌面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Ⅱ。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Ⅱ为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以及连接所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设有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在用户乘坐方向,所述膝盖板位于所述座板的前方。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膝盖板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膝盖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所述膝盖板可绕所述转轴自由旋转。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所述膝盖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膝盖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桌面上还设有防止物件滑落的挡块,所述挡块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桌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座板的乘坐面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使得所述乘坐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该锐角范围在大于0°并小于35°之间,所以相比现有技术,向下倾斜的乘坐面可以使座板更好地离开用户大腿上的动脉,使用户的大腿可处于自然放置状态,有益用户身体健康。另外,用户坐在向下倾斜的乘坐面上,为防止自己从所述座板上滑下,必须稳定自己的重心使自己坐得舒服,如此,用户会下意识将身体往后靠,这样即可使用户的身体长久地保持平直,腰椎处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防止发生椎间盘突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其它有益效果,还将在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椅子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座板在调高状态下的结构后视图;

图3是椅子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定位件设于卡盘上的结构立体图;

图4是椅子的一优选实施例在设置靠背和膝盖板后的结构主视图;

图5是定位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6是角度定位装置Ⅰ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是乘座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图8是乘座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结构主视图;

图9是乘座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结构主视图;

图10是用户使用乘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桌子右视图中的桌面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部分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该优选实施方案公开了一种椅子100,包括供用户乘坐的座板110和用于支撑该座板110的支撑机构120,座板110的乘坐面111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使得乘坐面111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该锐角范围在大于0°并小于35°之间。本实施例中,锐角选用14°。在其他实施例中,锐角的优选范围在6°-16°或优选范围在7°-15°。更优选地,锐角设置为13°或15°。

其中,用户乘坐方向是指用户坐在椅子100上时,面对的方向;乘坐面111可以理解为用户坐在椅子100上时,屁股接触座板110的平面的前端低点和后端高点所组成的坡度面,这个坡度面的存在目的是呈现乘坐面111在用户乘坐方向的延升趋势。其中前端和后端都是指在用户乘坐方向,用户面对的为前,后背靠的为后。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座板110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Ⅰ130,角度定位装置Ⅰ130包括固定于座板110上的卡盘131、定位件132和连接支撑机构120的连接件133,连接件133的一端与卡盘131通过连接轴134旋转连接完成第一次限位,然后定位件132对卡盘131与连接件133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位,使座板110限定在上述锐角范围的预设角度位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32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连接件133上,卡盘131上设有适于定位件132插入的连接孔1311,定位件132的一部分处于连接孔1311内时,通过连接轴134的一次限位和定位件132的二次限位,就可限定卡盘131的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孔1311也可以采用缺口的设置方式。

同理,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定位件132还可以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卡盘131上,连接件133上设有适于定位件132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定位件132的一部分处于连接孔或缺口内时,可限定卡盘131的转动。

如图2所示,支撑机构120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121、以及连接于支撑座121和座板110之间的支承杆122,支承杆122与水平面的角度范围在20°-35°。本实施例中,支承杆122与水平面的角度设为26°,支撑座121由两杆状结构组成,呈三角形。支承杆122上还设有套筒123,连接件133适于套设在套筒123内,以支撑座板110。

如图1、图2所示,座板110与支撑机构120的连接结构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座板110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Ⅰ140。例如,图2中的座板110比图1中的座板110高出13cm。本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Ⅰ140为通过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方式实现升降的机构。具体而言,通过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方式实现的升降机构具体由套筒123、活动插接于套筒123内用于实现升降的连接件133和紧固件141组成。其中,套筒123上设有缺口,紧固件141用于锁紧缺口来实现套筒123握紧连接件133,防止连接件133发生移动。其中,套筒123紧握连接件133的位置还可以设置增大摩擦力的柔性件,如橡胶。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Ⅰ140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为,插销与设有多位置孔的结构体相配,通过选择插销与位置孔的连接关系来限定升或降。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椅子100还包括靠背150,靠背150设于靠近座板110的位置,并且靠背150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后方。靠背150与竖直面间形成的角度范围优选在0°-16°,本实施例中选择为3°。支承杆122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124,固定件124上设有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160,在用户乘坐方向,膝盖板160位于座板110的前方。膝盖板160通过转轴161设于固定件124上,膝盖板160可绕转轴161自由旋转。

本实施例中,在座板110的两侧还包括扶手170,扶手170的设置请参考图7。

由于座板110的乘坐面111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使得乘坐面111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该锐角范围在合理角度范围内,所以相比现有技术,向下倾斜的乘坐面111可以使座板110更好地离开用户大腿上的动脉,使用户的大腿可处于自然放置状态,有益用户身体健康。另外,用户坐在向下倾斜的乘坐面111上,为防止屁股从座板110上滑下,必须稳定自己的重心。如此,用户为使自己坐得舒服,会下意识将身体往后靠,这样即可使用户的身体长久地保持平直,腰椎处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防止椎间盘突出。又由于座板110的高度和锐角角度可自行调节,所以用户可以通过高度和角度的调节使自己的身体处于最舒服的状态。本实施例中,还由于膝盖板160的设置,用户可以使大腿的动脉更好地远离乘坐面111,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椅子乘坐方式。用户的具体乘坐情况请参考图10。

为使用户乘坐舒服,座板110和膝盖板160上还可以设置柔软的坐垫。另外,在不设坐垫时,为便于用户坐在座板110上后空气流通,乘坐面111可设置为加大摩擦力的凹面或凸面。凹面或凸面的设置请参见图1。

以上实施例仅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角度定位装置Ⅰ130的定位件132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

如图5、图6所示,定位件132包括用于操作定位件132的手持部1321和插接柱1322,插接柱1322上设有外螺纹1323,连接件133上设有通孔,卡盘131上设有凸起1312,凸起1312或该通孔上设有与插接柱1322上外螺纹1323相配的内螺纹,插接柱1322的一部分穿过该通孔后与凸起1312干涉配合,使座板110在乘坐时,凸起1312与插接柱1322的干涉配合可限定卡盘131的转动。为实现对座板110的角度调整,凸起1312应该至少设置两个,本实施例中设置3个。其中,手持部1321可控制插接柱1322一起运动。凸起1312与插接柱1322的干涉配合方式可以是,插接柱1322的一部分设凹槽,凸起1312容纳至凹槽中;也可以是,凸起1312与插接柱1322的外表面相抵接的方式(如图6)。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定位件132包括用于操作定位件132的手持部1321和插接柱1322,插接柱1322上设有外螺纹1323,卡盘131或连接件133中的一个上设有通孔,另一个上设有适于插接柱1322插入的连接孔,该通孔上设有与插接柱1322上外螺纹1323相配的内螺纹,插接柱1322同时处于该通孔和连接孔内时,可限定卡盘131的移动。其中连接孔可以设置为盲孔,还可以设置为通孔。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132还可以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连接件133上,卡盘131上设有凸起,定位件132与该凸起在干涉配合后,座板110在乘坐时,该凸起与定位件132的干涉配合可限定卡盘131的移动。或者是:定位件132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卡盘131上,连接件133上设有凸起,定位件132与该凸起在干涉配合后,座板110在乘坐时,该凸起与定位件132的干涉配合可限定卡盘131的转动。该凸起与定位件132的干涉配合方式可以是,定位件132的一部分设凹槽,凸起容纳至凹槽中;也可以是,凸起与定位件132的外表面相抵接的方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33上设有适于定位件132通过的通孔,卡盘131上设有适于定位件132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定位件132同时处于该通孔和连接孔/缺口内时,可限定卡盘131的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133上设有适于定位件132通过的通孔,卡盘131上设有凸起,当定位件132的一部分在该通孔中,另一部分与该凸起干涉配合后,座板110在乘坐时,该凸起和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卡盘131的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角度定位装置Ⅰ还可以替换为另一种角度定位装置Ⅱ,具体地:座板110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Ⅱ,角度定位装置Ⅱ包括固定于座板110上的卡盘、定位件和连接支撑机构的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定位件用于对卡盘与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位,使座板110限定在该锐角范围的任意角度位置。

优选地,定位件活动设置于连接件上,定位件具有压紧卡盘的预设力,使得定位件与卡盘的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足以使得座板110能承受用户的重量。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理解为后面所称的摩擦力设置方式。其具体实施方案如: 1、定位件上设有外螺纹,连接件上设有与定位件上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用户通过旋转定位件即可调节定位件压紧卡盘得到预设力。2、定位件设计为可通过调节,抱紧卡盘得到摩擦力的机构,其抱紧原理与现有技术中刹车盘的原理相同。3、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连接件上,弹性元件使得定位件紧压卡盘得到预设力。

为增大摩擦力,卡盘与定位件的接触面上设有摩擦系数大的附着层。附着层可以为柔性件,也可以是涂设在卡盘上或定位件上的摩擦系数大的物质。

在其他实施例中,膝盖板160与固定件124之间可以用于调节膝盖板160与水平面所成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与角度定位装置Ⅰ130相似的设置方式。由于膝盖板160所要承受的力一般会比座板110要承受的力小,所以可以优选考虑采用摩擦力设置方案。例如:角度调节装置通过设置一卡紧装置卡紧固定件124,使膝盖板160固定在与水平面成合适角度的位置。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乘坐系统,包括椅子100和桌子200,桌子200包括桌面210、支撑桌面210的底座220、以及连接底座220和桌面210的连接杆230,椅子100为具体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椅子。椅子100和桌子200通过可拆卸结构连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该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底座220上的固定孔221,椅子100上设有适于插入固定孔221中的连接柱1211。该可拆卸结构还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桌面210与连接杆230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桌面210与水平面所成角度的旋转机构240(具体实施例一中,角度调节装置也可以参考此旋转机构的方案)。再如图8、图11所示,旋转机构240包括固定于桌面210的中空件241、固定设于该中空件241上的卡紧装置242和连接件243,连接件243的一端2431设于中空件241内,另一端用于连接连接杆230,卡紧装置242用于卡紧连接件243,使桌面210相对连接件243固定在合适位置。即调节桌面210与水平面成合适的角度。卡紧装置242卡紧连接件243的方式是采用紧固抱死的方式,如现有技术中刹车盘的原理。旋转机构240的设置方式还可参照具体实施例一中座板110的角度调节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桌面210所要承受的力一般会比座板110要承受的力小,所以可以优选考虑采用摩擦力的设置方案。桌面210与连接杆230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桌面210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Ⅱ250。本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Ⅱ250采用通过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方式实现升降的机构。具体如图7中的局部剖视图中所示意的内容。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调节机构Ⅱ250还可以为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如图7、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160可以选择设置在支承杆122上或连接杆230上,在用户乘坐方向,膝盖板160位于座板110的前方。此时,固定件124通过转轴161连接于膝盖板160上,膝盖板160通过固定件124可拆卸连接在支承杆122上或连接杆230上,膝盖板160可绕转轴161自由旋转。

在其他实施例中,膝盖板160与固定件124之间还可以设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膝盖板160与水平面所成角度。由于膝盖板160所要承受的力一般会比座板110要承受的力小,所以角度调节装置可以优选考虑采用摩擦力的设置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桌面210上还设有防止物件滑落的挡块211,挡块211可拆卸设置桌面210上。本实施例中,挡块211设于桌面210上靠近椅子100的一端。

如图10所示,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椅子100和桌子200的离地高度以及与水平面的夹角都可以进行调节,因此通过综合调节桌子和椅子可以使用户处于一种最舒适的工作或学习状态。

以上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应该理解,以上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或构造所做出的任何微小改进或等效替代,均应包含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椅子及乘坐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椅子及乘坐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椅子及乘坐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椅子及乘坐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椅子及乘坐系统.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14452.8 (22)申请日 2016.07.31 (73)专利权人 徐进华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通富南路21号爱德华帽业 (72)发明人 徐进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47C 1/022(2006.01) A47C 3/12(2006.01) A47C 3/20(2006.01) A47C 7/14(2006.01) A47C 7/50(2。

2、006.01) A47B 13/08(2006.01) A47B 83/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椅子及乘坐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健康的椅子及乘坐 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 一种椅子, 包括供用户乘 坐的座板和用于支撑该座板的支撑机构, 所述座 板的乘坐面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 使得所述 乘坐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 该锐角范围在大 于0 并小于35 之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 含上述椅子的乘坐系统。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0页 CN 206979173 U 2018.02.09 CN 2069。

3、79173 U 1.一种椅子, 包括供用户乘坐的座板和用于支撑该座板的支撑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座板的乘坐面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 使得所述乘坐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 该锐角 范围在大于0 并小于35 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板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 , 所述角度 定位装置 包括固定于所述座板上的卡盘、 定位件和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 件的一端与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 所述定位件用于对所述卡盘与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进 行二次限位, 使所述座板限定在所述锐角范围的预设角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

4、操作所述定位件的手 持部和插接柱, 所述插接柱上设有螺纹,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通孔, 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 所 述凸起或所述通孔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柱上螺纹相配的螺纹, 所述插接柱的一部分穿过所述 通孔后与所述凸起干涉配合, 使所述座板在乘坐时, 所述凸起与所述插接柱的干涉配合限 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操作所述定位件的手 持部和插接柱, 所述插接柱上设有螺纹, 所述卡盘或连接件中的一个上设有通孔, 另一个上 设有适于所述插接柱插入的连接孔, 该通孔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柱上螺纹相配的螺纹, 所述 插接柱同时处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内时, 可限定所述。

5、卡盘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 述连接件上, 所述卡盘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 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 处于所述连接孔或缺口内时, 可限定所述卡盘的移动; 或者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 缩地设于所述卡盘上,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 所述定位 件的一部分处于所述连接孔或缺口内时, 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 述连接件上, 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 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 所述座板在乘坐 时, 所述凸起与。

6、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移动; 或者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 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卡盘上,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凸起, 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 所述座板在乘坐时, 所述凸起与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通过的 通孔, 所述卡盘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 所述定位件同时处于所述通 孔和连接孔/缺口内时, 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通过的 通孔, 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 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在所述通孔中另一部分与所述凸。

7、起在干 涉配合后, 所述座板在乘坐时, 所述凸起和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板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 所述角 度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座板上的卡盘、 定位件和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件, 所述 连接件的一端与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 所述定位件用于对所述卡盘与连接件之间的旋 转进行二次限位, 使所述座板限定在所述锐角范围的任意角度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 所 述定位件具有压紧所述卡盘的预设力, 使得所述座板上足以承受用户的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椅子, 其。

8、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上设有螺纹, 所述连接件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206979173 U 2 设有与所述定位件上螺纹相配的螺纹, 用户通过旋转所述定位件即可调节所述定位件压紧 所述卡盘得到所述预设力; 或者所述定位件设计为可抱紧所述卡盘的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 所述连接件上, 所述弹性元件使得所述定位件压紧所述卡盘得到所述预设力。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或11或12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盘与所述定位件的 接触面上设有摩擦系数大的附着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9、 所述座板与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结构之 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座板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 。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 为气压升降柱或螺 杆升降机构或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 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 所述支承杆与水平面的角度范围在20 35 。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靠背, 所述靠背设于靠近所述座板 的位置, 并且所述靠背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后方, 所述靠背与竖直面形成的角度范围在 0。

10、 16 。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扶手, 所述扶手设于所述座板的两 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锐角范围在6 16 。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锐角范围在7 15 。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锐角为13 或14 或15 。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 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 所述支承杆上设有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 在用户乘坐方向, 所述膝盖板位于所述座板的前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椅子, 其特。

11、征在于: 所述支承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 所 述膝盖板通过转轴设于所述固定件上, 所述膝盖板可绕所述转轴自由旋转。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椅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 所 述膝盖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膝盖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 25.一种乘坐系统, 包括椅子和桌子, 所述桌子包括桌面、 支撑所述桌面的底座、 以及连 接所述底座和桌面的连接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子为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椅 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子和桌子通过可拆卸结构连 为一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乘坐系统。

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 上的固定孔, 所述椅子上设有适于插入所述固定孔中的连接柱。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设 于所述桌面与所述连接杆之间, 所述旋转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桌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乘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桌面 的中空件、 固定设于该中空件上的卡紧装置和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所述中空件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206979173 U 3 内, 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杆, 所述卡紧装置用于卡紧所述连接件, 使所述桌面相对所。

13、述 连接件固定在合适位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桌面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有 用于调节所述桌面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乘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为气压升降柱 或螺杆升降机构或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 构。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 撑座、 以及连接所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 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设有用于支撑 膝盖的膝盖板, 在用户乘坐方向, 所述膝盖板位于所述座板的前方。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乘坐系统, 。

14、其特征在于: 所述膝盖板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 件, 所述膝盖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 所述膝盖板可绕 所述转轴自由旋转。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乘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可拆卸连 接有固定件, 所述膝盖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 节所述膝盖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乘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桌面上还设有防止物件滑落的 挡块, 所述挡块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桌面上。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206979173 U 4 椅子及乘坐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

15、种椅子和乘坐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在工作或学习环境下使用的 椅子和乘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椅子是人们日常办公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 按材质分, 实木椅、 铁艺椅、 塑料 椅、 布艺椅、 皮艺椅等。 按使用场合分, 办公椅、 餐椅、 吧椅、 休闲椅等。 0003 但现有工作椅子和学习椅子上供人乘坐的椅面基本都是与水平面平行的, 这种椅 面与水平面平行的椅子容易使人体大腿部与椅面相近的大动脉受到压迫, 久坐影响用户的 身体健康。 另外, 这种与水平面平行的椅面设置方式, 使人无法持续地保持正常的坐姿, 即 无法保持身体平直, 腰椎处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 长时间如此, 易发生椎间盘突出, 甚。

16、至脱 落, 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康的 椅子和乘坐系统。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椅子, 包括供用户 乘坐的座板和用于支撑该座板的支撑机构, 所述座板的乘坐面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 使得所述乘坐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 该锐角范围在大于0 并小于35 之间。 0006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板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 , 所述角度定位装置 包 括固定于所述座板上的卡盘、 定位件和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 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 所述定位。

17、件用于对所述卡盘与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 位, 使所述座板限定在所述锐角范围的预设角度位置。 0007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操作所述定位件的手持部和插接 柱, 所述插接柱上设有螺纹,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通孔, 所述卡盘上设有凸起, 所述凸起或所 述通孔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柱上螺纹相配的螺纹, 所述插接柱的一部分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 述凸起干涉配合, 使所述座板在乘坐时, 所述凸起与所述插接柱的干涉配合限定所述卡盘 的转动。 0008 优选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操作所述定位件的手持部和插接柱, 所述插接柱上设有螺纹, 所述卡盘或连接件中的一个上设有通孔, 另一个上。

18、设有适于所述 插接柱插入的连接孔, 该通孔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柱上螺纹相配的螺纹, 所述插接柱同时处 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内时, 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0009 优选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 所 述卡盘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 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处于所述连接孔 或缺口内时, 可限定所述卡盘的移动; 或者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卡 盘上,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 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处于 说 明 书 1/7 页 5 CN 206979173 U 5 所述连接孔或缺口内时, 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001。

19、0 优选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 所 述卡盘上设有凸起, 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 所述座板在乘坐时, 所述凸起与 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移动; 或者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 述卡盘上,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凸起, 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 所述座板在乘坐 时, 所述凸起与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0011 优选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通过的通孔, 所述卡盘 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 所述定位件同时处于所述通孔和连接孔/缺 口内时, 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00。

20、12 优选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适于所述定位件通过的通孔, 所述卡盘 上设有凸起, 所述定位件的一部分在所述通孔中另一部分与所述凸起在干涉配合后, 所述 座板在乘坐时, 所述凸起和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所述卡盘的转动。 0013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板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 所述角度定位装置 包括固定于所述座板上的卡盘、 定位件和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 与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 所述定位件用于对所述卡盘与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 位, 使所述座板限定在所述锐角范围的任意角度位置。 0014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活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

21、 所述定位件具有 压紧所述卡盘的预设力, 使得所述座板上足以承受用户的重量。 0015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上设有螺纹,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定位 件上螺纹相配的螺纹, 用户通过旋转所述定位件即可调节所述定位件压紧所述卡盘得到所 述预设力; 或者所述定位件设计为可抱紧所述卡盘的机构。 0016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所述连接件上, 所述弹性元件使得所述定位件压紧所述卡盘得到所述预设力。 0017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卡盘与所述定位件的接触面上设有摩擦系数大的附 着层。 0018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板与所述支撑机构的连接结构。

22、之间还设有用于调 节所述座板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 。 0019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 为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调 节件紧固升降杆的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0020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 以及连接于所 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 所述支承杆与水平面的角度范围在20 35 。 0021 优选地, 本技术方案还包括靠背, 所述靠背设于靠近所述座板的位置, 并且所述靠 背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后方, 所述靠背与竖直面形成的角度范围在0 16 。 0022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还包括扶手, 所述扶手设于所述座板的两。

23、侧。 0023 优选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锐角范围在6 16 。 0024 优选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锐角范围在7 15 。 0025 优选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锐角为13 或14 或15 。 0026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 以及连接于所 述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 所述支承杆上设有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 在用户乘坐方 说 明 书 2/7 页 6 CN 206979173 U 6 向, 所述膝盖板位于所述座板的前方。 0027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 所述膝盖板通过转 轴设于所述固定件上, 所述膝盖板可绕所述转轴自由旋。

24、转。 0028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 所述膝盖板与所述 固定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膝盖板与水平面所成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 0029 本技术方案还公开了一种乘坐系统, 包括椅子和桌子, 所述桌子包括桌面、 支撑所 述桌面的底座、 以及连接所述底座和桌面的连接杆, 所述椅子为上述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椅 子。 0030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椅子和桌子通过可拆卸结构连为一体。 0031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固定孔, 所述椅 子上设有适于插入所述固定孔中的连接柱。 0032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桌面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

25、用于调节所述桌面与水 平面所成角度的旋转机构。 0033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桌面的中空件、 固定设于 该中空件上的卡紧装置和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于所述中空件内, 另一端用于连接 所述连接杆, 所述卡紧装置用于卡紧所述连接件, 使所述桌面相对所述连接件固定在合适 位置。 0034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桌面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桌面离 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 0035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为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调 节件紧固升降杆的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0036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

26、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 以及连接所述 支撑座和座板之间的支承杆, 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设有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 在用 户乘坐方向, 所述膝盖板位于所述座板的前方。 0037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膝盖板通过转轴连接有固定件, 所述膝盖板通过所 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 所述膝盖板可绕所述转轴自由旋转。 0038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承杆上或连接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 所述膝 盖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膝盖板与水平 面所成角度。 0039 进一步地,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桌面上还设有防止物件滑落的挡块, 。

27、所述挡块可拆 卸设置于所述桌面上。 0040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 由于所述座板的乘坐面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 斜, 使得所述乘坐面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 该锐角范围在大于0 并小于35 之间, 所以相 比现有技术, 向下倾斜的乘坐面可以使座板更好地离开用户大腿上的动脉, 使用户的大腿 可处于自然放置状态, 有益用户身体健康。 另外, 用户坐在向下倾斜的乘坐面上, 为防止自 己从所述座板上滑下, 必须稳定自己的重心使自己坐得舒服, 如此, 用户会下意识将身体往 后靠, 这样即可使用户的身体长久地保持平直, 腰椎处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 防止发生椎间 盘突出。 0041 本实用新型中的其它有。

28、益效果, 还将在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 说 明 书 3/7 页 7 CN 206979173 U 7 附图说明 0042 图1是椅子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0043 图2是图1中座板在调高状态下的结构后视图; 0044 图3是椅子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定位件设于卡盘上的结构立体图; 0045 图4是椅子的一优选实施例在设置靠背和膝盖板后的结构主视图; 0046 图5是定位件的结构立体图; 0047 图6是角度定位装置 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48 图7是乘座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主视图; 0049 图8是乘座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结构主视图; 0050 图9是乘座系统的另一优选实施方。

29、式结构主视图; 0051 图10是用户使用乘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2 图11是桌子右视图中的桌面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 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部分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54 具体实施例一 0055 如图1、 图2所示, 该优选实施方案公开了一种椅子100, 包括供用户乘坐的座板110 和用于支撑该座板110的支撑机构120, 座板110的乘坐面111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 使 得乘坐面111。

30、与水平面之间成一锐角, 该锐角范围在大于0 并小于35 之间。 本实施例中, 锐 角选用14 。 在其他实施例中, 锐角的优选范围在6 16 或优选范围在7 15 。 更优选地, 锐角设置为13 或15 。 0056 其中, 用户乘坐方向是指用户坐在椅子100上时, 面对的方向; 乘坐面111可以理解 为用户坐在椅子100上时, 屁股接触座板110的平面的前端低点和后端高点所组成的坡度 面, 这个坡度面的存在目的是呈现乘坐面111在用户乘坐方向的延升趋势。 其中前端和后端 都是指在用户乘坐方向, 用户面对的为前, 后背靠的为后。 0057 如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座板110上设有角度定位。

31、装置 130, 角度定位装置 130 包括固定于座板110上的卡盘131、 定位件132和连接支撑机构120的连接件133, 连接件133 的一端与卡盘131通过连接轴134旋转连接完成第一次限位, 然后定位件132对卡盘131与连 接件133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位, 使座板110限定在上述锐角范围的预设角度位置。 0058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 定位件132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连接件133上, 卡 盘131上设有适于定位件132插入的连接孔1311, 定位件132的一部分处于连接孔1311内时, 通过连接轴134的一次限位和定位件132的二次限位, 就可限定卡盘131的转动。 在其。

32、他实施 例中, 连接孔1311也可以采用缺口的设置方式。 0059 同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 如图3所示, 定位件132还可以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 卡盘131上, 连接件133上设有适于定位件132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 定位件132的一部分处 于连接孔或缺口内时, 可限定卡盘131的转动。 说 明 书 4/7 页 8 CN 206979173 U 8 0060 如图2所示, 支撑机构120包括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121、 以及连接于支撑座121和 座板110之间的支承杆122, 支承杆122与水平面的角度范围在20 35 。 本实施例中, 支承 杆122与水平面的角度设为26 , 支撑座12。

33、1由两杆状结构组成, 呈三角形。 支承杆122上还设 有套筒123, 连接件133适于套设在套筒123内, 以支撑座板110。 0061 如图1、 图2所示, 座板110与支撑机构120的连接结构之间还设有用于调节座板110 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 140。 例如, 图2中的座板110比图1中的座板110高出13cm。 本实施 例中, 升降调节机构 140为通过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方式实现升降的机构。 具体而言, 通过 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方式实现的升降机构具体由套筒123、 活动插接于套筒123内用于实现 升降的连接件133和紧固件141组成。 其中, 套筒123上设有缺口, 紧固件141用于锁。

34、紧缺口来 实现套筒123握紧连接件133, 防止连接件133发生移动。 其中, 套筒123紧握连接件133的位 置还可以设置增大摩擦力的柔性件, 如橡胶。 在其他实施例中, 升降调节机构 140还可以采 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 构。 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为, 插销与设有多位置孔的结构体相配, 通过选 择插销与位置孔的连接关系来限定升或降。 0062 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椅子100还包括靠背150, 靠背150设于靠近座板110的位 置, 并且靠背150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后方。 靠背150与竖直面间形成的角度范围优选在 0。

35、 16 , 本实施例中选择为3 。 支承杆122上可拆卸连接有固定件124, 固定件124上设有用 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160, 在用户乘坐方向, 膝盖板160位于座板110的前方。 膝盖板160通过 转轴161设于固定件124上, 膝盖板160可绕转轴161自由旋转。 0063 本实施例中, 在座板110的两侧还包括扶手170, 扶手170的设置请参考图7。 0064 由于座板110的乘坐面111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 使得乘坐面111与水平面之 间成一锐角, 该锐角范围在合理角度范围内, 所以相比现有技术, 向下倾斜的乘坐面111可 以使座板110更好地离开用户大腿上的动脉, 使用户的大腿。

36、可处于自然放置状态, 有益用户 身体健康。 另外, 用户坐在向下倾斜的乘坐面111上, 为防止屁股从座板110上滑下, 必须稳 定自己的重心。 如此, 用户为使自己坐得舒服, 会下意识将身体往后靠, 这样即可使用户的 身体长久地保持平直, 腰椎处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 防止椎间盘突出。 又由于座板110的高 度和锐角角度可自行调节, 所以用户可以通过高度和角度的调节使自己的身体处于最舒服 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 还由于膝盖板160的设置, 用户可以使大腿的动脉更好地远离乘坐面 111, 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椅子乘坐方式。 用户的具体乘坐情况请参考图10。 0065 为使用户乘坐舒服, 座板110。

37、和膝盖板160上还可以设置柔软的坐垫。 另外, 在不设 坐垫时, 为便于用户坐在座板110上后空气流通, 乘坐面111可设置为加大摩擦力的凹面或 凸面。 凹面或凸面的设置请参见图1。 0066 以上实施例仅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在其他实施例中, 角度定位装置 130的定位 件132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 0067 如图5、 图6所示, 定位件132包括用于操作定位件132的手持部1321和插接柱1322, 插接柱1322上设有外螺纹1323, 连接件133上设有通孔, 卡盘131上设有凸起1312, 凸起1312 或该通孔上设有与插接柱1322上外螺纹1323相配的内螺纹, 插接柱1322的一部。

38、分穿过该通 孔后与凸起1312干涉配合, 使座板110在乘坐时, 凸起1312与插接柱1322的干涉配合可限定 卡盘131的转动。 为实现对座板110的角度调整, 凸起1312应该至少设置两个, 本实施例中设 说 明 书 5/7 页 9 CN 206979173 U 9 置3个。 其中, 手持部1321可控制插接柱1322一起运动。 凸起1312与插接柱1322的干涉配合 方式可以是, 插接柱1322的一部分设凹槽, 凸起1312容纳至凹槽中; 也可以是, 凸起1312与 插接柱1322的外表面相抵接的方式 (如图6) 。 0068 在其他实施例中, 如图5所示, 定位件132包括用于操作定位。

39、件132的手持部1321和 插接柱1322, 插接柱1322上设有外螺纹1323, 卡盘131或连接件133中的一个上设有通孔, 另 一个上设有适于插接柱1322插入的连接孔, 该通孔上设有与插接柱1322上外螺纹1323相配 的内螺纹, 插接柱1322同时处于该通孔和连接孔内时, 可限定卡盘131的移动。 其中连接孔 可以设置为盲孔, 还可以设置为通孔。 0069 在其他实施例中, 定位件132还可以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连接件133上, 卡 盘131上设有凸起, 定位件132与该凸起在干涉配合后, 座板110在乘坐时, 该凸起与定位件 132的干涉配合可限定卡盘131的移动。 或者是: 。

40、定位件132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卡盘 131上, 连接件133上设有凸起, 定位件132与该凸起在干涉配合后, 座板110在乘坐时, 该凸 起与定位件132的干涉配合可限定卡盘131的转动。 该凸起与定位件132的干涉配合方式可 以是, 定位件132的一部分设凹槽, 凸起容纳至凹槽中; 也可以是, 凸起与定位件132的外表 面相抵接的方式。 0070 在其他实施例中, 连接件133上设有适于定位件132通过的通孔, 卡盘131上设有适 于定位件132插入的连接孔或缺口, 定位件132同时处于该通孔和连接孔/缺口内时, 可限定 卡盘131的移动。 0071 在其他实施例中, 连接件133上设。

41、有适于定位件132通过的通孔, 卡盘131上设有凸 起, 当定位件132的一部分在该通孔中, 另一部分与该凸起干涉配合后, 座板110在乘坐时, 该凸起和定位件的干涉配合可限定卡盘131的移动。 0072 在其他实施例中, 角度定位装置 还可以替换为另一种角度定位装置, 具体地: 座板110上设有角度定位装置, 角度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座板110上的卡盘、 定位件和 连接支撑机构的连接件, 连接件的一端与卡盘通过连接轴旋转连接, 定位件用于对卡盘与 连接件之间的旋转进行二次限位, 使座板110限定在该锐角范围的任意角度位置。 0073 优选地, 定位件活动设置于连接件上, 定位件具有压紧卡盘的预。

42、设力, 使得定位件 与卡盘的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 足以使得座板110能承受用户的重量。 这种设置方式, 可 以理解为后面所称的摩擦力设置方式。 其具体实施方案如: 1、 定位件上设有外螺纹, 连接 件上设有与定位件上外螺纹相配的内螺纹, 用户通过旋转定位件即可调节定位件压紧卡盘 得到预设力。 2、 定位件设计为可通过调节, 抱紧卡盘得到摩擦力的机构, 其抱紧原理与现有 技术中刹车盘的原理相同。 3、 定位件通过弹性元件可伸缩地设于连接件上, 弹性元件使得 定位件紧压卡盘得到预设力。 0074 为增大摩擦力, 卡盘与定位件的接触面上设有摩擦系数大的附着层。 附着层可以 为柔性件, 也可以是涂设。

43、在卡盘上或定位件上的摩擦系数大的物质。 0075 在其他实施例中, 膝盖板160与固定件124之间可以用于调节膝盖板160与水平面 所成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 角度调节装置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与角度定位装置 130相似的 设置方式。 由于膝盖板160所要承受的力一般会比座板110要承受的力小, 所以可以优选考 虑采用摩擦力设置方案。 例如: 角度调节装置通过设置一卡紧装置卡紧固定件124, 使膝盖 板160固定在与水平面成合适角度的位置。 说 明 书 6/7 页 10 CN 206979173 U 10 0076 具体实施例二 0077 如图7、 图9所示,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乘坐系统, 包括椅子。

44、100和桌子200, 桌子200 包括桌面210、 支撑桌面210的底座220、 以及连接底座220和桌面210的连接杆230, 椅子100 为具体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椅子。 椅子100和桌子200通过可拆卸结构连为一体。 0078 本实施例中, 该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底座220上的固定孔221, 椅子100上设有适于 插入固定孔221中的连接柱1211。 该可拆卸结构还可以采用磁吸的方式。 0079 本实施例中, 如图7所示, 桌面210与连接杆230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桌面210与水平 面所成角度的旋转机构240 (具体实施例一中, 角度调节装置也可以参考此旋转机构的方 案) 。 再如图8、 图1。

45、1所示, 旋转机构240包括固定于桌面210的中空件241、 固定设于该中空件 241上的卡紧装置242和连接件243, 连接件243的一端2431设于中空件241内, 另一端用于连 接连接杆230, 卡紧装置242用于卡紧连接件243, 使桌面210相对连接件243固定在合适位 置。 即调节桌面210与水平面成合适的角度。 卡紧装置242卡紧连接件243的方式是采用紧固 抱死的方式, 如现有技术中刹车盘的原理。 旋转机构240的设置方式还可参照具体实施例一 中座板110的角度调节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 由于桌面210所要承受的力一般会比座板110要 承受的力小, 所以可以优选考虑采用摩擦力的。

46、设置方案。 桌面210与连接杆230之间还设有 用于调节桌面210离地高度的升降调节机构250。 本实施例中, 升降调节机构250采用通 过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方式实现升降的机构。 具体如图7中的局部剖视图中所示意的内容。 在其他实施例中, 升降调节机构250还可以为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 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0080 如图7、 图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用于支撑膝盖的膝盖板160可以选择设置在支承 杆122上或连接杆230上, 在用户乘坐方向, 膝盖板160位于座板110的前方。 此时, 固定件124 通过转轴161连接于膝盖板160上, 膝盖板160通过固定件124可。

47、拆卸连接在支承杆122上或 连接杆230上, 膝盖板160可绕转轴161自由旋转。 0081 在其他实施例中, 膝盖板160与固定件124之间还可以设角度调节装置, 角度调节 装置用于调节膝盖板160与水平面所成角度。 由于膝盖板160所要承受的力一般会比座板 110要承受的力小, 所以角度调节装置可以优选考虑采用摩擦力的设置方案。 0082 在本实施例中, 如图8所示, 桌面210上还设有防止物件滑落的挡块211, 挡块211可 拆卸设置桌面210上。 本实施例中, 挡块211设于桌面210上靠近椅子100的一端。 0083 如图10所示,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椅子100和桌子200的离地高度以。

48、及与水平面的夹 角都可以进行调节, 因此通过综合调节桌子和椅子可以使用户处于一种最舒适的工作或学 习状态。 0084 以上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应该理解, 以上 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 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 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 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或构造所做出的任何 微小改进或等效替代, 均应包含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7/7 页 11 CN 206979173 U 11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0 页 12 CN 206979173 U 12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10 页 。

49、13 CN 206979173 U 13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10 页 14 CN 206979173 U 14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10 页 15 CN 206979173 U 15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10 页 16 CN 206979173 U 1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10 页 17 CN 206979173 U 1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10 页 18 CN 206979173 U 1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8/10 页 19 CN 206979173 U 1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9/10 页 20 CN 206979173 U 2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