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自动炒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自动炒锅.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116397.X (22)申请日 2017.02.08 (73)专利权人 河北绿之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071600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安新镇 刘庄村 (72)发明人 赵新潮 马宁 赵新旭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自动炒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自动炒锅, 包括 箱体和平底锅, 箱体上端设置。
2、有平底锅的预留 槽, 预留槽内底部和周侧设置有加热线圈, 加热 线圈周侧设置有岩棉保温层, 加热线圈底部中部 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平底锅放置于预留槽内, 平 底锅内设置有一根中心轴, 中心轴外周侧固定套 有用于搅拌装置, 中心轴下端穿过平底锅上的预 留孔后由位于箱体下端内的电机减速机驱动, 搅 拌装置包括套筒和通过支架连接且位于套筒下 端的多个第一翻炒铲, 支架靠近平底锅内壁的一 端设置有第二翻炒铲; 加热线圈和温度传感器分 别电连接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茶叶自动炒锅, 自动化翻炒, 并且以电能为加热 能源, 提高翻炒效率的同时, 对环境无污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
3、图1页 CN 206507191 U 2017.09.22 CN 206507191 U 1.一种茶叶自动炒锅, 其特征在于: 包括箱体和平底锅, 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平底锅的 预留槽, 所述预留槽内底部和周侧设置有加热线圈, 所述加热线圈周侧设置有岩棉保温层, 所述加热线圈底部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平底锅放置于所述预留槽内, 所述平底锅 内设置有一根中心轴, 所述中心轴外周侧固定套有用于搅拌装置, 所述中心轴下端穿过所 述平底锅上的预留孔后由位于箱体下端内的电机减速机驱动,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套筒和通 过支架连接且位于套筒下端的多个第一翻炒铲, 所述支架靠近平底锅内壁的一端设置有第 二翻炒。
4、铲, 所述第一翻炒铲与所述平底锅底部相切, 所述第二翻炒铲与所述平底锅内壁相 切; 所述加热线圈和温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温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自动炒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控器还分别连接漏电保护 装置和过电压保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自动炒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炒铲共四个, 等间距 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自动炒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减速机为可调速电机减 速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自动炒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还电连接温度显 示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自动炒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线圈为非金属碳素纤维 导。
5、线绕制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07191 U 2 一种茶叶自动炒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自动炒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茶叶炒制加工多数为人工翻炒, 而且其加热能源多为木柴、 木炭等, 虽然成本 低, 但比较费时费力, 而且燃烧木柴、 木炭等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自动炒锅, 自动化翻炒, 并且以电能为加热能 源, 提高翻炒效率的同时, 对环境无污染。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茶叶自动炒锅, 包括箱体和平底锅, 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平底锅的预留。
6、槽, 所 述预留槽内底部和周侧设置有加热线圈, 所述加热线圈周侧设置有岩棉保温层, 所述加热 线圈底部中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平底锅放置于所述预留槽内, 所述平底锅内设置有 一根中心轴, 所述中心轴外周侧固定套有用于搅拌装置, 所述中心轴下端穿过所述平底锅 上的预留孔后由位于箱体下端内的电机减速机驱动,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套筒和通过支架连 接且位于套筒下端的多个第一翻炒铲, 所述支架靠近平底锅内壁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翻炒 铲, 所述第一翻炒铲与所述平底锅底部相切, 所述第二翻炒铲与所述平底锅内壁相切; 所述 加热线圈和温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温控器。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温控器还分别连接漏电保。
7、护装置和过电压保护装置。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翻炒铲共四个, 等间距布置。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电机减速机为可调速为电机减速机。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温度传感器还电连接温度显示仪。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加热线圈为非金属碳素纤维导线绕制而成。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电机减速机驱动中心轴带动搅拌 装置转动, 通过翻炒铲对茶叶进行翻炒, 自动化翻炒, 解放人工, 提高效率; 采用加热线圈提 供热能, 无污染, 并且具有温控装置, 严格控制翻炒温度, 以确保炒茶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
8、3 图1为本实用新型茶叶自动炒锅的结构示意图。 0014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 2-加热线圈; 3-平底锅; 4-中心轴; 5-搅拌装置; 501-套筒; 502-支架; 503-第一翻炒铲; 504-第二翻炒铲, 6-电机减速机; 7-温度传感器; 8-温度控制 器; 9-温度显示仪; 10-漏电保护装置; 11-过压保护装置; 12-岩棉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507191 U 3 0015 如图1所示, 一种茶叶自动炒锅, 包括箱体1和平底锅3, 所述箱体1上端设置有平底 锅的预留槽, 所述预留槽内底部和周侧设置有加热线圈2, 所述加热线圈2。
9、为非金属碳素纤 维导线绕制而成, 所述加热线圈2周侧设置有岩棉保温层12, 所述加热线圈2底部中部设置 有温度传感器7, 所述平底锅3放置于所述预留槽内, 所述平底锅3内设置有一根中心轴3, 所 述中心轴3外周侧固定套有用于搅拌装置5, 所述中心轴4下端穿过所述平底锅3上的预留孔 后由位于箱体1下端内的电机减速机6驱动, 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套筒和501通过支架502连 接且位于套筒下端的4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一翻炒铲503, 所述支架502靠近平底锅内壁的一 端设置有第二翻炒铲504, 所述第一翻炒铲503与所述平底锅底部相切, 所述第二翻炒铲504 与所述平底锅内壁相切; 所述加热线圈2和温度传。
10、感器7分别电连接温控器8, 所述温控器还 分别连接漏电保护装置9、 过电压保护装置10和温度显示仪11。 0016 其中, 所述电机减速机为可调速为电机减速机, 以便于调节翻炒的频率。 0017 本实用新型的茶叶自动炒锅, 通过电机减速机6驱动平底锅3内的中心轴4带动搅 拌装置5转动, 通过翻炒铲对茶叶进行翻炒, 自动化翻炒, 解放人工, 提高效率, 并且采用加 热线圈提供热能, 无污染, 并且具有温控装置, 严格控制翻炒温度, 以确保炒茶的质量。 001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507191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507191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