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雨水调蓄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调蓄装置,具体地指一种模块式雨水调蓄装置。
背景技术
降雨初期,雨水中溶解了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
由于冲刷道路、建筑工地等,使得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淤泥、杂物
等污染物质,因此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排
入自然水体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目前,国内常见的调蓄装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此类装置不仅功
能单一、工序烦多、运输困难、施工期长、不可拆装移位、不可重复
利用,而且占地面积大、工程费用和运行管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块式雨水调蓄装置,
不仅可过滤初期雨水中淤泥、杂物等污染物,同时还具备易安装、清
理维护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模块式雨水调蓄装置,它
包括多个并排布置呈拱形的调蓄单元、与调蓄单元两端卡接的端盖、
设置在调蓄单元一侧的雨水管、以及铺设在调蓄单元四周的砾石层;
所述调蓄单元由调蓄室依次卡接组合而成,所述调蓄单元内部形成沿
其轴向的调蓄腔,所述调蓄腔与雨水管相连通,所述调蓄单元底部的
砾石层内设有穿孔管;其中,沿水流方向布置的第一个调蓄单元底部
的砾石层上铺设有透水土工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调蓄单元的出水口与排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蓄单元的侧面开有连接孔,所述相邻两个调蓄
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调蓄单元之间的连接管内部设有溢流装
置。
进一步地,所述调蓄单元的顶部设有用于与连接井连接的观察口。
进一步地,所述沿水流方向布置的第一个调蓄单元两端设有检查
井。
进一步地,所述调蓄室为两端和底面开口的拱形中空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蓄室的外壁呈连续性波纹结构,所述连续性波
纹结构形成向外侧凸起的沟槽。
再进一步地,所述调蓄室外壁的一端设有沿径向设置的凸起卡扣,
所述调蓄室外壁的另一端设有与凸起卡扣形状相匹配的卡扣凹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一侧的边缘设置有与调蓄室的凸起卡扣相
匹配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在沿水流方向布置的第一个调蓄单元底部的砾石层
上铺设有透水土工布层,可以有效过滤初期雨水中的淤泥、杂物;
其二,本发明的调蓄室可采取注塑、模压、滚塑、吹塑等多种工
艺成型,具有强度高、承载高、耐低温、绿色环保等优良特性;
其三,本发明的调蓄室之间可互相卡扣,安装便捷,相邻调蓄单
元之间的空隙可提供额外的调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调蓄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溢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蓄单元、2-端盖、3-雨水管、4-砾石层、5-调蓄室、6-
穿孔管、7-透水土工布层、8-排水管、9-连接孔、10-溢流装置、11-
观察口、12-检查井、13-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模块式雨水调蓄装置,它包括多个并排布置呈拱
形的调蓄单元1、与调蓄单元1两端卡接的端盖2、设置在调蓄单元
1一侧的雨水管3、以及铺设在调蓄单元1四周的砾石层4;所述调
蓄单元1由调蓄室5依次卡接组合而成,所述调蓄单元1内部形成沿
其轴向的调蓄腔,所述调蓄腔与雨水管3相连通,所述调蓄单元1底
部的砾石层4内设有穿孔管6;其中,沿水流方向布置的第一个调蓄
单元1底部的砾石层4上铺设有透水土工布层7,起到预沉降的作用,
所述调蓄单元1的出水口与排水管8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蓄单元1的侧面开有连接孔9,所述相
邻两个调蓄单元1之间通过连接孔9相连通。所述相邻两个调蓄单元
1之间的连接管3内部设有溢流装置10。所述调蓄单元1的顶部设有
用于与连接井连接的观察口11,可根据需要利用镶块在成型时予以
开通或闭合,通过连接井可在地面观察地下装置内情况。沿水流方向
布置的第一个调蓄单元1两端设有检查井12,当需要维护清理时,
工作人员可通过检查井12进入调蓄单元进行清理维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蓄室5的外壁呈连续性波纹结构,所述
连续性波纹结构形成向外侧凸起的沟槽13。调蓄室5外壁的一端设
有沿径向设置的凸起卡扣,调蓄室5外壁的另一端设有与凸起卡扣形
状相匹配的卡扣凹槽,端盖2一侧的边缘设置有与调蓄室5的凸起卡
扣相匹配的卡槽。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雨水经由雨水管3进入第一个调蓄单元1,
调蓄单元1底部铺透水土工布层7,初期雨水经过透水土工布层7过
滤后,淤泥、杂物等被拦截在第一个调蓄单元1内,雨水通过穿孔管
6慢慢流入砾石层;当第一个调蓄单元1储满后,后期污染较小雨水
溢流进入其他调蓄单元,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后续调蓄单元底部铺
可以铺设防水膜或者透水土工布,构成非渗透或渗透调蓄单元;当后
续进水量超过装置的容积时,通过溢流装置9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
降雨结束后,未渗透的雨水通过最后一个调蓄单元的排水管直接排放
到自然水体或市政管网,排水管也可以是多个后续调蓄单元排水管并
联在一起的总排水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
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