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556837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7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329305.7

申请日:

20171213

公开号:

CN108077304A

公开日:

201805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47/40,A01P7/04,A01G13/00,B64D1/18

主分类号:

A01N47/40,A01P7/04,A01G13/00,B64D1/18

申请人:

巴州极飞农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建臻,张小玉,戴咏诗,马德英

地址:

8415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棉纺织及农副产品加工园(车管所以北、金隆宇纺织东侧)

优先权:

CN201711329305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赵天月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该杀虫剂组合物包括: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包括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该杀虫剂组合物可以对田间害虫进行有效防治,尤其适用于无人机施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包括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包括氟啶虫胺腈,在所述杀虫剂组合物中,所述增效剂的含量为40~60%。 3.一种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进行稀释,以便得到杀虫剂稀释液;采用无人机对所述杀虫剂稀释液进行喷洒,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3~7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5m/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为1.5~2.5m,所述无人机采用仿地飞行方式飞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离心喷头,所述杀虫剂稀释液通过所述离心喷头喷出,所述离心喷头的喷幅为2~4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稀释倍数为40~6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00~600mL/667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50mL/667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剂稀释液中氟啶虫胺腈和增效剂的总用量为16.5~23.1g·ai/ha。 11.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棉蚜中的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喷洒技术的发展,具有喷药功能的无人机在植保领域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无人机喷药具有不损害作物,喷洒雾滴粒径小的有点。无人机喷药与传统的机械施药相比,由于其载荷限制,其用水量极底,因此覆盖面相比传统机械施药要小,防治效果仍与传统机械施药有一定差距,往往需要增加用药量才能达到与传统机械施药近似的防效。

因此,现有的利用无人机防治害虫的手段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该杀虫剂组合物可以对田间害虫进行有效防治,尤其适用于无人机施药。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杀虫剂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杀虫剂组合物包括: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包括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通过采用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作为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氟啶虫胺腈在田间害虫防治中的防效,有效减少氟啶虫胺腈所需的药量并提高药效;由此,采用上述增效剂的氟啶虫胺腈杀虫剂组合物尤其适用于无人机施药。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包括氟啶虫胺腈,在所述杀虫剂组合物中,所述增效剂的含量为40~60%。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杀虫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杀虫方法包括:将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进行稀释,以便得到杀虫剂稀释液;采用无人机对所述杀虫剂稀释液进行喷洒,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3~7m/s。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杀虫剂方法采用无人机喷洒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害虫防效高,可替代传统的地面药械施药。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杀虫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5m/s。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为1.5~2.5m,所述无人机采用仿地飞行方式飞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离心喷头,所述杀虫剂稀释液通过所述离心喷头喷出,所述离心喷头的喷幅为2~4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稀释倍数为40~6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00~600mL/667m2。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50mL/667m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杀虫剂稀释液中氟啶虫胺腈和增效剂的总用量为16.5~23.1g·ai/ha。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棉蚜中的用途。通过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以无人机施药的方式防治棉蚜,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棉蚜的防效,可替代传统的地面药械施药。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实施例1中不同飞行速度下雾滴覆盖率的实验结果图;

图2是实施例2中不同飞行高度下雾滴覆盖率的实验结果图;

图3是实施例3中不同飞行速度下雾滴沉积量的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杀虫剂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杀虫剂组合物包括: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增效剂,所述增效剂包括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通过采用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作为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氟啶虫胺腈在田间害虫防治中的防效,有效减少氟啶虫胺腈所需的药量;由此,采用上述增效剂的氟啶虫胺腈杀虫剂组合物尤其适用于无人机施药。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包括氟啶虫胺腈,杀虫剂组合物中增效剂的含量可以为40~60%。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液体增效剂时,其含量为40~60v%;当采用尿素作为增效剂时,尿素的含量为40~60wt%。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所采用的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组分包括: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 30~85%;

N-R-2-吡咯烷酮化合物 8~60%;

溶剂 0~50%;

吡咯烷酮化合物中的取代基R为H或C1-12烷基中的一种;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65、吐温-80或吐温-85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可以为甲醇、乙醇、甲苯、二甲苯、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优选地,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5~70%;

N-甲基-2-吡咯烷酮:10~40%;

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7~40%。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杀虫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杀虫方法包括:将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进行稀释,以便得到杀虫剂稀释液;采用无人机对所述杀虫剂稀释液进行喷洒,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3~7m/s。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通过采用控制无人机以上述飞行速度喷洒杀虫剂稀释液,可以显著提高药液在作物叶片上的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使药液更为均匀、全面地覆盖在作物叶片上,从而显著提高杀虫剂组合物对害虫的防效。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无人机进行施药,可以达到与传统地面机械施药等同或更佳的害虫防效,且具有自动化水平高,药液用量少的优势,可替代传统地面机械施药方式处理田间害虫。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上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可以为5m/s。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无人机喷洒过程中药液在作物叶片上的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杀虫剂组合物对害虫的防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上述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可以为1.5~2.5m,所述无人机采用仿地飞行方式飞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仿地飞行”是指无人机根据作物起伏形貌调整飞行的海拔高度,从而使飞行过程中,无人机与作物之间的高度一定。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无人机喷洒过程中药液在作物叶片上的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从而进一步提杀虫剂组合物对害虫的防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无人机上设置有离心喷头,所述杀虫剂稀释液通过所述离心喷头喷出,所述离心喷头的喷幅为2~4m。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无人机工作的工作精度和效率。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人机可以采用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装置进行定位。由此,可以使无人机航线飞行精度达到厘米级,从而使喷洒更精准,也能更好地避开障碍物。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杀虫剂组合物中的氟啶虫胺腈悬浮液可以采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液。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杀虫剂组合物的稀释倍数可以为40~60。由此,按照该稀释倍数将杀虫剂组合物稀释得到杀虫剂稀释液,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对害虫的防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可以为400~600mL/667m2。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由于无人机药箱负载有限,如果需要对害虫进行高药液量处理,只能通过往复喷雾的方式实现。而通过将杀虫剂释液的用量设置在400~600mL/667m2,既可以适用无人机喷洒的实际操作条件,又可以达到理想的经济防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50mL/667m2。由此,可以进一步适用无人机喷洒的实际操作条件,达到理想的经济防效。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杀虫剂稀释液中氟啶虫胺腈和增效剂的总用量为16.5~23.1g·ai/ha。需要说明的是,杀虫剂稀释液中有效成分的用量为16.5~23.1g·ai/ha,所述有效成分是指氟啶虫胺腈悬浮剂中的氟啶虫胺腈和增效剂。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棉蚜中的用途。通过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以无人机施药的方式防治棉蚜,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棉蚜的防效,可替代传统的地面药械施药。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性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考察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施药的雾滴覆盖率

本实施例中以无人机喷洒示踪剂为例,分别测试了无人机飞行速度在3m/s、5m/s和7m/s时,示踪剂在测试区域内接受带上的覆盖率,并以此分析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喷洒药液的沉积特性。

结果表明,如图1所示,无人机在低速(3m/s)通过测试区域时雾滴的覆盖率较高;在5m/s和7m/s的飞行速度下,雾滴覆盖率接近。

实施例2

考察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高度下施药的雾滴覆盖率

本实施例中以无人机喷洒示踪剂为例,分别测试了飞行高度为2.5m和1.5m时的雾滴覆盖率。结果显示,在1.5m的飞行高度时雾滴覆盖率较高,达到6.84%。但此时雾滴沉积优势区域更为集中,雾滴覆盖率大于3%的区域宽度为2m,喷幅已明显小于实际作业中的3m喷幅。如果在作业时喷洒作物灌层,容易造成漏喷情况。为了避免漏喷,在1.5m高度下作业时需要缩小实际喷幅,从而导致单位时间内的作业面积降低,影响无人机的作业效率。在2.5m的飞行高度时,雾滴覆盖率降低至3.16%。因此,可以在以上测试的两个飞行高度之间进行调整,可以使雾滴覆盖率与有效喷幅之间达到平衡,从而同时保证药效和作业效率。

实施例3

考察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施药的雾滴沉积量

本实施例中分别测试了无人机飞行速度在3m/s、5m/s和7m/s时,喷洒的药液在测试区域内塑料接收器上的单位面积沉积量。

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当飞行速度为3m/s时,塑料接收器上单位面积沉积量为0.28μL/cm2,离地面高度为1m的塑料接收器上沉积药液较多;当飞行速度为5m/s时,塑料接收器上的单位面积沉积量为0.44μL/cm2,不同离地高度的塑料接收器上沉积量无差别;当飞行速度为7m/s时,塑料接收器上的单位面积沉积量为0.33μL/cm2,不同离地高度塑料接收器的沉积量差异很小。综合上述结果,无人机在通过测试区域时,5m/s的飞行速度下得到了更佳的沉积效果。这一结果与实施例1中不同飞行速度下测得的雾滴覆盖率规律并不相同,在实施例1中,无人机低速飞行(3m/s)时获得了更高的雾滴覆盖率,而在实施例2中,无人机以5m/s速度飞行时获得了更大的沉积量。推测原因可能为,实施例1中,用于接收雾滴的纸带(接受带)置于地面附近,这个区域中无人机产生的下旋气流与地面回弹气流相遇,当无人机以较低速度飞行时,雾滴有较大机会撞在水平放置的接受带上,而实施例2中的塑料接收器放置位置较高,这个区域的气流场仍以向下运动为主,无人机飞行速度对于雾滴撞击在塑料接收器上的概率影响较小。

实施例4

考察不同用量增效剂与氟啶虫胺腈组成的杀虫剂组合物对棉蚜的防效,其中,下述“增效剂A”包括5~70%的吐温类表面活性剂、10~40%的N-甲基-2-吡咯烷酮和7~40%的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增效剂A的亩用量为15g/667m2,尿素的亩用量为5-10g/667m2,本次实施例使用量为6g/667m2。

1.处理设置

共设置6个处理,每处理重复四次,处理设置如表1所示。(以下表中试验制剂量表示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施药量,药液量表示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

表1处理设置

2.小区设计

每处理设置4个重复,共24个小区,每小区180m2。

3.施药方法

划定小区后,调查蚜虫虫口基数,次日清晨按照药剂浓度由低到高一次量取药液,分别与增效剂搅拌均匀后喷施。更换增效剂时,换药箱。

4.调查方法

每处理设置4个小区,每个小区取3个点调查,每点调查5株棉苗。施药前调查整株蚜虫基数,施药后1d、3d、5d、7d、9d、11d和14d各采用同样方法调查一次,分别计算虫口退减率及防效,计算防效效果,并对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5.结果讨论

5.1药后1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由表2,药后1d,空白对照组蚜虫退减率为-45.86%,推荐剂量处理防效为-40.00%,7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或尿素的防效分别达到37.37%和25.92%,5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或尿素的防效分别达到75.18%和84.36%,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5.2药后3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由表2,药后3d,7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表现出更好的防效,达到95.50%,5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或尿素的处理继续表现出良好的防效,分别达到98.94%和99.52%。

5.3药后5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由表2,药后5d,各处理防效显著继续升高,空白对照组蚜虫退减率为-207.37%,各处理防治效果显著。7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的处理防效达到97.88%。5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或尿素的处理99.78%和99.86%。

增效剂对70%推荐剂量杀虫剂表现出增效作用,高于或相当于100%推荐剂量杀虫剂的效果,表现出了显著的减量增效作用。

5.4药后7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由表3,药后7d,各处理对棉蚜的防治持续高效,各处理与药后5d情况基本相同,增效剂在70%药量时防效与100%药量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增效剂具备减药30%并保证防治效果的潜力。

5.5药后9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由表3,药后9d,各处理对棉蚜的防治持续有效,各处理与药后5~7d情况基本相同。增效剂在70%药量时防效与100%药量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增效剂具备减药30%并保证防治效果的潜力。

5.6药后14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由表4,药后14d,无人机施药依旧显示出高效,空白对照组棉蚜自然退减率达到了78.6%。各处理均表现出优良的持效期,药后14d,通过添加增效剂,达到了农药减量增效的目的。

综上,在加入增效剂A的处理中,50%推荐剂量药量组速效性较好,药后1d防效为75%,70%推荐剂量药量组速效性一般;在药后3d和5d的调查结果中,两组均表现出理想的效果,防效都在95%以上,结合速效性结果,该增效剂可以帮助P20无人机在喷施氟啶虫胺腈时减药50%推荐剂量。加入尿素的处理中,50%推荐剂量药量组是各处理中效果最好的一组,药后1d防效为84%,药后3d和5d防效都大于95%,而70%推荐剂量药量组在同期调查中防效略低于50%推荐剂量,该增效剂可以帮助P20无人机喷施氟啶虫胺腈时减药50%。

表2药后1~5d虫口退减率及防效

表3药后7~11d虫口退减率及防效

表4药后14d虫口退减率及防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329305.7 (22)申请日 2017.12.13 (71)申请人 巴州极飞农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8415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 蒙古自治州尉犁县棉纺织及农副产品 加工园 (车管所以北、 金隆宇纺织东 侧) (72)发明人 郭建臻 张小玉 戴咏诗 马德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赵天月 (51)Int.Cl. A01N 47/40(2006.01) A01P 7/04(2006.01) A。

2、01G 13/00(2006.01) B64D 1/18(2006.01) (54)发明名称 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 该 杀虫剂组合物包括: 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增效 剂, 所述增效剂包括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 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 该杀虫 剂组合物可以对田间害虫进行有效防治, 尤其适 用于无人机施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08077304 A 2018.05.29 CN 108077304 A 1.一种杀虫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增效剂, 所述增效剂包 括吐温类表面活性剂。

3、与吡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包括氟啶 虫胺腈, 在所述杀虫剂组合物中, 所述增效剂的含量为4060。 3.一种杀虫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进行稀释, 以便得到杀虫剂稀释液; 采用无人机对所述杀虫剂稀释液进行喷洒, 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37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5m/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为1.52.5m, 所述无人机采用仿地飞行方式飞行。 6.根据权。

4、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离心喷头, 所述 杀虫剂稀释液通过所述离心喷头喷出, 所述离心喷头的喷幅为24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稀释倍数为40 6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00 600mL/667m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50mL/ 667m2。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中氟啶虫胺腈和 增效剂的总用量为16.523.1gai/ha。 11.权利要求1或2所述。

5、的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棉蚜中的用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077304 A 2 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领域, 具体而言,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无人机喷洒技术的发展, 具有喷药功能的无人机在植保领域的使用范围越来 越广泛。 无人机喷药具有不损害作物, 喷洒雾滴粒径小的有点。 无人机喷药与传统的机械施 药相比, 由于其载荷限制, 其用水量极底, 因此覆盖面相比传统机械施药要小, 防治效果仍 与传统机械施药有一定差距, 往往需要增加用药量才能达到与传统机械施药近似的防效。 0003 因此, 现有。

6、的利用无人机防治害虫的手段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 本发明的 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杀虫剂组合物和杀虫方法。 该杀虫剂组合物可以对田间害虫进行有效防 治, 尤其适用于无人机施药。 0005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杀虫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 杀虫剂组合物包括: 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增效剂, 所述增效剂包括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 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 0006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 通过采用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 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作为增效剂, 可以显著提。

7、高氟啶虫胺腈在田间害虫防治中 的防效, 有效减少氟啶虫胺腈所需的药量并提高药效; 由此, 采用上述增效剂的氟啶虫胺腈 杀虫剂组合物尤其适用于无人机施药。 0007 另外,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包括氟啶虫胺腈, 在所述杀虫 剂组合物中, 所述增效剂的含量为4060。 0009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杀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杀虫 方法包括: 将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进行稀释, 以便得到杀虫剂稀释液; 采用无人机对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进行喷洒, 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37。

8、m/s。 001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杀虫剂方法采用无人机喷洒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 害 虫防效高, 可替代传统的地面药械施药。 0011 另外,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杀虫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2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5m/s。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为1.52.5m, 所述无人机采用 仿地飞行方式飞行。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离心喷头,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通 过所述离心喷头喷出, 所述离心喷头的喷幅为24m。 00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杀虫剂组合物的稀释倍数。

9、为4060。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8077304 A 3 0016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00600mL/667m2。 0017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50mL/667m2。 001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中氟啶虫胺腈和增效剂的总用量为 16.523.1gai/ha。 0019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本发明提出了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棉蚜中的 用途。 通过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 以无人机施药的方式防治棉蚜, 可以进 一步提高对棉蚜的防效, 可替代传统的地面药械施药。 0。

10、020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 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 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 明显和容易理解, 其中: 0022 图1是实施例1中不同飞行速度下雾滴覆盖率的实验结果图; 0023 图2是实施例2中不同飞行高度下雾滴覆盖率的实验结果图; 0024 图3是实施例3中不同飞行速度下雾滴沉积量的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仅用于解释本发 明,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

11、的, 按照本领域内的文 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 均 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6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杀虫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 杀虫剂组合物包括: 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增效剂, 所述增效剂包括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 咯烷酮化合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 002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 通过采用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 物的组合物和尿素中的至少之一作为增效剂, 可以显著提高氟啶虫胺腈在田间害虫防治中 的防效, 有效减少氟啶虫胺腈所需的药量; 由此, 采用上述增效剂的氟啶虫胺腈杀。

12、虫剂组合 物尤其适用于无人机施药。 0028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包括氟啶虫胺腈, 杀虫剂组合物中 增效剂的含量可以为4060。 需要说明的是, 当采用液体增效剂时, 其含量为4060v; 当采用尿素作为增效剂时, 尿素的含量为4060wt。 0029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本发明所采用的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与吡咯烷酮化合物 的组合物组分包括: 0030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 3085; 0031 N-R-2-吡咯烷酮化合物 860; 0032 溶剂 050; 0033 吡咯烷酮化合物中的取代基R为H或C1-12烷基中的一种; 0034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 吐温-。

13、40、 吐温-60、 吐温-65、 吐温-80或吐温-85中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8077304 A 4 的至少一种。 0035 所述溶剂可以为甲醇、 乙醇、 甲苯、 二甲苯、 丙酮、 N,N-二甲基甲酰胺、 N,N-二甲基 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0036 其中, 优选地, 0037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 570; 0038 N-甲基-2-吡咯烷酮: 1040; 0039 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 740。 0040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杀虫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杀虫 方法包括: 将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进行稀释, 以便得到杀虫。

14、剂稀释液; 采用无人机对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进行喷洒, 所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为37m/s。 发明人在实验中发现, 通 过采用控制无人机以上述飞行速度喷洒杀虫剂稀释液, 可以显著提高药液在作物叶片上的 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 使药液更为均匀、 全面地覆盖在作物叶片上, 从而显著提高杀虫剂组 合物对害虫的防效。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 利用无人机进行施药, 可以达到与传统地面机械施 药等同或更佳的害虫防效, 且具有自动化水平高, 药液用量少的优势, 可替代传统地面机械 施药方式处理田间害虫。 0041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上述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可以为5m/s。 由此, 可以进一步 提高无人机喷洒过程中。

15、药液在作物叶片上的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 从而进一步提高杀虫剂 组合物对害虫的防效。 0042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上述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可以为1.52.5m, 所述无人机 采用仿地飞行方式飞行。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 “仿地飞行” 是指无人机根据作物起伏形貌调 整飞行的海拔高度, 从而使飞行过程中, 无人机与作物之间的高度一定。 由此, 可以进一步 提高无人机喷洒过程中药液在作物叶片上的雾滴覆盖率和沉积量, 从而进一步提杀虫剂组 合物对害虫的防效。 0043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无人机上设置有离心喷头, 所述杀虫剂稀释液通过所 述离心喷头喷出, 所述离心喷头的喷幅为24m。 由此, 。

16、可以进一步提高无人机工作的工作 精度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无人机可以采用RTK(Real-time kinematic, 实时 动态)定位装置进行定位。 由此, 可以使无人机航线飞行精度达到厘米级, 从而使喷洒更精 准, 也能更好地避开障碍物。 0044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杀虫剂组合物中的氟啶虫胺腈悬浮液可以采用22氟 啶虫胺腈悬浮液。 0045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杀虫剂组合物的稀释倍数可以为4060。 由此, 按照该 稀释倍数将杀虫剂组合物稀释得到杀虫剂稀释液, 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对害虫的防效。 0046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可以为4006。

17、00mL/667m2。 发明 人在实验中发现, 由于无人机药箱负载有限, 如果需要对害虫进行高药液量处理, 只能通过 往复喷雾的方式实现。 而通过将杀虫剂释液的用量设置在400600mL/667m2, 既可以适用 无人机喷洒的实际操作条件, 又可以达到理想的经济防效。 0047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为450mL/667m2。 由此, 可以进一 步适用无人机喷洒的实际操作条件, 达到理想的经济防效。 0048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杀虫剂稀释液中氟啶虫胺腈和增效剂的总用量为16.5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8077304 A 5 23.1gai/ha。 。

18、需要说明的是, 杀虫剂稀释液中有效成分的用量为16.523.1gai/ha, 所述有效成分是指氟啶虫胺腈悬浮剂中的氟啶虫胺腈和增效剂。 0049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本发明提出了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在防治棉蚜中的 用途。 通过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杀虫剂组合物, 以无人机施药的方式防治棉蚜, 可以进 一步提高对棉蚜的防效, 可替代传统的地面药械施药。 0050 下面参考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 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描述 性的, 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51 实施例1 0052 考察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施药的雾滴覆盖率 0053 本实施例中以无人机喷洒示踪剂为。

19、例, 分别测试了无人机飞行速度在3m/s、 5m/s 和7m/s时, 示踪剂在测试区域内接受带上的覆盖率, 并以此分析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 喷洒药液的沉积特性。 0054 结果表明, 如图1所示, 无人机在低速(3m/s)通过测试区域时雾滴的覆盖率较高; 在5m/s和7m/s的飞行速度下, 雾滴覆盖率接近。 0055 实施例2 0056 考察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高度下施药的雾滴覆盖率 0057 本实施例中以无人机喷洒示踪剂为例, 分别测试了飞行高度为2.5m和1.5m时的雾 滴覆盖率。 结果显示, 在1.5m的飞行高度时雾滴覆盖率较高, 达到6.84。 但此时雾滴沉积 优势区域更为集中, 雾滴覆。

20、盖率大于3的区域宽度为2m, 喷幅已明显小于实际作业中的3m 喷幅。 如果在作业时喷洒作物灌层, 容易造成漏喷情况。 为了避免漏喷, 在1.5m高度下作业 时需要缩小实际喷幅, 从而导致单位时间内的作业面积降低, 影响无人机的作业效率。 在 2.5m的飞行高度时, 雾滴覆盖率降低至3.16。 因此, 可以在以上测试的两个飞行高度之间 进行调整, 可以使雾滴覆盖率与有效喷幅之间达到平衡, 从而同时保证药效和作业效率。 0058 实施例3 0059 考察无人机在不同飞行速度下施药的雾滴沉积量 0060 本实施例中分别测试了无人机飞行速度在3m/s、 5m/s和7m/s时, 喷洒的药液在测 试区域内。

21、塑料接收器上的单位面积沉积量。 0061 结果表明, 如图2所示, 当飞行速度为3m/s时, 塑料接收器上单位面积沉积量为 0.28 L/cm2, 离地面高度为1m的塑料接收器上沉积药液较多; 当飞行速度为5m/s时, 塑料接 收器上的单位面积沉积量为0.44 L/cm2, 不同离地高度的塑料接收器上沉积量无差别; 当 飞行速度为7m/s时, 塑料接收器上的单位面积沉积量为0.33 L/cm2, 不同离地高度塑料接 收器的沉积量差异很小。 综合上述结果, 无人机在通过测试区域时, 5m/s的飞行速度下得到 了更佳的沉积效果。 这一结果与实施例1中不同飞行速度下测得的雾滴覆盖率规律并不相 同, 。

22、在实施例1中, 无人机低速飞行(3m/s)时获得了更高的雾滴覆盖率, 而在实施例2中, 无 人机以5m/s速度飞行时获得了更大的沉积量。 推测原因可能为, 实施例1中, 用于接收雾滴 的纸带(接受带)置于地面附近, 这个区域中无人机产生的下旋气流与地面回弹气流相遇, 当无人机以较低速度飞行时, 雾滴有较大机会撞在水平放置的接受带上, 而实施例2中的塑 料接收器放置位置较高, 这个区域的气流场仍以向下运动为主, 无人机飞行速度对于雾滴 撞击在塑料接收器上的概率影响较小。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8077304 A 6 0062 实施例4 0063 考察不同用量增效剂与氟啶虫胺腈组成。

23、的杀虫剂组合物对棉蚜的防效, 其中, 下 述 “增效剂A” 包括570的吐温类表面活性剂、 1040的N-甲基-2-吡咯烷酮和740 的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 所述增效剂A的亩用量为15g/667m2, 尿素的亩 用量为5-10g/667m2, 本次实施例使用量为6g/667m2。 0064 1.处理设置 0065 共设置6个处理, 每处理重复四次, 处理设置如表1所示。 (以下表中试验制剂量表 示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的施药量, 药液量表示杀虫剂稀释液的用量) 0066 表1处理设置 0067 0068 2.小区设计 0069 每处理设置4个重复, 共24个小区, 每小区18。

24、0m2。 0070 3.施药方法 0071 划定小区后, 调查蚜虫虫口基数, 次日清晨按照药剂浓度由低到高一次量取药液, 分别与增效剂搅拌均匀后喷施。 更换增效剂时, 换药箱。 0072 4.调查方法 0073 每处理设置4个小区, 每个小区取3个点调查, 每点调查5株棉苗。 施药前调查整株 蚜虫基数, 施药后1d、 3d、 5d、 7d、 9d、 11d和14d各采用同样方法调查一次, 分别计算虫口退减 率及防效, 计算防效效果, 并对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0074 5.结果讨论 0075 5.1药后1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0076 由表2, 药后1d, 空白对照组蚜虫。

25、退减率为-45 .86, 推荐剂量处理防效为- 40.00, 7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或尿素的防效分别达到37.37和 25.92, 5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或尿素的防效分别达到75.18和 84.36, 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0077 5.2药后3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0078 由表2, 药后3d, 7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表现出更好的防效, 达 到95.50, 5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或尿素的处理继续表现出良好的防 效, 分别达到98.94和99.52。 0079 5.3药后5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

26、0080 由表2, 药后5d, 各处理防效显著继续升高, 空白对照组蚜虫退减率为-207.37,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8077304 A 7 各处理防治效果显著。 7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的处理防效达到 97.88。 50推荐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中加入增效剂A或尿素的处理99.78和99.86。 0081 增效剂对70推荐剂量杀虫剂表现出增效作用, 高于或相当于100推荐剂量杀 虫剂的效果, 表现出了显著的减量增效作用。 0082 5.4药后7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0083 由表3, 药后7d, 各处理对棉蚜的防治持续高效, 各处理与药后5d情况基。

27、本相同, 增 效剂在70药量时防效与100药量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增效剂具备减药30并保 证防治效果的潜力。 0084 5.5药后9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0085 由表3, 药后9d, 各处理对棉蚜的防治持续有效, 各处理与药后57d情况基本相 同。 增效剂在70药量时防效与100药量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增效剂具备减药30 并保证防治效果的潜力。 0086 5.6药后14d不同增效剂对无人机防治棉蚜药效的影响 0087 由表4, 药后14d, 无人机施药依旧显示出高效, 空白对照组棉蚜自然退减率达到了 78.6。 各处理均表现出优良的持效期, 药后14d, 通过添。

28、加增效剂, 达到了农药减量增效的 目的。 0088 综上, 在加入增效剂A的处理中, 50推荐剂量药量组速效性较好, 药后1d防效为 75, 70推荐剂量药量组速效性一般; 在药后3d和5d的调查结果中, 两组均表现出理想的 效果, 防效都在95以上, 结合速效性结果, 该增效剂可以帮助P20无人机在喷施氟啶虫胺 腈时减药50推荐剂量。 加入尿素的处理中, 50推荐剂量药量组是各处理中效果最好的 一组, 药后1d防效为84, 药后3d和5d防效都大于95, 而70推荐剂量药量组在同期调查 中防效略低于50推荐剂量, 该增效剂可以帮助P20无人机喷施氟啶虫胺腈时减药50。 0089 表2药后15。

29、d虫口退减率及防效 0090 0091 0092 表3药后711d虫口退减率及防效 0093 0094 表4药后14d虫口退减率及防效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8077304 A 8 0095 009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 例” 、 或 “一些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 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0097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8077304 A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10 CN 108077304 A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1 CN 108077304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