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区专用智能交通引导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雾区专用智能交通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雾霾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公路成为雾区公路,雾区公路以其能见度低的特点
严重威胁了交通安全,使得交通事故更为频发,造成雾区公路的主要是团雾,专家研究表
明,团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团雾的范围比较小,团雾外视线良好;
团雾内四周朦胧,能见度很低,常常只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团雾分布不均匀,有些区域很
浓;团雾覆盖面积大小也不一致,具体表现在公路上,长度从1公里到5公里不等。团雾一般
出现在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尤其易出现在清晨。团雾还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地面粗
糙度等因素关系密切,一般来说,郊区和乡村比城市容易出现团雾,比较空旷的高速公路路
段更容易出现团雾。大雾的天气预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而团雾又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局
地性、偶然性等特征,因而预报的难度就更大。团雾不仅很难预报,甚至高速公路监测设备
都很难准确捕捉到团雾信息。比如,在设施比较先进的沪宁高速上,能见度自动观测空间距
离的间隔约10公里,每1分钟传一次资料,但团雾距离一般不足10公里,所以自动观测仪也
不能完全监测到团雾。也正因为团雾的预测和监测难度都很大,当团雾出现时,高速公路上
的电子警示牌,常常不能对过往车辆及时提醒,加之团雾经常是的“忽有忽无”,也会带来驾
驶员的主观情绪起伏不定,容易因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交通安全部门称团雾是高速公路上
的“流动杀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区专用智能交通引导装置,对雾区车辆进行智能引导,以解
决雾区公路造成的交通事故。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雾区专用智能交通引导装置,包括引导灯和安装装置,所述引导灯安装在两个安
装装置之间,所述安装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上盖部、柱体、固定座,所述上盖部呈伞状,上盖
部的外表面设置太阳能电池,所述柱体为圆柱状,柱体的外表面的上半部沿径向设置两排
引导灯安装座,所述两排引导灯安装座所在的直线与柱体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两排
引导灯安装座的下端分别设有光源发生器和光敏感应开关,所述光源发生器直接与太阳能
电池相连,所述光敏感应开关、太阳能电池、引导灯相串联,设置光源发生器和光敏感应开
关,两个安装装置之间有一定距离,若出现雾团,光源发生器发出的光被削弱后才照射到光
敏感应开关,当光被削弱到一定程度后即雾团能见度低于一定值时,光敏感应开关控制引
导灯进入工作状态,无需人为发射开关指令,也避过了雾团预警工作,直接进入引导工序,
引导工作迅速、及时、准确。
更优的,所述安装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0-100米。
更优的,所述上盖部的底部设置遮雨檐,所述遮雨檐与上盖部之间设有漏雨孔。
更优的,所述漏雨孔连接漏雨软管,所述漏雨软管下端与底面相接,漏雨软管中段
固定在柱体上。
更优的,所述柱体的材质为塑料。
更优的,所述引导灯安装座包括外罩、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柱体一体化,所述外
罩与连接部相连接。
更优的,所述外罩内表面一端设置内螺纹,另一端设置密封垫圈,所述连接部外表
面设置外螺纹。
更优的,所述外罩与连接部之间设置橡胶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根据雾团能见度自动控制引导灯开关,无需人为发射开关指令,智能化程度高;
2、避过了雾团预警工作,直接进入引导工序,引导工作迅速、及时、准确;
3、利用太阳能发电,无需外接电源,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引导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上盖部;11、太阳能电池;12、遮雨檐;13、漏雨孔;2、柱体;21、引导
灯安装座;211、外罩;212、连接部;213、橡胶垫圈;22、光敏感应开关;23、光源发生器;3、固
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
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雾区专用智能交通引导装置,包括引导灯和安装装置,所述引导
灯安装在两个安装装置之间,所述安装装置从上到下依次为上盖部1、柱体2、固定座3,所述
上盖部1呈伞状,上盖部1的外表面设置太阳能电池11,所述柱体2为圆柱状,柱体2的外表面
的上半部沿径向设置两排引导灯安装座21,所述两排引导灯安装座21所在的直线与柱体2
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两排引导灯安装座21的下端分别设有光源发生器23和光敏感应
开关22,所述光源发生器23直接与太阳能电池11相连,所述光敏感应开关22、太阳能电池
11、引导灯相串联。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0-100米,设置光源发生器和光敏感应
开关,光源发生器23直接与太阳能电池11相连,即太阳能电池11控制光源发生器23一直发
光,若天气晴朗时,光源发生器23发出的光直射到光敏感应开关22上,此时光敏感应开关22
处于关闭状态;若出现雾团,且能见度低至200米以下,光源发生器23发出的光被削弱后照
射到光敏感应开关22上,光敏感应开关即可控制引导灯进入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无需人为发射开关指令,也避过了雾团预警工作,直接进入引导工序,引
导工作迅速、及时、准确。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雾区专用智能交通引导装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上盖
部1的底部设置遮雨檐12,所述遮雨檐12与上盖部1之间设有漏雨孔13。所述漏雨孔13连接
漏雨软管,所述漏雨软管下端与底面相接,漏雨软管中段固定在柱体2上。下雨天雨水落到
上盖部1上,经漏雨孔13从漏雨软管流到地面,避免雨水渗透到装置中,提高装置寿命。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雾区专用智能交通引导装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柱体2
的材质为塑料,本实施例的设置在于塑料产品容易加工、处理,且价格便宜,质量轻盈,易于
降低成本和运输。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雾区专用智能交通引导装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
示,所述引导灯安装座21包括外罩211、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与柱体2一体化,所述外
罩211与连接部212相连接。所述外罩211内表面一端设置内螺纹,另一端设置密封垫圈,所
述连接部212外表面设置外螺纹。所述外罩211与连接部212之间设置橡胶垫圈213。本实施
例的设置在于提高装置密封性,有效避免了雨水顺着引导灯进入装置内部的情况,提高了
装置寿命。
如上所述即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
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