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鞋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10939153.6 (22)申请日 2017.10.1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74678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7.12.15 (73)专利权人 象山延新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 航头村应家村38号 (72)发明人 舒海球 (51)Int.Cl. A43D 49/00(2006.01) 审查员 潘红英 (54)发明名称 一种制鞋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鞋机, 包括锤平机, 锤 。
2、平机底面内设有底槽, 底槽内滑运配合连接有锤 平装置, 底槽正上侧的锤平机内设有第一滑运 腔, 第一滑运腔左侧的锤平机内设有传运腔, 传 运腔与第一滑运腔之间的锤平机内壁内回转配 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杆, 第一转杆左 侧延长末尾伸至传运腔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 一锥状轮, 第一转杆右侧延长末尾伸至第一滑运 腔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凸状轮, 第一凸状轮 底部下侧的第一滑运腔内滑运配合连接第一滑 运块, 第一滑运块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 第一顶杆; 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能根据鞋 面走向进行锤平工作,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 高鞋子制作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
3、页 CN 107467802 B 2018.11.16 CN 107467802 B 1.一种制鞋机, 包括锤平机, 其特征在于: 锤平机底面内设有底槽, 底槽内滑运配合连 接有锤平装置, 底槽正上侧的锤平机内设有第一滑运腔, 第一滑运腔左侧的锤平机内设有 传运腔, 传运腔与第一滑运腔之间的锤平机内壁内回转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 杆, 第一转杆左侧延长末尾伸至传运腔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锥状轮, 第一转杆右侧延 长末尾伸至第一滑运腔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凸状轮, 第一凸状轮底部下侧的第一滑运 腔内滑运配合连接第一滑运块, 第一滑运块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一顶杆, 第一 顶杆底部延。
4、长段通穿第一滑运腔与底槽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滑运配合连接, 第一顶杆延 长末尾伸至底槽内且与锤平装置顶部固定连接, 传运腔上侧的锤平机内设有替换装置, 替 换装置右侧的锤平机内互通设有槽部, 槽部上侧的锤平机内设有第二滑运腔, 第二滑运腔 与槽部之间的锤平机内回转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杆, 第二转杆顶部延长段伸 至第二滑运腔内且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凸状轮, 第二转杆底部延长末尾伸至槽部内且末 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齿状轮, 第二凸状轮右侧的第二滑运腔内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运块, 第二滑运块右侧固定设置有向右侧延长设置的第二顶杆, 第二顶杆右侧延长末尾通穿锤平 机右侧外面且内部设有向下延长设置。
5、的弧形鞋面锤平装置, 锤平机上方设置有前后运动 机, 锤平机顶部固定设置有两根导引杆, 导引杆顶部设置有导引凸块, 前后运动机内底部设 置有前后延长设置的滑轨, 导引凸块与滑轨滑运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锤平装置包括接固块、 固定在 所述接固块底部的降震组以及固定在所述降震组底部的下锤平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运块下侧的所述第一顶 杆外表面设有第一压簧, 所述第二滑运块右侧的所述第二顶杆外表面设有第二压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替换装置包括左右延长设置且 上下对称设置的第。
6、二腔室和第一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之间的所述锤平机内 通穿设有导引槽, 所述第二腔室右侧延长末尾与所述槽部左侧端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腔室 与所述传运腔之间的所述锤平机内回转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三转杆, 所述第三转 杆顶部延长末尾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二锥状轮, 所述第三转杆底部延 长末尾伸至所述传运腔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状轮契合连接的第三锥状 轮, 所述导引槽内滑运配合连接有导引块, 所述导引块内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 的螺状杆, 所述螺状杆左侧延长末尾与所述导引槽左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 所述螺状杆右 侧延长末尾与第二马达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
7、马达外表面设置在所述导引槽右侧内壁内且固 定连接, 所述导引块内固定设有第一马达, 所述第一马达顶部配合连接有伸至所述第二腔 室内的第二齿状轮, 所述第一马达底部配合连接有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用以与所述第三 锥状轮契合连接的第四锥状轮, 所述第四锥状轮位于所述第三锥状轮右侧的所述第一腔室 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467802 B 2 一种制鞋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制鞋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制鞋机。 背景技术 0002 鞋子在鞋面裁剪封合完毕后需要进一步对鞋后跟凹凸不平的接缝、 太厚的折边处 进行锤平修整作业, 使鞋口、 鞋面的折边或接合处平整美观。。
8、 传统的锤平方式采用人工手持 锤头进行锤平, 容易伤及操作工人双手, 而且效率低下, 费时费力, 速度慢, 目前市面上的制 鞋机不能根据鞋面走向调动锤头, 修整不精细。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鞋机, 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 题。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制鞋机, 包括锤平机, 所述锤 平机底面内设有底槽, 所述底槽内滑运配合连接有锤平装置, 所述底槽正上侧的所述锤平 机内设有第一滑运腔, 所述第一滑运腔左侧的所述锤平机内设有传运腔, 所述传运腔与所 述第一滑运腔之间的所述锤平机内壁内回转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杆,。
9、 所述第 一转杆左侧延长末尾伸至所述传运腔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锥状轮, 所述第一转杆右侧 延长末尾伸至所述第一滑运腔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凸状轮, 所述第一凸状轮底部下侧 的所述第一滑运腔内滑运配合连接第一滑运块, 所述第一滑运块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长设 置的第一顶杆, 所述第一顶杆底部延长段通穿所述第一滑运腔与所述底槽之间的部分且与 该部分滑运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顶杆延长末尾伸至所述底槽内且与所述锤平装置顶部固定 连接, 所述传运腔上侧的所述锤平机内设有替换装置, 所述替换装置右侧的所述锤平机内 互通设有槽部, 所述槽部上侧的所述锤平机内设有第二滑运腔, 所述第二滑运腔与所述槽 部之间的所述。
10、锤平机内回转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杆, 所述第二转杆顶部延长 段伸至所述第二滑运腔内且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凸状轮, 所述第二转杆底部延长末尾伸 至所述槽部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齿状轮, 所述第二凸状轮右侧的所述第二滑运腔内滑 运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运块, 所述第二滑运块右侧固定设置有向右侧延长设置的第二顶杆, 所述第二顶杆右侧延长末尾通穿所述锤平机右侧外面且内部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弧形鞋 面锤平装置, 所述锤平机上方设置有前后运动机, 所述锤平机顶部固定设置有两根导引杆, 所述导引杆顶部设置有导引凸块, 所述前后运动机内底部设置有前后延长设置的滑轨, 所 述导引凸块与所述滑轨滑运配合连接。 。
11、0005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锤平装置包括接固块、 固定在所述接固块底部的降震 组以及固定在所述降震组底部的下锤平件。 0006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滑运块下侧的所述第一顶杆外表面设有第一压 簧, 所述第二滑运块右侧的所述第二顶杆外表面设有第二压簧。 0007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替换装置包括左右延长设置且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腔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467802 B 3 室和第一腔室, 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之间的所述锤平机内通穿设有导引槽, 所述 第二腔室右侧延长末尾与所述槽部左侧端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传运腔之间的所 述锤平机内回转配合连。
12、接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三转杆, 所述第三转杆顶部延长末尾伸至所 述第一腔室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二锥状轮, 所述第三转杆底部延长末尾伸至所述传运腔 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状轮契合连接的第三锥状轮, 所述导引槽内滑运配 合连接有导引块, 所述导引块内螺状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螺状杆, 所述螺状杆左 侧延长末尾与所述导引槽左侧内壁回转配合连接, 所述螺状杆右侧延长末尾与第二马达配 合连接, 所述第二马达外表面设置在所述导引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导引块内固 定设有第一马达, 所述第一马达顶部配合连接有伸至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第二齿状轮, 所述 第一马达底部配合连接有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
13、且用以与所述第三锥状轮契合连接的第四 锥状轮, 所述第四锥状轮位于所述第三锥状轮右侧的所述第一腔室内。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通过替换装置右侧的锤平机内 互通设槽部, 槽部上侧的锤平机内设第二滑运腔, 第二滑运腔与槽部之间的锤平机内回转 配合连接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杆, 第二转杆顶部延长段伸至第二滑运腔内且外表面固定 设置第二凸状轮, 第二转杆底部延长末尾伸至槽部内且末尾固定设置第一齿状轮, 第二凸 状轮右侧的第二滑运腔内滑运配合连接第二滑运块, 第二滑运块右侧固定设置向右侧延长 设置的第二顶杆, 第二顶杆右侧延长末尾通穿锤平机右侧外面且内部设向下延长设。
14、置的弧 形鞋面锤平装置, 从而实现弧形鞋面锤平装置和锤平装置自动替换工作, 根据鞋面走向进 行锤平工作, 减少采购成本, 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高鞋子制作质 量。 附图说明 0009 为了易于说明, 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0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制鞋机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制鞋机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制鞋机弧形鞋面锤平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发明的前后运动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1-图4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制鞋机, 包括锤平机5, 所述锤平机5底面内设有。
15、底 槽51, 所述底槽51内滑运配合连接有锤平装置510, 所述底槽51正上侧的所述锤平机5内设 有第一滑运腔52, 所述第一滑运腔52左侧的所述锤平机5内设有传运腔53, 所述传运腔53与 所述第一滑运腔52之间的所述锤平机5内壁内回转配合连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杆 524, 所述第一转杆524左侧延长末尾伸至所述传运腔53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锥状轮 531, 所述第一转杆524右侧延长末尾伸至所述第一滑运腔52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凸状 轮521, 所述第一凸状轮521底部下侧的所述第一滑运腔52内滑运配合连接第一滑运块522, 所述第一滑运块522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一顶杆5。
16、25, 所述第一顶杆525底部延 长段通穿所述第一滑运腔52与所述底槽51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滑运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 顶杆525延长末尾伸至所述底槽51内且与所述锤平装置510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传运腔53上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467802 B 4 侧的所述锤平机5内设有替换装置, 所述替换装置右侧的所述锤平机5内互通设有槽部57, 所述槽部57上侧的所述锤平机5内设有第二滑运腔58, 所述第二滑运腔58与所述槽部57之 间的所述锤平机5内回转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杆581, 所述第二转杆581顶部 延长段伸至所述第二滑运腔58内且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凸状轮58。
17、2, 所述第二转杆581底 部延长末尾伸至所述槽部57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一齿状轮571, 所述第二凸状轮582右侧 的所述第二滑运腔58内滑运配合连接有第二滑运块583, 所述第二滑运块583右侧固定设置 有向右侧延长设置的第二顶杆584, 所述第二顶杆584右侧延长末尾通穿所述锤平机5右侧 外面且内部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弧形鞋面锤平装置6, 所述锤平机5上方设置有前后运动机 501, 所述锤平机5顶部固定设置有两根导引杆502, 所述导引杆502顶部设置有导引凸块 503, 所述前后运动机501内底部设置有前后延长设置的滑轨504, 所述导引凸块503与所述 滑轨504滑运配合连接。 001。
18、5 有益地, 所述锤平装置510包括接固块5101、 固定在所述接固块5101底部的降震组 5102以及固定在所述降震组5102底部的下锤平件5103, 从而减少锤平装置510锤平工作时 产生的撞击力, 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6 有益地, 所述第一滑运块522下侧的所述第一顶杆525外表面设有第一压簧523, 所 述第二滑运块583右侧的所述第二顶杆584外表面设有第二压簧585, 通过第一滑运块522和 第二滑运块583分别受到第一压簧523与第二压簧585的顶压力实现自动控制复位工作, 从 而实现往复锤平作业工作。 0017 有益地, 所述替换装置包括左右延长设置且上下对称设置的第。
19、二腔室56和第一腔 室54, 所述第二腔室56和所述第一腔室54之间的所述锤平机5内通穿设有导引槽55, 所述第 二腔室56右侧延长末尾与所述槽部57左侧端互通设置, 所述第一腔室54与所述传运腔53之 间的所述锤平机5内回转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三转杆533, 所述第三转杆533顶部 延长末尾伸至所述第一腔室54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第二锥状轮541, 所述第三转杆533底部 延长末尾伸至所述传运腔53内且末尾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锥状轮531契合连接的第 三锥状轮532, 所述导引槽55内滑运配合连接有导引块551, 所述导引块551内螺状纹配合连 接有左右延长设置的螺状杆553, 所述。
20、螺状杆553左侧延长末尾与所述导引槽55左侧内壁回 转配合连接, 所述螺状杆553右侧延长末尾与第二马达554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马达554外表 面设置在所述导引槽55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导引块551内固定设有第一马达552, 所述第一马达552顶部配合连接有伸至所述第二腔室56内的第二齿状轮561, 所述第一马达 552底部配合连接有伸至所述第一腔室54内且用以与所述第三锥状轮532契合连接的第四 锥状轮542, 所述第四锥状轮542位于所述第三锥状轮532右侧的所述第一腔室54内, 从而实 现弧形鞋面锤平装置6和锤平装置510自动替换工作, 根据鞋面走向进行锤平工作, 减少锤 平设。
21、备的采购成本, 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 0018 初始状态时, 导引块551位于导引槽55内的最左侧位置, 此时, 使第一马达552底部 的第四锥状轮542与第二锥状轮541处于契合状态, 同时, 使第一马达552顶部的第二齿状轮 561最大程度远离槽部57内的第一齿状轮571。 0019 当平面鞋面需要锤平工作时, 通过第一马达552带动第四锥状轮542以及第二齿状 轮561回转, 此时, 由于第二齿状轮561最大程度远离槽部57内的第一齿状轮571, 进而使第 二齿状轮561处于空转状态, 同时, 由第四锥状轮542带动第二锥状轮541以及第二锥状轮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
22、467802 B 5 541底部的第三转杆533回转, 进而由第三转杆533带动第三锥状轮532以及与第三锥状轮 532契合连接的第一锥状轮531回转, 此时, 由第一锥状轮531带动第一转杆524以及第一转 杆524右侧末尾的第一凸状轮521回转, 由于第一滑运块522始终受到第一压簧523的顶压弹 性作用力, 从而由第一凸状轮521回转后带动第一滑运块522持续沿第一滑运腔52内的上下 方向往复滑运, 进而由第一滑运块522带动第一顶杆525以及第一顶杆525底部的锤平装置 510实现上下锤平滑运工作; 0020 当弧形鞋面需要锤平工作时, 通过第二马达554带动螺状杆553回转, 由螺状。
23、杆553 带动导引块551沿导引槽55右侧方向滑运至导引槽55内的最右侧位置时, 此时, 使第一马达 552底部的第四锥状轮542最大程度远离第二锥状轮541, 同时, 使第一马达552顶部的第二 齿状轮561右侧最大外接圆伸至槽部57内且与第一齿状轮571左侧外面契合连接, 此时, 控 制第二马达554停止回转, 同时, 通过第一马达552带动第二齿状轮561回转, 进而由第二齿 状轮561带动第一齿状轮571回转, 并由第一齿状轮571带动第二转杆581以及第二转杆581 上的第二凸状轮582回转, 由于由于第二滑运块583始终受到第二压簧585的顶压弹性作用 力, 从而由第二凸状轮582。
24、回转后带动第二滑运块583持续沿第二滑运腔58内的左右方向往 复滑运, 进而由第二滑运块583带动第二顶杆584以及第二顶杆584右侧面内的弧形鞋面锤 平装置6实现弧形鞋面的锤平工作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通过替换装置右侧的锤平机内 互通设槽部, 槽部上侧的锤平机内设第二滑运腔, 第二滑运腔与槽部之间的锤平机内回转 配合连接上下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杆, 第二转杆顶部延长段伸至第二滑运腔内且外表面固定 设置第二凸状轮, 第二转杆底部延长末尾伸至槽部内且末尾固定设置第一齿状轮, 第二凸 状轮右侧的第二滑运腔内滑运配合连接第二滑运块, 第二滑运块右侧固定设置向右侧。
25、延长 设置的第二顶杆, 第二顶杆右侧延长末尾通穿锤平机右侧外面且内部设向下延长设置的弧 形鞋面锤平装置, 从而实现弧形鞋面锤平装置和锤平装置自动替换工作, 根据鞋面走向进 行锤平工作, 减少采购成本, 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高鞋子制作质 量。 002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467802 B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7467802 B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7467802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