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驳坎护岸墙加高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涉及护岸墙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现役驳坎护岸墙加高的施
工方法。
技术背景
大量已建护岸设计标准低,且长久以来经过海水的不断侵蚀和冲刷,渐渐失去了其行使
抵御暴潮、波浪、水流侵袭,保护港口内外岸滩的作用。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现役护岸,全部
推倒重建既不科学又劳民伤财。因此,需要对现役护岸墙进行加高、加固,方能满足结构安
全和实用要求,此类现役护岸墙加高、加固工程近年来呈逐年增长趋势。
目前对现役护岸墙的处理主要有原位重建法、灌注桩加固法、微型桩加固法等,当采取
原位重建法时,将原有病害挡墙拆除,按照新的规范重新建设护岸墙,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开
挖,开挖深度大,施工周期长且造价高昂;灌注桩加固法,即在岸侧位置直接采用冲孔灌注
桩加固,在其冲孔作业时对现役护岸墙的扰动较大,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微型桩加
固法比较新颖,施工便捷,但是性价比较差。
鉴于此,目前亟需发明一种施工速度快,既能满足现役驳坎护岸墙在加固后能满足使用
要求,又能充分周转各种材料,将工程造价控制在较低水平的现役驳坎护岸墙加高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役驳坎护岸墙加高施工方法,施工方便、既能满足现役驳
坎护岸墙在加固后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充分周转各种材料,将工程造价控制在较低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现役驳坎护岸墙加高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护岸坡面清理、修复:对原护岸墙表面进行缺陷检测,并采用灌缝,外包碳纤维布等
方式对原坡面进行修复;
2)锚杆施工:在原坡面钻设锚杆孔,锚杆分三排布设,横向间距为4m,在锚杆孔中植入
锚杆,并灌浆;
3)格构梁施工:锚杆灌浆完毕,绑扎格构梁钢筋,格构梁钢筋与锚杆绑扎在一起,随后
支设格构梁模板,完成格构梁的浇筑;
4)泡沫混凝土施工:基坑开挖完毕,在岸侧周围插打预制板,随后封闭泡沫混凝土岸侧
模板,泡沫混凝土岸侧模板固定后完成浇筑泡沫混凝土;
5)路面施工:泡沫混凝土上部浇筑素混凝土(预埋有钢筋网片),素混凝土面层铺设60mm
厚沥青面层结构;
6)新增护岸施工:将泡沫混凝土海侧模板拆除,在原护岸顶部植入钢筋,绑扎新增护岸
骨架钢筋,分别与植筋和右侧预留连接筋相连,转移到护岸海侧,将泡沫混凝土岸侧模板作
为护岸侧模使用,模板封闭后,浇筑新增护岸;
7)混凝土养护:对本结构所有新增混凝土结构进行喷淋养护,养护周期不得少于14天。
步骤4)中原护岸顶部按一定间距设置有角钢,与原护岸顶部植筋采用焊接相连,泡沫
混凝土海侧模板和新增护岸侧模均通过螺杆与角钢紧固连接。
步骤4)中泡沫混凝土岸侧均匀插打预制板,泡沫混凝土岸侧模板设置为分离式,与预
制板通过槽钢、螺杆和螺母紧固连接。
步骤6)中新增护岸骨架钢筋与原护岸植筋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充分利用原有结构,通过在原护岸墙内部植入锚杆,并在其表面设置框架格构梁,
充分提高既有结构的承载能力。
(2)采用泡沫混凝土对墙后进行回填,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实际
应用效果良好。
(3)新增护岸模板、螺杆、螺母等均可充分重复利用,大大提高施工效率,节约了施工
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役驳坎护岸墙加高施工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泡沫混凝土施工示意图;
图3是新增护岸施工示意图;
图4新增护岸模板连接细节图;
图5是泡沫混凝土岸侧模板连接细节图;
图6是现役驳坎护岸墙加高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中:1.基础高程,2.原护岸挡墙基础,3.原护岸墙,4.格构梁钢筋,5.格构梁,6.锚
杆,7.植筋,8.角钢,9.螺杆,10.螺母,11.连接筋,12.泡沫混凝土海侧模板,13.泡沫混
凝土,14.素混凝土,15.面层结构,16.预制板,17.现状地面,18.新增护岸骨架钢筋,19.
新增护岸,20.护岸侧模,21.直螺纹套筒,22.泡沫混凝土岸侧模板,23.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具体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方式焊接工艺、螺栓连接施工工艺、钢筋绑扎工艺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等本实
施中就不在累述,重点阐述本发明涉及结构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专利现役驳坎护岸墙加高施工方法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整体提
升式模板加固体系主要包括:基础高程1,原护岸挡墙基础2,原护岸墙3,格构梁钢筋4,
格构梁5,锚杆6,植筋7,角钢8,螺杆9,螺母10,连接筋11,泡沫混凝土海侧模板12,
泡沫混凝土13,素混凝土14,面层结构15,预制板16,现状地面17,新增护岸骨架钢筋18,
新增护岸19,新增护岸侧模20,直螺纹套筒21,泡沫混凝土岸侧模板22,槽钢23。
原护岸墙3中植入锚杆6并与格构梁5中的格构梁钢筋4连接在一起;原护岸顶部钻孔
植入钢筋,植筋7有效的将新旧结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泡沫混凝土海侧预埋连接筋11,将
新增护岸19的墙体与墙背连接在一起,整体受力;泡沫混凝土顶部为素混凝土14,其面上
进行路面结构15的施工。
图2是泡沫混凝土施工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泡沫混凝土海侧模板12采用一体化钢模
板,其底部与原护岸顶部预埋的角钢8采用螺杆9、螺母10紧固连接,角钢结构如图所示,
底部与植筋7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图3是新增护岸施工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新增护岸骨架钢筋18与植筋7采用直螺纹
套筒21连接;泡沫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泡沫混凝土海侧模板12转移到新
增护岸海侧,作为新增护岸侧模20使用。
图4是新增护岸模板连接细节图,图5是泡沫混凝土岸侧模板连接细节图。参照图4、
图5所示,新增护岸侧模板通过螺杆9、螺母10与角钢8相连,泡沫混凝土岸侧模板与预制
板16通过槽钢23、螺杆9、螺母10紧固连接。
基于整体提升式模板加固系统超高超大截面斜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护岸坡面清理、修复:对原护岸墙3表面进行缺陷检测,并采用灌缝,外包碳纤维
布等方式对原坡面进行修复;
(2)锚杆施工:在原坡面钻设锚杆孔,锚杆6分三排布设,横向间距为4m,在锚杆孔中
植入锚杆,并灌浆;
(3)格构梁施工:锚杆灌浆完毕,绑扎格构梁钢筋4,格构梁钢筋与锚杆绑扎在一起,随
后支设格构梁模板,完成格构梁5的浇筑;
(4)泡沫混凝土施工:基坑开挖完毕,在岸侧周围插打预制板16,随后封闭泡沫混凝土
岸侧模板12,泡沫混凝土岸侧模板22固定后完成浇筑泡沫混凝土13;
(5)路面施工:泡沫混凝土上部浇筑素混凝土14(预埋有钢筋网片),素混凝土面层铺设
60mm厚沥青面层结构15;
(6)新增护岸施工:将泡沫混凝土海侧模板12拆除,在原护岸顶部植入钢筋,绑扎新增
护岸骨架钢筋18,分别与植筋7和右侧预留连接筋11相连,转移到护岸海侧,将泡沫混凝
土岸侧模板作为护岸侧模20使用,模板封闭后,浇筑新增护岸19;
(7)混凝土养护:对本结构所有新增混凝土结构进行喷淋养护,养护周期不得少于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