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4452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8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84682.9

申请日:

2012.11.23

公开号:

CN103835433A

公开日:

2014.06.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C 2/06申请公布日:20140604|||公开

IPC分类号:

E04C2/06; E04B5/17

主分类号:

E04C2/06

申请人:

湖北科翼建筑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书庭; 黄胜; 张军; 陈金林

地址:

430345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湖汉施路39号弘毅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何英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属建筑结构型材领域,本设计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层组成,所述预制底板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该钢骨架由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压型钢板条组成,压型钢板条沿叠合板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上、下部钢筋分别顺条状压型钢板条走向与压型钢板条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底板其压型钢板条的上部和上部钢筋的全部显露在外,本设计创新采用条状压型钢板取代传统的腹杆钢筋,上部现浇层通过预制底板顶部外伸的上部钢筋和条状压型钢板与预制底板浇筑成一体,叠合板钢骨架上、下部钢筋可以伸入钢筋混凝土梁内,有效限制叠合面的相对滑移,提高了抗剪能力,提高抗震性能和整体承载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层组成,其特征在于,预制底板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所述钢骨架由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压型钢板条组成,压型钢板条沿叠合板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上、下部钢筋分别顺条状压型钢板条走向与压型钢板条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底板其压型钢板条的上部和上部钢筋的全部显露在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钢骨架下部钢筋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M型压型钢板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V型压型钢板条。 

说明书

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属建筑结构型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现阶段的施工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导致工期超时。目前现有的钢筋骨架混凝土叠合板,其钢筋骨架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无法普及推广应用。通常依赖自然粗糙面制作的叠合板,其叠合面抗剪能力有限,预制层和现浇层不能很好地呈整体性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层组成,特点是预制底板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所述钢骨架由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压型钢板条组成,压型钢板条沿叠合板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上、下部钢筋分别顺条状压型钢板条走向与压型钢板条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底板其压型钢板条的上部和上部钢筋的全部显露在外。
所述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M型压型钢板条。
所述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V型压型钢板条。
所述钢骨架下部钢筋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
本发明叠合板的钢骨架,创新采用条状压型钢板取代传统的腹杆钢筋制作桁架,上部现浇层通过预制底板顶部外伸的上部钢筋和条状压型钢板与预制底板浇筑成一体,有效限制叠合面的相对滑移,提高了抗剪能力和 整体承载能力。叠合板钢骨架上、下部钢筋可以伸入钢筋混凝土梁内,有效的增强梁板之间的相互连接,提高抗震性能。本发明叠合板不仅可以和钢筋混凝土梁结合使用,而且也可以配合钢梁一起使用,并且,本发明制作简便宜行,适于工厂化生产和实施。
图1 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预制底板钢骨架及分布钢筋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预制底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 M型压型钢板条为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
本发明由预制底板1和现浇层2组成,预制底板1 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所述钢骨架由上部钢筋3、下部钢筋4和条状M型压型钢板5组成,条状M型压型钢板5沿叠合板板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上部钢筋3、下部钢筋4顺条状M型压型钢板5走向分别与条状M型压型钢板5的上、下表面焊接固定,此外,在钢骨架下部钢筋4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6,钢骨架中浇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预制底板其条状M型压型钢板5上部和上部钢筋3全部显露在外。待预制底板1达到规定强度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再在现场浇筑上部现浇层2,即形成叠合板。

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35433A43申请公布日20140604CN103835433A21申请号201210484682922申请日20121123E04C2/06200601E04B5/1720060171申请人湖北科翼建筑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地址430345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湖汉施路39号弘毅工业园72发明人李书庭黄胜张军陈金林74专利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代理人何英君54发明名称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57摘要本发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属建筑结构型材领域,本设计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层组成,所述预制底板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该钢骨架由上部钢筋、下部钢筋。

2、和压型钢板条组成,压型钢板条沿叠合板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上、下部钢筋分别顺条状压型钢板条走向与压型钢板条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底板其压型钢板条的上部和上部钢筋的全部显露在外,本设计创新采用条状压型钢板取代传统的腹杆钢筋,上部现浇层通过预制底板顶部外伸的上部钢筋和条状压型钢板与预制底板浇筑成一体,叠合板钢骨架上、下部钢筋可以伸入钢筋混凝土梁内,有效限制叠合面的相对滑移,提高了抗剪能力,提高抗震性能和整体承载能力。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3543。

3、3ACN103835433A1/1页21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层组成,其特征在于,预制底板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所述钢骨架由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压型钢板条组成,压型钢板条沿叠合板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上、下部钢筋分别顺条状压型钢板条走向与压型钢板条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底板其压型钢板条的上部和上部钢筋的全部显露在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钢骨架下部钢筋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M型压型钢板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压。

4、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V型压型钢板条。权利要求书CN103835433A1/1页3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属建筑结构型材领域。背景技术0002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现阶段的施工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快速施工的要求,导致工期超时。目前现有的钢筋骨架混凝土叠合板,其钢筋骨架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无法普及推广应用。通常依赖自然粗糙面制作的叠合板,其叠合面抗剪能力有限,预制层和现浇层不能很好地呈整体性工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钢筋压型钢板条混凝土叠合板,由预制底板和上部现浇层组成,特点是预制底板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所。

5、述钢骨架由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和压型钢板条组成,压型钢板条沿叠合板板横向平行间隔设置,上、下部钢筋分别顺条状压型钢板条走向与压型钢板条的上、下表面固接,在钢骨架中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预制底板其压型钢板条的上部和上部钢筋的全部显露在外。0004所述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M型压型钢板条。0005所述组成钢骨架的压型钢板条为V型压型钢板条。0006所述钢骨架下部钢筋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0007本发明叠合板的钢骨架,创新采用条状压型钢板取代传统的腹杆钢筋制作桁架,上部现浇层通过预制底板顶部外伸的上部钢筋和条状压型钢板与预制底板浇筑成一体,有效限制叠合面的相对滑移,提高了抗剪能力和整体承载能力。叠合。

6、板钢骨架上、下部钢筋可以伸入钢筋混凝土梁内,有效的增强梁板之间的相互连接,提高抗震性能。本发明叠合板不仅可以和钢筋混凝土梁结合使用,而且也可以配合钢梁一起使用,并且,本发明制作简便宜行,适于工厂化生产和实施。0008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本发明预制底板钢骨架及分布钢筋示意图0010图3是本发明预制底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现以M型压型钢板条为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0012本发明由预制底板1和现浇层2组成,预制底板1由钢骨架和混凝土组成,所述钢骨架由上部钢筋3、下部钢筋4和条状M型压型钢板5组成,条状M型压型钢板5沿叠合板板宽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上部钢筋3、下部钢筋4顺条状M型压型钢板5走向分别与条状M型压型钢板5的上、下表面焊接固定,此外,在钢骨架下部钢筋4上垂直间隔连接有分布钢筋6,钢骨架中浇注混凝土浇筑形成的预制底板其条状M型压型钢板5上部和上部钢筋3全部显露在外。待预制底板1达到规定强度后运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再在现场浇筑上部现浇层2,即形成叠合板。说明书CN103835433A1/2页4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835433A2/2页5图3说明书附图CN10383543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