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74995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96440.8

申请日:

2015.07.08

公开号:

CN105040783A

公开日:

2015.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C 1/266登记生效日:20160727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吕庆东变更后权利人: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30325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五台乡双龙村变更后权利人: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路118号22层|||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3C 1/26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吕庆东变更后:秦朝晖|||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C 1/266申请日:20150708|||公开

IPC分类号:

E03C1/266

主分类号:

E03C1/266

申请人:

吕庆东

发明人:

吕庆东

地址:

130325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五台乡双龙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包括动力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支撑系统,动力系统由排污扇叶和电动机组成,排污扇叶一方面带动电动机旋转发电,同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另一方面,排污扇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排污管道入口流入的污物甩入垃圾盒内。电气控制器判断排污管道是否有堵塞,并根据情况控制电动机运转。支架系统通过调节连杆的位置进而安装固定在排污管道上。本发明能够自动将污物与污水分开,避免了下游排污管道的堵塞;同时又将能量储存,在排污管道堵塞的时候,又能够通过电动机的旋转自动排污。有效减少排污管道堵塞,又有效利用了能源,应用前景广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包括动力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系统由排污管道入口(1)、排污扇叶(4)、电动机(5)组成,所述的排污扇叶(4)安装在排污管道入口(1)下部,电动机(5)安装在排污扇叶(4)下部,电动机(5)的主轴与排污扇叶(4)的主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器(6)和传感器(11),所述的电气控制器固定安装在电动机(5)下部,传感器(11)安装在电气控制器(6)四周;所述的排污扇叶(4)、电动机(5)和电气控制器(6)依次从上到下安装在支架(7)上;所述的支架(7)与三个支腿(8)、支杆(9)、三个连杆(10)组成支撑系统;所述的支架(7)安装在支杆(9)端部,所述的三个支腿(8)的每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支架(7)上,三个支腿(8)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连杆(10)的一端铰接安装,三个连杆(1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支杆(9)的下端;所述三个支腿(8)的下端通过摩擦力安装在排污管道(3)内部;所述污水管道(3)与排污管道入口(1)相接部分外部固定有垃圾盒(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扇叶(4)为圆盘型扇叶,表面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孔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支腿(8)和三个连杆(10)都是均布安装,每两个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下端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可以调节三个连杆(10)在支杆(9)下端的铰接位置。

说明书

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防堵系统,尤其涉及污水管道智能防堵系统,属于管道防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用水量的不断增长,污水的排放也不断增加,排污管道堵塞问题不容忽视。目前,防止管道堵塞的措施是在管道中间加U型管或者加大管道内径,但有如下缺点:(1)并不能清除污物,只是将污物存储,防止污物堵塞其他管道;(2)必须定期拆开管道,清除污物,在管道不断流的情况下,费时费力;(3)加大管道内径,一方面浪费材料,另一方面,内径尺寸受到实际约束,并不能无限增大。现有的有关污水管道防堵、治堵的措施大多是等待污物堵塞之后,再针对不同的堵塞环境,采用不同的措施清除污物,致使工人工作环境恶劣,且清堵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该系统能够储蓄污水排出时的能量,并根据管道流通情况,智能排除堵塞管道的污物,能有效防堵。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包括动力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系统由排污管道入口、排污扇叶、电动机组成,所述的排污扇叶安装在排污管道入口下部,电动机安装在排污扇叶下部,电动机的主轴与排污扇叶的主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器和传感器,所述的电气控制器固定安装在电动机下部,传感器安装在电气控制器四周;所述的排污扇叶、电动机和电气控制器依次从上到下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支架与三个支腿、支杆、三个连杆组成支撑系统;所述的支架安装在支杆端部,所述的三个支腿的每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支架上,三个支腿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连杆的一端铰接安装,三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支杆的下端;所述三个支腿的下端通过摩擦力安装在排污管道内部;所述污水管道与排污管道入口相接部分外部固定有垃圾盒。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污扇叶为圆盘型扇叶,表面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孔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三个支腿和三个连杆都是均布安装,每两个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杆下端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可以调节三个连杆在支杆下端的铰接位置。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污管道正常排污的时候,能够自动将污物与污水分开,避免了下游排污管道的堵塞;同时又将能量储存,在排污管道堵塞的时候,又能够通过电动机的旋转自动排污;有效减少排污管道堵塞,又有效利用了能源,应用前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排污扇叶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污管道入口;2-垃圾盒;3-排污管道;4-排污扇叶;5-电动机;6-电气控制器;7-支架;8-支腿;9-支杆;10-连杆;11-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包括动力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支撑系统,动力系统由排污管道入口1、排污扇叶4、电动机5组成,排污扇叶4安装在排污管道入口1下部,电动机5安装在排污扇叶4下部,电动机5的主轴与排污扇叶4的主轴同轴固定连接。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气控制器6和传感器11,电气控制器固定安装在电动机5下部,传感器11安装在电气控制器6四周。排污扇叶4、电动机5和电气控制器6依次从上到下安装在支架7上。支架7与三个支腿8、支杆9、三个连杆10组成支撑系统。支架7安装在支杆9端部,三个支腿8的每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支架7上,三个支腿8的另一端分别与三个连杆10的一端铰接安装,三个连杆1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支杆9的下端。三个支腿8的下端通过摩擦力安装在排污管道3内部;所述污水管道3与排污管道入口1相接部分外部固定有垃圾盒2。

进一步的,排污扇叶4为圆盘型扇叶,表面设置有沿径向分布的孔道。

进一步的,三个支腿8和三个连杆10都是均布安装,每两个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杆下端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可以调节三个连杆10在支杆9下端的铰接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本发明利用污水相对于地球(非惯性参照系)运动时产生的漩涡推动所述的排污扇叶4转动,排污扇叶4一方面带动电动机5旋转发电,同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另一方面,排污扇叶4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排污管道入口1流入的污物甩入垃圾盒2内。所述排污扇叶4为开有孔道的圆盘型扇叶,阻挡污物通过并甩出污物的同时保证了污水的通过。所述传感器11检测有无污水的通过,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电气控制器6,电气控制器6得到污水流过的信号时,检测排污扇叶4是否旋转,若有污水通过,但排污扇叶4不转动,说明排污口堵塞,电气控制器6控制蓄电池带动电动机5快速旋转,同时清除污物;若有污水通过,同时排污扇叶4转动,说明排污情况正常,则电动机5做发电机用,继续发电。所述支架7安装在支杆9上固定,所述支杆9下端附有螺纹,通过控制连杆10沿着支杆9的上下运动,进而控制支腿8张开的角度,将支撑系统固定在排污管道3上。

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管道智能防堵装置,包括动力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支撑系统,动力系统由排污扇叶和电动机组成,排污扇叶一方面带动电动机旋转发电,同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另一方面,排污扇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排污管道入口流入的污物甩入垃圾盒内。电气控制器判断排污管道是否有堵塞,并根据情况控制电动机运转。支架系统通过调节连杆的位置进而安装固定在排污管道上。本发明能够自动将污物与污水分开,避免了下游排污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