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全预制装配框架是由预制框架柱、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等主要结构构
件以及预制内墙、预制外墙、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成型,
在施工现场拼装而形成的。
其中,施工现场的拼装包括梁、柱节点的现场浇筑,以及叠合梁、叠合板
现场浇层的浇筑。在实际应用中,每个装配单元中需要大量的预制框架柱、预
制叠合梁和预制叠合板,存在安装工作量大,且由于每个装配单元要求的尺寸
非常的精确,若预制框架柱、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板的预制率不高,存在尺
寸偏差,则会导致构件在现场无法组装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每个装配单元中,
还需要在单个构件的下方施加临时支撑件,在增加了现在施工工作量的同时,
还会存在支撑件倒坍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预制装配框架存在现场拼装工作量大,且预制成
型的构件还存在尺寸偏差,导致现场无法拼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预制装
配框架现场拼装工作量大,且预制成型的构件还存在尺寸偏差,导致现场无法
拼装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包括:
预制架柱,所述预制架柱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预制架柱包括第一异形
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
预制顶梁,所述预制顶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槽形两侧翼板的厚度大于所
述槽形内部的厚度;所述预制顶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预制顶
梁包括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所述第一主顶梁、
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组成矩形,所述预制顶梁通过设置第一
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的第二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
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顶部的第一孔洞连接;
预制底梁,所述预制底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槽形两侧翼板的厚度大于所
述槽形内部的厚度;所述预制底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三孔洞,所述预制底
梁平行于所述预制顶梁,所述预制底梁包括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
底梁和第四主底梁,所述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
组成矩形,所述预制底梁通过设置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
四主底梁的第三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
和第四异形柱底部的第一孔洞连接。
优选地,
所述设置在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的第二孔
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上的
第一孔洞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设置在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的第三孔
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上的
第一孔洞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
所述第一孔洞、所述第二孔洞和所述第三孔洞的孔径相同;
所述第一孔洞、所述第二孔洞和所述第三孔洞的孔径形状相同。
优选地,
所述第一主顶梁和所述第二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的两侧,设置在
所述第一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
置在所述第二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
所述第二主顶梁和所述第三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二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三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三主顶梁和所述第四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三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四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四主顶梁和所述第一主顶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四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顶梁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一主底梁和所述第二主底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一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二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二主底梁和所述第三主底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二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三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三主底梁和所述第四主底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三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四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三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所述第四主底梁和所述第一主底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的两侧,设
置在所述第四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洞连
接,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底梁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四异形柱上的第一孔
洞连接。
优选地,
所述第一异形柱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
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异形柱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一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
的外侧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二异形柱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三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
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异形柱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二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
的外侧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三异形柱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四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
面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异形柱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三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
的外侧面相互垂直;
所述第四异形柱的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一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
面相互垂直,所述第四异形柱的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四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
的外侧面相互垂直。
优选地,
所述第一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三主顶梁设置有第二
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和所述第四
主顶梁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
所述第一主底梁设置有第三孔洞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三主底梁设置有第三
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二主底梁设置有第三孔洞的外侧面和所述第四
主底梁设置有第三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
优选地,
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长度、宽度与由第一主顶
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组成矩形的内径的长度、宽度相同;
所述顶板嵌套在所述预制顶梁内部。
优选地,
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矩形,且所述矩形的长度、宽度与由第一主底
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组成矩形的内径的长度、宽度相同;
所述底板嵌套在所述预制底梁内部。
优选地,
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所述第四异形柱的形状相同,
包括:
平钢板腹一,平钢板腹二,平钢板侧一,平钢板侧二,顶钢板一和顶钢板
二;
所述平钢板腹一和所述平钢板腹二上设置有第一孔洞。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包括预制架柱,预制顶梁和
预制底梁;其中,预制架柱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预制架柱包括第一异形柱、
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所述预制顶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槽
形两侧翼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槽形内部的厚度;所述预制顶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
有第二孔洞,所述预制底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槽形两侧翼板的厚度大于所述
槽形内部的厚度;所述预制底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三孔洞,所述预制底梁
平行于所述预制顶梁;所述预制顶梁包括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
梁和第四主顶梁,所述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组
成矩形,所述预制顶梁通过设置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
主顶梁的第二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
第四异形柱顶部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预制底梁包括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
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所述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
主底梁组成矩形,所述预制底梁通过设置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
梁和第四主底梁的第三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
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底部的第一孔洞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钢框架结
构,以单个房间作为安装单元,提高了工厂预制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预制装
配框架中以当个构件为基础而出现的拼装工作量大的问题,同时,预制钢框架
结构的机械工程程度高,加工精确,减少了尺寸误差,现场安装速度可以更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柱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槽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式的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形式的预制装配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包括:预制架柱,预制顶梁和
预制底梁;所述多个预制架柱、多个预制顶梁和多个预制底梁通过设置在预制
架柱、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上的第一孔洞、第二孔洞和第三孔洞连接在一起。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制装配框架中以当个构件为基础而出现的拼装工作量大
的问题,同时,预制钢框架结构的机械工程程度高,加工精确,减少了尺寸误
差,现场安装速度可以更快。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A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该结构
可以应用于建筑工地。图1B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柱结构
示意图,图1C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槽形结构示意图。
如图1A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包括预制架柱,
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其中,预制架柱,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所组成的预制钢
架构的形状为矩形块,且预制架柱上设置有第一孔洞,预制顶梁设置有第二孔
洞,预制底梁设置有第三孔洞。
具体地,预制架柱包括第一异形柱101、第二异形柱102、第三异形柱103
和第四异形柱104;预制顶梁包括第一主顶梁201、第二主顶梁202、第三主顶
梁203和第四主顶梁204;预制底梁包括第一主底梁301、第二主底梁302、第
三主底梁303和第四主底梁30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预制架柱由四个异形柱组成,预制顶梁
由四个槽形组成,预制底梁由四个槽形组成。优选地,四个异形柱的形状一致,
由于预制架柱,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所组成的预制钢架构的形状为矩形块,所
以,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包括的槽形的形状也一致。
下面以图1B所提供的异形柱为例,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制架柱
的具体结构。如图1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异形柱10包括:第一孔洞
10-1,该第一孔洞10-1分别设置在平钢板腹一10-2,平钢板腹二10-3,顶钢
板一10-4和顶钢板二10-5上,且异形柱10还包括有平钢板侧一10-6和平钢
板侧二10-7。具体地,平钢板腹一10-2和平钢板腹二10-3相互垂直,平钢板
腹一10-2和平钢板侧一10-6相互垂直,平钢板腹二10-3和平钢板侧二10-7
相互垂直;且顶钢板一10-4和顶钢板二10-5相互平行。
具体地,如图1B所示,异形柱10上设置有第一孔洞10-1的平钢板腹一
10-2和平钢板腹二10-3,可以分别确定为异形柱相互垂直的两个侧面。举例来
说,将设置有第一孔洞10-1的平钢板腹一10-2确定为异形柱的第一侧面,将
设置有第一孔洞10-1的平钢板腹二10-3确定为异形柱的第二侧面。在本发明
实施例中,对异形柱中设置有第一孔洞的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的具体命名不做
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A所示,由于预制架柱由四个异形柱组成,且四个异形
柱按照顺时针的方式分别确定为第一异形柱101、第二异形柱102、第三异形
柱103和第四异形柱104。进一步地,第一异形柱101包括的设置有第一孔洞
的平钢板腹一和平钢板腹二也可以按照顺序针的方式进行编号。
下面以图1C所示的槽形为例,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顶梁和预制
底梁的具体结构。如图1C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槽形20包括:第二孔
洞20-1,该第二孔洞20-1设置在外侧面20-2上,与设置有第二孔洞20-1的外
侧面20-2相互垂直的翼板20-3和翼板20-4,且翼板20-3和翼板20-4相互平
行。具体地,槽形两侧翼板20-3和翼板20-4的厚度大于槽形外侧面20-2的厚
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组成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的槽形的形状一致,在
此对预制底梁不做介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制顶梁包括第一主顶梁201、第二主顶梁202、第
三主顶梁203和第四主顶梁204,且第一主顶梁201、第二主顶梁202、第三主
顶梁203和第四主顶梁204组成矩形;预制底梁包括第一主底梁301、第二主
底梁302、第三主底梁303和第四主底梁304,且第一主底梁301、第二主底梁
302、第三主底梁303和第四主底梁304组成矩形;进一步的,预制架柱包括
第一异形柱101、第二异形柱102、第三异形柱103和第四异形柱104,且第一
异形柱101、第二异形柱102、第三异形柱103和第四异形柱104相互平行。
由于预制架柱,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所组成的预制钢架构的形状为矩形块,既
可以确定,预制顶梁20分别通过设置第一主顶梁201、第二主顶梁202、第三
主顶梁203、第四主顶梁204上的第二孔洞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101、第
二异形柱102、第三异形柱103、第四异形柱104上的第一孔洞连接;预制底
梁分别通过设置第一主底梁301、第二主底梁302、第三主底梁303、第四主底
梁304上的第三孔洞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101、第二异形柱102、第三异
形柱10、第四异形柱104上的第一孔洞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将预制架柱和预制顶梁连接在一起。优选地,设
置在第一主顶梁201、第二主顶梁202、第三主顶梁203和第四主顶梁204上
的第二孔洞分别与设置在第一异形柱101、第二异形柱102、第三异形柱103
和第四异形柱104上的第一孔洞通过螺栓连接;为了方便将预制架柱和预制底
梁连接在一起,优选地,设置在第一主底梁301、第二主底梁302、第三主底
梁303和第四主底梁304上的第三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101、第
二异形柱102、第三异形柱103和第四异形柱104上的第一孔洞通过螺栓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现场安装的速度,并且减少预制尺寸误差,
优选地,设置在预制架柱的第一孔洞的孔径和设置在预制顶梁上的第二孔洞的
孔径相同;同时,设置在预制顶梁上的第二孔洞的孔径和设置预制底梁上的第
三孔洞的孔径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设置在预制架柱、预制顶梁和预制底梁上的
第一孔径、第二孔径和第三孔径的孔径以及形状,需要根据使用的螺栓的形状
确定。其中,螺栓按照头部的形状,可以有六角头的,可以有圆头的,可以有
方形头的,也可以有沉头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设置在预制架柱、预制顶
梁和预制底梁上的第一孔径、第二孔径和第三孔径的孔径以及形状不做具体的
限定。
如图1A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主顶梁201和第二主顶梁202分
别设置在第一异形柱101的两侧,设置在第一主顶梁201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
在第一异形柱101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第二主梁201的第二孔洞和设置
在第一异形柱101上的第一孔洞连接;第二主顶梁202和第三主顶梁203分别
设置在第二异形柱102的两侧,设置在第二主顶梁202上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
第二异形柱102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第三主顶梁203上的第二孔洞和设
置在第二异形柱102上的第一孔洞连接;第三主顶梁203和第四主顶梁204分
别设置在第三异形柱103的两侧,设置在第三主顶梁203的第二孔洞和设置在
第三异形柱103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第四主顶梁204的第二孔洞和设置
在所述第三异形柱103上的第一孔洞连接。第四主顶梁204和第一主顶梁201
分别设置在第四异形柱104的两侧,设置在第四主顶梁204上的第二孔洞和设
置在第四异形柱104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第一主顶梁201的第二孔洞和
设置在第四异形柱104上的第一孔洞连接。
如图1A所示,第一主底梁301和第二主底梁302分别设置在第一异形柱
101的两侧,设置在第一主底梁301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第一异形柱101上
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第二主底梁302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
柱101上的第一孔洞连接;第二主底梁302和第三主底梁303分别设置在第二
异形柱102的两侧,设置在第二主底梁302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第二异形柱
102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第三主底梁303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第二异
形柱102上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第三主底梁303和第四主底梁304分别设置
在第三异形柱103的两侧,设置在第三主底梁303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第三
异形柱103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第四主底梁304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
第三异形柱103上的第一孔洞连接;第四主底梁304和第一主底梁301分别设
置在第四异形柱104的两侧,设置在第四主底梁304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在第
四异形柱104上的第一孔洞连接,设置在第一主底梁301上的第三孔洞和设置
在第四异形柱104上的第一孔洞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的形
状可以完全一致,也可以部分一致。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第一异形柱、第二异
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预制率,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
和第四主顶梁的槽形内部的尺寸应该一致,但是,对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
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同时,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
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的槽形内部的尺寸应该一致,但是,对第一主底
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预制钢框架结构只针对一个单独的房间,而在
实际应用中,需要将多个预制钢框架结构组合在一起,叠加出更多上下相邻,
左右相邻的房间。为了提高预制钢框架结构在相互连接时的工作效率,避免相
互连接的预制钢框架直接存在连接点不能完全吻合,甚至出现有明显缝隙的问
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A所示,第一主顶梁201上设置有第
二孔洞的外侧面与第三主顶梁203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第二
主顶梁202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和第四主顶梁204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
外侧面相互平行;第一主底梁301上设置有第三孔洞的外侧面与第三主底梁
303上设置有第三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平行,第二主底梁302上设置有第三孔洞
的外侧面和第四主底梁304上设置有第三孔洞外侧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异形柱101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二
主顶梁202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一异形柱101的第二外侧面
与第一主顶梁201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二异形柱102的第
一外侧面与第三主顶梁203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二异形柱
102的第二外侧面与第二主顶梁202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
三异形柱103的第一外侧面与第四主顶梁204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
垂直,第三异形柱103的第二外侧面与第三主顶梁203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
侧面相互垂直;第四异形柱104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一主顶梁201上设置有第二
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四异形柱104的第二外侧面述第四主顶梁204上设
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异形柱101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二主底梁302上设置有第二
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一异形柱101的第二外侧面与第一主底梁301上设
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二异形柱的102第一外侧面与第三主底梁
303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二异形柱102的第二外侧面与第
二主底梁302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三异形柱103的第一外
侧面与第四主底梁304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三异形柱103
的第二外侧面与第三主底梁303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直;第四异
形柱104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一主底梁301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面相互垂
直;第四异形柱104的第二外侧面述第四主底梁304上设置有第二孔洞的外侧
面相互垂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还包括顶板,其中,顶板的形
状为矩形,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顶板嵌套在预制顶梁的槽形内部,由于预制
顶梁由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组成矩形,所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顶板的长度、宽度和由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
顶梁和第四主顶梁组成矩形的内径的长度、宽度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还包括底板,其中,底板的形
状为矩形,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底板嵌套在预制底梁的槽形内部,由于预制
底梁由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组成矩形,所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底板的长度、宽度和由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
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组成矩形的内径的长度、宽度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以单个房间作为安装单元,提
高了工厂预制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多个预制钢框架结构组合在一起,
叠加出更多上下相邻,左右相邻的房间。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式预制装配框架示意图,该形
式的预制装配框架至少包括第一预制钢框架结构401,第二预制钢框架结构
402,第三预制钢框架结构403,第四预制钢框架结构404和第五预制钢框架结
构405。
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形式的预制装配框架,可以通过将多
个预制钢框架结构按照预设的形式,拼接在一起。和现有技术相比,以单个房
间作为安装单元,提高了工厂预制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预制装配框架中以单
个构件为基础而出现的拼装工作量大的问题,同时,预制钢框架结构的机械工
程程度高,加工精确,减少了尺寸误差,现场安装速度可以更快。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形式的预制装配框架示意图,
该预制装配框架形式至少包括第一预制钢框架结构501,第二预制钢框架结构
502,第三预制钢框架结构503和第三预制钢框架结构504。
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形式的预制装配框架,可以通过将
多个预制钢框架结构按照预设的形式,拼接在一起。和现有技术相比,以单个
房间作为安装单元,提高了工厂预制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预制装配框架中以
当个构件为基础而出现的拼装工作量大的问题,同时,预制钢框架结构的机械
工程程度高,加工精确,减少了尺寸误差,现场安装速度可以更快。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预制钢框架结构,可以组合成多种
形式的预制装配框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两种形式的预制装配框
架,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钢框架结构组合成任何
形式的预制装配框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钢框架结构,包括预制架柱,预制
顶梁和预制底梁;其中,预制架柱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预制架柱包括第一
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所述预制顶梁的形状为槽形,
所述槽形两侧翼板的厚度大于所述槽形内部的厚度;所述预制顶梁的槽形内部
上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预制底梁的形状为槽形,所述槽形两侧翼板的厚度大
于所述槽形内部的厚度;所述预制底梁的槽形内部上设置有第三孔洞,所述预
制底梁平行于所述预制顶梁;所述预制顶梁包括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
三主顶梁和第四主顶梁,所述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和第四主
顶梁组成矩形,所述预制顶梁通过设置第一主顶梁、第二主顶梁、第三主顶梁
和第四主顶梁的第二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柱、第三异
形柱和第四异形柱顶部的第一孔洞连接;所述预制底梁包括第一主底梁、第二
主底梁、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所述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第三主底
梁和第四主底梁组成矩形,所述预制底梁通过设置第一主底梁、第二主底梁、
第三主底梁和第四主底梁的第三孔洞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异形柱、第二异形
柱、第三异形柱和第四异形柱底部的第一孔洞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
钢框架结构,以单个房间作为安装单元,提高了工厂预制率,避免了现有技术
中预制装配框架中以单个构件为基础而出现的拼装工作量大的问题,同时,预
制钢框架结构的机械工程程度高,加工精确,减少了尺寸误差,现场安装速度
可以更快。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