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43000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85276.4

申请日:

2015.12.25

公开号:

CN105625780A

公开日:

2016.06.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H 6/22申请日:20151225|||公开

IPC分类号:

E04H6/22; E04H6/28

主分类号:

E04H6/22

申请人:

黄河科技学院

发明人:

王震虎; 刘德波; 陈永方; 王红

地址:

450005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航海中路94号

优先权:

2015.09.01 CN 2015105487367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代理人:

朱俊峰;王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包括若干承重立柱,各承重立柱上下均匀间隔连接有若干楼层板;各承重立柱所围区域的中心部位作为电梯升降通道,最顶部的楼层板设有电梯机房,电梯升降通道内设有旋转载车电梯;旋转载车电梯为双层设置,旋转载车电梯内上下层之间的间隔与相邻楼层板之间的间隔相同;旋转载车电梯一侧设有车辆进出口,各楼层板上均围绕电梯升降通道设有若干停车平台;一楼的一个停车平台连接第一层车辆通道并作为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二楼的一个停车平台连接第二层车辆通道并作为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旋转载车电梯每运行一次,都可以运送两辆车,大大提高了存取车辆的效率,缩短存取时间,方便使用者。

权利要求书

1.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若干承
重立柱,各承重立柱上下均匀间隔连接有若干楼层板;各承重立柱所围区域的中心部位竖
向作为电梯升降通道,最顶部的楼层板于电梯升降通道处设有电梯机房,电梯升降通道内
设有旋转载车电梯;各楼层板的中部均设有与电梯升降通道对应的中心孔;电梯机房内设
有驱动卷扬装置,驱动卷扬装置通过绳索与旋转载车电梯相连;旋转载车电梯为双层设置,
旋转载车电梯内上下层之间的间隔与相邻楼层板之间的间隔相同;旋转载车电梯一侧设有
车辆进出口,旋转载车电梯上层和旋转载车电梯下层均与车辆进出口相通;
各楼层板上均围绕电梯升降通道设有若干停车平台;各楼层板上的停车平台竖向对应
设置;
一楼的一个停车平台连接第一层车辆通道,该停车平台作为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二
楼的一个停车平台连接第二层车辆通道,该停车平台作为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奇数层车
辆取放平台旁边设有操作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电梯升降通道
沿周向外缘部位均匀设有若干电梯导轨;电梯导轨位于相邻停车平台之间的接合处;
旋转载车电梯包括上下间隔对应设置的上旋转台支架和下旋转台支架,上旋转台支架
顶部设有电梯升降辅助机构,电梯升降辅助机构通过钢丝绳,与电梯机房内的驱动卷扬装
置相连接;
上旋转台支架连接有液压摆动缸,液压摆动缸的输出轴向下伸出上旋转台支架并连接
有梯笼,梯笼底端连接在下旋转台支架上,梯笼中部设有上移车平台,梯笼底部设有下移车
平台,上、下移车平台上均设有用于将车辆由停车平台载入旋转载车电梯或将车辆由旋转
载车电梯送至停车平台的移车机;梯笼上设有所述的车辆进出口;
上、下旋转台支架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架和沿周向均匀连接在连接架上
的若干导向杆,导向杆与所述电梯导轨一一对应设置;各导向杆的外端均连接有一对旋转
台滑轮,该对旋转台滑轮夹持在电梯导轨两侧并与电梯导轨滚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笼包括
矩形上框和若干竖向设置的连接立柱,连接立柱上端与上框相连接,连接立柱下端与下旋
转台支架相连接;上框内固定连接有十字加强杆,十字加强杆的中心与所述液压摆动缸相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车平
台和下移车平台结构相同,均包括基座,基座中部向上设有两道平行间隔设置的移车平台
导轨;
所述移车机包括车身,车身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行车轮,行车轮与移车平台导轨滚动配
合;车身内设有与行车轮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控制器;
车身前部和后部对称设有承载槽,车身前部和后部的两个承载槽内分别设有载车台,
载车台包括设于承载槽内的中板,中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后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移车错位承
载杆,相邻移车错位承载杆之间设有间隙;承载槽的槽底中部嵌设有用于顶升或落下载车
台的托举液压缸,托举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与载车台的中板顶压配合;
所述停车平台包括停车底板,停车底板上设有两道平行间隔设置的停车平台导轨,停
车平台导轨与移车平台导轨对应设置;停车底板两侧向上连接有侧板,侧板顶部向停车平
台导轨的方向连接有停车错位承载杆;停车错位承载杆的底端与停车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
移车错位承载杆的高度;载车台位于升起的极限高位时移车错位承载杆高于停车错位承载
杆,载车台位于落下的极限低位时移车错位承载杆低于停车错位承载杆;
相邻移车错位承载杆之间的间隙大于停车错位承载杆的宽度,相邻停车错位承载杆之
间的间隙大于移车错位承载杆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台的
中板向下设有两排承重轮,两排承重轮与移车平台导轨滚动连接;所述移车机的车身于邻
近车辆进出口的端部设有位置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平台
的停车平台导轨的一端伸出停车底板且停车平台导轨底部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停车平台锁
紧座,停车平台锁紧座上设有锁紧槽;所述移车平台导轨于邻近车辆进出口的端部设有锁
紧液压缸,锁紧液压缸的伸出杆为锁紧杆,锁紧杆与锁紧槽对应设置;停车平台锁紧座及其
锁紧槽与锁紧液压缸及其锁紧杆组成液压锁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槽呈
口大底小的锥形槽;所述锁紧杆的外端部呈与所述锁紧槽相适配的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立柱
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6根;所述第二层车辆通道由上至下绕楼旋转下降后与第一层车辆通
道汇合并道;第二层车辆通道于其相连的停车平台处设有用于车辆进出时转弯的调整平
台;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处的楼层板连接有通至地面的人行步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第一层车辆通
道上设有一层自动栏杆,第二层车辆通道上设有二层自动栏杆,各自动栏杆的控制器均设
于操作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其特征在于:
电梯机房顶部向上垂直连接有避雷针,避雷针连接有导线;至少一根所述承重立柱内设有
上下贯通的空腔,所述导线沿所述空腔向下通入地层,地层内设有与所述导线相连接的导
流钢板;避雷针的中部沿周向均匀连接有若干拉筋,拉筋倾斜向下固定连接在电梯机房顶
部。

说明书

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用建筑,尤其是一种停车楼。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社会上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汽车
在城市中密度越来越大,停车难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大难题,成为一个影响城市化进程
的重要问题。停车难重要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城市机动车辆平均增长速度在15%-20%,
而同时期城市停车基础设施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3%,特别是大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的
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停车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因此,各级政府针对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积极
探求解决的措施。

作为现代大都市的标志,立体建筑和立体交通都有了显著发展,道路拥挤、车满为患已
成为当今快节奏社会中的最不和谐之音,发展立体停车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建设集中停
车的停车楼成为城市建设的现实需求。现有的停车楼停车效率较低,停车电梯每次只能取
放一辆车,司机经常需要等待电梯,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取效率高、停车取车较为方便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
的塔式停车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匀
排列的若干承重立柱,各承重立柱上下均匀间隔连接有若干楼层板;各承重立柱所围区域
的中心部位竖向作为电梯升降通道,最顶部的楼层板于电梯升降通道处设有电梯机房,电
梯升降通道内设有旋转载车电梯;各楼层板的中部均设有与电梯升降通道对应的中心孔;
电梯机房内设有驱动卷扬装置,驱动卷扬装置通过绳索与旋转载车电梯相连;旋转载车电
梯为双层设置,旋转载车电梯内上下层之间的间隔与相邻楼层板之间的间隔相同;旋转载
车电梯一侧设有车辆进出口,旋转载车电梯上层和旋转载车电梯下层均与车辆进出口相
通;

各楼层板上均围绕电梯升降通道设有若干停车平台;各楼层板上的停车平台竖向对应
设置;

一楼的一个停车平台连接第一层车辆通道,该停车平台作为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二
楼的一个停车平台连接第二层车辆通道,该停车平台作为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奇数层车
辆取放平台旁边设有操作室。

电梯升降通道沿周向外缘部位均匀设有若干电梯导轨;电梯导轨位于相邻停车平
台之间的接合处;

旋转载车电梯包括上下间隔对应设置的上旋转台支架和下旋转台支架,上旋转台支架
顶部设有电梯升降辅助机构,电梯升降辅助机构通过钢丝绳,与电梯机房内的驱动卷扬装
置相连接;

上旋转台支架连接有液压摆动缸,液压摆动缸的输出轴向下伸出上旋转台支架并连接
有梯笼,梯笼底端连接在下旋转台支架上,梯笼中部设有上移车平台,梯笼底部设有下移车
平台,上、下移车平台上均设有用于将车辆由停车平台载入旋转载车电梯或将车辆由旋转
载车电梯送至停车平台的移车机;梯笼上设有所述的车辆进出口;

上、下旋转台支架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架和沿周向均匀连接在连接架上
的若干导向杆,导向杆与所述电梯导轨一一对应设置;各导向杆的外端均连接有一对旋转
台滑轮,该对旋转台滑轮夹持在电梯导轨两侧并与电梯导轨滚动相连。这种结构可以保证
旋转载车电梯的上旋转台支架和下旋转台支架不会水平旋转,保证旋转载车电梯在竖直方
向上沿电梯导轨稳定地运行,从整体上提高旋转载车电梯运行的稳定程度和可靠程度。

所述梯笼包括矩形上框和若干竖向设置的连接立柱,连接立柱上端与上框相连
接,连接立柱下端与下旋转台支架相连接;上框内固定连接有十字加强杆,十字加强杆的中
心与所述液压摆动缸相连接。

所述上移车平台和下移车平台结构相同,均包括基座,基座中部向上设有两道平
行间隔设置的移车平台导轨;

所述移车机包括车身,车身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行车轮,行车轮与移车平台导轨滚动配
合;车身内设有与行车轮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控制器;

车身前部和后部对称设有承载槽,车身前部和后部的两个承载槽内分别设有载车台,
载车台包括设于承载槽内的中板,中板的两侧向下弯折后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移车错位承
载杆,相邻移车错位承载杆之间设有间隙;承载槽的槽底中部嵌设有用于顶升或落下载车
台的托举液压缸,托举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上与载车台的中板顶压配合;

所述停车平台包括停车底板,停车底板上设有两道平行间隔设置的停车平台导轨,停
车平台导轨与移车平台导轨对应设置;停车底板两侧向上连接有侧板,侧板顶部向停车平
台导轨的方向连接有停车错位承载杆;停车错位承载杆的底端与停车底板之间的距离大于
移车错位承载杆的高度;载车台位于升起的极限高位时移车错位承载杆高于停车错位承载
杆,载车台位于落下的极限低位时移车错位承载杆低于停车错位承载杆;

相邻移车错位承载杆之间的间隙大于停车错位承载杆的宽度,相邻停车错位承载杆之
间的间隙大于移车错位承载杆的宽度。

所述载车台的中板向下设有两排承重轮,两排承重轮与移车平台导轨滚动连接;
所述移车机的车身于邻近车辆进出口的端部设有位置传感器。

所述停车平台的停车平台导轨的一端伸出停车底板且停车平台导轨底部的左右
两侧连接有停车平台锁紧座,停车平台锁紧座上设有锁紧槽;所述移车平台导轨于邻近车
辆进出口的端部设有锁紧液压缸,锁紧液压缸的伸出杆为锁紧杆,锁紧杆与锁紧槽对应设
置;停车平台锁紧座及其锁紧槽与锁紧液压缸及其锁紧杆组成液压锁机。

所述锁紧槽呈口大底小的锥形槽;所述锁紧杆的外端部呈与所述锁紧槽相适配
的锥形。

所述承重立柱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6根;所述第二层车辆通道由上至下绕楼旋转
下降后与第一层车辆通道汇合并道;第二层车辆通道于其相连的停车平台处设有用于车辆
进出时转弯的调整平台;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处的楼层板连接有通至地面的人行步梯。

第一层车辆通道上设有一层自动栏杆,第二层车辆通道上设有二层自动栏杆,各
自动栏杆的控制器均设于操作室内。

电梯机房顶部向上垂直连接有避雷针,避雷针连接有导线;至少一根所述承重立
柱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空腔,所述导线沿所述空腔向下通入地层,地层内设有与所述导线相
连接的导流钢板;避雷针的中部沿周向均匀连接有若干拉筋,拉筋倾斜向下固定连接在电
梯机房顶部。

本发明中,旋转载车电梯每运行一次,都可以运送(停车或取车)两辆车,旋转载车
电梯下层的一辆车停在奇数层,旋转载车电梯上层的一辆车停在偶数层;两位司机可以一
个在一楼存取,另一个在二楼存取。这种一梯双车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存取车辆的效率,缩
短存取时间,方便使用者。

拉筋倾斜向下固定连接在电梯机房顶部,从而对避雷针起到加强作用,防止避雷
针倾斜或倒塌。导流钢板的设置能够有效将电流分散传入地下。导线沿空腔向下通入地层,
可以更好地保护避雷用的导线,防止导线被楼内其他结构(尤其是电梯井内的移动结构)所
损坏。

停车时,司机只需要将车开至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位于一楼)或偶数层车辆取放
平台(位于二楼),即可由操作室内的电控装置自动控制旋转载车电梯和移车机14自动将车
移走并停至空闲的停车平台。操作室内的工作人员监控并调整电控装置的工作状态。取车
时,司机只需要到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或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等候取车即可,操作室内的
工作人员通过电控装置控制旋转载车电梯和移车机自动将车辆由停车平台取出,运送至奇
数层车辆取放平台或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

液压摆动缸体积小、输出的扭矩较大,最大转动角度为270度。只要向两个方向(顺
时针和逆时针)的转动角度均不小于180度,则完全可以满足向任一停车平台对接移车机的
需求。

梯笼采用框架结构,一方面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便于旋转,成本较低,另一方面非
常容易设置车辆进出口。

移车机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载车台在托举液压缸的作用下能够升起或降落,从而
可以将车辆从停车平台上托起或将车辆放在停车平台上。

承重轮的设置能够增强移车机的承载力,使移车机更稳定地承载车辆。

液压锁机的设置结构简单,无须完全对准即可锁闭,在锁闭的过程中自动校准移
车机与停车平台的对准度,使用非常方便。锁闭后移车机与停车平台正好对准,且相互之间
不会发生位移,便于移车机稳定地在停车平台取车或放车。

第二层车辆通道由上至下绕楼旋转下降后与第一层车辆通道汇合并道,可以统一
塔式停车楼的车辆进出通道,既方便使用者,也降低造价。调整平台方便司机将车辆驶入或
驶出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

一层和二层自动栏杆的设置便于值班人员根据需要放行或阻挡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的D-D向视图;

图4是一个角度下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个角度下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旋转载车电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左视图;

图11是图10中C处的放大图;

图12是图9的俯视图;

图13是旋转载车电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移车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左视图;

图16是图15的A-A剖视示意图;

图17是图14的俯视图;

图18是移车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上、下旋转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移车机位于上移车平台上或下移车平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左视图;

图22是停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2所示,本发明的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包括沿圆周方向均
匀排列的若干承重立柱4,各承重立柱4上下均匀间隔连接有若干楼层板3;各承重立柱4所
围区域的中心部位竖向作为电梯升降通道31,最顶部的楼层板3于电梯升降通道31处设有
电梯机房1,电梯升降通道31内设有旋转载车电梯13;各楼层板3的中部均设有与电梯升降
通道31对应的中心孔;电梯机房1内设有驱动卷扬装置(驱动卷扬装置为电梯的常规技术,
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驱动卷扬装置通过绳索(绳索通常采用钢丝绳,为常规技术,图未
示)与旋转载车电梯13相连;旋转载车电梯13为双层设置,旋转载车电梯内上下层之间的间
隔与相邻楼层板3之间的间隔相同;旋转载车电梯一侧设有车辆进出口41,旋转载车电梯上
层和旋转载车电梯下层均与车辆进出口41相通。

各楼层板3上均围绕电梯升降通道31设有若干停车平台2;各楼层板3上的停车平
台22竖向对应设置;

一楼的一个停车平台2连接第一层车辆通道10,该停车平台2作为奇数层车辆取放平
台;二楼的一个停车平台2连接第二层车辆通道12,该停车平台2作为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
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旁边设有操作室8。电梯机房1顶部向上垂直连接有避雷针50,避雷针
50连接有导线51;至少一根所述承重立柱内设有上下贯通的空腔(在柱形结构内设置空腔
为本领域常规技术,图未示所述空腔),所述导线51沿所述空腔向下通入地层,地层内设有
与所述导线相连接的导流钢板52;避雷针50的中部沿周向均匀连接有若干拉筋53,拉筋53
倾斜向下固定连接在电梯机房1顶部,从而对避雷针50起到加强作用,防止避雷针倾斜或倒
塌。导流钢板52的设置能够有效将电流分散传入地下。导线51沿空腔向下通入地层,可以更
好地保护避雷用的导线51,防止导线51被楼内其他结构(尤其是电梯井内的移动结构)所损
坏。

电梯升降通道31沿周向外缘部位均匀设有若干电梯导轨15;电梯导轨15位于相邻
停车平台2之间的接合处;

旋转载车电梯13包括上下间隔对应设置的上旋转台支架13-3和下旋转台支架13-9,
上旋转台支架13-3顶部设有电梯升降辅助机构13-1,电梯升降辅助机构13-1通过钢丝
绳(图未示钢丝绳)与电梯机房1内的驱动卷扬装置相连接;电梯升降辅助机构13-1为滑轮
等常规的电梯轿厢顶部机构,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

上旋转台支架13-3连接有液压摆动缸13-10,液压摆动缸13-10的输出轴向下
伸出上旋转台支架13-3并连接有梯笼42,梯笼42底端连接在下旋转台支架13-9上,梯笼
42中部设有上移车平台13-5,梯笼42底部设有下移车平台13-8,上、下移车平台13-5、
13-8上均设有用于将车辆由停车平台2载入旋转载车电梯或将车辆由旋转载车电梯送至
停车平台2的移车机14;旋转载车电梯及移车机14的电控装置设于操作室8内;梯笼42上设
有所述的车辆进出口41,从而允许移车机14通过车辆进出口41将车辆移入或移出梯笼42。

上、下旋转台支架13-3、13-9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架32和沿周向均
匀连接在连接架32上的若干导向杆33,导向杆33与所述电梯导轨15一一对应设置;各导向
杆33的外端均连接有一对旋转台滑轮13-2,该对旋转台滑轮13-2夹持在电梯导轨15两侧
并与电梯导轨15滚动相连。所述连接架32优选采用环形结构,节省材料,结构强度较好。这
种结构可以保证旋转载车电梯的上旋转台支架13-3和下旋转台支架13-9不会水平旋转,
保证旋转载车电梯在竖直方向上沿电梯导轨15稳定地运行,从整体上提高旋转载车电梯运
行的稳定程度和可靠程度。

所述梯笼42包括矩形上框34和若干竖向设置的连接立柱35,连接立柱35上端与上
框34相连接,连接立柱35下端与下旋转台支架13-9相连接;连接立柱35下端侧部与下移车
平台13-8相连接。

上框34内固定连接有十字加强杆36,十字加强杆36的中心与所述液压摆动缸13-
10相连接。

所述上移车平台13-5和下移车平台13-8结构相同,均包括基座37,基座37中部
向上设有两道平行间隔设置的移车平台导轨13-4;

所述移车机14包括车身14-2,车身14-2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行车轮14-1,行车轮14-
1与移车平台导轨13-4滚动配合;车身14-2内设有与行车轮14-1驱动连接的驱动电机
14-2-2,驱动电机14-2-2连接有驱动控制器14-2-1;驱动控制器14-2-1与操作室8
内的电控装置相连接。

车身14-2前部和后部对称设有承载槽14-5,车身14-2前部和后部的两个承载
槽14-5内分别设有载车台,载车台包括设于承载槽14-5内的中板14-3-1,中板14-3-
1的两侧向下弯折后设有(优选一体设有)若干水平设置的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相邻
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之间设有间隙;承载槽14-5的槽底中部嵌设有用于顶升或落下
载车台的托举液压缸14-2-4,托举液压缸14-2-4的活塞杆向上与载车台的中板14-
3-1顶压配合。

所述停车平台2包括停车底板2-3,停车底板2-3上设有两道平行间隔设置的停
车平台导轨2-2,停车平台导轨2-2与移车平台导轨13-4对应设置;停车底板2-3两侧向
上连接有侧板2-4,侧板2-4顶部向停车平台导轨2-2的方向连接有停车错位承载杆2-
5;停车错位承载杆2-5的底端与停车底板2-3之间的距离大于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
的高度,以便取放车辆时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由停车错位承载杆2-5与停车底板2-3
之间的间隙出入;载车台位于升起的极限高位时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高于停车错位承
载杆2-5,载车台位于落下的极限低位时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低于停车错位承载杆
2-5。

相邻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之间的间隙大于停车错位承载杆2-5的宽度,相邻
停车错位承载杆2-5之间的间隙大于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的宽度,以便取放车辆时停
车错位承载杆2-5、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相互通过对方的间隙。

所述载车台的中板14-3-1向下设有两排承重轮14-4,两排承重轮14-4与移车
平台导轨13-4滚动连接;所述移车机14的车身14-2于邻近车辆进出口41的端部设有位置
传感器14-2-3。

所述停车平台2的停车平台导轨2-2的一端伸出停车底板2-3且停车平台导轨
2-2该端部底部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停车平台锁紧座2-1,停车平台锁紧座2-1上设有锁紧
槽2-7;所述移车平台导轨13-4于邻近车辆进出口41的端部设有锁紧液压缸13-11-1,
锁紧液压缸13-11-1的伸出杆为锁紧杆13-11-2,锁紧杆13-11-2与锁紧槽2-7对应
设置;停车平台锁紧座2-1及其锁紧槽2-7与锁紧液压缸13-11-1及其锁紧杆13-11-2
组成液压锁机13-11。

所述锁紧槽2-7呈口大底小的锥形槽;所述锁紧杆13-11-2的外端部呈与所述
锁紧槽2-7相适配的锥形。这样在移车机14与停车平台2对接时,无须完全对准,锁紧杆
13-11-2即可插入锁紧槽2-7;当锁紧杆13-11-2插进锁紧槽2-7深处、锁紧杆13-
11-2端部的锥形部分完全插入锁紧槽2-7的锥形部分时,由于锁紧杆13-11-2除其外端
锥形部位外,其它主体部分的直径都较大,因而锁紧杆13-11-2的主体部分与锁紧槽之间
的配合间隙更小,这样就会自动校准锁紧杆13-11-2与锁紧槽2-7的对准度,从而自动校
准移车机14与停车平台2的对准度。

所述承重立柱4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6根。

所述第二层车辆通道12由上至下绕楼旋转下降后与第一层车辆通道10汇合并道;
第二层车辆通道12于其相连的停车平台2处设有用于车辆进出时转弯的调整平台5;偶数层
车辆取放平台处的楼层板3连接有通至地面的人行步梯6。

这种设置可以统一塔式停车楼的车辆进出通道,既方便使用者,也降低造价。调整
平台5方便司机将车辆驶入或驶出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人行步梯6的设置,便于司机取车
时通过人行步梯6直接上至位于二层的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处,方便取车。

第一层车辆通道10上设有一层自动栏杆,第二层车辆通道12上设有二层自动栏
杆,各自动栏杆的控制器均设于操作室8内。便于值班人员根据需要放行或阻挡车辆。

其中,各电梯导轨15所围成的区域即为电梯升降通道31。

司机停车时,操作室8内的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将不同司机的车分配到奇数层或偶
数层。原则上一前一后两个司机,一个分配到奇数层一个分配到偶数层,这样两个司机的车
可以同时进入双层旋转载车电梯13,成倍提高停车效率。

司机在操作室8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车辆开入第一层车辆通道10或第二层车辆通
道12,操作室8工作人员控制自动栏杆升起以放行车辆。司机通过自动栏杆后,将车辆停放
在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上或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上(车辆具体是停在相应停车平台2上的
停车错位承载杆2-5上),至此司机的停车动作完成,可以出去自由地办理其他事务。操作
室8内的工作人员通过电控装置(为现有常规技术)控制旋转载车电梯下降至塔式停车楼的
底部,此时旋转载车电梯上层正对二楼,旋转载车电梯下层正对一楼。操作室8内的工作人
员通过电控装置控制液压摆动缸13-10,使液压摆动缸13-10带动旋转载车电梯的梯笼42
旋转至移车机14正对车辆取放平台的位置。由于各层的停车平台2(连接车辆通道的停车平
台2作为车辆取放平台)的设置位置在竖向上相互对应,因此梯笼42旋转中旋转载车电梯上
层的移车机14和旋转载车电梯下层的移车机14在同一时间对准二层的偶数层车辆取放平
台和一层的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此时移车平台导轨13-4对准停车平台导轨2-2。

然后,锁紧液压缸13-11-1动作,锁紧杆13-11-2伸入锁紧槽2-7,使各移车机
14对正相应的停车平台2(此处为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或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并使移车
平台导轨13-4和停车平台导轨2-2相互锁定。此时,移车平台导轨13-4与停车平台导轨
2-2对接在一起。

锁定后(此时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位于其极限低位),启动驱动电机14-2-
2,行车轮14-1带动移车机14沿移车平台导轨13-4向停车平台2的方向移动。随着移车机
14的前进,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插入停车错位承载杆2-5与停车底板2-3之间的间
隙。移车机14前进到位后,每一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位于位于相邻的两个停车错位承
载杆2-5的间隙之间。接着托举液压缸14-2-4顶升载车台,每一移车错位承载杆14-3-
2通过相邻的两个停车错位承载杆2-5的间隙向上升起至高于停车错位承载杆2-5的位
置,此时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将原本停在停车错位承载杆2-5上的车辆托起。

托起车辆后,启动驱动电机14-2-2,行车轮14-1开始带动移车机14沿停车平台
导轨2-2反向移动,并进入移车平台导轨13-4,从而将车辆移动至旋转载车电梯梯笼42
内,接着锁紧液压缸13-11-1的锁紧杆13-11-2收回,使移车平台导轨13-4和停车平台
导轨2-2脱离锁紧状态,完成取车动作(此时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位于其极限高位,并
未落下)。

当旋转载车电梯上层和下层的移车机14均完成取车动作后,旋转载车电梯在电梯
机房1内驱动卷扬装置的作用下升起至设定好的楼层,旋转载车电梯上层对应偶数层,旋转
载车电梯下层对应奇数层。液压摆动缸13-10动作,使梯笼42旋转至移车机14正好对着停
车平台2的位置。旋转载车电梯停好后,各移车机14分别进行停车动作。

停车动作首先是锁紧液压缸13-11-1动作,锁紧杆13-11-2伸入锁紧槽2-7,
使各移车机14对正相应的停车平台2,并使移车平台导轨13-4和停车平台导轨2-2相互锁
定。此时,移车平台导轨13-4与停车平台导轨2-2对接在一起。

锁定后(此时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位于其极限高位),启动驱动电机14-2-
2,行车轮14-1带动移车机14沿移车平台导轨13-4向停车平台2的方向移动。

随着移车机14的前进,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推进到停车错位承载杆2-5的上方;

移车机14前进到位后,每一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位于位于相邻的两个停车错位承
载杆2-5的间隙之间。接着托举液压缸14-2-4的活塞杆向下收回,载车台下降,此时每一
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通过相邻的两个停车错位承载杆2-5的间隙向下降至停车错位
承载杆2-5与停车底板2-3之间,在此过程中原本停在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上的车辆
自然落在了停车错位承载杆2-5上,车辆停好。

车辆停好后,启动驱动电机14-2-2,行车轮14-1开始带动移车机14沿停车平台
导轨2-2移回移车平台导轨13-4,进而使移车机14返回旋转载车电梯梯笼42。接着锁紧液
压缸13-11-1的锁紧杆13-11-2收回,使移车平台导轨13-4和停车平台导轨2-2脱离
锁紧状态,完成全部停车动作(此时移车错位承载杆14-3-2位于其极限低位,并未升起)。

以上就是全部的停车过程。司机取车的过程,则正好与上述停车过程完全相反。司
机在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处或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处等候车辆,旋转载车电梯和移车机14
取车后,将车辆放在奇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上或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上,然后开车经第一层
车辆通道10或第二层车辆通道12驶离本发明的塔式停车楼。为方便司机直接上至偶数层车
辆取放平台处(位于第二层),特别在偶数层车辆取放平台处的楼层板3设有通至地面的人
行步梯6。

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设有单侧出口的塔式停车楼,包括若干承重立柱,各承重立柱上下均匀间隔连接有若干楼层板;各承重立柱所围区域的中心部位作为电梯升降通道,最顶部的楼层板设有电梯机房,电梯升降通道内设有旋转载车电梯;旋转载车电梯为双层设置,旋转载车电梯内上下层之间的间隔与相邻楼层板之间的间隔相同;旋转载车电梯一侧设有车辆进出口,各楼层板上均围绕电梯升降通道设有若干停车平台;一楼的一个停车平台连接第一层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