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05649A43申请公布日20140827CN104005649A21申请号201410198638022申请日20140512E06B3/16200601E06B3/4620060171申请人安徽同曦金鹏铝业有限公司地址233700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经济开发区72发明人高建华胡兵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代理人鞠翔54发明名称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57摘要一种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包括一型框,所述型框上边中间位置设有一玻璃挡框,所述玻璃挡框一侧位于上边上设有压线安装槽,所述压线安装槽底部凸向型框内部,所述上边两边位于型框内设有两。
2、个螺孔,所述型框底边中间位置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两边位于型框内各设有一螺孔,所述凹槽的槽口两边设有挡条,所述型框底边底部设有四根定位杆。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安装也比较方便,连接牢固,整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05649ACN104005649A1/1页21一种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型框,所述的型框上边中间位置设有一玻璃挡框,所述玻璃挡框一侧位于上边上设有压线安装槽,所述压线安装槽底部凸向型框内部,所述上边两边位于型框内设有两个螺。
3、孔,所述型框底边中间位置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两边位于型框内各设有一螺孔,所述凹槽的槽口两边设有挡条,所述型框底边底部设有四根定位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安装槽的槽口向上,该压线安装槽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与型框的底边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挡框的安装面呈齿状。权利要求书CN104005649A1/2页3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背景技术0002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
4、成部分,承担了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隔热、隔音、防盗、遮阳、采光、通风等一系列重要功能。按门窗的开启方式可分为平开门窗、推拉门窗、折叠门等。0003现有的推拉门窗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脱轨现象,致使门窗无法正常使用,特别是推拉窗,更容易脱轨,如果是高楼层的外窗,窗扇一旦脱轨从高空坠落,将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0004此外,现有的推拉门窗在下框内积水后无法自动排出,在台风暴雨时,下框内的积水容易渗漏倒灌入室内,由于推拉门窗的结构原因,该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紧凑的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000。
5、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7一种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包括一型框,所述型框上边中间位置设有一玻璃挡框,所述玻璃挡框一侧位于上边上设有压线安装槽,所述压线安装槽底部凸向型框内部,所述上边两边位于型框内设有两个螺孔,所述型框底边中间位置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两边位于型框内各设有一螺孔,所述凹槽的槽口两边设有挡条,所述型框底边底部设有四根定位杆。0008所述压线安装槽的槽口向上,该压线安装槽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结构,卡接较为牢固。0009所述定位杆与型框的底边垂直。0010所述玻璃挡框的安装面呈齿状,目的是增大与玻璃的摩擦。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相对简单,安装。
6、也比较方便,连接牢固,整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0014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推拉窗固定上滑型材,包括一型框1,型框1上边2中间位置说明书CN104005649A2/2页4设有一玻璃挡框3,玻璃挡框3一侧位于上边2上设有压线安装槽4,压线安装槽4底部凸向型框1内部,上边2两边位于型框1内设有两个螺孔5,型框1底边6中间位置设有一凹槽7,凹槽7两边位于型框1内各设有一螺孔5,凹槽7的槽口两边设有挡条8,型框1底边6底部设有四根定位杆9,定位杆9与型框1的底边垂直。压线安装槽4的槽口向上,该压线安装槽4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结构,卡接较为牢固。玻璃挡框3的安装面呈齿状,目的是增大与玻璃的摩擦。001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4005649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056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