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制造装置.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758199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4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40853.9

申请日:

20120221

公开号:

CN103251179B

公开日:

201509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4B19/42

主分类号:

A44B19/42

申请人:

YKK株式会社

发明人:

久世和树,酒井明,滝山博德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CN20121004085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新宇;张会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制造装置,包括:用于使拉链用带(1)移动的通路(6),在该通路(6)上设有用于对拉链用带(1)实施规定的加工的加工部(2)、以及将拉链用带(1)向加工部(2)导入,并且自加工部(2)将拉链用带(1)排出的搬送部(3);所述拉链用带(1)具有用于对带上的间断部进行连结的连结构件(15),拉链制造装置还设有位于加工部(2)上游侧,对拉链用带(1)上安装有的连结构件(15)进行检测的检测部(7),以及根据检测部(7)的检测结果对搬送部(3)或加工部(2)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连结构件(15)避开加工部(2)的加工动作的控制部(8)。本发明的拉链制造装置能够对拉链用带上的连接部进行自动识别,同时,加工部和连结构件不会接触,连结构件不会发生破损。也能防止加工部的损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拉链制造装置,包括:用于使拉链用带(1)移动的通路(6),在该通路(6)上设有用于对拉链用带(1)实施规定的加工的加工部(2)、以及使拉链用带(1)在上述通路中移动并向加工部(2)导入拉链用带(1)的搬送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用带(1)具有用于对带上的间断部进行连结的连结构件(15),该拉链制造装置还包括:在通路(6)中设于加工部(2)上游侧,对拉链用带(1)上安装有的连结构件(15)进行检测的检测部(7),以及根据检测部(7)的检测结果对搬送部(3)或加工部(2)进行控制,使得加工部(2)的加工动作避开连结构件(15)的控制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7)具有检测器,检测器为光反射型检测器或光透过型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部(7)具有相对配置的第一构件(72、102)和第二构件(73、103),在第一构件(72、102)和第二构件(73、103)之间具有供拉链用带(1)通过的间隙(74、111),在第一构件(72、102)和第二构件(73、103)的至少一方上设有上述检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器包括第一检测器(75)和第二检测器(76),在上述第一构件(72、10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检测器(75a、75b),在上述第二构件(73、103)上与上述第一检测器(75a、75b)对应地设有第二检测器(76a、76b)。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拉链制造装置还包括设于通路(6)中的、比加工部(2)靠上游侧的、对在通路(6)中移动的拉链用带(1)的移动量进行测量的测长部(5),上述检测部(7)设于上述测长部(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拉链制造装置还包括设于通路(6)中的、比加工部(2)靠上游侧的、对在通路(6)中移动的拉链用带(1)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100),所述检测部(7)设于所述张力施加部(1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8)进行如下控制,即当检测部(7)检测到连结构件(15)时,使加工部(2)的动作暂时停止,使得连结构件(15)移动到超过加工部(2)的加工位置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8)进行如下控制,即当检测部(7)检测到连结构件(15)时,控制搬送部(3)在加工部(2)工作时对拉链用带(1)加速从而使连结构件(15)移动到超过加工部(2)的加工位置的位置处,或者控制搬送部(3)以使得在加工部(2)工作时对拉链用带(1)减速而使连结构件(15)移动为还没到达加工部(2)的加工位置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链制造装 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拉链制造装置包括架台和设置于架台上的送带 部和加工部,在拉链的生产过程中,将由多个拉链通过连结构 件连结而成的拉链用带送至拉链制造装置的加工部进行相应的 加工,该加工例如为将拉链用带上的牙链去除以在拉链用带上 形成空白部分的加工。具体而言,拉链制造装置上设有的送带 部将上述拉链用带自拉链制造装置的进料端送入,待完成拉链 用带的加工动作后,再从制造装置的出料端送出。在此过程中, 需要保证待加工拉链用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但是,在加工的 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拉链用带的连结构件处于加工位置的情况, 即直接由加工部对该连结构件进行加工,由此,不仅会对连结 构件造成损害,出现拉链用带断裂的情况,甚至有时会对加工 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时,需要停止加工操作,对断裂的 拉链用带进行修补,或更换加工部,之后再重新启动拉链制造 装置,这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升高以及生产效率的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 拉链用带上的连结构件进行自动识别,并能够防止连结构件和 加工部接触的拉链制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拉链制造装置,包括:用于供拉链用带移动的通路, 在该通路上设有用于对拉链用带实施规定的加工的加工部、以 及使拉链用带在上述通路中移动并向加工部导入拉链用带的搬 送部,所述拉链用带具有用于对带上的间断部进行连结的连结 构件,该拉链制造装置还包括:在通路中设于加工部上游侧, 对拉链用带上安装有的连结构件进行检测的检测部,以及根据 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搬送部或加工部进行控制,使得加工部的 加工动作避开连结构件的控制部。

本技术方案中,当检测部检测出连结构件时,例如控制部 可以通过进行下述控制,使得加工部的加工动作避开连结构件。 即控制部控制加工部在一个工作循环内不工作,使得搬送部将 连结构件搬送至超过加工位置的位置处时,继续正常的工作循 环。或者,控制部控制搬送部加速运动,使得加工部开始加工 动作时,连结构件已经到达超过加工位置的位置处。或者控制 部控制搬送部减速运动,使得加工部开始加工动作时,连结构 件还没有达到加工位置的位置处。即,使得连结构件避开加工 部的加工动作。因而本技术方案的拉链制造装置能够对拉链用 带上的连接部进行自动识别,并进行控制、使得加工部和连结 构件不会接触,连结构件不会发生破损。使得拉链制造装置在 加工时,不会因为拉链用带的断裂或加工部的损坏而造成设备 停工,这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上述检测部具有检测器,检测器为光反射型检测器或光透 过型检测器。

光反射型检测器是指对拉链用带上的连结构件和其它部分 (例如拉链用带)对光的反射率进行检测,然后将反射率的差 值向控制部输送,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连结构件。此外,由于连 结构件是拉链上不透光的部分,因此光透过型检测器当检测出 不透光部分时,就向控制部输送检测到连结构件的信号。

上述检测部具有相对配置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在第一 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具有供拉链用带通过的间隙,在第一构件 和第二构件的至少一方上设有上述检测器。

这样的设计,当拉链用带经过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 间隙时,使得拉链用带配置为正面和背面分别面向第一构件和 第二构件。

以下列举一个当检测器为光透过型检测器的例子。在上述 第一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检测器,在上述第二构件上与上 述第一检测器对应地设有第二检测器。

这样的设计,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的一方为发光元件, 另一方为受光元件。于是,自发光元件朝向受光元件发出的光 透过拉链带,但不透过连结构件,从而能够对连结构件的有无 进行可靠地检测。

该拉链制造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通路中比加工部靠上游侧 的、对在通路中移动的拉链用带的移动量进行测量的测长部, 上述检测部设于上述测长部上。

测长部能够检测出通路中的拉链用带的位移,使得控制部 的控制变得容易。

该拉链制造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通路中的比加工部靠上游 侧的、对在通路中移动的拉链用带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所 述检测部设于所述张力施加部上。

在没有设置张力施加部的情况下,当拉链用带的移动速度 出现波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拉链用带会出现局部堆积的情 况,这会对正常加工造成干扰。而通过在比加工部靠上游侧设 置张力施加部,实时地为拉链用带提供与前进方向相反的张力 作用,从而即使出现移动速度突变的情况,也不会在拉链用带 上造成堆积。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即当检测部检测到连结构件时, 控制加工部暂停动作,使得连结构件移动到超过加工部的加工 位置的位置处。

这样设计,当检测部检测到连结构件时,控制部控制拉链 用带的移动量,从而能够避免拉链用带和加工部的接触。

此外,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即当检测部检测到连结 构件时,控制搬送部以使得在加工部工作时对拉链用带加速从 而使连结构件移动到超过加工部的加工位置的位置处,或者控 制搬送部以使得在加工部工作时对拉链用带减速而使连结构件 移动为还没到达加工部的加工位置处。

这样设计,当检测部未检测到连结构件时,控制部使拉链 进行正常加工;当检测部检测到连结构件时,控制部通过对搬 送部的搬送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对拉链用带进行加速而使连结 构件移动到超过加工位置的位置处,或者对拉链用带减速而使 连结构件移动为还没到达加工位置处等,则避免了拉链用带和 加工部的接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拉链制造装置中设置了检测部,因而能够 对拉链用带上的连结构件进行自动识别,同时,当检测到连结 构件时,控制搬送部使得连结构件加速移动到超过上述加工位 置的位置,或者控制加工部暂停动作,使得连结构件移动到超 过加工部的加工位置处;从而加工构件和连结构件不会接触, 连结构件不会发生破损。使得拉链制造装置在加工时,不会因 为拉链用带的断裂或加工部的损坏而造成加工停止,这就大大 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由连结构件连结的拉链用带的部分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连结构件的变形例的拉链用带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上述变形例的连结构件的拉链用带的主要部分 剖视图;

图4是利用加工部加工后的拉链用带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拉链制造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检测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检测部检测出连结构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 大图;

图8是表示检测部检测出连结构件的状态的作用的说明图 (检测时);

图9是表示检测部检测出连结构件的状态的作用的说明图 (检测后);

图10是表示检测部的第二实施例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1是检测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检测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制造装置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图10所示的制造装置的搬送部的主要部分的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拉链制造装置是利用其加工部对拉链用带进行加工的装 置。以下,在对本发明的拉链制造装置进行说明之前,先对本 拉链制造装置的加工对象,即拉链用带1进行介绍。

图1是由连结构件连结的拉链用带的部分的主视图。拉链 用带1包括左右拉链带16、16,以及安装在各个拉链带的相对 的边缘部上的左右牙链17、17。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左右牙链 17、17啮合的状态。而且,拉链用带1具有沿长度方向被分开 的靠前部分11和靠后部分12(即拉链用带1具有间断部分)。靠 前部分11和靠后部分12通过连结构件15(粘结带)连结,该连 结构件15以跨过靠前部分11和靠后部分12的各自端部13、14 的方式粘贴。连结构件15在靠前部分11和靠后部分12的端部 13、14位置处,覆盖左右拉链带16、16和左右牙链17、17地 粘贴。

图2是表示连结构件的变形例的拉链用带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上述变形例的连结构件的拉链用带的主要部分剖视 图;在该变形例中,如图中所示,连结构件15是连结拉链用带 1的靠前部分11和靠后部分12的零件18。零件18具有用于连结 靠前部分11的左侧拉链带16和靠后部分12的左侧拉链带16的 第一零件18a,以及用于连结靠前部分11的右侧拉链带16和靠 后部分12的右侧拉链带16的第二零件18b。零件18具有贯通拉 链带16的表里面的一对爪钩19、19′。一侧的爪钩19贯通靠前 部分11的拉链带,另一侧的爪钩19′贯通靠后部分12的拉链 带。爪钩19、19′贯通拉链带16后,被弯折。由此,能够使零 件18(连结构件15)相对于拉链带16防脱。

图4是利用加工部加工后的拉链用带1的局部放大的主视 图;如图中所示,拉链用带1在长度方向每隔规定的间隔形成 将牙链17去除而成的空白部分10。空白部分10利用加工部的冲 头,将牙链冲裁掉而形成。由此可知,利用本发明的加工部进 行如下加工,即采用冲头在拉链用带的长度方向上,每隔规定 距离进行去除几个牙链以形成空白部分10的加工。

实施例一

以下参照附图5~图14对本发明的拉链制造装置进行介绍。 当然,此处的拉链制造装置能够用来对上述的各种形态的拉链 用带1进行加工。

图5是本发明的拉链制造装置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本发 明的拉链制造装置,包括:架台4以及供拉链用带1移动的通路6, 在该通路6上自上游侧依次设有用于对拉链用带1的移动量进 行测量的测长部5、用于对拉链用带1实施规定加工的加工部2、 使得拉链用带在上述通路6中移动的搬送部3。

在通路6中还设有位于加工部2上游侧,用于对拉链用带1 上安装有的连结构件15进行检测的检测部7;根据检测部7的检 测结果对搬送部3或加工部2进行控制,使得加工部2的加工动 作避开连结构件15的控制部8;以及位于测长部5上游侧、搬送 部3下游侧的对拉链用带1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导辊9。

下面对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A、测长部5

在通路6中,测长部5配置于加工部2的上游侧。测长部5具 有固定于架台4的上表面的框架51,以及被支承于框架51上的 测长辊52。测长辊52与拉链用带1的表里面中的一个面接触。 此外,测长部5具有与测长辊52相对配置的按压辊53。按压辊 53与拉链用带1的表里面中另一个面接触,朝向测长辊52按压 拉链用带1。即,拉链用带1受测长辊52和按压辊53夹持。在具 体操作的过程中,测长辊52和拉链用带1之间会产生摩擦阻力。 因此,在拉链用带1移动的同时,测长辊52旋转。测长辊52根 据旋转角度的不同,来测量拉链用带1的移动量。此外,上述 的测长部是以辊式的测长部为一例来进行说明的,但是,光电 式的测长部也能够适用。例如也可以在拉链用带1上设置被检 测点(例如黑点),利用摄像机作为检测部,对该被检测部的数 量进行计数,从而检测拉链用带1的搬送长度。

B、检测部7

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部7具有检测器,检测器为光反射型 检测器或光透过型检测器。如图6所示,实施例一中,检测部7 采用了光透过型检测器。在图中,检测部7具有相对配置的第 一构件72和第二构件73。在第一构件72和第二构件73之间具有 供拉链用带1通过的间隙74。当拉链用带1通过间隙74时,第一 构件72与拉链用带1的表面相对。而且,第二构件73与拉链用 带1的背面相对。此外,检测部7具有基部71。第一构件72和第 二构件73自基部71的一面向侧方平行地突出。基部71固定于测 长部5的框架51(见后述)上。在第一构件72和第二构件73的 至少一方上设有检测器。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器包括第一检 测器75和第二检测器76,在第一构件72的与第二构件73相面对 的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检测器75。在所述第二构件73上与所 述第一检测器75对应地设有第二检测器76。在本实施方式中, 以第一检测器75为发光元件、第二检测器76为受光元件为例进 行说明。第一检测器75和第二检测器76是当拉链用带1通过第 一构件72和第二构件73之间的间隙74时,以朝向拉链带16的表 里面的姿势配置。第一检测器75和第二检测器76检测出正通过 间隙74的拉链用带1或者连结构件15。此处,第一检测器75的 个数和第二检测器76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为多个,本 实施例中以两个为例来进行说明。即在第一构件72上设有沿第 一构件72的突出方向隔开规定距离设置的两个第一检测器 75a、75b,而在第二构件73上设有两个隔开规定间隔地、并与 第一检测器75a、75b对应的第二检测器76a、76b。此外,上 述突出方向与拉链用带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同向。一侧 的第一检测器75a和一侧的第二检测器76a对拉链用带1的左侧 的拉链带16进行检测。另一侧的第一检测器75b和另一侧的第 二检测器76b对拉链用带1的右侧的拉链带16进行检测。此外, 检测部7的检测信号被发送至控制部8。此外,如图5所示,将 检测部7安装于测长部5的框架51上。当然,其安装位置不限于 此,还可以配置于测长部5和加工部2之间的任意位置。

此外,图7是表示检测部7检测出连结构件15的状态的主要 部分的放大图。如图所示,连结构件15与拉链用带1一起通过 检测部7的第一构件72和第二构件73之间的间隙74。当拉链用 带是能透光的拉链用带时,检测部7可以采用光透过型检测器, 此时,光透过型的检测器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一方上设 有第一检测器,另一方上设有第二检测器。而且,第一构件和 第二构件的任一方为发光元件,另一方为受光元件。发光元件 发光,拉链带16能够透光,光就由受光元件接受;另一方面, 连结构件15无法透光,光就无法由受光元件接受。因此,当检 测部7检测到不透光时,将检测信号向控制部8输送。另外,当 拉链用带是不透光的拉链用带时,检测部7能够适用光反射型 的检测器,在该情况下,检测部7检测来自拉链带16和连结构 件15的反射率,根据反射率的不同,向控制部8输送检测信号。 在反射型的检测器的情况下,检测器仅设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 件的任意一方。

此外,图8是表示检测部7检测出连结构件15的状态的作用 说明图(检测时);如图8中所示,当连结构件15进入检测部7 的间隙74时,检测部7发出信号给控制部8,控制部8控制搬送 部3或加工部2进行相应动作。关于具体动作,将在下文详细说 明。

C、加工部2

加工部2设于架台4的上表面,用于对拉链用带1进行预定 的加工。在本发明中,加工部2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多种 加工结构。例如:加工部2具有冲头,该冲头用于在拉链用带1 上长度方向每隔规定间隔对几个牙链17进行去除,而形成空白 部分10(图略)。加工部2的其它例子为在拉链用带1的长度方 向上每隔规定间隔安装止码。或者,对拉链用带的长度方向每 隔规定间隔进行切断。以上只是举出了加工部2的几个例子, 但本发明的加工部2不限于此,还可以为除上述例子以外的其 它的结构。

D、搬送部3

通路中,在加工部2的下游侧,配置有将拉链用带1向加工 部2导入,并且自加工部2将拉链用带1排出的搬送部3。搬送部 3具有固定于架台4的上表面的框架31,以及被支承于框架31 上的搬送辊32。搬送辊32与拉链用带1的表里面中的一个面接 触,由未图示的电机驱动旋转。此外,搬送部3还具有与搬送 辊32相对配置的按压辊33。按压辊33与拉链用带1的表里面中 的另一个面接触,朝向搬送辊按压拉链用带。即,拉链用带1 受搬送辊和按压辊夹持。

具体操作过程中,电机带动搬送辊32旋转,搬送辊32利用 其与拉链用带1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拉链用带1移动。从而将电机 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拉链用带1的直线移动。

E、控制部8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8接收来自检测器7的检测信号,根据检 测部的检测结果对搬送部3和/或加工部2进行控制,从而使得连 结构件15避开加工部2的加工动作。

具体而言,控制部8包括如下两种控制模式,即控制部8中 设定有使搬送部3搬送拉链用带1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 模式是检测部7未检测出连结构件15时的模式。第一模式设定 如下:当搬送部3搬送拉链用带1时,测长辊52旋转,基于测长 辊52的旋转(旋转角度)测定拉链用带1的移动量。当达到预 定的移动量时,控制部8使得搬送部3停止。而后,使得加工部 2动作。加工部2的冲头自拉链用带1将位于冲头的正下方的牙 链17去除。第二模式与上述第一模式在对拉链用带1的移动量 的控制上不同。当检测部7检测出连结构件15时,控制部8利用 第二模式使搬送部3动作。具体而言,第二模式中,搬送部3不 与测长辊52的测定(旋转)建立关系地、且以比第一模式时的 移动量大的移动量搬送拉链用带1。即,当检测部7检测到连结 构件15时,控制部8控制加工部2暂时停止,使连结构件15移动 到超过加工部2的加工位置的位置处后,使加工部2的加工动作 恢复。此外,控制部8对搬送部3的动作进行控制,使连结构件 15移动到超过加工部2的加工位置地搬送拉链用带1。从而,使 得连结构件15避开加工部2的加工动作。当然,控制模式2的控 制方式也不限于此,还可以为使搬送部3的搬送速度变化的如 下控制方式,即在不变更加工部2的控制方式的前提下,当检 测部7检测出连结构件15的情况下,搬送部3使拉链用带1加速, 而使连结构件15移动到超过加工部2的加工位置处。再或者是 当检测部7检测出连结构件15的情况下,搬送部3对拉链用带1 减速,而使连结构件15移动未到达加工部2的加工位置处。此 外,所谓加工位置,当加工部2具有冲头的情况下,是指冲头 的正下方位置。

图9是表示检测部检测出连结构件的状态的作用说明图 (检测后);如图中所示,为检测部7检测到连结构件15时,连 结构件15被搬送部3搬动到超过搬送辊32的位置,从而避开加 工部2的加工动作,当然,此时,连结构件15被搬送得超过加 工部2的距离不限于此,只要能够避开加工部的加工操作,也 可以为其它的位置。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拉链制造装置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如图5所示,电机带动搬送辊32旋转,搬送辊32利用其与拉链 用带1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拉链用带1在通路6内移动。测长部5对 拉链用带1的移动量进行测量,拉链用带1每移动规定长度,控 制部8使得拉链用带1暂停,则由加工部2对位于其加工位置的 拉链用带1进行加工。或者当没有设置测长部5的情况下,控制 部8控制拉链用带1以规定速度在通路6内位移,控制加工部2的 冲头每隔规定时间(即相当于拉链用带1每隔规定间距),对位 于加工部2的加工位置的拉链用带1进行加工。当检测部7未检 测到连结构件15时,控制部8控制拉链制造装置运行在如上所 述的控制方式(也即第一模式)下。而当检测部7检测到连结 构件15时,控制部8运行在第二模式下,即,控制部8控制加工 部2的动作暂时停止,使连结构件15移动到超过加工部2的加工 位置的位置后,使加工部2的加工动作恢复。由此,能够使加 工部2的加工避开连结构件15。或者不改变对加工部2的控制方 式,而搬送部3使得拉链用带1加速移动,或者,搬送部3使得 拉链用带1减速移动。如此一来,在拉链制造装置中,根据具 体情况的不同,循环进行如下的工作过程,即当检测部7未检 测到连结构件15时,控制部8控制加工部2对拉链用带1进行正 常的加工操作;而当检测部7检测到连结构件15时,控制部8控 制加工部2或搬送部3使得连结构件15避开加工部2的加工动 作。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拉链用带1上的连接部15进行自动识 别,并能够防止连接部15和加工部2接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因而对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 构件或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 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在拉链制造装置中,在测长部5的上 游侧还设置了张力施加部100,张力施加部由固定于架台4的上 表面框架101支承。而检测部7就设置于张力施加部100上。此 处,配置张力施加部100用于如下目的:对被朝向加工部2导入 的拉链用带1施加张力(与搬送方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链用 带1上不产生松弛,提高测长部上的测长精度。

下面参考图11和图12对本实施例的张力施加部100进行说 明。所述张力施加部100包括用于夹持拉链用带1的相对配置的 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3。在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3 之间具有供拉链用带1通过的间隙111。张力施加部100和检测 部7共用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3。即,张力施加部100的第 一构件102也是检测部7的第一构件。此外,张力施加部100的 第二构件103也是检测部7的第二构件。两个第一检测器75a、 75b和两个第二检测器76a、76b分别对应地设于第一构件102 和第二构件103上,在第一构件102上的与第二构件103相对的 面上还设有沿第一构件10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用于与拉链用 带1的牙链17不干涉地使牙链17通过的避让槽104。此处,仅在 拉链用带1的表面侧配置牙链。因此,槽部104仅存在于第一构 件102上。当在拉链用带1的表里面均并配置有牙链17的情况下 (跨过拉链带16的表里面配置的情况下),在第一构件102和第 二构件103的两方形成槽部104。此外,张力施加部100的具体 结构如下,在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3上还设有两个贯通 孔,在该两个贯通孔中贯穿有张力调整销105(本实施方式中 以两个贯通孔为例,但不仅限于两个,还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贯 通孔),张力调整销105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06,另一端为大 直径的头部107,在每个头部107与第一构件102或螺母106与 第二构件103之间还分别设有压缩弹簧108(优选螺旋压缩弹 簧)。由此,以使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3相互靠近的方式, 对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3施力。此外,在第一构件和第二 构件的外端上,在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3相对的面上,分 别设有越远离拉链用带1壁厚越薄的斜面。由此,在第一构件 102和第二构件103的相对面上,具有越向各构件的前端越逐渐 向分离方向倾斜的斜面。利用该倾斜,在制造装置的维护时, 容易进行将拉链用带1夹在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3之间, 或者自第一构件102和第二构件103之间将拉链用带1拉出的操 作。

此外,在上述张力调整销105(调整构件)的头部107的上表 面上,具有供调节张力调整销105的轴向位置(头部107和第一 构件10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的调节器具(六角扳手)嵌入 的凹部110(六边形的槽)。通过将调节器具嵌入凹部内,使调 整构件旋转,从而改变调整构件的头部107和第一构件102的外 表面之间的距离。由此,使压缩弹簧108的弯曲姿态发生变化, 能够调整压缩弹簧108按压第一构件102的按压力。

具体工作过程中,将拉链用带夹持于第一构件102和第二 构件103之间,使得牙链17位于避让槽104内,而只要调整螺母 106旋入张力调整销105的位置,就可以调整设于头部107和第 一构件102或螺母106与第二构件103之间的压缩弹簧108的压 缩程度,即改变了张力施加部100对拉链用带1的夹持力大小。

另外,张力施加部也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 设置对第一构件的外表面施力的第一压缩弹簧,以及对第二构 件的外表面施力的第二压缩弹簧,从而各压缩弹簧使第一构件 和第二构件相互接近。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 上,做了略微改进,因而对于与上述实施例一相同的构件或组 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记 载的技术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搬送部3不采用搬送辊32,而 采用把持器201结构。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为省略了测 长部5的结构,搬送部3包括分别设于通路6左侧和右侧的左把 持器202和右把持器203,左把持器202和右把持器203分别设 有用于夹持拉链用带1的上腭部204、205和下颚部206、207。 具体操作过程中,左把持器202和右把持器203分别沿拉链用带 1的宽度方向夹持拉链用带1。即,左把持器202把持拉链用带1 左侧的拉链带16。而且右把持器203把持拉链用带1右侧的拉链 带16。

与搬送辊32的转动结构不同地,采用上述结构的搬送部3 时,在每个工作过程中,需要将搬送部3带动拉链用带1从通路 的上游侧位置移动到下游侧位置(如图10的假想线所示),从 而带动拉链用带1向加工部2的方向移动。换句话说,为了使拉 链用带1从上游向下游移动,搬送部3以如下方式反复动作:在 把持住拉链用带1并向下游侧移动到固定位置后(即输送了规 定长度拉链用带1后),该搬送部3松开拉链用带1,返回到上游 侧的初始位置,而且,在检测部检测到连结构件后,对上述搬 送部3的控制与上述实施例一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拉链制造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种拉链制造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种拉链制造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拉链制造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拉链制造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链制造装置,包括:用于使拉链用带(1)移动的通路(6),在该通路(6)上设有用于对拉链用带(1)实施规定的加工的加工部(2)、以及将拉链用带(1)向加工部(2)导入,并且自加工部(2)将拉链用带(1)排出的搬送部(3);所述拉链用带(1)具有用于对带上的间断部进行连结的连结构件(15),拉链制造装置还设有位于加工部(2)上游侧,对拉链用带(1)上安装有的连结构件(15)进行检测的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饰缝纫用品;珠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