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生态树池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树池。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不透水路面增加,容易出现城市内涝,洪峰径流过大等问
题,同时雨水径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市政管网后增加下游有机物负荷,因此对雨水径
流控制与净化意义重大。
常规控制雨水径流的方法已从单纯的行道树种植,发展成为1多空间、2多层次、3
注重生态环境效益与4艺术美感的结合造景的绿化形式,但是种植树木会与周围环境产生
作用,一方面日益生长的根系会破坏地下管线、周边建筑,另一方面植物经过常年的风吹雨
淋会裸露根系,影响美观、不利于植物生长。现有树池只是单纯的解决了种植树木、缓解径
流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净化雨水径流的技术难题。
为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提倡的低影响开发理
念(LID)的设施——多功能生态树池,该多功能生态树池可以实现在汇水区域的源头通过
滞留、渗透、溢流等作用净化雨水,降低进入城市排水管网内的径流污染负荷,保护水环境;
延长径流历时,避免产生洪峰径流;净化暴雨、特大暴雨时期溢流的雨水径流;保护植物生
长、保护周边环境建筑及地下管线等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树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生态树池,包
括池体,所述池体按水流依次流入的方向分为:上部具有进水口并且用于种植的植树室、内
设过滤装置的过滤室、下部具有出水口的出水室,所述植树室内底部与所述过滤室内底部
之间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过滤室内底部与所述出水室内底部之间设置有过滤排水口,所述
过滤室上部与所述出水室上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小过滤排水负荷的溢流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植树室内设置有横向中空的排水导管、多个竖直设置并
管体上开有多个小孔的渗水导管,所述排水导管与所述排水口相连,所述渗水导管与所述
排水导管相连。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植树室与所述过滤室之间、位于由下至上1/3位置
至1/2位置处设置有溢水排水口,所述植树室内横设有溢水导管,所述溢水导管一端与所述
溢水排水口相连,所述溢水导管另一端与所述渗水导管相连。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植树室内上部与所述过滤室内上部之间开设有供超标径
流经过直接进入过滤室的溢流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植树室上方盖设有用于阻隔路面的漂浮物、大型颗粒物
的格栅,所述的格栅上开有至少一个树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室及所述出水室上盖设有钢混盖板。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个滤芯,设置于所述滤芯中央的中空管;
滤芯中填充吸附性填料,中空管管壁均匀钻孔,孔径为15mm,中空管外壁套设有防止大颗粒
物进入的尼龙纱网,纱网孔径1-2mm。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为细砂、活性炭、沸石、陶粒、珍珠岩、玻璃轻
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混合后的混合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池体为一体化装置,并用钢板或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植树室内填设有位于下底层的砂石层、位于砂石层上方
的种植土壤层。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
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
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多
功能生态树池是可移动的一体化雨水处理器,安放布置不受场地限制,可置于道路边、停车
场、广场、建筑物周边等场所。雨水径流进入植树室内经过一次净化,再进入过滤室,通过过
滤装置实现对径流的二次净化,再通过出水口向外排出,而当径流量超过过滤排水负荷时
通过溢流堰排出径流,避免淹没植树室和过滤室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A-A线截取的剖面图;
其中:1、植树室;11、进水口;12、排水导管;13、溢水导管;14、排水口;15、溢水排水口;
16、溢流槽;17、渗水导管;18、种植土壤层;19、砂石层;2、过滤室;21、过滤装置;22、溢流堰;
23、过滤排水口;3、出水室;31、出水口;41、格栅;42、钢混盖板。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生态树池,包括一体化设置的池体,用钢板或钢筋混凝土预制
而成。预制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多种尺寸,池壁设置吊装孔,便于运输及安装。
体按水流依次流入的方向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上部具有进水口11并且用于种
植的植树室1、内设过滤装置21的过滤室2、下部具有出水口31的出水室3。出水口31与室外
管网连接。所述过滤室2及所述出水室3上盖设有钢混盖板42。
所述植树室1内底部与所述过滤室2内底部之间开设有排水口14,所述过滤室2内
底部与所述出水室3内底部之间设置有过滤排水口23。所述过滤室2上部与所述出水室3上
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小过滤排水负荷的溢流堰22。
所述植树室1内填设有位于下底层的砂石层19、位于砂石层19上方的种植土壤层
18。所述植树室1内设置有横设的排水导管12、多个竖直设置并在管体上开有多个小孔的渗
水导管17,所述的排水导管12与所述排水口14相连,所述渗水导管17与所述排水导管12相
连。种植土壤层18与砂石层19中的水渗入渗水导管17,流入排水导管12,从排水口14流入过
滤室2。
所述植树室1与所述过滤室2之间、位于由下至上1/3位置处设置有溢水排水口15,
所述植树室1内横设有溢水导管13,所述溢水导管13一端部与所述溢水排水口15相连,所述
溢水导管13另一端部与所述渗水导管17相连。所述植树室1内上部与所述过滤室2内上部之
间开设有供超标径流经过直接进入过滤室2的溢流槽16。所述植树室1上方盖设有用于阻隔
路面的漂浮物、大型颗粒物的格栅41,所述的格栅41上开有至少一个树孔。
所述过滤室2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个滤芯,设置于所述滤芯中央的中空管;滤
芯中填充吸附性填料,中空管管壁均匀钻孔,孔径为15mm,中空管外壁套设有防止大颗粒物
进入的尼龙纱网,纱网孔径1-2mm。所述填料为细砂、活性炭、沸石、陶粒、珍珠岩、玻璃轻石
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按比例混合后的混合物。
如图1,2所示,正常小雨或中雨情况下,路面的雨水经过路缘石进水口11,进入到
植树室1,植树室1上方有独立的格栅41,阻隔路面的漂浮物、大型颗粒物,方便清掏和维护。
垂直下渗的雨水经种植土壤层18及砂石层19过滤作用、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雨水中的氮、
磷等污染物得到去除,径流经过排水口14流进过滤室2,进行二次过滤,再通过过过滤排水
口23进入出水室3,通过出水口31排到室外管网。
如遇暴雨或特大暴雨,雨水径流在多功能生态树池内的净化排放分三种情况,第
一种情况:部分径流通过植树室1下渗过滤由排水口14流进过滤室2,部分通过溢流导管13
排入过滤室2,在通过过滤装置21净化后排入出水室3;第二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的基础
上,超标径流经过溢流槽16直接进入过滤室2,经过滤装置21过滤后排入出水室3;第三种情
况:考虑特大暴雨的情况,在第二种情况的基础上,超出过滤装置21消纳的径流通过溢流堰
22直接排入出水室14,再通过排水管12排出。
该多功能生态树池可置于行车道路边、停车场或广场边,对垃圾和残骸的分离捕
获的效果可达到100%,对总悬浮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可达到80%,对雨水径流中氮、磷的去除
率分别达到45%和60%,多功能生态树池对金属的去除效果可达到82%,且运行非常稳定。
除此外,还具备以下优点:
1、可高效去除固体颗粒物;
2、高孔隙率的吸附型生物滤料,能高效去除重金属;
3、平流设计增加处理能力,减少堵塞;
4、耐冲击负荷力强,系统安全、运行稳定;
5、管理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6、与街道绿化有机结合,减少维护费用;
7、运输安装非常便利,可有效节省用地空间。
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发明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
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
变化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