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构筑物增设大型闸门的快速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闸门安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水构筑物增设大型闸门的快速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类构筑物池壁开孔、安装套管及闸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口大量密集于城市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每年呈数倍增长之势,大大加剧了水环境的恶化。面对这种情况,我国一方面加大力度新建污水处理厂,一方面为满足现行的排放标准,对现状的污水处理构筑物进行改造及扩建,在改造及扩建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新型工艺和处理能力要求,需对原构筑物池壁进行开孔及安装闸门。现有技术中,常使用木模作为模板进行混凝土灌浆,由于木模的结构特点,需要等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才能进行阀门的安装,这样就使得施工周期延长很多,而停水期越长对环境污染越大,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水构筑物增设大型闸门的快速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在停水期间迅速开孔、安装套管及闸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水构筑物增设大型闸门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配水井内侧池壁上开设孔洞;
2)安装套管:将套管吊入孔洞中固定牢固;
3)安装内侧钢板:在套管内径与内侧钢板边界线之间墙体部分均匀的涂抹密封胶,将内侧钢板粘接在池壁内侧,并将内侧钢板内边缘与套管焊接,将内侧钢板外边缘与池壁主筋焊接;
4)安装孔洞的内、外侧模板,并进行混凝土灌浆;
5)使用内侧钢板作为预埋件安装阀门,并进行混凝土二次灌浆。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开孔的具体方法为:
停水后将配水井中的水抽至检查井中,待水位降至高水位线时,在配水井内侧池壁上开设两个上定位孔,待水位降至低水位线时,在配水井内侧池壁上开设两个下定位孔;
配水井排空后,在配水井内侧池壁上定位出套管内径及内侧钢板的边界线;
将套管内径与内侧钢板边界线之间墙体部分的钢筋剥离;
以上、下定位孔的中心为圆心,作出开孔位置线,沿着该开孔位置线进行孔洞作业。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套管在安装前与洞口加强筋绑扎连接,套管和洞口加强筋焊接成整体嵌入洞口,可节省加强钢筋绑扎时间。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内侧钢板包括矩形本体,该矩形本体中开设有与所述套管内径相适配的通孔,该矩形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阀门的导轨,该矩形本体上端设置有用于限位阀门的档条。
优选地,所述矩形本体的上端还设置有吊环,方便起吊。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阀门的具体安装方法为:
用两道钢丝绳沿垂直方向将闸门捆绑,再用一根钢丝绳将垂直方向的两根钢丝绳连接在一起,沿着启闭台内侧缓慢吊入配水井内,用另一根钢丝绳通过启闭台预留洞穿入,上端固定死,下端连接牵拉装置,牵拉装置牵引用于绑扎闸门的钢丝绳,缓慢调节并就位;将螺杆穿过闸门螺栓孔并与内侧钢板固定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在内侧池壁增加内侧钢板,利用内侧钢板高强度的特点,既可当作闸门安装固定螺栓的预埋件,又可当作池壁内侧的模板,在洞口的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强度之前,对套管及闸门的安装质量起到了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混凝土承受的压力,既节省了绑扎钢筋、预埋预埋件、拼装内侧模板的时间,又缩短了等强时间,从而缩短工期、为提早开通正常运行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步骤1)的施工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中步骤2)的施工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中步骤3)的施工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中步骤5)的施工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中开孔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内侧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以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对深水构筑物增设大型闸门的快速施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一、在配水井内侧池壁10上开设孔洞20,参照图1,具体方法为:
停水后立即开启水泵,将水抽至配水井东边的检查井,待水位降至高水位线时,使用两台DN120的水钻在配水井内侧池壁上开设两个上定位孔A、B,待水位降至低水位线时,在配水井内侧池壁上开设两个下定位孔C、D,参照图5;
配水井排空后,在配水井内侧池壁上定位出套管内径及内侧钢板的边界线,尺寸分别为2490mm、3600mm×3450mm;
用风镐或电锤将套管内径与内侧钢板边界线之间墙体部分的钢筋剥离;
以上、下定位孔的中心为圆心,作出开孔位置线E,用四台DN120的水钻沿着该开孔位置线进行孔洞作业,开孔结束后,将中间混凝土块运走,并将水钻开孔后的弧面凿毛。
步骤二、安装套管:将套管30吊入孔洞20中固定牢固,参照图2,具体方法如下:
套管30在安装前与洞口加强筋40绑扎连接,套管和洞口加强筋焊接成整体嵌入洞口,可节省加强钢筋绑扎时间。将套管吊30入孔洞20中,固定牢固,由于配水井两侧都有悬挑结构,故安装套管需要吊车、挖机的配合才能完成,挖机停在配水井西侧的工作坑内,用吊车将套管沿着启闭台内侧缓慢吊入池底,套管降至洞下口时,吊车不动,在套管上挂上钢丝绳,用挖机牵引套管就位。
步骤三、安装内侧钢板50,参照图3,具体步骤为:
在套管内径与内侧钢板边界线之间墙体部分(3600×3450-φ3200)均匀的涂抹聚硫密封胶,将内侧钢板50粘在配水井内侧池壁10上,并将内侧钢板50内边缘与套管30焊接,将内侧钢板外边缘与池壁主筋焊接在一起,内侧钢板尺寸为(3600×3450—φ2490)*15mm。如图6所示,所述内侧钢板50包括矩形本体51,该矩形本体中开设有与所述套管内径相适配的通孔52,该矩形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阀门的导轨53,该矩形本体上端设置有用于限位阀门的档条54。所述矩形本体的上端还设置有吊环55,方便起吊,用吊钓挂住吊环,沿着启闭台边内侧缓慢吊入池底,用撬杠将钢板移至池壁边。
步骤四、安装孔洞的内、外侧模板,并进行混凝土灌浆,浇筑C50、P8混凝土,共2.6方;
步骤五、使用内侧钢板50作为预埋件安装阀门60,并进行混凝土二次灌浆,其中二次灌浆材料选用H60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共0.33方,参照图4,具体方法如下:
用两道钢丝绳沿垂直方向将闸门捆绑,再用一根钢丝绳将垂直方向的两根钢丝绳连接在一起,沿着启闭台内侧缓慢吊入配水井内,用另一根钢丝绳通过启闭台预留洞穿入,上端固定死,下端连接手拉葫芦,手拉葫芦的挂钩挂住用于绑扎闸门的钢丝绳,缓慢调节并就位;将螺杆穿过闸门螺栓孔并与内侧钢板固定连接,用螺母紧固,接着用不锈钢焊条将内侧钢板与螺杆端部焊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套管与内侧钢板安装定位后焊接成整体,既可固定钢板,又能有效的防止套管外侧漏水;将套管和洞口加强筋整体焊接,利用事先搭设好的滑道,整体推入洞口定位,节省施工作业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