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74504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4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195671.7

申请日:

2016.03.31

公开号:

CN105673969A

公开日:

2016.06.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L 27/10申请日:20160331|||公开

IPC分类号:

F16L27/10; E04B1/98

主分类号:

F16L27/10

申请人:

深圳市置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平生; 马永恒; 王雪松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田路锦文阁40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代理人:

王永文;刘文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中,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三弯头、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弯头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三弯头的一端连接,第三弯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弯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钝角,使V型管道连接件连接后呈V字型结构。V字型结构可增加连接件的向外侧拉伸力和向内侧压缩力,通过软管来实现管道不同方向的位移,且位移量比一般单一产品能力要高,能保证管道的位移空间。本发明可以用于设备与管道的连接,解决设备与管道的隔振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三弯头、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弯头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三弯头的一端连接,第三弯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弯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钝角,使V型管道连接件连接后呈V字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头的弯折角度为6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的弯折角度为1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头的另一端为法兰接头或螺纹接头,所述第二弯头的另一端为法兰接头或螺纹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头上设有第一安装片,所述第一安装片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弯头上设有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二安装片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弯头的底部设有第三安装片,所述第三安装片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 8.一种抗震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本体,在地面和建筑物本体之间设置有隔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建筑物还包括地埋管、穿墙管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V型管道连接件;所述地埋管设置于地面下、与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弯头连接,所述穿墙管的纵向部分设置于建筑物本体的墙体中,所述穿墙管的横向部设置于地面下、与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三弯头连接。 9.一种抗震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第一建筑物本体和第二建筑物本体,所述第一建筑物本体与第二建筑物本体相邻设置、第一建筑物本体与第二建筑物本体之间具有沉降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建筑物还包括第一穿墙管、第二穿墙管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V型管道连接件;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弯头连接第一穿墙管,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三弯头连接第二穿墙管;所述第一穿墙管和V型管道连接件位于第一建筑物本体中,所述第二穿墙管穿过所述沉降缝位于第二建筑物本体中。 10.一种抗震设备,包括抗震设备本体、第一横向管和第二横向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V型管道连接件;所述第一横向管穿过抗震设备本体、并与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弯头连接,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三弯头连接第二横向管。

说明书

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件,特别涉及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在管道系统安装的柔性接头根据其功能主要分为单一的纵向位移管道接头和单一的侧向位移管道接头,纵向位移的典型产品为波纹膨胀接头或橡胶软接头,侧向位移的典型产品一般采用钢丝骨架软管等。产品性能根据设计要求选用,而当前管道的安装要求日益复杂,管道不但需要具有纵向位移要求,而且同时还要满足侧向位移要求,尤其是在建筑结构中,当管道穿越隔震层时,管道需要在同一位置不但符合纵向位移还要符合侧向位移要求,而现有产品并不能同时具有两个方向位移的功能。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不但具有纵向位移及侧向位移的功能,且位移量比一般单一产品能力要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三弯头、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弯头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三弯头的一端连接,第三弯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弯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钝角,使V型管道连接件连接后呈V字型结构。

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中,所述第三弯头的弯折角度为60度。

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中,所述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的弯折角度为150度。

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中,所述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的长度相同。

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中,所述第一弯头的另一端为法兰接头或螺纹接头,所述第二弯头的另一端为法兰接头或螺纹接头。

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中,所述第一弯头上设有第一安装片,所述第一安装片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弯头上设有第二安装片,所述第二安装片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中,所述第三弯头的底部设有第三安装片,所述第三安装片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

一种抗震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本体,在地面和建筑物本体之间设置有隔震垫,还包括地埋管、穿墙管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V型管道连接件;所述地埋管设置于地面下、与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弯头连接,所述穿墙管的纵向部分设置于建筑物本体的墙体中,所述穿墙管的横向部设置于地面下、与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三弯头连接。

一种抗震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第一建筑物本体和第二建筑物本体,所述第一建筑物本体与第二建筑物本体相邻设置、第一建筑物本体与第二建筑物本体之间具有沉降缝,所述抗震建筑物还包括第一穿墙管、第二穿墙管和如上所述的V型管道连接件;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弯头连接第一穿墙管,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三弯头连接第二穿墙管;所述第一穿墙管和V型管道连接件位于第一建筑物本体中,所述第二穿墙管穿过所述沉降缝位于第二建筑物本体中。

一种抗震设备,包括抗震设备本体、第一横向管和第二横向管,还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V型管道连接件;所述第一横向管穿过抗震设备本体、并与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弯头连接,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三弯头连接第二横向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三弯头、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弯头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三弯头的一端连接,第三弯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弯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钝角,使V型管道连接件连接后呈V字型结构。本发明通过软管连接,并构成V字型结构,使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不但具有纵向位移及侧向位移的功能,且位移量可根据软管的长度设计,比现有单一产品能力高,还能起到防震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的纵向位移受拉力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的纵向位移受压力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的侧向位移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震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抗震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抗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三弯头、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弯头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三弯头的一端连接,第三弯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弯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钝角,使V型管道连接件连接后呈V字型结构。本发明通过软管连接,并构成V字型结构,使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不但具有纵向位移及侧向位移的功能,且位移量可根据软管的长度设计,比现有单一产品能力高,还能起到防震作用,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为金属软管可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弯头10、第二弯头20、第三弯头30、第一软管40和第二软管50;所述第一弯头10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40与第三弯头30的一端连接,第三弯头3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50与第二弯头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头30的弯折角度为锐角,第一弯头10、第二弯头20的弯折角度为钝角,使V型管道连接件连接后呈V字型结构。

具体的,所述第三弯头30的弯折角度为60度,使产品拉伸和反弹力增大,当然,本发明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要求改成其它角度。

所述第一弯头10、第二弯头20的弯折角度为150度,以保证第一弯头10、第二弯头20的另一端能连接水平管道。具体使用时,如第三弯头30的弯折角度改变,所述第一弯头10、第二弯头20的弯折角度相应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软管40、第二软管50的长度相同,使所述第一弯头10、第二弯头20在同一水平线上,能连接水平管道,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改。

为了便于与水平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弯头10的另一端为法兰接头或螺纹接头101。相应的,所述第二弯头20的另一端为法兰接头或螺纹接头201。当然,本发明也可根据安装需要使用其它连接形式,具体根据管道连接处的连接形式决定。

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第三弯头30的底部设有排气口301,该排气口301可以用来安装排气阀或者排污阀等,也可以用来安装压力表等设备。

所述第一弯头10上设有第一安装片102,所述第一安装片10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3;所述第二弯头20上设有第二安装片202,所述第二安装片20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03。第一安装孔103和第二安装孔203用于当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位移到所需位置后,用于安装或悬挂该V型管道连接件。

所述第三弯头30的底部设有第三安装片302,所述第三安装片302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303。当所述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需要以第三弯头30为中心位移时,可先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303固定所述第三弯头30,也可以位移到所需位置后安装或悬挂该V型管道连接件。

所述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中,所述第一软管40和第二软管50均为金属软管。金属软管能起到防震作用,还能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确定软管材质。另外,本发明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软管40和第二软管50的长度改变其位移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图2至图7,对本发明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受力变形形状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实际应用中,当水平管道60发生纵向位移时,所述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软管40和第二软管50可以向外侧拉伸,由此可以保证水平管道60的位移空间,图2、图3中的虚线为受拉后的位置。

如图4和图5所示,实际应用中,当水平管道60发生纵向位移时,所述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软管40和第二软管50可以向内侧压缩,由此可以保证水平管道60的位移空间,图4、图5中的虚线为受压后的位置。

如图6和图7所示,当管道发生侧向位移时,所述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软管40和第二软管50可以向两侧拉伸,由此可以保证水平管道的位移需求,图6、图7中的虚线为受扭后的位置。

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抗震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地面70上的建筑物本体60,在地面70和建筑物本体60之间设置有隔震垫80。所述抗震建筑物还包括地埋管90、穿墙管100和V型管道连接件;所述地埋管90设置于地面70下、与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弯头10连接,所述穿墙管100的纵向部分设置于建筑物本体60的墙体中,所述穿墙管100的横向部设置于地面70下、与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二弯头30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水平放置(即沿建筑物本体的横向放置),可有效对X、Y、Z三轴方向的力进行抗震,由于上文已对该V型管道连接件的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抗震建筑物,以下对抗震建筑物的抗震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地震时,管道从地面建筑穿越隔震垫80到地下结构,管道会随着结构的晃动产生X、Y、Z三方向的位移,但现有的软管只能应对单一方向,当管道产生三向位移时管道会在接口、弯头处发生破裂使机电管线遭到破坏。而应用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之后,结构因地震产生三向位移带动管道位移,当位移传递到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的弯管处时,V型管道连接件能进行三向变形,使产生的位移在此处抵消无法继续往后面的管线传递,从而维护机电管线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抗震建筑物,请参阅图9,所述抗震建筑物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第一建筑物本体901和第二建筑物本体902,所述第一建筑物本体901与第二建筑物本体902相邻设置、第一建筑物本体901与第二建筑物本体902之间具有沉降缝903。其中,所述抗震建筑物还包括第一穿墙管904、第二穿墙管905和V型管道连接件906;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906的第一弯头连接第一穿墙管904,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906的第三弯头连接第二穿墙管905;所述第一穿墙管904和V型管道连接件906位于第一建筑物本体901中,所述第二穿墙管905穿过所述沉降缝903位于第二建筑物本体902中。本实施例中,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水平放置(即沿建筑物本体的横向放置),可有效对X、Y、Z三轴方向的力进行抗震,由于上文已对该V型管道连接件的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抗震建筑物,以下对抗震建筑物的抗震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地震时,管道穿越两栋建筑结构之间的沉降缝时,管道会随着结构的晃动产生X、Y、Z三个方向的位移,当两栋建筑结构产生不同方向的位移时,会使管道产生不同方向的位移,从而导致管道会在接口、弯头处发生破裂使机电管线遭到破坏。而应用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之后,结构因地震产生三向位移带动管道位移,当位移传递到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处时,V型管道连接件能进行三向变形使产生的位移在此处抵消无法继续往后面的管线传递,从而维护机电管线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抗震设备,请参阅图10,所述的抗震设备包括抗震设备本体110、第一横向管120、第二横向管130和V型管道连接件;所述第一横向管120穿过抗震设备本体110、并与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一弯头10连接,V型管道连接件的第二弯头20连接第二横向管130,所述第二横向管130用于连接其它设备。本实施例中,所述V型管道连接件水平放置(即沿抗震设备本体1的横向放置),可有效对X、Y、Z三轴方向的力进行抗震,由于上文已对该V型管道连接件的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抗震设备,以下对抗震设备的抗震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地震时,管道连接设备,管道和设备会随着结构的晃动产生X、Y、Z三个方向的位移,当两个设备之间产生不同方向的位移时,会使管道产生不同方向的位移,从而导致管道会在接口、弯头处发生破裂使机电管线遭到破坏,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设备遭到破坏。而且设备在运行中会自身会产生振动,当振动得不到抵消将会传递到管线上久而久之也会使机电管线遭到破坏。而应用本发明的V型管道连接件之后,管道和设备因地震和自身运行产生的三向位移带动管道移动,当位移传递到V型弯管处时,V型弯管能进行三向变形使产生的位移在此处抵消无法继续往后面的管线传递,从而维护机电管线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三弯头、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弯头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三弯头的一端连接,第三弯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弯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钝角,使V型管道连接件连接后呈V字型结构。V字型结构可增加连接件的向外侧拉伸力和向内侧压缩力,通过软管来实现管道不同方向的位移,且位移量比一般单一产品能力要高,能保证管道的位移空间。

此外,本发明可以用于设备与管道的连接,解决设备与管道的隔振问题。当使用在管道与管道的连接中,可以解决管道热胀冷缩所产生的纵向位移以及管道在使用中产生的其它纵向位移,其最大特点是解决了管道在穿越建筑隔震层时所必需的侧向及纵向位移。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抗震建筑物、抗震设备及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其中,可位移的V型管道连接件包括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第三弯头、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弯头的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第三弯头的一端连接,第三弯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第二弯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第一弯头、第二弯头的弯折角度为钝角,使V型管道连接件连接后呈V字型结构。V字型结构可增加连接件的向外侧拉伸力和向内侧压缩力,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