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斜支撑剪力墙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支撑墙体,尤其涉及一种梁柱式木结构剪力墙体系,
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以及绿色建材的推广,低碳建筑逐渐进
入人们的视野。而木材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吸收太阳能,固化碳
元素,是自然物质循环的一部分,在生产阶段、试用阶段、废弃阶段的整个
生命周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小,对木材和木质产品的预备、加工制造和
回收处理同其他建筑材料相比需能源也最少。对木材的合理利用不会使有限
的原材料资源枯竭。
而由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木结构,凭其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环境友
好、冬暖夏凉、建造容易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被人们称为人类的“未来
之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
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同时指出,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工信部、住建
部下发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中专门提到了发展木结构建
筑,促进城镇木结构建筑应用,推动木结构建筑在政府投资的学校、幼托、
敬老院、园林景观等低层新建公共建筑,以及城镇平改坡中使用。推进多层
木-钢、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在以木结构建筑为特色的地区、旅游度假
区重点推广木结构建筑。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自建住宅、新农村居民点建
设中重点推进木结构农房建设,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推广木结构产
业,表明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环保的
木结构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但木结构由于造价高,也让普通群众望而
却步。如何降低成本,也成为木结构建筑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轻型木结构体系,是将规格材按一定的间距等距离平行排列形成框架,
然后在框架外根据受力需要,覆上结构面板,形成建筑物的墙体、楼盖和层
盖等基本构件,整个结构体系就是由这些墙体、楼盖和层盖构成的箱形建筑
体系,传统的木结构墙体通常包括前墙板、后墙板、竖向的墙骨柱、水平的
顶梁板、底梁板以及门窗洞上的过梁等组成,如图1所示,墙骨柱的截面尺
寸根据墙体所受的荷载、外墙材料以及所需的墙体的保温要求来确定,传统
的木结构墙体存在如下问题:(1)传统的木结构墙体通常为北美轻型木结
构体系,为矩形结构,是一种非稳定结构体系;(2)传统的矩形框架木结
构墙体,框架及墙骨柱利用木材较多,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木结构墙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木结构斜支撑剪力
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木结构斜支撑剪力墙,包括前、后墙板及位于二者中间的墙体框架,
所述墙体框架包括保温材料层和至少一个斜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
撑柱倾斜着支撑于保温材料层的上、下底面之间,并与梁、柱的主体结构相
连接,所述斜支撑柱的一端与保温材料层的直角顶点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斜支撑柱与梁、柱主体框架结构形成三点的结构支撑体系,与传统
的矩形框架墙体相比,提高了墙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力强度。
2)与传统的矩形框架木结构墙体相比,节省了框架及部分墙骨柱,大
幅度节约了木材用量,降低了墙体的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斜支撑柱的另一端也与保温材料层的直角顶点相连接,同
时斜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梁和柱的交叉点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支撑柱与梁、柱一起形成稳
定的三点支撑体系,结构稳定。
进一步,所述斜支撑柱的另一端与保温材料层的上、下底面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支撑柱与梁、柱一起形成稳
定的三点支撑体系,结构稳定。
进一步,所述墙体框架包括两个斜支撑柱,所述两个斜支撑柱相对其中
心线镜面对称。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支撑柱与梁、柱一起形成稳
定的三点支撑体系。
进一步,所述斜支撑柱相对水平面倾斜30~80°,倾斜角度可视具体情
况根据应用而定,并与梁、柱主体结构接触连接,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体系。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木垫块,所述木垫块设于保温材料层的四条边上,
以便与梁、柱主体框架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木结构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剪力墙结构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墙体框架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墙体框架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3的墙体框架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4的墙体框架结构图;
图2-6中,1、前墙板;2、后墙板;3、墙体框架;4、保温材料层;5、斜
支撑柱;6、木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
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3所示,一种木结构斜支撑剪力墙,包括前墙板1、后墙板2
及位于二者中间的墙体框架3,所述墙体框架3包括保温材料层4和一个斜
支撑柱5,所述斜支撑柱5倾斜着支撑于保温材料层4的上、下底面之间,
所述斜支撑柱5的一端与保温材料层4的下底面上的直角顶点相连接,斜支
撑柱5的另一端与保温材料层4的上底面上的直角顶点相连接,同时斜支撑
柱5的两端分别与梁、柱主体结构的交叉点相连接,还包括4个木垫块6,
木垫块6设于保温材料层4四条边的中点上。
实施例2:
如图2、4所示,一种木结构斜支撑剪力墙,包括前墙板1、后墙板2
及位于二者中间的墙体框架3,所述墙体框架3包括保温材料层4和一个斜
支撑柱5,所述斜支撑柱5倾斜着支撑于保温材料层4的上、下底面之间,
所述斜支撑柱5的一端与保温材料层4的下底面上的直角顶点相连接,斜支
撑柱5的另一端与保温材料层4的上底面相连接,同时斜支撑柱5的两端与
梁、柱主体结构相连接,斜支撑柱5相对水平面倾斜50°,还包括7个木垫
块6,木垫块6设于保温材料层4的四个直角上和保温材料层4的两条侧边
及下底面的中点上。
实施例3:
如图2、5所示,一种木结构斜支撑剪力墙,包括前墙板1、后墙板2
及位于二者中间的墙体框架3,所述墙体框架3包括保温材料层4和两个斜
支撑柱5,所述斜支撑柱5倾斜着支撑于保温材料层4的上、下底面之间,
所述两个斜支撑柱5的一端分别与保温材料层4的下底面的两个直角顶点相
连接,两个斜支撑柱5的另一端于保温材料层4的上底面的中点处相连接,
同时斜支撑柱5的两端与梁、柱主体结构相连接,还包括6个木垫块6,木
垫块6设于保温材料层4两个侧边的中点及上底面、下底面上。
实施例4:
如图2、6所示,一种木结构斜支撑剪力墙,包括前墙板1、后墙板2
及位于二者中间的墙体框架3,所述墙体框架3包括保温材料层4和两个斜
支撑柱5,所述斜支撑柱5倾斜着支撑于保温材料层4的上、下底面之间,
所述两个斜支撑柱5的一端分别与保温材料层4的上底面的两个直角顶点相
连接,两个斜支撑柱5的另一端与保温材料层4的下底面相连接,两个斜支
撑柱5相对其中心线呈镜面对称,斜支撑柱5相对水平面倾斜30~80°,倾
斜角度视具体情况而定,还包括4个木垫块6,木垫块6设于保温材料层4
的上、下底面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