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其电子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其电子烟.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96807.0 (22)申请日 2016.06.20 (73)专利权人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 中路三段188号 (72)发明人 郭小义 黄炜 于宏 代远刚 尹新强 易建华 钟科军 刘建福 沈礼周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 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卢宏 李美丽 (51)Int.Cl. A24F 4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57)摘要 本实用。
2、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其 电子烟, 其中电子烟雾化器包括支撑件以及与该 支撑件顶端相连的吸嘴, 还包括支撑件内相互并 联的第一雾化芯和第二雾化芯, 所述第一雾化芯 的气路出口与第二雾化芯的气路出口均与吸嘴 相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 成本低, 实现第一雾化芯和第二雾化芯并联叠加使用, 当 第二雾化芯没有烟油时, 为了解决一时的烟瘾, 就可以使用第一雾化芯替代; 当第二雾化芯的烟 雾量或口味单一时, 可以增加第一雾化芯同时工 作, 即可解决该问题, 也可以增大烟雾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05671484 U 2016.11.09 CN 205671。
3、484 U 1.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包括支撑件 (1) 以及与该支撑件 (1) 顶端相连的吸嘴 (2) , 其特征 在于, 还包括所述支撑件 (1) 内相互并联的第一雾化芯 (3) 和第二雾化芯 (4) , 所述第一雾化 芯 (3) 的气路出口与第二雾化芯 (4) 的气路出口均与吸嘴 (2) 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雾化芯 (3) 为一次性使用 雾化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雾化芯 (4) 为多次性使用 雾化芯, 所述支撑件 (1) 和第二雾化芯 (4) 间设有用于注油的注油通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
4、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雾化芯 (3) 包括第一绝缘 套 (5) 和所述第一绝缘套 (5) 内的第一电热丝绕组 (6) , 第一绝缘套 (5) 的顶端设有第一电极 (7) , 第一绝缘套 (5) 的底端设有第二电极 (8) , 第一电热丝绕组 (6) 的一端与第一电极 (7) 电 连接, 第一电热丝绕组 (6) 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 (8) 电连接; 支撑件 (1) 内还设有电极片 (9) , 电极片 (9) 与第二电极 (8) 的底面相接; 第一电极 (7) 通过吸嘴 (2) 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 第 二电极 (8) 通过电极片 (9) 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
5、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套 (5) 内设有无纺布 (10) 和吸油棉 (11) , 所述无纺布 (10) 包覆在第一电热丝绕组 (6) 外侧, 所述吸油棉 (11) 包覆 在无纺布 (10) 外侧; 所述吸油棉 (11) 顶端与第一电极 (7) 之间、 吸油棉 (11) 底端与第二电极 (8) 之间均设有硅胶塞 (12) 。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雾化芯 (4) 包括上电极环 (13) 、 上绝缘环 (14) 、 导电套管和导电套管内的第二电热丝绕组 (15) , 上电极环 (13) 的外部 依次套设上绝缘环 (14) 和导电套管, 第二电。
6、热丝绕组 (15) 位于上电极环 (13) 和上绝缘环 (14) 的下方; 第二电热丝绕组 (15) 的一端通过上电极环 (13) 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 第二电 热丝绕组 (15) 的另一端通过导电套管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套管内设有内层无纺布 (16) 和外层无纺布 (17) , 所述内层无纺布 (16) 包在第二电热丝绕组 (15) 外侧, 所述外层无 纺布 (17) 包在内层无纺布 (16) 外侧; 所述导电套管上开有进油口 (18) 。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雾化芯 (4) 的顶端和。
7、底 端均设有用于密封烟油的O型密封圈 (19) 。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套管包括导电的外套 管 (20) 和导电的内套管 (21) , 所述外套管 (20) 的上端通过上绝缘环 (14) 与上电极环 (13) 相 接, 所述外套管 (20) 的下端套在内套管 (21) 的上端外侧, 内套管 (21) 的下端螺纹固定在支 撑件 (1) 内的雾化座 (22) 上。 10.一种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71484 U 2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技术领域 0。
8、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烟雾化器均只具有一个雾化芯, 该单个雾化芯或为一次性使用 的一次性雾化芯, 或为可多次使用的多次性雾化芯, 因此每次使用时只能雾化单种口味的 烟油, 口味单一, 不能得到混合口味, 不能满足不同烟民对烟雾口感的需求。 0003 同时, 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雾化芯由于正负极处于同一端, 需要在正负极之间设 置专门的连接结构, 如螺纹连接、 磁吸连接、 插旋连接、 插拔连接等, 因此结构较为复杂, 制 造成本高, 用户体验差; 同时由于连接结构的存在, 导致尺寸相对较大, 不方便携带; 再者。
9、, 由于正负极处于同一端, 一次性雾化芯的一端有电极一端无电极, 因此不能盲装 (盲装即安 装使用时可不区分一次性雾化芯的顶端和底端) , 安装不方便, 且在一次性雾化芯尺寸较小 的情况下短路的风险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现有的电子烟雾化器由于只有一个雾化芯, 因此口味单一, 不能满足不同烟民对 烟雾口感的需求。 同时现有的一次性雾化芯由于正负极处于同一端, 因此结构复杂, 制作成 本高, 尺寸大, 不能盲装, 容易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 供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电子。
10、烟雾化器, 包括支撑件以及与该支撑件顶端相连的吸嘴, 还包括支撑件 内相互并联的第一雾化芯和第二雾化芯, 所述第一雾化芯的气路出口与第二雾化芯的气路 出口均与吸嘴相通。 0007 借由上述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至少两个雾化芯并联叠加使用, 从而在在一 个雾化器内实现至少两种口味烟油混合效果; 第一雾化芯和第二雾化芯是并联状态, 且正 负极接触完全独立, 第一雾化芯和第二雾化芯可同时工作, 也可单独工作, 用户可以根据自 己对烟雾量和烟雾口感的需求设置或控制处于工作状态的雾化芯的数目。 0008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第一雾化芯为一次性使用雾化芯。 0009 第一雾化芯为一次性使用雾化芯,。
11、 通过更换不同口味第一雾化芯, 可轻松、 便捷地 更换烟油口味。 0010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第二雾化芯为多次性使用雾化芯, 所述支撑件和第二雾 化芯间设有用于注油的注油通道。 0011 第二雾化芯为多次性使用雾化芯, 储油腔可添加烟油, 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在第 一雾化芯的基础上, 可以同时雾化两种不同口味烟油, 可轻松实现多口味烟油混合效果, 亦 可轻松实现随时随地更换不同烟油口味效果; 当第二雾化芯单独工作时, 可实现大烟雾, 满 足玩家乐趣, 当第一雾化芯单独工作时, 可实现小烟雾量, 满足烟民的吸烟要求。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5671484 U 3 0012。
12、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第一雾化芯包括第一绝缘套和第一绝缘套内的第一电热 丝绕组, 第一绝缘套的顶端设有第一电极, 第一绝缘套的底端设有第二电极, 第一电热丝绕 组的一端与第一电极电连接, 第一电热丝绕组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电连接; 支撑件内还设 有电极片, 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的底面相接; 第一电极通过吸嘴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 第二电 极通过电极片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 0013 第一雾化芯采用第一电极与吸嘴、 第二电极与电极片接触导电方式, 结构简单, 更 换方便、 快捷, 手不粘油; 同时体积小, 成本低, 方便携带。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绝缘套内设有无纺布和吸油棉, 所述无纺布包。
13、覆在第一电热 丝绕组外侧, 所述吸油棉包覆在无纺布外侧; 所述吸油棉顶端与第一电极之间、 吸油棉底端 与第二电极之间均设有硅胶塞。 0015 内部采用双层不同材质导油棉, 贴近第一电热丝绕组采用耐高温棉即无纺布, 外 层采用吸油及储油性能好的吸油棉。 0016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第二雾化芯包括上电极环、 上绝缘环、 导电套管和导电套 管内的第二电热丝绕组, 上电极环的外部依次套设上绝缘环和导电套管, 第二电热丝绕组 位于上电极环和上绝缘环的下方; 第二电热丝绕组的一端通过上电极环与电源的一端电连 接, 第二电热丝绕组的另一端通过导电套管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导。
14、电套管内设有内层无纺布和外层无纺布, 所述内层无纺布包在 第二电热丝绕组外侧, 所述外层无纺布包在内层无纺布外侧; 所述导电套管上开有进油口。 0018 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雾化芯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用于密封烟油的O型密封圈。 0019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导电套管包括导电的外套管和导电的内套管, 所述外套 管的上端通过上绝缘环与上电极环相接, 所述外套管的下端套在内套管的上端外侧, 内套 管的下端螺纹固定在支撑件内的雾化座上。 0020 第二雾化芯采用双层套管加双层导油棉结构, 控油、 导油效果更好。 0021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 包括所述的电子烟雾化 器。
15、。 002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 成本低, 实现第一雾化芯和第二雾化芯并联叠加 使用, 当第二雾化芯没有烟油时, 为了解决一时的烟瘾, 就可以使用第一雾化芯替代; 当第 二雾化芯的烟雾量或口味单一时, 可以增加第一雾化芯同时工作, 即可解决该问题, 也可以 增大烟雾量。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电子烟雾化器一实施例的主剖视图。 0024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25 图3为图1中第一雾化芯的主剖视图。 0026 图4为图1中第二雾化芯的主剖视图。 0027 图5为图1中储油组件的主剖视图。 0028 图6为图1中底座组件的主剖视图。 0029 其中, 1为支撑件, 2为吸嘴,。
16、 3为第一雾化芯, 4为第二雾化芯, 5为第一绝缘套, 6为 第一电热丝绕组, 7为第一电极, 8为第二电极, 9为电极片, 10为无纺布, 11为吸油棉, 12为硅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671484 U 4 胶塞, 13为上电极环, 14为上绝缘环, 15为第二电热丝绕组, 16为内层无纺布, 17为外层无纺 布, 18为进油口, 19为O型密封圈, 20为外套管, 21为内套管, 22为雾化座, 23为储油组件, 24 为底座组件, 25为钢管, 26为塑胶管, 27为正极环, 28为玻璃管, 29为塑胶环, 30为螺钉, 31为 塑胶片, 32为油仓盖, 33为气管,。
17、 34为上密封环, 35为下密封环, 36为塑胶绝缘环, 37为调气 环, 38为进气口, 39为密封圈, 40为电极环, 41为绝缘环, 42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如图1至图5所示, 电子烟雾化器的一实施例包括支撑件1以及与该支撑件1顶端相 连的吸嘴2, 还包括支撑件1内相互并联的第一雾化芯3和第二雾化芯4, 所述第一雾化芯3的 气路出口与第二雾化芯4的气路出口均与吸嘴2相通。 图1中实线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流经 通路, 虚线箭头所示方向为油路流经通路。 0031 支撑件1包括储油组件23和底座组件24, 储油组件23的上端开设有与吸嘴2相螺接 的内螺纹, 储油组件23的下端开设有。
18、与底座组件24相螺接的内螺纹。 0032 储油组件23外壁由外至内依次为钢管25、 塑胶管26、 正极环27、 玻璃管28, 电极片9 和钢管25之间采用塑胶环29绝缘分离, 采用螺钉30依次固定电极片9、 塑胶环29、 塑胶片31、 油仓盖32, 储油组件23内设气管33, 第二雾化芯4上段伸入气管33内。 油仓盖32处设有上密 封环34。 0033 底座组件24包括底座42, 底座42上端设有下密封环35, 底座42内的雾化座22与底 座42之间采用塑胶绝缘环36绝缘分开。 0034 所述第一雾化芯3为一次性使用雾化芯。 0035 所述第二雾化芯4为多次性使用雾化芯, 所述支撑件1和第二雾。
19、化芯4间设有用于 注油的注油通道, 当油仓内没有烟油时, 用户可以将底座组件24拆卸, 然后通过注油通道将 外部的烟油往油仓内添加。 0036 所述第一雾化芯3包括第一绝缘套5和第一绝缘套5内的第一电热丝绕组6, 第一绝 缘套5的顶端设有第一电极7, 第一绝缘套5的底端设有第二电极8, 第一电热丝绕组6的一端 与第一电极7电连接, 第一电热丝绕组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极8电连接; 支撑件1内还设有电 极片9, 电极片9与第二电极8的底面相接; 第一电极7通过吸嘴2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 第二 电极8通过电极片9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 0037 所述第一绝缘套5内设有无纺布10和吸油棉11, 所述无纺。
20、布10包在第一电热丝绕 组6外侧, 所述吸油棉11包在无纺布10外侧; 所述吸油棉11顶端与第一电极7之间、 吸油棉11 底端与第二电极8之间均设有硅胶塞12。 0038 所述第二雾化芯4包括上电极环13、 上绝缘环14、 导电套管和导电套管内的第二电 热丝绕组15, 上电极环13的外部依次套设上绝缘环14和导电套管, 第二电热丝绕组15位于 上电极环13和上绝缘环14的下方; 第二电热丝绕组15的一端通过上电极环13与电源的一端 电连接, 第二电热丝绕组15的另一端通过导电套管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 0039 所述导电套管内设有内层无纺布16和外层无纺布17, 所述内层无纺布16包在第二 电。
21、热丝绕组15外侧, 所述外层无纺布17包在内层无纺布16外侧; 所述导电套管上开有进油 口18, 该进油口18与支撑件1内的油仓连通, 以使烟油通过进油口18进入第二雾化芯4内雾 化形成烟雾。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671484 U 5 0040 所述第二雾化芯4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用于密封烟油的O型密封圈19。 0041 所述导电套管包括导电的外套管20和导电的内套管21, 所述外套管20的上端通过 上绝缘环14与上电极环13相接, 所述外套管20的下端套在内套管21的上端外侧, 内套管21 的下端螺纹固定在支撑件1内的雾化座22上。 0042 第一雾化芯3和第二雾化芯4可分。
22、别通过螺纹连接导电, 亦可分别通过上下挤压接 触导电。 0043 整体电子烟雾化器分上下两个独立雾化仓, 并共用一个气流通道, 每个雾化仓独 立密封 (除气流通道外) , 烟油完全隔绝, 可独立雾化烟油; 下雾化仓安装可更换第二雾化芯 4, 上雾化仓可安装一次性第一雾化芯3, 可同时雾化不同口味烟油, 并得到混合口味效果。 0044 第二雾化芯4采用底部注油, 与电池采用螺纹连接。 电子烟雾化器底部设有可调进 气孔装置, 通过调气环37与底座42上的进气口38的错位封口位置调节进气量。 进气口38处 还设有密封圈39。 电极环40插入底座42下端并与雾化座22相接, 电极环40与底座42之间采。
23、 用绝缘环41绝缘分开。 0045 一种电子烟, 包括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 004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 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 而不是局限性的,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 下, 还可做出很多形式, 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671484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7 CN 205671484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8 CN 205671484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9 CN 205671484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0 CN 205671484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1 CN 205671484 U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2 CN 205671484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