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操作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操作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975115A43申请公布日20140806CN103975115A21申请号201280059424422申请日20121114102011055974420111202DEE05F3/1020060171申请人多玛两合有限公司地址德国恩讷珀塔尔72发明人托马斯扎卢策基亚历山大赫尔维格扬默朗贝尔德74专利代理机构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代理人黄刚车文54发明名称门操作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门操作器1,门操作器用于对门进行操作,门操作器1包括壳体2;带有凸轮盘6的输出轴3;开启活塞7,在壳体2中被引导,且在第一侧上承靠凸轮盘6;蓄能件10,作用在开启活塞。
2、7上并积蓄用于门的关闭能量;和阻尼活塞16,在缸元件8的圆柱形空腔15中被引导,且在第二侧上承靠凸轮盘6,其中缸元件8被牢固地连接至开启活塞7。30优先权数据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40530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2/00472320121114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3/079162DE20130606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975115ACN103975115A1/1页21一种门操作器1,所述门操作器1用于对门进行。
3、操作,所述门操作器1包括壳体2;带有凸轮盘6的输出轴3;开启活塞7,所述开启活塞7在所述壳体2中被引导,并且所述开启活塞7在第一侧上承靠所述凸轮盘6;蓄能件10,所述蓄能件10作用在所述开启活塞7上,用于积蓄用于所述门的关闭能量;和阻尼活塞16,所述阻尼活塞16在缸元件8的圆柱形中空空间15中被引导,所述阻尼活塞16在第二侧上承靠所述凸轮盘6,其中所述缸元件8被牢固地连接至所述开启活塞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件10包括至少一个关闭弹簧。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操作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活塞16的背离所述凸轮盘6的一侧和所述壳体2之间的压缩弹簧19。4。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活塞7包括第一压力辊12,所述第一压力辊12承靠所述凸轮盘6。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活塞16包括第二压力辊14,所述第二压力辊14承靠所述凸轮盘6。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元件8的外表面在所述壳体2中被引导。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操作器,其特征在于带有所述凸轮盘6的所述输出轴3被设置在所述开启活塞7和所述缸元件8之间。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操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元件8和所述开启活塞7一起被一体地制造。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
5、述的门操作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启活塞7和所述缸元件8之间的用于将所述开启活塞7连接至所述缸元件8的若干特别是两个或四个腹板9。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操作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活塞16中的止回阀20。权利要求书CN103975115A1/5页3门操作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门操作器,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对门进行操作的闭门器。背景技术0002门操作器特别地被理解为闭门器、伺服辅助闭门器和门驱动器。在闭门器中,通常通过手动致动门扇来预载蓄能件。能够通过释放蓄能件而无需手动致动地将门关闭。闭门器被直附接接至门扇,或者附接至门横梁或墙壁。在附接至门扇的情况下,支臂组件被附接到闭。
6、门器的输出轴。经由该支臂组件,力传递到墙壁上,或者被传递到横梁上。当将闭门器安装到横梁或墙壁上时,力经由支臂组件被传递到门扇上。作为替代,还能够将输出轴同轴地连接到门的旋转轴上。这些现有技术的闭门器的问题是,总是需要较大的开启动量来预张紧蓄能件。特别地,当儿童、老年人或残疾人使用时,过大的开启动量通常是不方便的且不能够无障碍通过。发明内容000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操作器,其以成体有效的方式制造且容易安装,并且其在最高可能的关闭动量处具有最低可能的开启动量。0004通过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有利的进一步的改进被包括在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中。0005因此,通过门操作器,。
7、特别地,用于操作门的闭门器解决该问题,该闭门器包括壳体和带有凸轮盘的输出轴。在该情况下,凸轮盘可与输出轴一体地制造,或者可以抗扭矩的方式安装在输出轴上。此外,本发明的闭门器包括在壳体中受引导的开启活塞,该开启活塞在第一侧上承靠在凸轮盘上;和蓄能件,该蓄能件作用在开启活塞上,以用于储存用于门的关闭能量。此外,根据本发明,该闭门器包括在缸元件的圆柱形中空空间中受引导的阻尼活塞,该阻尼活塞在第二侧上承靠在凸轮盘上。该缸元件被牢固地连接到开启活塞。在壳体中的开启活塞的引导特别地意味着开启活塞的外表面承靠在壳体的内表面上,使得开启活塞在壳体中被引导以能够线性移动。同样,特别地阻尼活塞的外表面承靠在圆柱形。
8、空腔的内表面上,使得阻尼活塞在缸元件中被引导以能够线性移动。在缸元件和开启活塞之间的刚性连接特别地意味着缸元件相对开启活塞没有自由度。0006现有技术的带有凸轮盘的门操作器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两个活塞在其引导件内最低限度地倾斜。由此,需要付出更大的力来移动活塞。特别地,当开启门时,且因此当抵着关闭弹簧移动开启活塞时,活塞的该最低限度的倾斜在现有技术的应用中被视为是不利的。这里提出的本发明中,借助于另外的缸元件,开启活塞被支承在壳体中。由此减小了,优选地排除了开启活塞的最低倾斜度,并因此改进了门操作器的效率。0007在优选实施例中,意图使蓄能件包括至少一个关闭弹簧。所述关闭弹簧特别地被构造成压缩弹簧。
9、。在优选实施例中,关闭弹簧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抵靠开启活塞的背离凸轮盘的一端。关闭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壳体,特别地抵靠壳体的在前侧处的盖。说明书CN103975115A2/5页40008此外,优选地,意图在阻尼活塞的背离凸轮盘的一侧和壳体之间设置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的第一端抵靠阻尼活塞。压缩弹簧的另一端特别地抵靠壳体中的在前侧处的另一盖。0009在优选实施例中,意图使开启活塞包括承靠在凸轮盘上的第一压力辊。该第一压力辊被支承在开启活塞中以能够以可旋转方式移动。因此,该第一压力辊允许在开启活塞和凸轮盘之间的低摩擦力传递。0010此外,阻尼活塞优选地包括承靠在凸轮盘上的第二压力辊。该第二压力辊被支承在阻。
10、尼活塞中以能够以可旋转方式移动。该第二压力辊允许在阻尼活塞和凸轮盘之间的低摩擦力传递。0011代替第一压力辊和/或第二压力辊,同样优选地,可在开启活塞处和/或在阻尼活塞处构造相应的摩擦表面,用于将力传送到凸轮盘上。0012在优选实施例中,意图使缸元件的外表面在壳体中受引导。缸元件的外表面特别地是圆柱形的。因此,在内侧,缸元件相对于阻尼活塞被支承。在外侧,缸元件在壳体中被引导以能够线性移动,并因此还相对于壳体被支承。由于缸元件被牢靠地连接于开启活塞,所以缸元件的所述双重支承还使开启活塞稳定,并因此防止开启活塞倾斜,从而改进了闭门器的效率。0013此外,优选地,意图将带有凸轮盘的输出轴设置在开启活。
11、塞和缸元件之间。由于开启活塞被牢靠地连接至缸元件,并且凸轮盘位于所述两个结构部件之间,所以在凸轮盘的两侧上实现开启活塞的支承。0014另外,优选地,意图使缸元件和开启活塞一体地制造。在该情况下,特别意图借助于若干腹板使开启活塞和缸元件彼此连接。特别地,提供两个或四个腹板。凸轮盘位于所述腹板之间,相应地,输出轴在凸轮盘与所述腹板之间延伸。在一体制造过程中,特别地开启活塞、缸元件和所有的腹板由一整件制造而成。作为替代,优选地,意图分开地制造开启活塞和缸元件,并经由腹板使它们彼此连接。0015特别优选的是缸元件的外径对应于开启活塞的外径。这是缸元件和开启活塞能够在具有恒定直径的壳体中的圆柱形孔中受引。
12、导的原因。0016此外,优选地在阻尼活塞中设置止回阀。该止回阀特别地包括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例如被构造为弹簧加载球。此外,所述止回阀特别地允许从阻尼活塞的背离凸轮盘的一侧朝向在开启活塞和阻尼活塞之间的无压室释放过多的压力。0017优选地,在开启活塞中设置另一止回阀。该止回阀同样特别地包括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例如被构造为弹簧加载球。所述另一止回阀允许从关闭弹簧的容置室朝向在开启活塞和阻尼活塞之间的无压室的压力释放。0018在阻尼活塞的背离凸轮盘的一侧上,优选地在壳体中构造液压阻尼室。附图说明0019现将参考一个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0020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创造性的门操作器,0。
13、021图2示出没有壳体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创造性的门操作器,0022图3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创造性的门操作器的具有缸元件的开启活塞,说明书CN103975115A3/5页50023图4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创造性的门操作器的阻尼活塞,0024图5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创造性的门操作器的开启活塞和阻尼活塞的截面。具体实施方式0025在下文中,将基于图1到5详细解释由闭门器1形成的门操作器。0026图1示出了闭门器1。大体上,闭门器1包括圆柱形壳体2。借助于第一盖4和第二盖5关闭壳体2的两个前侧端。闭门器1的输出轴3从壳体2突出。支臂组件例如被附接至所述输出轴3上。经由该支臂组件,力被传递到门扇。
14、上、相应地传递到墙壁上或传递到门横梁上。0027在图2中,没有示出闭门器1的壳体2。此外,在图2中可以见到,闭门器1包括凸轮盘6,该凸轮盘6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输出轴3。开启活塞7位于凸轮盘6的一侧上。开启活塞7被支承在壳体2中以能够线性移动。为此目的,开启活塞7的包络面承靠壳体2。缸元件8位于凸轮盘6的另一侧上。缸元件8经由四个腹板9牢固地连接到开启活塞7。特别地,开启活塞7、缸元件8和腹板9被一体地制造。0028开启活塞7包括第一压力辊12见图3。所述第一压力辊12被支承在开启活塞7中以能够借助于第一压力辊轴11以可旋转方式移动。借助于所述第一压力辊12,开启活塞7承靠在凸轮盘6上。阻尼活。
15、塞16见图4被支承在缸元件8中以能够线性移动。所述阻尼活塞16包括从图2中可见的第二压力辊14。借助于所述第二压力辊14,阻尼活塞16承靠在凸轮盘6上。0029关闭弹簧10蓄能件位于开启活塞7的背离凸轮盘6的一侧上。关闭弹簧10被构造为压缩弹簧,一端抵靠开启活塞7,而另一端抵靠壳体2特别是抵靠第二盖5。0030凸轮盘6以抗扭矩的方式连接到输出轴3,或与输出轴3一体地制造。凸轮盘6被构造成是心形的。通过开启门扇,导致输出轴3旋转。因此,凸轮盘6也旋转。在该情况下,在图2所示的位置中,凸轮盘6向右推动开启活塞7。由此关闭弹簧10被压缩。在门的关闭过程期间,关闭弹簧10向左松开并推动开启活塞7。由此。
16、导致凸轮盘6旋转。同时,在凸轮盘6旋转移动时,具有第二压力辊14的阻尼活塞16以阻尼的方式作用。0031图3示出了开启活塞7和缸元件8。根据图3,在缸元件8中构造圆柱形中空空间15。在该圆柱形中空空间15中,阻尼活塞16见图4被引导以能够线性移动。而且,缸元件8的外表面被构造成圆柱形。缸元件8的外表面承靠在壳体2上。因此,缸元件8也被引导以能够相对于壳体2线性移动。0032此外,图3示出了缸元件8的第一外径26和开启活塞7的第二外径27。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外径26等于第二外径27,使得缸元件8和开启活塞7能够在壳体2中的具有恒定直径的圆柱形孔中被引导。此外,开启活塞7具有开启活塞长度28。缸。
17、元件8具有缸长度29。开启活塞7在壳体2中被引导以能够在整个开启活塞长度28上线性移动。缸元件8在壳体2中被引导以能够在整个缸长度29上线性移动。在开启活塞7和缸元件8之间形成距离31。腹板9在该距离31上延伸,并且凸轮盘6被设置在该距离31处。优选地,开启活塞长度28和缸长度29包括所述距离31的至少50,特别地,包括所述距离31的至少75。0033图4示出了阻尼活塞16。该阻尼活塞16被细分为引导部17和压力辊部18。引说明书CN103975115A4/5页6导部17以阻尼活塞长度30为特征。此外,引导部17被构造为具有圆柱形的外表面。阻尼活塞16在缸元件8的圆柱形中空空间15中特别地沿着。
18、整个阻尼活塞长度30被引导以能够线性移动。压力辊部18被构造为在引导部17处的延伸。在该压力辊部18中,第二压力辊14经由第二压力辊轴13受到支承以能够在阻尼活塞16中以可旋转方式移动。此外,阻尼活塞16的特征为具有中空空间。压缩弹簧19位于该中空空间中。在阻尼活塞16内侧,压缩弹簧19的第一端抵靠阻尼活塞16。压缩弹簧19的另一端抵靠壳体2,更具体地,抵靠第一盖4。0034图5示出了通过开启活塞7、缸元件8和阻尼活塞16的剖面。在图示中,阻尼活塞16被插入到缸元件8中。0035图5还示出了阻尼活塞16中的第一止回阀20。经由第一衬套21和第一销22将第一止回阀20附接在阻尼活塞16中。第一止。
19、回阀20允许从阻尼活塞16的背离凸轮盘6的一侧朝向在阻尼活塞16和开启活塞7之间的无压室的压力释放。0036第二止回阀23位在开启活塞7中。经由第二衬套24和第二销25将第二止回阀23安装在开启活塞7中。第二止回阀23允许从开启活塞7的背离凸轮盘6的一侧朝向在开启活塞7和阻尼活塞16之间的无压室的压力释放。0037借助于在开启活塞7和缸元件8之间的牢固且刚性的连接,开启活塞7相对于壳体2被双重地支承,即,直接经由开启活塞7和间接经由缸元件8,其中阻尼活塞16被支承在开启活塞7内。因此,较大程度地避免了开启活塞7的潜在倾斜并由此改善了闭门器1的效率。0038附图标记列表00391闭门器00402。
20、壳体00413输出轴00424第一盖00435第二盖00446凸轮盘00457开启活塞00468缸元件00479腹板004810关闭弹簧蓄能件004911第一压力辊轴005012第一压力辊005113第二压力辊轴005214第二压力辊005315圆柱形中空空间005416阻尼活塞005517引导部005618压力辊部005719压缩弹簧说明书CN103975115A5/5页7005820第一止回阀005921第一衬套006022第一销006123第二止回阀006224第二衬套006325第二销006426第一外径006527第二外径006628开启活塞长度006729缸长度006830阻尼活塞长度006931距离说明书CN103975115A1/2页8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975115A2/2页9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9751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