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嘴和道路清洁车辆.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4963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9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24137.X

申请日:

2013.11.28

公开号:

CN104674735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1H 1/08登记生效日:201702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银盆南路307号变更后权利人: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林语路288号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H 1/08申请日:20131128|||公开

IPC分类号:

E01H1/08

主分类号:

E01H1/08

申请人:

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庆麟; 龙亮; 甘新宇; 覃先云

地址:

410013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银盆南路30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代理人:

李雪; 黄志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清洁车辆及其吸嘴,其中,所述吸嘴(200)包括第一吸口、第二吸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第二吸口之间的补气口(230),所述吸嘴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补气口(230)的第一补气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吸口和所述补气口(230)的第二补气通道。补气口一方面将第一吸口和第二吸口分隔成两个独立作用、互不干扰的吸口,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补气通道和第二补气通道提供辅助气流,以提高抽吸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200)包括第一吸口、第二吸口 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第二吸口之间的补气口(230),所述吸嘴还包 括连通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补气口(230)的第一补气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 二吸口和所述补气口(230)的第二补气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200)包括吸 嘴主体(210),所述吸嘴主体包括主体板(213)、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13) 两侧的侧部封板(214)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13)两端的端部封板(215), 所述第一吸口、第二吸口和补气口(230)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13)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口、补气口 (230)和第二吸口沿所述吸嘴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口的通流面 积大于所述第二吸口的通流面积。

5.
  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 主体(210)形成为Y形结构并包括主体部(211)和从所述主体部(211) 向外斜伸的分支部(212),所述第一吸口、第二吸口和补气口(230)设置 在所述主体部(211)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11)和所 述分支部(212)具有彼此连通的向下开放的空腔,所述空腔包括由所述分 支部(212)的内腔限定的支流道、所述第一补气通道以及所述第二补气通 道。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部(212)包括 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其中:所述第一分支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分支部 的长度不同,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分支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211)的倾角 与所述第二分支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211)的倾角不同。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包括三个吸嘴 轮(240),其中两个吸嘴轮(240)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11)的两侧, 另一个吸嘴轮(240)设置在长度较长或者相对于所述主体部(211)的倾角 较大的分支部(212)的外侧。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包括设置在两 个所述分支部(212)的交叉处的前侧的旋转风门(250),所述旋转风门(250), 包括转轴(251)、多个拨板(252)和壳体(254),所述壳体与所述吸嘴主 体(210)连接,所述转轴(251)穿过所述壳体(254)并相对于所述壳体 (254)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多个拨板(252)沿所述转轴(251)的周向间 隔排布,所述壳体(254)沿所述转轴(251)的外周部分地包覆所述转轴(251) 和所述拨板(252)并限定风门吸口(255)。

10.
  一种道路清洁车辆,所述道路清洁车辆包括两个侧部吸嘴,其特征 在于,所述侧部吸嘴为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嘴(200)。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 部吸嘴沿所述道路清洁车辆的长度方向错开,使得两个所述侧部吸嘴的清洁 范围在所述道路清洁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中部具有重叠区域。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道路清洁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 部吸嘴包括较长的分支部和较短的分支部,两个所述侧部吸嘴的较长的分支 部位于所述道路清洁车辆的内侧且重叠。

说明书

吸嘴和道路清洁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卫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吸嘴以及包括该吸嘴的道路清 洁车辆。
背景技术
吸嘴是扫路车、洗扫车等环卫机械上主要的垃圾收集装置,吸嘴通常包 括吸口。吸嘴工作时,车辆前行,吸嘴内部为负压,吸嘴前方的垃圾在吸口 的负压抽吸作用下进入吸口,并最终通过与吸口连通的吸管进入垃圾箱。
现有的吸嘴主要有单吸口吸嘴和双吸口吸嘴两种型式,双吸口吸嘴包括 两个平行布置的吸口,该两个吸口对称布置在吸嘴的两侧。使用时,两个吸 口容易产生干扰,作业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吸口相互干扰并提高作业效率的吸 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嘴,其中,所述吸嘴包括第一吸 口、第二吸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第二吸口之间的补气口,所述吸 嘴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补气口的第一补气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 二吸口和所述补气口的第二补气通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道路清洁车辆,所述道路清洁车辆包括两个侧部吸 嘴,其中,所述侧部吸嘴为本发明的吸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补气口一方面将第一吸口和第二吸口分隔成两个独 立作用、互不干扰的吸口,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补气通道和第二补气通道提供 辅助气流,以提高抽吸作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 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 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吸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显示图1的吸嘴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其中去掉了转轴、拨板等部 件;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旋转风门的转轴、拨板和封板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旋转风门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吸嘴的立体图,其中去除了吸管并显示了吸嘴轮;
图6是图5的吸嘴的仰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吸嘴的侧部的立体图,其中显示了隔板;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道路清洁车辆的吸嘴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0吸嘴   200a左吸嘴   200b右吸嘴
210吸嘴主体
211主体部   212分支部
212a第一左分支部   212b第一右分支部   212c第二左分支部
212d第二右分支部
213主体板   213a向下凸起部   214侧部封板
215 端部封板  216 盖板
220 吸口      221 前吸口  222 后吸口
230 补气口
240 吸嘴轮
250 旋转风门
251 转轴      252 拨板    253 端板        254 壳体
255 风门吸口  256 封板
260 挡板      270 导流板  271 第一导流板  272 第二导流板
280 隔板      290 吸管    291 前吸管      292 后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 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旋转风门,其中,该旋转风门250包 括转轴251、拨板252和壳体254,所述拨板252沿所述转轴251的轴向固 定并沿所述转轴251的径向延伸,所述转轴251穿过所述壳体254并相对于 所述壳体254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壳体254沿所述转轴251的外周部分地包 覆所述转轴251和所述拨板252并限定风门吸口25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吸嘴,其中,所述吸嘴200包括吸嘴 主体210和本发明的旋转风门200,所述吸嘴主体210包括吸口220,所述 旋转风门250沿所述吸嘴200的抽吸方向设置在所述吸口220的上游,所述 吸口220和所述风门吸口255对外暴露并相互连通。
使用时,可以通过抽吸装置在风门吸口255处产生负压,如图4所示, 风门吸口255处的气压P1和吸口220处的气压P2存在压差,使得拨板252 沿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将风门吸口255前端的大块垃圾拨动到风 门吸口255后端,以便通过吸口220收集。在拨板252转动过程中,移动到 壳体254范围内的拨板252能够与壳体254形成良好的密封空间,有利于保 持风门吸口255处的负压,使得拨板252连续转动。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拨板252可以为多个并沿所述转轴251的周 向均布,以在加强拨动效果的同时能够形成连续的密封门,避免了大量气流 从旋转风门250进入吸嘴200,并且避免了由此导致的影响吸口220的清洁 效果。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旋转风门25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251 的两端并位于所述壳体254和所述拨板252之间的封板256,所述封板256 为圆形且半径与所述拨板252的沿所述转轴251的径向的长度一致。由此, 可以通过封板256将其两侧的部件隔开,以增强壳体254、封闭256和拨板 252所限定的封闭空间的密封性。
本发明中,壳体254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允许转轴251旋转 并与拨板252限定封闭空间和风门吸口255即可。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壳体254可以包括端板253和护罩,所述端板 253为扇形,所述护罩形成为圆筒部分沿纵向剖切的形状,所述护罩的弧形 端部的半径与所述端板253的半径匹配,所述弧形端部对应的圆心角为 135-225°。其中,端板253的扇形与护罩的端部形状匹配(例如,在图示 的实施方式中,护罩大致为半个圆筒形状,端板253形成为半圆形)。
由此,风门吸口255可以对应未被壳体254封闭的区域。其中,风门吸 口255的沿护罩的周向的两端分别作为风门吸口255的前端和后端,使用时, 前端以朝前的定向暴露在外,后端以朝后的定位连通于吸口220。垃圾(例 如矿泉水瓶)从风门吸口255的前端进入旋转风门250,并经拨板252的转 动拨送到风门吸口255的后端,继而通过吸口220收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吸嘴,其中,所述吸嘴200包括吸嘴 主体210和本发明的旋转风门250,所述吸嘴主体210包括吸口220,所述 旋转风门250沿所述吸嘴200的抽吸方向设置在所述吸口220的上游,所述 吸口220和所述风门吸口255对外暴露并相互连通。
其中,旋转风门250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安装到吸嘴主体210。例 如通过转轴251可转动地安装于吸嘴主体210。
优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吸嘴主体210可以形成为Y形结构并 包括主体部211和从所述主体部211水平向外斜伸的两个分支部212,所述 主体部211和所述分支部212具有彼此连通的向下开放的空腔,所述分支部 212的下端与待清扫地面保持用于允许气流进入所述空腔的离地间隙,所述 吸口220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11上,所述旋转风门250设置在所述两个分支 部212的交叉处并位于吸口220的前方。由此,可以通过Y形的吸嘴主体 210将轻飘物或大颗粒垃圾(例如矿泉水瓶等)汇集到旋转风门250处,以 便通过旋转风门250收集到吸嘴200内。
另外,吸嘴主体210的Y形结构充分考虑了流体动力学和尘粒运动规律 对其抽吸效果的影响。使用时,分支部212所在的侧为前(图6中朝上的侧), 主体部211所在的侧为后(图6中朝下的侧),下文所说前后参照此处的说 明。在风机的抽吸作用下,气流从分支部212的下端与待清扫地面的离地间 隙进入空腔,并在每个分支部212的空腔内分别形成沿分支部212从分支部 212的末端朝吸口220方向的两股相互平行的漩涡气流,该两股漩涡气流快 速朝吸口220移动并汇集于吸口220处。其中,一股漩涡气流靠近分支部212 的前侧(即背离主体部211的侧),强度相对较大,起主要扬尘和抽吸作用, 为主漩涡;另一股漩涡气流靠近分支部212的后侧(即面对主体部211的侧), 强度相对较弱,为辅助漩涡。辅助漩涡可以阻止质量或密度较大的尘粒在惯 性力的作用下从分支部212的后侧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逃逸,并且协助 主漩涡对尘粒进行抽吸。由此,具有本发明的吸嘴200的道路清洁车辆(例 如扫路车、洗扫车等)能够进行高速清扫,例如时速可达10km/h以上。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两个分支部212的长度和/或相对于所述主 体部211的倾角不同。换言之,吸嘴主体210可以形成为不对称的Y形结构。 由此,可以根据道路清洁车辆的工作情况通过适当的分支部212安装,从而 实现更好的清洁效果。这将在下文对道路清洁车辆的描述中详细说明。
另外,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吸嘴200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支部 212的前侧并且向下朝内倾斜的挡板260。挡板260沿分支部212的延伸方 向设置,因而也朝向主体部211倾斜,从前侧迎向吸嘴200的垃圾可以沿挡 板260朝向旋转风门250汇集,轻飘物或大颗粒垃圾(例如矿泉水瓶等)可 以通过旋转风门250收集到吸嘴200内,其他垃圾可以在挡板260的向下朝 内的导向作用下向下移动并翻越挡板260,从而能够从挡板260下方经由吸 口220收集到吸嘴200内。
优选地,挡板260的下端限定吸嘴主体210的下端与待清洁地面的最小 离地间隙,该最小离地间隙称为吸嘴200的离地间隙。优选地,挡板260以 高度可调节的方式设置,以便根据需要调节其下端的高度。
本发明中,吸嘴主体210可以通过适当的部件构成。例如,在图6所示 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主体210可以包括主体板213、设置在所述主体板 213两侧(图6中左右两侧)的侧部封板214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13两端 (图6中上下两端)的端部封板215,所述吸口220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13 上。由此,主体板213、侧部封板214和端部封板215可以构成下部开放的 箱体结构,并通过吸口220从下方开放的空间抽吸垃圾。吸嘴主体210还可 以包括设置在主体板213上方的盖板216。
其中,侧部封板214包围主体板213的两侧,封闭分支部212的伸出端, 使得气流只能从分支部212的下端与待清洁地面之间的离地间隙进入分支部 212的空腔。
另外,本发明中,主体板213、侧部封板214和端部封板215分别可以 是一体件或多个板件组装的组件。并且,侧部封板214和端部封板215从外 周围绕主体板213,沿主体板213的厚度方向延伸至突出于主体板213的两 侧。其中,侧部封板214和端部封板215的突出于主体板213的高度可以相 同或不同。
其中,端部封板215可以包括设置在分支部212前侧的前端部封板和设 置在主体部211后侧的后端部封板。这里,前端部封板可以作为上述挡板260 或者在前端部封板的前侧设置单独的挡板260。
另外,优选地,所述分支部212的朝向所述主体部211的侧和/或所述主 体部211的朝向所述分支部212的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分支部212内的垃 圾逃逸的导流板270。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导流板270设置在侧部封板214 的底部。
导流板270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是,增加两个分支部212 后方进气口(即分支部212的后侧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的进气阻力, 减少此处气体流量,使两个分支部212前方进气口(挡板260与地面的间隙) 的流量增加,进而能增加起主要抽吸功能的主漩涡气流强度,提高其扬尘和 抽吸能力;另一方面是,使从两个分支部212后方进气口进入气流的水平速 度与水平距离增加,有利于阻止质量或密度相对较大的粒子,在惯性作用下 向两个分支部212后方逃逸,提高抽吸效率。
其中,导流板270可以是平板或弧形板。另外,导流板270可以水平设 置,或者以一定角度向分支部212的后侧的后上方倾斜。
如上所述,导流板270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分支部212和/或主体部211 上。例如,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板270包括设置在分支部212 上的第一导流板271和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11的分别与所述两个分支部212 接合的位置的第二导流板272。其中,第一导流板271沿所述分支部212的 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分支部212的底部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板272连 接所述主体部211和所述分支部212的底部并向外延伸。
另外,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分支部212内设置有连接在所述挡板 260和所述主体板213之间的隔板280,所述隔板280沿所述分支部212的 整个长度设置,所述隔板280在背离所述挡板260的一侧与所述主体板213 和所述挡板260分别呈大于或等于90度的夹角。通过设置隔板280,避免了 由挡板260与主体板213之间形成狭长的楔形空腔和由此产生的流场滞留 区,从而改善分支部内主漩涡气流的形状,提高了其抽吸能力。此外,由于 避免了楔形流场滞留区,因而避免了粒子停留在滞留区,有利粒子快速吸收。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吸口220可以包括第一吸口和第二吸口, 所述吸嘴2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第二吸口之间的补气口 230、连通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补气口230的第一补气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 二吸口和所述补气口230的第二补气通道。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 211和所述分支部212限定的彼此连通的向下开放的空腔包括由所述分支部 212的内腔限定的支流道、第一补气通道以及第二补气通道。
本发明的吸嘴200中,补气口230一方面能够将第一吸口和第二吸口分 隔成两个独立作用、互不干扰的吸口,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一补气通道和第 二补气通道提供辅助气流,以提高抽吸作用。
其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吸嘴200的结构,以便设置第一吸口、第二吸 口、补气口230、第一补气通道和第二补气通道。例如,所述第一吸口、第 二吸口和补气口230可以设置在所述主体板213上,并可以通过主体板213、 侧部封板214和端部封板215限定相应的补气通道。具体地,在第一吸口和 与第一吸口相邻的端部封板215之间,可以形成第一端部补气通道,并在第 一吸口和补气口之间形成第一补气通道,第一吸口的抽吸气流为流经第一端 部补气通道和第一补气通道的气流汇合而成;在第二吸口和与第二吸口相邻 的端部封板215之间,可以形成第二端部补气通道,并在第二吸口和补气口 之间形成第二补气通道,第二吸口的抽吸气流为流经第二端部补气通道和第 二补气通道的气流汇合而成。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吸口、补气口230和第二吸口沿所述吸 嘴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另外,可以使旋转风门250、第一吸口、补气口230 和第二吸口沿直线排列。由此,一方面,经旋转风门250收集的垃圾可以通 过第一吸口或第二吸口收集;另一方面,第一吸口可以作为前吸口221,第 二吸口作为后吸口222,从而能够在行进过程中实施二次清洁。具体地,在 行进到某个位置时,前吸口221可以进行首次清洁,并在后吸口222接着经 过该位置时进行二次清洁。
另外,如图5所示,在所述主体部211,所述主体板213具有向下凸起 部213a(图5为吸嘴倒置的立体图,向下凸起部213a显示为向上突出),所 述补气口230设置在所述向下凸起部213a上,所述第一吸口和第二吸口的 相对的边缘限定所述向下凸起部213a的边缘。由此,第一吸口和第二吸口 的端面具有高度差,从吸嘴前侧进入的垃圾可以通过第一吸口处的高度差阻 挡并基本通过第一吸口吸入,从吸嘴后侧进入的垃圾可以通过第二吸口处的 高度差阻挡并基本通过第二吸口吸入。
本发明中,前吸口221和后吸口222可以连接到相同的抽吸装置。其中, 可以将前吸口221设计为起到主要的清洁作用,为此,可以使前吸口221的 通流面积大于后吸口222的通流面积。
另外,在本发明中,吸嘴200还包括从吸口220引出的吸管290,以将 收集的垃圾输送到道路清洁车辆内的垃圾容纳腔中。其中,在具有前吸口221 和后吸口222的情况下,吸嘴200包括分别对应于前吸口221和后吸口222 的前吸管291和后吸管292。
此外,如图5所述,吸嘴200可以安装有吸嘴轮240,以便通过吸嘴轮 240支撑在地面上。吸嘴轮240可以采用适当的结构安装并能够绕其转轴转 动。并且,吸嘴轮240可以设置为使得其转轴可绕垂直于吸口220的通流截 面的轴线转动,从而使吸嘴轮240能够在地面上随意转动,以使吸嘴200能 够随之在地面上任意移动。其中,吸嘴轮240可以为多个并根据吸嘴200的 形状布置,以便均衡地承载和引导吸嘴200。
优选地,在吸嘴200形成为不对称的Y形结构时,如图5和图6所示, 吸嘴200可以包括三个吸嘴轮240,其中两个吸嘴轮240分别设置在所述主 体部211的两侧,另一个吸嘴轮240设置在长度较长或者相对于所述主体部 211的倾角较大的分支部212的外侧,以确保吸嘴200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道路清洁车辆,其中,该道路清洁车 辆包括本发明的吸嘴200。其中,道路清洁车辆可以是各种适于清扫垃圾的 机械,例如图8所示的扫路车。
为实现高效清扫,道路清洁车辆可以安装多个吸嘴200。例如,在图8 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道路清洁车辆可以安装两个侧部吸嘴,该两个侧部吸嘴 均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吸嘴200。具体地,两个侧部吸嘴可以包括左吸嘴200a 和右吸嘴200b。
优选地,左吸嘴200a和右吸嘴200b可以沿所述道路清洁车辆的长度方 向错开,使得左吸嘴200a和右吸嘴200b的清洁范围在所述道路清洁车辆的 宽度方向的中部具有重叠区域。由此,可以在同时使用左吸嘴200a和右吸 嘴200b时,确保清洁范围全面覆盖道路清洁车辆的宽度方向。
为实现上述全面覆盖道路清洁车辆的宽度方向的清洁范围,优选地,所 述左吸嘴200a包括第一左分支部212a和第一右分支部212b,所述第一左分 支部212a的沿所述左吸嘴200a的主体部211的侧向延伸的距离小于所述第 一右分支部212b的沿所述左吸嘴200a的所述主体部212的侧向延伸的距离, 所述右吸嘴200b包括第二左分支部212c和第二右分支部212d,所述第二左 分支部212c的沿所述右吸嘴200b的主体部211的侧向延伸的距离大于所述 第二右分支部212d的沿所述右吸嘴200b的所述主体部211的侧向延伸的距 离,所述第一右分支部212a和所述第二左分支部212c沿所述道路清洁车辆 的行进方向错开,所述第一右分支部212a和所述第二左分支部212c沿所述 道路车辆的宽度方向重叠(即两个吸嘴的较长的分支部位于道路清洁车辆的 内侧并重叠)。由此,第一右分支部212b和第二左分支部212c能够在道路 清洁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交错,并使清洁范围能够具有上述重叠区域。
可以理解地,马路上的垃圾主要集中在马路边缘处。我国为左侧驾驶, 车辆行驶时,车辆右侧靠近马路边缘。因此,通过上述布置,如图8所示, 右吸嘴200b的第二右分支部212d偏离其主体部211的距离较小,因而当道 路清洁车辆在马路上靠右行驶时,右吸嘴200b能够更靠近马路边缘,以便 有效清理集中在马路边缘的垃圾。
另外,左吸嘴200a和右吸嘴200b可以分别以可升降的方式安装于道路 清洁车辆,以便选择性地使用左吸嘴200a和/或右吸嘴200b进行清洁作业。 换言之,本发明的道路清洁车辆能够采用三种清洁模式:左侧清洁模式(单 独使用左吸嘴200a)、右侧清洁模式(单独使用右吸嘴200b)和全面清洁模 式(同时使用左吸嘴200a和右吸嘴200b)。
另外,如图8所示,所述道路清洁车辆可以包括两个扫盘100,该两个 扫盘100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侧部吸嘴的前侧,并且所述扫盘100的清扫范 围与所述侧部吸嘴的清洁范围具有重叠区域。由此,可以通过扫盘100清扫 垃圾并将垃圾收集至吸嘴200,以通过吸嘴200吸入道路清洁车辆的垃圾箱 内。
优选地,所述扫盘100的清扫范围的外缘位于所述侧部吸嘴的清洁范围 的外缘的外侧。这里,外缘指相对于道路清洁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 如图8所示,扫盘100的清扫范围可以参考其扫刷在俯视图中覆盖的圆形区 域,由于扫盘100的清扫范围的外缘位于吸嘴200的清洁范围的外缘的外侧, 因而能够将吸嘴200的清洁范围外侧的垃圾收集至吸嘴200的前方,以便通 过吸嘴200吸入。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说明本发明的道路清洁车辆和吸 嘴的工作。
道路清洁车辆作业时,扫盘100将垃圾朝向吸嘴200的前方汇集,以通 过吸嘴200收集到道路清洁车辆的垃圾箱内。同时,吸嘴200也通过自身的 吸力收集其清洁范围内(例如道路清洁车辆下方)的垃圾。实际上,道路清 洁车辆作业时,可以单独使用吸嘴200进行清洁操作,也可以进行上述通过 扫盘100配合的混合式作业。作业时,道路清洁车辆的行进方向与主体部211 的延伸方向一致,即,旋转风门250、前吸口221、补气口230和后吸口222 沿行进方向排列。
首先说明通过扫盘100汇集的垃圾的收集过程。扫盘100将吸嘴200的 清洁范围外侧(例如路缘处)的垃圾汇集到吸嘴200前方,垃圾迎向吸嘴200 的前侧并通过挡板260导向,轻飘物或大颗粒垃圾(例如矿泉水瓶等)可以 通过旋转风门250收集到吸嘴200内,其他垃圾可以在挡板260的向下朝内 的导向作用下向下移动并翻越挡板260,从而能够从挡板260下方进入分支 部212内,并在分支部212内的两股平行的漩涡气流的作用下朝向主体部211 移动,随后通过前吸口221或后吸口222收集并相应通过前吸管291或后吸 管292输送到道路清洁车辆的垃圾箱内。其中,前吸口221通过由抽吸装置 提供的抽吸力和补气口230提供的辅助气流(即来自第一端部补气通道和第 一补气通道的汇合气流)实现抽吸,以收集垃圾;后吸口222通过由抽吸装 置提供的抽吸力和补气口230提供的辅助气流(即来自第二端部补气通道和 第二补气通道的汇合气流)实现抽吸,以收集垃圾。其中,未被前吸口221 收集的垃圾将在后吸口222的抽吸作用下收集,避免了遗漏。
下面以收集道路清洁车辆下方的垃圾为例说明吸嘴200通过自身的吸力 收集其清洁范围内的垃圾。前吸口221和后吸口222分别产生以各自为中心 的抽吸作用,使得进入吸嘴200的向下开放的空腔的垃圾能够从前吸口221 和后吸口222抽吸到相应的吸管中。具体地,从前侧翻越挡板260下方进入 所述向下开放的空腔的垃圾能够如上所述通过抽吸装置提供的抽吸力和补 气口230提供的辅助气流经由前吸口221或后吸口222吸入相应的吸管,并 最终进入垃圾箱(从前侧进入的垃圾主要通过前吸口221收集,后吸口222 主要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从侧部进入所述向下开放的空腔的垃圾能够在 前吸口221或后吸口22的抽吸作用下收集到相应的吸管。从后部进入所述 向下开放的空腔的垃圾主要通过后吸口222收集。
可以理解的,无论垃圾以哪种方式进入到分支部212对应的空腔中,都 将在两股平行的漩涡气流的作用下朝向主体部211移动,并经由前吸口221 或后吸口222收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 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 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 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吸嘴和道路清洁车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吸嘴和道路清洁车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吸嘴和道路清洁车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吸嘴和道路清洁车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嘴和道路清洁车辆.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清洁车辆及其吸嘴,其中,所述吸嘴(200)包括第一吸口、第二吸口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第二吸口之间的补气口(230),所述吸嘴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吸口和所述补气口(230)的第一补气通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吸口和所述补气口(230)的第二补气通道。补气口一方面将第一吸口和第二吸口分隔成两个独立作用、互不干扰的吸口,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补气通道和第二补气通道提供辅助气流,以提高抽吸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