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抗震复合墙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用抗震复合墙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48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3483A21申请号201410173011X22申请日20140425E04B2/00200601E04C2/04200601C04B28/00200601C04B26/04200601C04B14/18200601C04B18/08200601C04B18/1420060171申请人江苏龙海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13300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码头街173号申请人中易建设有限公司72发明人陶春周瑜马颖达陈琦兵朱维张悦史建伟王茂军54发明名称建筑用抗震复合墙体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抗震复合墙体,所述复合墙体。
2、为三明治结构,包括墙体夹芯以及墙体夹芯两侧的墙板;所述墙体夹芯由以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粉煤灰为主料,经添加辅助材料后制成;其中所述辅助材料包括填料、偶联剂、增塑剂、加工助剂、和阻燃剂;墙板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由水泥、水、珍珠岩颗粒、粉煤灰、硅灰、粒化高炉矿渣、偏高岭土混合构成。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483ACN104153483A1/1页21一种建筑用抗震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墙体为三明治结构,包括墙体夹芯以及墙体夹芯两侧的墙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
3、所述墙体夹芯由以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粉煤灰为主料,经添加辅助材料后制成;其中所述辅助材料包括填料、偶联剂、增塑剂、加工助剂、和阻燃剂;墙板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由水泥、水、珍珠岩颗粒、粉煤灰、硅灰、粒化高炉矿渣、偏高岭土混合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夹芯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8090份、粉煤灰5060份、辅助材料3050份;其中,所述辅助材料中以重量份计,包括填料2030份,偶联剂24份、增塑剂24份,加工助剂13份,阻燃剂59份;所述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的比例为聚丙烯聚乙烯308;所述粉煤灰为细煤灰,所述细煤灰的细度为100150目;其中,所述填料。
4、为碳酸钙、白炭黑、石英砂、滑石粉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加工助剂为硅油;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其化学名为巯丙基三甲基硅烷,分子式为HSCH23SIOCH33,或者为焦磷酸型单烷氧基类钛酸酯;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脂;所述阻燃剂为无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辅助材料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并加入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占为辅助材料的68;所述墙板的组份为水泥100份、水185份、珍珠岩颗粒250份、粉煤灰480份、硅灰15份、粒化高炉矿渣33份、偏高岭土28份,该两。
5、侧板材的龄期为56D时的抗压强度为4553MPA、极限拉应变为2365、抗拉强度为59MPA、抗弯强度为1218MPA、导热系数为0575W/MK。权利要求书CN104153483A1/3页3建筑用抗震复合墙体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用抗震复合墙体。背景技术0002目前,大部分建筑墙体都采用混凝土浇筑或者砌砖的形式,但是混凝土浇筑或者砌砖都存在重量重、耐冲击性能不佳、承受较大压力时易破损等不足之处。特别是当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发生时,现有的混凝土浇筑墙体或者砖砌墙体的抗震能力不强,往往容易导致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震能力强。
6、的建筑用复合墙体,所述复合墙体为三明治结构,包括墙体夹芯以及包覆墙体夹芯的两侧墙板;0004所述复合墙体夹芯由以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粉煤灰为主料,经添加辅助材料后制成;其中所述辅助材料包括填料、偶联剂、增塑剂、加工助剂、和阻燃剂;0005两侧墙板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由水泥、水、珍珠岩颗粒、粉煤灰、硅灰、粒化高炉矿渣、偏高岭土混合构成。具体实施方式0006实施例0007本发明提出的复合墙体为三明治结构,包括墙体夹芯以及包覆墙体夹芯的两侧墙板;0008所述墙体夹芯由以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粉煤灰为主料,经添加辅助材料后制成;其中所述辅助材料包括填料、偶联剂、增塑剂、加工助剂、和阻燃剂;0009墙。
7、板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由水泥、水、珍珠岩颗粒、粉煤灰、硅灰、粒化高炉矿渣、偏高岭土混合构成。0010所述墙体夹芯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8090份、粉煤灰5060份、辅助材料3050份;其中,所述辅助材料中以重量份计,包括填料2030份,偶联剂24份、增塑剂24份,加工助剂13份,阻燃剂59份。0011所述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的比例为聚丙烯聚乙烯308。0012所述粉煤灰为细煤灰,所述细煤灰的细度为100150目。0013其中,所述填料为碳酸钙、白炭黑、石英砂、滑石粉等中的至少一种;0014所述加工助剂为硅油;0015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其化学名为巯丙基三甲基硅烷,分子式为H。
8、SCH23SIOCH33,或者为焦磷酸型单烷氧基类钛酸酯;0016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脂;0017所述阻燃剂为无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中的至少一种。说明书CN104153483A2/3页40018所述辅助材料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并加入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占为辅助材料的68;0019两侧墙板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由水泥、水、珍珠岩颗粒、粉煤灰、硅灰、粒化高炉矿渣、偏高岭土混合构成,上述材料的组份为水泥100份、水185份、珍珠岩颗粒250份、粉煤灰480份、硅灰15份、。
9、粒化高炉矿渣33份、偏高岭土28份。0020经检测,所述复合墙体的龄期为56D时的抗压强度为4553MPA、极限拉应变为2365、抗拉强度为59MPA、抗弯强度为1218MPA、导热系数为0575W/MK。0021下面介绍本发明复合墙体的制备工艺0022首先,制备两侧墙板,首先在室温下将水泥100份、水185份搅拌混合,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依次加入珍珠岩颗粒250份、粉煤灰480份、硅灰15份、粒化高炉矿渣33份、偏高岭土28份,依次加入一种材料搅拌5分钟后再加入另一种材料,即在水泥和水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加入珍珠岩颗粒,搅拌5分钟后再添加粉煤灰,然后再搅拌5分钟后再添加硅灰,以此类推,直至所有材料。
10、都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浆料后,将该混合浆料按照实际需要,在水平地面或楼板上浇筑制成一定尺寸的平行的两面墙板,凝固后得到中间预留夹芯层空间的两侧墙板;0023接着,将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8090份、粉煤灰5060份、辅助材料3050份一次性混合搅拌,搅拌温度为2530摄氏度,搅拌时间152小时后,得到墙体夹芯混合料;0024然后,将上述墙体夹芯混合料均匀倒入预先只好的两侧墙板的预留夹芯层中,在倒入的过程中应注意倒入速度,以不产生空鼓为准,当墙体夹芯混合料完全充满预留夹芯层空间后,还应当使用工具将夹芯混合料充分压实,以保证夹芯混合料完全充分填满预留夹芯层空间;0025最后,待墙体夹芯混合料自然凝固。
11、后,即得到本发明的复合墙体。0026优选实施例0027本发明提出的复合墙体为三明治结构,包括墙体夹芯以及包覆墙体夹芯的两侧墙板;0028所述复合墙体夹芯由以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粉煤灰为主料,经添加辅助材料后制成;其中所述辅助材料包括填料、偶联剂、增塑剂、加工助剂、和阻燃剂;0029墙板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由水泥、水、珍珠岩颗粒、粉煤灰、硅灰、粒化高炉矿渣、偏高岭土混合构成。0030所述墙体夹芯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丙烯与聚乙烯共混物83份、粉煤灰56份、辅助材料42份;其中,所述辅助材料中以重量份计,包括填料24份,偶联剂3份、增塑剂3份,加工助剂2份,阻燃剂7份。0031所述聚丙烯与聚乙烯共。
12、混物的比例为聚丙烯聚乙烯308。0032所述粉煤灰为细煤灰,所述细煤灰的细度为120目。0033其中,所述填料为碳酸钙、白炭黑、石英砂、滑石粉等中的至少一种;0034所述加工助剂为硅油;0035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其化学名为巯丙基三甲基硅烷,分子式为HSCH23SIOCH33,或者为焦磷酸型单烷氧基类钛酸酯;说明书CN104153483A3/3页50036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脂;0037所述阻燃剂为无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中的至少一种。0038所述辅助材料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并加入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乙丙橡胶、三元乙。
13、丙橡胶、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占为辅助材料的65;0039两侧墙板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由水泥、水、珍珠岩颗粒、粉煤灰、硅灰、粒化高炉矿渣、偏高岭土混合构成,上述材料的组份为水泥100份、水185份、珍珠岩颗粒250份、粉煤灰480份、硅灰15份、粒化高炉矿渣33份、偏高岭土28份。0040所述复合墙体的龄期为56D时的抗压强度为51MPA、极限拉应变为59、抗拉强度为9MPA、抗弯强度为18MPA、导热系数为0575W/MK。0041以上公开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非局限本发明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范围内,一切根据本发明的教导所作的变型、修改或替代,都应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5348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