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4175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5427.0

申请日:

2014.06.24

公开号:

CN104097352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31D 5/04申请公布日:201410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31D 5/04申请日:20140624|||公开

IPC分类号:

B31D5/04

主分类号:

B31D5/04

申请人:

李平

发明人:

李平

地址:

570105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滨海大道6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涉及一种立体形的制作方法。球体由30个相同部件插接组合而成;取长宽比例1∶0.4409的矩形纸,依照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和右角平分线正折线,折叠成平行四边形;再依照上连线正折线、下连线正折线折叠成重合矩形,并进而折叠成部件;将部件1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2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2插入部件3,部件3插入部件1,即完成一个正三棱锥的插接;五个正三棱锥为一组即五角组;每个正三棱锥都是三个五角组中的一个;如是插接,即插接成有20个正三棱锥的正圆球体,即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构思新颖,将需要精细计算的30度正三棱锥的制作变得简单容易;合成步骤既规则又流畅;造型既美观又结实。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其特征是: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由部件1、部件2……部件30共30个相同部件插接组合而成;
取横长纵宽的矩形纸,其长宽比例为1∶0.4409,也即2.268∶1;在矩形纸纵向两个宽纸边即左纸边和右纸边的中点之间做连线指示线;以矩形纸的左下角顶点为准,折叠左上角,使左上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左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左纸边与左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左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上纸边相交于上纸边交点;以矩形纸的右上角顶点为准,折叠右下角,使右下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右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右纸边与右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右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下纸边相交于下纸边交点;
依照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和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将左上角和右下角向矩形纸的中部折叠相贴,形成平行四边形;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左边,即四边形左边;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右边,即四边形右边;在四边形左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右边的下端点之间做下连线正折线;在四边形右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左边的上端点之间做上连线正折线;
依照上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上部分向下折叠相贴,依照下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下部分向上折叠相贴,形成重合矩形,四边形上边和下边重合,形成重合矩形左高右低的对角线,其为有夹层开口的开口重合线,即被插入开口;在开口重合线的中点做与开口重合线垂直的垂直线正折线,与重合矩形的上长边相交于上长边交点,以上长边交点为界,上长边交点左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左上长边,上长边交点右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右上长边;垂直线正折线与下长边相交于下长边交点,以下长边交点为界,下长边交点左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左下长边,下长边交点右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右下长边;在对角线的左高端点与下长边交点之间做左第一反折线,在对角线的右低端点与上长边交点之间做右第一反折线;左下长边、右下长边、左第一反折线和右第一反折线的长度相等,形成菱形;由对角线的左高端点向左下长边做左第二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左第一反折线与左上长边的夹角相同;由对角线的右低端点向右上长边做右第二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右第一反折线与右下长边的夹角相同;在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左角平分线指示线;在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右角平分线指示线;左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左边部分、右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右边部分为插入部分;
依照左第一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右第一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和垂直线正折线折叠,即成部件;
将部件1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2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1插入部分的左第二反折线与部件2的左第一反折线重合,部件1的对角线左高端点与部件2的对角线左高端点重合,即完成了一次插接;
如是插接,部件2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3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3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1的与已插入部分相连的被插入开口,即完成一个正三棱锥的插接;
已插接成正三棱锥的其中一个部件的未插接部分与部件4、部件5继续插接,即插接出第二个正三棱锥;如是插接,即插接出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正三棱锥;五个正三棱锥为一组即五角组;每个正三棱锥都是三个五角组中的一个;如是插接,即插接成有20个正三棱锥的正圆球体,即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

说明书

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形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合成球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的制作方法较少,在少见的方法中,多较复杂,少见简单容易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的制作方法较少,在少见的方法中,多较复杂,少见简单容易的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由部件1、部件2……部件30共30个相同部件插接组合而成;
取横长纵宽的矩形纸,其长宽比例为1∶0.4409,也即2.268∶1;在矩形纸纵向两个宽纸边即左纸边和右纸边的中点之间做连线指示线;以矩形纸的左下角顶点为准,折叠左上角,使左上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左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左纸边与左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左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上纸边相交于上纸边交点;以矩形纸的右上角顶点为准,折叠右下角,使右下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右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右纸边与右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右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下纸边相交于下纸边交点;
依照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和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将左上角和右下角向矩形纸的中部折叠相贴,形成平行四边形;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左边,即四边形左边;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右边,即四边形右边;在四边形左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右边的下端点之间做下连线正折线;在四边形右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左边的上端点之间做上连线正折线;
依照上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上部分向下折叠相贴,依照下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下部分向上折叠相贴,形成重合矩形,四边形上边和下边重合,形成重合矩形左高右低的对角线,其为有夹层开口的开口重合线,即被插入开口;在开口重合线的中点做与开口重合线垂直的垂直线正折线,与重合矩形的上长边相交于上长边交点,以上长边交点为界,上长边交点左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左上长边,上长边交点右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右上长边;垂直线正折线与下长边相交于下长边交点,以下长边交点为界,下长边交点左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左下长边,下长边交点右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右下长边;在对角线的左高端点与下长边交点之间做左第一反折线,在对角线的右低端点与上长边交点之间做右第一反折线;左下长边、右下长边、左第一反折线和右第一反折线的长度相等,形成菱形;由对角线的左高端点向左下长边做左第二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左第一反折线与左上长边的夹角相同;由对角线的右低端点向右上长边做右第二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右第一反折线与右下长边的夹角相同;在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左角平分线指示线;在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右角平分线指示线;左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左边部分、右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右边部分为插入部分;
依照左第一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右第一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和垂直线正折线折叠,即成部件;
将部件1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2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1插入部分的左第二反折线与部件2的左第一反折线重合,部件1的对角线左高端点与部件2的对角线左高端点重合,即完成了一次插接;
如是插接,部件2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3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3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1的与已插入部分相连的被插入开口,即完成一个正三棱锥的插接;
已插接成正三棱锥的其中一个部件的未插接部分与部件4、部件5继续插接,即插接出第二个正三棱锥;如是插接,即插接出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正三棱锥;五个正三棱锥为一组即五角组;每个正三棱锥都是三个五角组中的一个;如是插接,即插接成有20个正三棱锥的正圆球体,即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思新颖,将需要精细计算的30度正三棱锥的制作变得简单容易;合成步骤既规则又流畅;造型既美观又结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画有折叠线、索指示线的矩形纸平面图;
图2是矩形纸左上角、右下角折叠后,形成平行四边形的平面图;
图3是重合矩形平面图;
图4是部件立体图;
图5是两个部件插接示意图;
图6是一个正三棱锥立体图;
图7是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由部件1、部件2……部件30共30个相同部件插接组合而成;采用虚线表示正面对折的正折线,即折叠时,纸的正面和正面相贴;实线加圈表示反面对折的反折线,即折叠时,纸的反面和反面相贴;实线加点表示指示线;箭头线表示插接方向的指示线,箭头线的虚线部分表示已插入部分,箭头线的实线部分表示未插入部分;
取横长纵宽的矩形纸,其长宽比例为1∶0.4409,也即2.268∶1;在矩形纸纵向两个宽纸边即左纸边和右纸边的中点之间做连线指示线;以矩形纸的左下角顶点为准,折叠左上角,使左上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左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左纸边与左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左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上纸边相交于上纸边交点;以矩形纸的右上角顶点为准,折叠右下角,使右下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右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右纸边与右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右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下纸边相交于下纸边交点;如图1;
依照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和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将左上角和右下角向矩形纸的中部折叠相贴,形成平行四边形;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左边,即四边形左边;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右边,即四边形右边;在四边形左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右边的下端点之间做下连线正折线;在四边形右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左边的上端点之间做上连线正折线;如图2;
依照上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上部分向下折叠相贴,依照下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下部分向上折叠相贴,形成重合矩形,四边形上边和下边重合,形成重合矩形左高右低的对角线,其为有夹层开口的开口重合线,即被插入开口;在开口重合线的中点做与开口重合线垂直的 垂直线正折线,与重合矩形的上长边相交于上长边交点,以上长边交点为界,上长边交点左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左上长边,上长边交点右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右上长边;垂直线正折线与下长边相交于下长边交点,以下长边交点为界,下长边交点左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左下长边,下长边交点右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右下长边;在对角线的左高端点与下长边交点之间做左第一反折线,在对角线的右低端点与上长边交点之间做右第一反折线;左下长边、右下长边、左第一反折线和右第一反折线的长度相等,形成菱形;由对角线的左高端点向左下长边做左第二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左第一反折线与左上长边的夹角相同;由对角线的右低端点向右上长边做右第二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右第一反折线与右下长边的夹角相同;在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左角平分线指示线;在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右角平分线指示线;左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左边部分、右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右边部分为插入部分;如图3;
依照左第一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右第一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和垂直线正折线折叠,即成部件;如图4;
将部件1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2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1插入部分的左第二反折线与部件2的左第一反折线重合,部件1的对角线左高端点与部件2的对角线左高端点重合,即完成了一次插接;如图5;
如是插接,部件2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3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3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1的与已插入部分相连的被插入开口,即完成一个正三棱锥的插接;如图6;
已插接成正三棱锥的其中一个部件的未插接部分与部件4、部件5继续插接,即插接出第二个正三棱锥;如是插接,即插接出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正三棱锥;五个正三棱锥为一组即五角组;每个正三棱锥都是三个五角组中的一个;如是插接,即插接成有20个正三棱锥的正圆球体,即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如图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思新颖,将需要精细计算的30度正三棱锥的制作变得简单容易;合成步骤既规则又流畅;造型既美观又结实。

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735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7352A21申请号201410315427022申请日20140624B31D5/0420060171申请人李平地址570105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滨海大道61号72发明人李平54发明名称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57摘要一种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涉及一种立体形的制作方法。球体由30个相同部件插接组合而成;取长宽比例104409的矩形纸,依照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和右角平分线正折线,折叠成平行四边形;再依照上连线正折线、下连线正折线折叠成重合矩形,并进而折叠成部件;将部件1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2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

2、2插入部件3,部件3插入部件1,即完成一个正三棱锥的插接;五个正三棱锥为一组即五角组;每个正三棱锥都是三个五角组中的一个;如是插接,即插接成有20个正三棱锥的正圆球体,即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构思新颖,将需要精细计算的30度正三棱锥的制作变得简单容易;合成步骤既规则又流畅;造型既美观又结实。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7352ACN104097352A1/2页21一种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其特征是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由部件1、部件2部件30共30个相同部件插接组。

3、合而成;取横长纵宽的矩形纸,其长宽比例为104409,也即22681;在矩形纸纵向两个宽纸边即左纸边和右纸边的中点之间做连线指示线;以矩形纸的左下角顶点为准,折叠左上角,使左上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左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左纸边与左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左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上纸边相交于上纸边交点;以矩形纸的右上角顶点为准,折叠右下角,使右下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右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右纸边与右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右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下纸边相交于下纸边交点;依照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和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将左上角和右下角向矩形纸的中部折叠相贴,形成平行四边形;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左边,。

4、即四边形左边;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右边,即四边形右边;在四边形左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右边的下端点之间做下连线正折线;在四边形右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左边的上端点之间做上连线正折线;依照上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上部分向下折叠相贴,依照下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下部分向上折叠相贴,形成重合矩形,四边形上边和下边重合,形成重合矩形左高右低的对角线,其为有夹层开口的开口重合线,即被插入开口;在开口重合线的中点做与开口重合线垂直的垂直线正折线,与重合矩形的上长边相交于上长边交点,以上长边交点为界,上长边交点左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左上长边,上长边交点右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右上长边;垂直线正折线与下长边相交于下长边交点,以下。

5、长边交点为界,下长边交点左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左下长边,下长边交点右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右下长边;在对角线的左高端点与下长边交点之间做左第一反折线,在对角线的右低端点与上长边交点之间做右第一反折线;左下长边、右下长边、左第一反折线和右第一反折线的长度相等,形成菱形;由对角线的左高端点向左下长边做左第二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左第一反折线与左上长边的夹角相同;由对角线的右低端点向右上长边做右第二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右第一反折线与右下长边的夹角相同;在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左角平分线指示线;在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右角。

6、平分线指示线;左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左边部分、右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右边部分为插入部分;依照左第一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右第一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和垂直线正折线折叠,即成部件;将部件1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2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1插入部分的左第二反折线与部件2的左第一反折线重合,部件1的对角线左高端点与部件2的对角线左高端点重合,即完成了一次插接;如是插接,部件2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3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3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1的与已插入部分相连的被插入开口,即完成一个正三棱锥的插接;已插接成正三棱锥的其中一个部件的未插。

7、接部分与部件4、部件5继续插接,即插接出第二个正三棱锥;如是插接,即插接出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正三棱锥;五个正三棱锥为一组即五角组;每个正三棱锥都是三个五角组中的一个;如是插接,即插接成有20个正三权利要求书CN104097352A2/2页3棱锥的正圆球体,即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权利要求书CN104097352A1/3页4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形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合成球体的制作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公知的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的制作方法较少,在少见的方法中,多较复杂,少见简单容易的方法。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的制作。

8、方法较少,在少见的方法中,多较复杂,少见简单容易的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的制作方法。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由部件1、部件2部件30共30个相同部件插接组合而成;0005取横长纵宽的矩形纸,其长宽比例为104409,也即22681;在矩形纸纵向两个宽纸边即左纸边和右纸边的中点之间做连线指示线;以矩形纸的左下角顶点为准,折叠左上角,使左上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左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左纸边与左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左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上纸边相交于上纸边交点;以矩形纸的右上角顶点为准,折叠右下角,使右下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

9、获得右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右纸边与右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右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下纸边相交于下纸边交点;0006依照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和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将左上角和右下角向矩形纸的中部折叠相贴,形成平行四边形;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左边,即四边形左边;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右边,即四边形右边;在四边形左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右边的下端点之间做下连线正折线;在四边形右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左边的上端点之间做上连线正折线;0007依照上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上部分向下折叠相贴,依照下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下部分向上折叠相贴,形成重合矩形,四边形上边和下边重合,形成重合矩形左高右低的对角线,其为有夹层开口的。

10、开口重合线,即被插入开口;在开口重合线的中点做与开口重合线垂直的垂直线正折线,与重合矩形的上长边相交于上长边交点,以上长边交点为界,上长边交点左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左上长边,上长边交点右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右上长边;垂直线正折线与下长边相交于下长边交点,以下长边交点为界,下长边交点左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左下长边,下长边交点右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右下长边;在对角线的左高端点与下长边交点之间做左第一反折线,在对角线的右低端点与上长边交点之间做右第一反折线;左下长边、右下长边、左第一反折线和右第一反折线的长度相等,形成菱形;由对角线的左高端点向左下长边做左第二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左第一反折线与。

11、左上长边的夹角相同;由对角线的右低端点向右上长边做右第二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右第一反折线与右下长边的夹角相同;在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左角平分线指示线;在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右角说明书CN104097352A2/3页5平分线指示线;左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左边部分、右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右边部分为插入部分;0008依照左第一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右第一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和垂直线正折线折叠,即成部件;0009将部件1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2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1插入部分的左第二反折线与部件2的左第一反折线重合,部。

12、件1的对角线左高端点与部件2的对角线左高端点重合,即完成了一次插接;0010如是插接,部件2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3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3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1的与已插入部分相连的被插入开口,即完成一个正三棱锥的插接;0011已插接成正三棱锥的其中一个部件的未插接部分与部件4、部件5继续插接,即插接出第二个正三棱锥;如是插接,即插接出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正三棱锥;五个正三棱锥为一组即五角组;每个正三棱锥都是三个五角组中的一个;如是插接,即插接成有20个正三棱锥的正圆球体,即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思新颖。

13、,将需要精细计算的30度正三棱锥的制作变得简单容易;合成步骤既规则又流畅;造型既美观又结实。附图说明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4图1是画有折叠线、索指示线的矩形纸平面图;0015图2是矩形纸左上角、右下角折叠后,形成平行四边形的平面图;0016图3是重合矩形平面图;0017图4是部件立体图;0018图5是两个部件插接示意图;0019图6是一个正三棱锥立体图;0020图7是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由部件1、部件2部件30共30个相同部件插接组合而成;采用虚线表示正面对折的正折线,即折叠时,纸的正面和正面相贴;实线加圈表。

14、示反面对折的反折线,即折叠时,纸的反面和反面相贴;实线加点表示指示线;箭头线表示插接方向的指示线,箭头线的虚线部分表示已插入部分,箭头线的实线部分表示未插入部分;0022取横长纵宽的矩形纸,其长宽比例为104409,也即22681;在矩形纸纵向两个宽纸边即左纸边和右纸边的中点之间做连线指示线;以矩形纸的左下角顶点为准,折叠左上角,使左上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左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左纸边与左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左角平分线正折线,与上纸边相交于上纸边交点;以矩形纸的右上角顶点为准,折叠右下角,使右下角的顶点对准连线指示线,获得右斜线指示线;在矩形纸右纸边与右斜线指示线的夹角做右角平分线正折线;。

15、与下纸边相交于下纸边交点;如图1;0023依照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和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将左上角和右下角向矩形纸的中部说明书CN104097352A3/3页6折叠相贴,形成平行四边形;左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左边,即四边形左边;右角平分线正折线变化为平形四边形的右边,即四边形右边;在四边形左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右边的下端点之间做下连线正折线;在四边形右边的中点与四边形左边的上端点之间做上连线正折线;如图2;0024依照上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上部分向下折叠相贴,依照下连线正折线将其以下部分向上折叠相贴,形成重合矩形,四边形上边和下边重合,形成重合矩形左高右低的对角线,其为有夹层开口的开口重合线,即被。

16、插入开口;在开口重合线的中点做与开口重合线垂直的垂直线正折线,与重合矩形的上长边相交于上长边交点,以上长边交点为界,上长边交点左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左上长边,上长边交点右边的上长边部分为右上长边;垂直线正折线与下长边相交于下长边交点,以下长边交点为界,下长边交点左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左下长边,下长边交点右边的下长边部分为右下长边;在对角线的左高端点与下长边交点之间做左第一反折线,在对角线的右低端点与上长边交点之间做右第一反折线;左下长边、右下长边、左第一反折线和右第一反折线的长度相等,形成菱形;由对角线的左高端点向左下长边做左第二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左第一反折线与左上长边的夹角相。

17、同;由对角线的右低端点向右上长边做右第二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和右第一反折线与右下长边的夹角相同;在左第二反折线与左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左角平分线指示线;在右第二反折线与右第一反折线的夹角做角平分线,即右角平分线指示线;左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左边部分、右角平分线指示线至重合矩形右边部分为插入部分;如图3;0025依照左第一反折线、左第二反折线、右第一反折线、右第二反折线和垂直线正折线折叠,即成部件;如图4;0026将部件1的一个插入部分,插入部件2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1插入部分的左第二反折线与部件2的左第一反折线重合,部件1的对角线左高端点与部件2的对角线左高。

18、端点重合,即完成了一次插接;如图5;0027如是插接,部件2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3的一个被插入开口,部件3的与已被插入的被插入开口一端相连的插入部分插入部件1的与已插入部分相连的被插入开口,即完成一个正三棱锥的插接;如图6;0028已插接成正三棱锥的其中一个部件的未插接部分与部件4、部件5继续插接,即插接出第二个正三棱锥;如是插接,即插接出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正三棱锥;五个正三棱锥为一组即五角组;每个正三棱锥都是三个五角组中的一个;如是插接,即插接成有20个正三棱锥的正圆球体,即30度角正三棱锥合成球;如图7。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思新颖,将需要精细计算的30度正三棱锥的制作变得简单容易;合成步骤既规则又流畅;造型既美观又结实。说明书CN104097352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97352A2/2页8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9735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纸品制作;纸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