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434755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59378.4

申请日:

20060228

公开号:

CN1817202A

公开日:

200608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29,A23L2/08,A23L1/212,A23L2/72,A23L2/74

主分类号:

A23L1/29,A23L2/08,A23L1/212,A23L2/72,A23L2/74

申请人:

李亚萍

发明人:

李亚萍

地址:

311400浙江省富阳市桂花路38号

优先权:

CN20061005937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其特征是以库拉索芦荟鲜叶肉(凝胶)为原料,以严格的技术要求和国家及行业相关法规、标准为产品质量标准依据,按照优化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加工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此产品特点:灰白色液体,芦荟生物活性物质保留良好,安全卫生。产品可满足制造高档芦荟食品所需的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的质量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其特征是:以芦荟鲜叶肉(凝胶)为原料,以食品用脱色芦荟制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为质量标准,以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及卫生法规为产品质量标准依据,按照实验确定的选料→清洗杀菌→去皮→打浆→压榨→细磨→过滤→脱色→二次过滤→膜浓缩→包装→灭菌→成品这一加工工艺流程,加工生产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加工工艺流程及加工方法确定为,选料:选用按无公害标准种植且生长期满18个月龄的库拉索芦荟新鲜叶片,剔除有病斑部位;新鲜度要求,从芦荟植株收割叶片至工厂加工宜控制在8小时之内。清洗杀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经选料后的芦荟鲜叶放入用不锈钢制成的XY型循环水清洗机内,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清洁水洗掉芦荟鲜叶表面泥沙及污物。第二步将芦荟鲜叶放入盛有臭氧水的清洗消毒池内浸泡5分钟,对芦荟鲜叶进行杀菌及清除农药残留处理。臭氧浓度控制在10-20mg/m。第三步将芦荟鲜叶放入流动的无菌水中漂洗3分钟,以防细菌在清洗杀菌过程中交叉污染。去皮:用不锈钢制成的芦荟剥皮机将清洗杀菌后的芦荟鲜叶进行剥皮处理,使芦荟鲜叶的肉(凝胶)和皮分离,取芦荟肉(凝胶)备用。打浆:用不锈钢制成的芦荟打浆机将去皮后的芦荟鲜叶肉(凝胶)打成芦荟凝胶浆。压榨:用压榨机将芦荟凝胶浆进行榨汁,其汁即为芦荟凝胶1∶1原液。细磨:采用胶体磨对芦荟凝胶1∶1原液进行研磨,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使芦荟凝胶1∶1原液进一步细化,并达到均质目的。过滤:采用超高速离心精滤器除去那些沉降速度较慢(≤0.2毫米/秒)的细粘颗粒。脱色:采用吸附脱色法,吸附剂使用细粉末活性炭。细粉末活性炭加入量为芦荟凝胶1∶1原液重量的1.5%。操作时,将加入细粉末活性炭后的芦荟凝胶1∶1原液,使其温度提高到48℃~50℃,时间维持2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二次过滤:将经脱色处理后的芦荟凝胶1∶1原液采用框板压滤器除去活性炭吸附物,以及芦荟凝胶1∶1原液中残存的胶质、纤维和杂质等。膜浓缩:将二次过滤后的脱色芦荟凝胶1∶1原液进入膜分离浓缩装置进行膜浓缩。脱色芦荟凝胶1∶1原液膜浓缩,采用反渗透分离方法,渗透压宜控制在5.0~8.0MPa。经膜浓缩,当浓缩液的体积达到脱色芦荟凝胶1∶1原液体积的十分之一时,此时的浓缩液为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包装:用10Kg铝塑复合袋真空包装。灭菌:方法采用巴氏灭菌法,灭菌温度控制在70℃,灭菌时间为20min。成品:即为“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其特征是:确定的感官指标为,灰白色液体,具有芦荟植物味;暴露在紫外线灯下照射6h,不改变颜色。确定的理化指标为,吸光度(400nm,10%水溶液)≤0.20;PH值为(10%水溶液)3.5-4.7;相对密度为1.002~1.022;总固形物≥4.60%;钙(mg/L)≥9.82×10;镁(mg/L)≥2.34×10;芦荟多糖(mg/L)≥6.00×10。确定的卫生指标为:铅(mg/L)≤0.3;汞(mg/L)≤0.01;砷(mg/L)≤0.2;细菌总数(个/mL)≤100;大肠菌群(MPN/100mL)≤3、霉菌(个/mL)≤10、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每毫升芦荟制品)。

说明书



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涉及芦荟原料产品加工,尤其将芦 荟鲜叶肉(凝胶)以工业化的形式加工成可供高档芦荟食品制造使用的脱色芦荟凝 胶10∶1浓缩液的加工方法。

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背景技术情况:芦荟是一种营养成 分十分丰富的天然植物,国际上已在药品、食品、保健品、食品等制造领域广泛使 用。特别是芦荟中含有的芦荟多糖、钙、镁等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营养成份,能增强 人体免疫力。我国芦荟鲜叶的加工处在起步阶段,目前存在原料加工比较简单、工 艺不够完善、原料产品档次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严格依据国家制定的《食品 用脱色芦荟制品》(QB/T2489-2000)标准,采用更为科学的加工方法,设法降低加 工成本,在常温条件下,快速生产出品质高、质量好的芦荟原料产品,以满足日益 形成的市场需求,这正是我国目前在芦荟产业中要解决的难题。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不但能将芦 荟鲜叶肉(凝胶)加工成符合食品制造使用标准的芦荟凝胶10∶1浓缩液,而且是 一种工业化生产方法,大大提高了芦荟凝胶10∶1浓缩液的生产效益,这对我国芦 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为:以芦荟鲜叶肉(凝胶)为原料, 以食品用脱色芦荟制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为质量标准,以国家及 行业相关标准及卫生法规为产品质量标准依据,按照实验确定的选料→清洗杀菌→ 去皮→打浆→压榨→细磨→过滤→脱色→二次过滤→膜浓缩→包装→灭菌→成品这 一加工工艺流程,加工生产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

采用上述方案,可得到符合《食品用脱色芦荟制品》(QB/T2489-2000)标准的 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产品。此产品可供制造高档芦荟食品使用。

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如下详述:

加工环境条件:加工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要在符合GMP要求的 洁净无菌车间完成,空气净化级别满足10万级标准。这一环境要求是通过达标芦荟 原料产品的加工实验所确定的。

选料:选用按无公害标准种植且生长期满18个月龄的库拉索芦荟新鲜叶片,剔 除有病斑部位;新鲜度要求,从芦荟植株收割叶片至工厂加工宜控制在8小时之内。 这一工艺要求是通过霉菌滋生实验所确定的。实验证明收割时受机械损伤的芦荟新 鲜叶片在15℃以上条件下,叶片损伤部位在8小时后将有霉菌产生。

清洗杀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经选料后的芦荟鲜叶放入用不锈钢制成的XY 型循环水清洗机内,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清洁水洗掉芦荟 鲜叶表面泥沙及污物。第二步将芦荟鲜叶放入盛有臭氧水的清洗消毒池内浸泡5分 钟,对芦荟鲜叶进行杀菌及清除农药残留处理。臭氧水是通过预处理的空气进入臭 氧发生器产生的一定浓度的臭氧经气液混合泵混合后进入清洗消毒池水中所形成 的,其臭氧水的臭氧浓度宜控制在10-20mg/m3。第三步将芦荟鲜叶放入流动的无菌 水中漂洗3分钟,以防细菌在清洗杀菌过程中交叉污染。这一工艺要求是通过 GB/T7918.2-1987细菌总数测定方法及实验结果所确定的。

去皮:用不锈钢制成的芦荟剥皮机将清洗杀菌后的芦荟鲜叶进行剥皮处理,使 芦荟鲜叶的肉(凝胶)和皮分离,取芦荟肉(凝胶)备用。

打浆:用不锈钢制成的芦荟打浆机将去皮后的芦荟鲜叶肉(凝胶)打成芦荟凝 胶浆。

压榨:用压榨机将芦荟凝胶浆进行榨汁,其汁即为芦荟凝胶1∶1原液,所得率 为鲜叶的85-92%。这是通过实验所得的数据。

细磨:采用胶体磨对芦荟凝胶1∶1原液进行研磨,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使芦荟凝胶1∶1原液进一步细化,并达到均质目的。

过滤:经细磨得到的芦荟凝胶1∶1原液,还有部分颗粒较细的纤维组织悬浮在 汁液中,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会缓慢下沉,对产品的稳定性不利。因此,采用超高 速离心精滤器除去那些沉降速度较慢(≤0.2毫米/秒)的细粘颗粒。

脱色:经过滤后得到的芦荟凝胶1∶1原液进行脱色处理。芦荟凝胶1∶1原液 脱色采用吸附脱色法,吸附剂使用细粉末活性炭。细粉末活性炭加入量为芦荟凝胶 1∶1原液重量的1.5%。操作时,将加入细粉末活性炭后的芦荟凝胶1∶1原液,使 其温度提高到48℃~50℃,时间维持20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这一工艺要求是根 据实验结果所确定的。

二次过滤:将经脱色处理后的芦荟凝胶1∶1原液采用框板压滤器除去活性炭吸 附物,以及芦荟凝胶1∶1原液中残存的胶质、纤维和杂质等。

膜浓缩:将二次过滤后的脱色芦荟凝胶1∶1原液进入膜分离浓缩装置进行膜浓 缩。膜浓缩最大的优点,是实现常温条件下浓缩,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 使芦荟生物活性成分流失,维持了产品的色泽和风味,确保了产品的质量。膜分离 是利用高分子半透膜,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促使流体中的某些分子透过半透膜时而 被截留下来,以获得流体中某些成分的一种分离技术。当通过半透膜的是溶剂,则 溶液获得了浓缩,此过程就是膜浓缩。脱色芦荟凝胶1∶1原液膜浓缩,采用反渗透 分离方法,渗透压宜控制在5.0~8.0MPa。这一工艺要求是通过芦荟原液膜浓缩实验 结果所确定的。经膜浓缩,当浓缩液的体积达到脱色芦荟凝胶1∶1原液体积的十分 之一时,此时的浓缩液,即为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

包装:用10Kg铝塑复合袋真空包装。

灭菌: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灭菌是保证芦荟成分稳定不变的重要环节。 灭菌方法采用巴氏灭菌法,灭菌温度控制在70℃,灭菌时间为20min。这一工艺要 求是通过芦荟凝胶10∶1浓缩液灭菌实验所确定的。

成品:即为“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

感官指标:灰白色液体,具有芦荟植物味,无其它异味;暴露在紫外线灯下照 射6h,不改变颜色。这是通过实验结果确定的指标。

理化指标:吸光度(400nm,10%水溶液)≤0.20;PH值为(10%水溶液)3.5-4.7; 相对密度为1.002~1.022;总固形物≥4.60%;钙(mg/L)≥9.82×102;镁(mg/L) ≥2.34×102;芦荟多糖(mg/L)≥6.00×103。这是通过实验结果确定的指标。

卫生指标:铅(mg/L)≤0.3;汞(mg/L)≤0.01;砷(mg/L)≤0.2;细菌总 数(个/mL)≤100;大肠菌群(MPN/100mL)≤3、霉菌(个/mL)≤10、致病菌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每毫升芦荟制品)。以上卫生 指标,根据GB4789.2-1994、GB4789.3-1994、GB4789.4-1994、GB4789.5-1994、 GB4789.10-1994、GB4789.15-1994、GB/T5009.11-1996、GB/T5009.12-1996、 GB/T5009.17-1996检测标准检验结果所确定的指标。

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加工方法。其特征是以库拉索芦荟鲜叶肉(凝胶)为原料,以严格的技术要求和国家及行业相关法规、标准为产品质量标准依据,按照优化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加工食品用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此产品特点:灰白色液体,芦荟生物活性物质保留良好,安全卫生。产品可满足制造高档芦荟食品所需的脱色芦荟凝胶101浓缩液的质量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