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参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人参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376231.0 (22)申请日 2018.04.23 (71)申请人 贵州番茄超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延安中 路8号景天城大厦27-12号 (72)发明人 杨雪 (74)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 限责任公司 22100 代理人 许宝贵 (51)Int.Cl. A23F 3/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人参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参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 属于保健茶加工领域。 以五。
2、年生白参或红参为原 料, 经切片、 喷水、 发酵、 翻堆、 干燥、 陈化工序制 成, 即在堆放条件下进行人工快速氧化和微生物 共同作用经长时间低温发酵得到熟制发酵人参 茶成品。 渥堆酶促发酵提高了人参茶的营养成分 活性物质含量,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稀有人参皂苷 数量稀少及有效成分不能有效被人体吸收, 口感 苦涩、 色泽不好的产品质量问题, 也解决了人参 茶性热容易使人上火的问题。 该人参发酵茶可以 提高人体免疫力、 缓解疲劳、 延缓衰老、 美容保健 等功效, 经济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8477355 A 2018.09.04 CN 108477355 A 1.一种人参。
3、发酵茶, 其特征在于, 是由下列步骤得到的: (1)、 切片: 将含水量在2-8的干人参, 切成1.5MM薄片; (2)、 喷水: 以人工喷水对干人参进行喷水, 控制人参含水量为50-60; (3)、 发酵: 采用室内大堆发酵, 将喷水后的人参在发酵室内分堆放置, 堆高0.7-1.0米, 覆盖湿布, 开始发酵; (4)、 翻堆: 在发酵室内安装温度计、 湿度计, 在人参茶堆四周安插温度计, 控制茶堆温 度在45-60, 将茶堆翻拌均匀, 每7天左右翻堆一次, 翻堆8-9次, 发酵5070天; (5)、 干燥: 将人参茶堆开沟, 进行通风干燥, 控制室温在35-40, 每隔3-5天开一次沟, 初。
4、期按顺序开沟, 顺序开沟结束以后, 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 如此循环往复至人参茶含水 量低于8, 散茶直接送入陈化室; (6)、 陈化: 将人参茶送入陈化室, 逐层放置在陈化架上, 陈化室内温度控制在15-50, 人参茶湿度控制在5-8, 陈化时间为3个月, 最终得到发酵人参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发酵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人参采用干白参或红 参。 3.一种人参发酵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列步骤: (1)、 切片: 将含水量在2-8的干人参, 切成1.5MM薄片; (2)、 喷水: 以人工喷水对干人参进行喷水, 控制人参含水量为50-60; (3)、 发酵: 。
5、采用室内大堆发酵, 将喷水后的人参在发酵室内分堆放置, 堆高0.7-1.0米, 覆盖湿布, 开始发酵; (4)、 翻堆: 在发酵室内安装温度计、 湿度计, 在人参茶堆四周安插温度计, 控制茶堆温 度在45-60, 将茶堆翻拌均匀, 每7天翻堆一次, 翻堆8-9次, 发酵5070天; (5)、 干燥: 将人参茶堆开沟, 进行通风干燥, 控制室温在35-40, 每隔3-5天开一次沟, 初期按顺序开沟, 顺序开沟结束以后, 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 如此循环往复至人参茶含水 量低于8, 散茶直接送入陈化室; (6)、 陈化: 将人参茶送入陈化室, 逐层放置在陈化架上, 陈化室内温度控制在15-50, 。
6、人参茶湿度控制在5-8, 陈化时间为3个月, 最终得到发酵人参茶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参发酵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人参采用干 白参或红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477355 A 2 一种人参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人参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人参是我国著名的传统中药, 也被认定为药食同源及新资源食品原料, 具有多种 保健功效。 由于受到人参生长周期及生长环境的限制, 过去的传统加工工艺, 已经满足不了 消费者对人参制品营养、 口感等多方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
7、3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参发酵茶及其加工方法。 0004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下列步骤: 0005 (1)、 切片: 将含水量在2-8的干人参, 切成1.5MM薄片; 0006 (2)、 喷水: 以人工喷水对干人参进行喷水, 控制人参含水量为50-60; 0007 (3)、 发酵: 采用室内大堆发酵, 将喷水后的人参在发酵室内分堆放置, 堆高0.7- 1.0米, 覆盖湿布, 开始发酵; 0008 (4)、 翻堆: 在发酵室内安装温度计、 湿度计, 在人参茶堆四周安插温度计, 控制茶 堆温度在45-60, 将茶堆翻拌均匀, 每7天翻堆一次, 翻堆8-9次, 发酵5070天; 0009 (5。
8、)、 干燥: 将人参茶堆开沟, 进行通风干燥, 控制室温在35-40, 每隔3-5天开一 次沟, 初期按顺序开沟, 顺序开沟结束以后, 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 如此循环往复至人参 茶含水量低于8, 散茶直接送入陈化室; 0010 (6)、 陈化: 将人参茶送入陈化室, 逐层放置在陈化架上, 陈化室内温度控制在15- 50, 人参茶湿度控制在5-8, 陈化时间为3个月, 最终得到发酵人参茶成品。 0011 所述干人参采用干白参或红参。 0012 随着人参资源的深度开发, 借鉴普洱茶生物发酵技术, 通过对人参进行生物发酵 改变了人参茶的茶汤颜色及味道, 获得了更多稀有皂苷成分, 使之成为更易被机体。
9、吸收、 药 效更强的人参制品, 是人参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发酵人参茶是以人参为原料, 经后发酵过程再加工的茶类。 后发酵过程是渥堆条件下进行的人工快速氧化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陈化过程。 在湿热条件 下, 酶把人参中的碳水化物逐渐转化成糖, 糖含量的增加为酵母菌提供了大量营养, 迅速繁 殖, 并分解出大量营养物质; 在渥堆过程中的有多种微生物根据温度湿度发酵时间的不同 调整使其发挥作用, 其中黑曲霉、 青霉属、 根霉属、 灰绿曲霉、 酵母菌起主导作用。 以此发酵 而得的人参茶汤色明亮, 口感醇厚顺滑, 更具有特色; 经检测表明人参茶发酵后, 稀有皂苷 含量提高了近。
10、500倍, 同时去除了大部分人参中含有的田七素等易使人产生不良反应的物 质, 充分发挥人参的保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477355 A 3 0014 实施例1 0015 包括下列步骤: 0016 (1)、 切片: 将含水量在2的干白参, 切成1.5MM薄片; 0017 (2)、 喷水: 以人工喷水对干人参进行喷水, 控制人参含水量为50; 0018 (3)、 发酵: 采用室内大堆发酵, 将喷水后的人参在发酵室内分堆放置, 堆高0.7米, 覆盖湿布, 开始发酵; 0019 (4)、 翻堆: 在发酵室内安装温度计、 湿度计, 在人参茶堆四周安插温度计, 控制。
11、茶 堆温度在45, 将茶堆翻拌均匀, 每7天翻堆一次, 翻堆8次, 发酵50天; 0020 (5)、 干燥: 将人参茶堆开沟, 进行通风干燥, 控制室温在35, 每隔3天开一次沟, 初期按顺序开沟, 顺序开沟结束以后, 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 如此循环往复至人参茶含水 量低于8, 散茶直接送入陈化室; 0021 (6)、 陈化: 将人参茶送入陈化室, 逐层放置在陈化架上, 陈化室内温度控制在15 , 人参茶湿度控制在5, 陈化时间为3个月, 最终得到发酵人参茶成品。 0022 实施例2 0023 包括下列步骤: 0024 (1)、 切片: 将含水量在8的红参, 切成1.5MM薄片; 0025 。
12、(2)、 喷水: 以人工喷水对红参进行喷水, 控制红参含水量为60; 0026 (3)、 发酵: 采用室内大堆发酵, 将喷水后的红参在发酵室内分堆放置, 堆高1.0米, 覆盖湿布, 开始发酵; 0027 (4)、 翻堆: 在发酵室内安装温度计、 湿度计, 在红参茶堆四周安插温度计, 控制茶 堆温度在60, 将茶堆翻拌均匀, 每7天翻堆一次, 翻堆9次, 发酵70天; 0028 (5)、 干燥: 将红参茶堆开沟, 进行通风干燥, 控制室温在40, 每隔5天开一次沟, 初期按顺序开沟, 顺序开沟结束以后, 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 如此循环往复至人参茶含水 量低于8, 散茶直接送入陈化室; 0029。
13、 (6)、 陈化: 将红参茶送入陈化室, 逐层放置在陈化架上, 陈化室内温度控制在50 , 人参茶湿度控制在8, 陈化时间为3个月, 最终得到发酵人参茶成品。 0030 实施例3 0031 (1)、 切片: 选取根须完整, 无锈皮、 无霉变、 5年生、 含水量在5的干白参, 切成 1.5MM薄片; 0032 (2)、 喷水: 以人工喷水的方式对干人参进行加湿, 喷水时力求雾状, 切忌大水滴, 影响品质, 喷水应取食用标准的清洁冷水, 分层喷洒后拌匀, 要求控制人参含水量为55, 喷水后手握无脆响, 松开茶不成团, 不得有自由水存在; 0033 注意: 人参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 处。
14、理不好, 将会严重影响人参茶 的品质, 干人参一般含水量仅在2-8之间, 必须通过喷水增加干人参的含水量才能进行 发酵, 而人参茶的含水量又必须根据气温、 空气湿度、 季节、 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来适时调 整。 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缓慢综合发酵的过程, 水分过多则人参茶堆内透气性差, 易造 成茶堆缺氧, 厌氧菌大量繁殖, 使人参发酸发馊, 人参软烂发粘; 水分过少则茶堆通透性较 强, 好氧微生物过度繁殖茶堆易失水干燥, 达不到预期的发酵效果(此时可在第二天补水), 总之喷水量宁少勿多;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477355 A 4 0034 (3)、 发酵: 在工厂化的生产中,。
15、 一般采用大堆发酵, 喷水后人参茶堆的堆高为0.8 米, 喷水堆成堆后, 盖上湿布四角要压实, 这样可以起到增湿保温的作用, 有利于发酵的进 行。 0035 注意: 发酵温湿度与微生物生长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人参茶发酵时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控制发酵仓的温湿度, 堆积要一层一层的堆, 且要保证松软, 不得压实, 目的是保 证其通气性。 0036 (4)、 翻堆: 发酵室内要求安装温度计、 湿度计, 茶堆要安插温度计, 由专人负责记 录温湿度的变化。 人参茶在发酵过程中, 必须掌握好发酵温度、 堆温, 密切注意环境的变化, 并适时翻堆, 翻堆时要求人参茶无团块, 而且控制茶堆温度在55, 新发酵。
16、堆成堆后第二天 必须进行翻堆, 俗称 “翻水” , 再堆成发酵堆, 以便水分分布均匀, 如第一天加水不足, 第二天 翻堆时须补水, 然后再拌匀成堆; 一般来说, 在喷水后的第4天人参茶开始起堆温, 人参茶堆 温度会逐步升高, 揭开盖布会发现茶堆表面出现颜色变深, 伸手进堆可以感到人参湿润, 闻 起来有发酵香, 且茶堆温度较高, 在40左右, 第5天可发现人参茶堆高有所下降, 用手感觉 堆温发觉有点烫手, 茶堆温度在45左右, 此时人参颜色开始变暗; 0037 注意: 控制茶堆温度在45-60, 温度低于40, 难以达到理想的发酵效果, 而高于 65, 则会出现烧心茶, 造成味淡, 汤色暗, 因。
17、此掌握好温度、 湿度是生产人参茶的关键, 如 果出现堆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通过翻堆解块的手段即可解决, 如果堆温高得过度就需马 上解块, 如来不及解块, 可先采取开窗通风, 揭掉盖布等手段迅速降温; 每7天左右对人参茶 堆翻拌均匀一次, 完成发酵需翻堆8-9次, 当然可根据茶的含水量、 发酵场堆温、 湿度及发酵 程度灵活掌握翻推的次数。 经过几次翻堆后, 60天左右当人参茶显现褐色, 汤色明亮具陈香 时, 即可开沟进行摊凉。 0038 (5)、 干燥: 发酵和翻堆工序结束后, 为避免人参茶发酵过度, 必须进行干燥, 室内 温度必须控制在37, 干燥宜用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人工通风干燥, 当茶水。
18、分含量14- 20, 每隔4天开一次沟, 初期按顺序开沟, 顺序开沟结束以后, 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 如 此循环往复至人参含水量低于8, 散茶直接送入陈化室; 0039 (6)、 陈化: 将发酵人参茶送入陈化室内, 一层一层摆好, 每层15-30厘米; 进行为期 3个月的陈化, 陈化室必须遮阴, 防止阳光直射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 必须有良好的通风。 发 酵人参茶在陈化过程中会发生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有一个 “最适温度” 区间, 它的起始温度 在15, 温度越高其酶促反应速度越快, 但超过50, 酶蛋白会出现变性, 其酶促反应速度 下降。 因此, 发酵人参茶陈化过程的 “最适温度” 应在15至50之间, 陈化室内温度就设置 30; 0040 综上, 得到发酵人参茶的成品, 然后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再进行拣剔、 包装、 贮运等 工作。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47735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