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箱式吸尘器.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7417047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75384.6

申请日:

20160816

公开号:

CN106264318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L5/22,A47L9/14,A47L9/28,A47L9/00,A47L9/32

主分类号:

A47L5/22,A47L9/14,A47L9/28,A47L9/00,A47L9/32

申请人: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冰,林云龙,吕冬祥

地址: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漕湖大道39号

优先权:

CN20161067538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黄德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具箱式吸尘器,包括:下壳体,下壳体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下壳体上设有出风口;上盖,上盖设在下壳体上以封闭容纳腔的开口,上盖上设有吸尘接口;集尘箱,集尘箱设在容纳腔内,集尘箱内限定有与吸尘接口导通的尘腔;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在容纳腔内且位于集尘箱的一侧,风机组件在气流方向上、位于尘腔与出风口之间,风机组件内限定有风道,风道内设有吸音材料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外形更加美观、新颖,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尘腔容积大,降噪效果好,吸功高,性能高,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出风口;上盖,所述上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上盖上设有吸尘接口;集尘箱,所述集尘箱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集尘箱内限定有与所述吸尘接口导通的尘腔;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集尘箱的一侧,所述风机组件在气流方向上、位于所述尘腔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机组件内限定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吸音材料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相连以驱动所述风机转动;电机内罩,所述电机内罩罩设在所述电机外且与所述电机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电机外罩,电机外罩罩设在所述电机内罩外且与所述电机内罩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出风口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电机内罩设置,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二端沿所述电机内罩的周向至少环绕一周且向所述出风口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电机内罩的下方且与所述电机内罩之间设有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内罩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罩设在所述电机外且与所述电机限定出所述第一风道;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罩设在所述第一罩体外且所述第二罩体与所述第一罩体之间限定出第三风道,所述第二罩体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第二罩体通风孔,所述第二罩体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的端部设有第一罩体通风孔,所述第一罩体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罩盖,所述内罩盖罩设在所述第一罩体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二罩体相连以封闭所述第三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和/或第三风道内设有所述吸音材料件。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把手,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卡接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卡钩,所述上盖上设有与多个与所述卡钩适配的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可枢转地相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工具箱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卧式尘袋吸尘器为前侧进风的结构,气流在风机的位置改变方向,从而起到降噪的作用,然后从后面出风,但该降噪结构的效果并不明显,并且,该吸尘器的积尘容量较小,气流行程较短,也不利于降低吸尘器的噪音,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工具箱式吸尘器,该工具箱式吸尘器的结构简单,外型美观、新颖,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尘腔容积大,噪音低,工作效率高,性能好,用户体验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出风口;上盖,所述上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上盖上设有吸尘接口;集尘箱,所述集尘箱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集尘箱内限定有与所述吸尘接口导通的尘腔;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集尘箱的一侧,所述风机组件在气流方向上、位于所述尘腔与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风机组件内限定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吸音材料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通过将该吸尘器的外壳结构设置成上盖与下壳体的组合结构形式,使得该吸尘器的结构更简单,外形更加美观、新颖,再者,通过在风机组件内设置多段风道,并在风道内设置吸音材料件,可以提高降噪效果,提升吸尘器的使用性能。该吸尘器的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尘腔容积大,噪音低,吸功高,性能高,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相连以驱动所述风机转动;电机内罩,所述电机内罩罩设在所述电机外且与所述电机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电机外罩,电机外罩罩设在所述电机内罩外且与所述电机内罩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出风口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电机内罩设置,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二端沿所述电机内罩的周向至少环绕一周且向所述出风口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电机内罩的下方且与所述电机内罩之间设有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内罩包括: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罩设在所述电机外且与所述电机限定出所述第一风道;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罩设在所述第一罩体外且所述第二罩体与所述第一罩体之间限定出第三风道,所述第二罩体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第二罩体通风孔,所述第二罩体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罩体的端部设有第一罩体通风孔,所述第一罩体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内罩盖,所述内罩盖罩设在所述第一罩体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二罩体相连以封闭所述第三风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和/或第三风道内设有所述吸音材料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上设有把手,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卡接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壳体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卡钩,所述上盖上设有与多个与所述卡钩适配的卡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可枢转地相连。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在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仰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正向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侧向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仰视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侧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吸尘器;

10:外壳;

11:下壳体;

111:卡钩;

112:底脚;

113:弹性脚垫;

12:上盖;12a:吸尘接口;

121:把手;122:卡槽;

20:集尘箱;20a:尘腔;20b:尘箱通风孔;

30:风机组件;

31:风机;

32:电机;

33:电机内罩;33a:第一风道;33b:第二风道;33c:第三风道;

331:第一罩体;331a:第一罩体通风孔;

332:第二罩体;332a:第二罩体通风孔;

333:内罩盖;

34:电机外罩;341:第一端;342:第二端;

40:进风过滤系统;

41:进风网架;41a:通风口;411:横杆;412:竖杆;

42:进风过滤器;

50:出风过滤系统;

51:出风架;51a:出风架通风孔;51b:出风风道;

52:出风板;52a:出风孔;

53:出风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9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100。

如图1至图4所示,工具箱式吸尘器100包括下壳体11、上盖12、集尘箱20和风机组件30。具体而言,下壳体11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下壳体11上设有出风口,下壳体11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弹性脚垫113,上盖12设在下壳体11上以封闭容纳腔的开口,上盖12上设有吸尘接口12a,集尘箱20设在容纳腔内,集尘箱20内限定有与吸尘接口12a导通的尘腔20a。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30设在容纳腔内且位于集尘箱20的一侧,风机组件30在气流方向上位于尘腔20a与出风口之间,风机组件30内限定有风道,风道内设有吸音材料件(未示出),风机组件30的进口朝向集尘箱20且与尘箱通风孔20b导通,风机组件30的出口朝向出风口且与出风口导通。

换言之,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主要由外壳10、集尘箱20和风机组件30组成。其中,外壳10主要由下壳体11和上盖12组成,下壳体11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上盖12设在下壳体11的上方且与下壳体11可拆卸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容纳腔的上端开口,上盖12上设有用于连接吸尘管路(未示出)的吸尘接口12a,而下壳体11上设有用于排放干净空气的出风口。

集尘箱20设在容纳腔内且集尘箱20内限定有尘腔20a,尘腔20a内设有尘袋(未示出)以过滤从吸尘接口12a吸入的带有灰尘、纸屑等杂物的空气,风机组件30设在容纳腔内且位于集尘箱20的一侧(如图6所示的右侧)以为系统的气体流动提供动力,其中,风机组件30的进口与集尘箱20的尘腔20a导通,风机组件30的出口与下壳体11上的出风口导通。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30内具有多段风道,且风道内设有吸音材料件,地面上的灰尘、纸屑等杂物由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滚刷(未示出)通过吸尘管路进入集尘箱20内的尘袋内,经过尘袋过滤处理后得到较干净的空气,通过风机组件30的进口进入风机组件30的多段风道内,最后从下壳体11的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风机组件30的风道内的吸音材料件可以对流经此处的气流起到消音、降噪的效果,从而降低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提高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性能。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100,通过将该吸尘器100的外壳10结构设置成上盖12与下壳体11的组合结构形式,使得该吸尘器100的结构更简单,外形更加美观、新颖,再者,通过在风机组件30内设置多段风道,并在风道内设置吸音材料件,可以提高降噪效果,提升吸尘器的使用性能。该吸尘器100的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尘腔容积大,噪音低,吸功高,性能高,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其中,如图6所示,风机组件30包括风机31、电机32、电机内罩33和电机外罩34。具体而言,电机32与风机31相连以驱动风机31转动,电机内罩33罩设在电机32外且与电机32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33a,电机外罩34罩设在电机内罩33外且与电机内罩33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33b,第二风道33b分别与第一风道33a和出风口导通。

也就是说,风机组件30主要由风机31、电机32、电机内罩33和电机外罩34组成,其中,电机32呈卧式布置在集尘箱20的一侧,即电机32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如图6所示的左右方向)布置,风机31与电机32的一端相连且邻近尘腔20a设置,电机32可以带动风机31转动以将经过尘袋过滤后得到的较干净的空气传输至风道内,最终从外壳10上的出风口排出。

具体地,电机内罩33罩设在电机32的外侧且电机内罩33的内壁面与电机32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沿电机32的周向延伸的第一风道33a,从尘袋过滤处理后排出的较干净的空气经过风机31的作用旋入第一风道33a内,电机外罩34罩设在电机内罩33的外侧且电机外罩34的内壁面与电机内罩33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33b,第二风道33b分别与第一风道33a和出风口导通,第一风道33a内的空气进入第二风道33b内,最终从出风口排到外界环境。

可选地,第一风道33a和第二风道33b内可以设有吸音材料件,从而对进入风机组件30内的第一风道33a和第二风道33b内的气流进行消音、降噪,进而降低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提升用户体验。

有利地,如图9所示,电机外罩34的第一端341邻近电机内罩33设置,电机外罩34的第二端342沿电机内罩33的周向至少环绕一周且向出风口延伸。这样从第一风道33a出来的气流沿着电机外罩34至少环绕一周后才从出风口排出,可以改变气流方向、增加气流行程,有利于增强降噪、消音的效果。

电机外罩34的第一端341位于电机内罩33的下方且与电机内罩33之间设有密封件(未示出)。这样,从第三风道33c内流出的气流只能从上方循环一圈流动啊电机外罩34的出风位置(即电机外罩34的第二端342),经过电机内罩33和电机外罩34的错位结构,可以延长气流的行程,从而降低部分噪音,提升该吸尘器100的性能。

其中,电机内罩33包括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具体而言,第一罩体331罩设在电机32外且与电机32限定出第一风道33a,第二罩体332罩设在第一罩体331外且第二罩体332与第一罩体331之间限定出第三风道33c,第二罩体332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分别与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导通。

也就是说,电机内罩33主要由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组成,其中,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分别形成沿电机3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电机内罩33的第一罩体331罩设在电机32的外侧,且第一罩体331的内壁面与电机32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33a,电机内罩33的第二罩体332罩设在第一罩体331的外侧且第一罩体331的一端(如图6所示的左端)的外周沿与第二罩体332的一端(如图6所示的左端)的外周沿相连,即第二罩体332设在第一罩体331与电机外罩34之间,第二罩体332的外壁面与电机外罩34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沿电机32的周向延伸的第二风道33b,第二罩体332的内壁面与第一罩体331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沿电机32的周向延伸的第三风道33c。

进一步地,第一罩体331大致形成一端(如图6和图8所示的左端)敞开的筒状,第二罩体332形成两端(如图6和图8所示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敞开的筒状,其中,第二罩体332的壁面上设有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该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分别与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导通,从而实现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的导通,保证进入风机组件30的第三风道33c内的气流可以流动至第二风道33b内,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第一罩体331的端部设有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分别与第一风道33a和第三风道33c导通。

参照图6和图9,第一罩体331的一端(如图9所示的前端)的端面设有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经过尘袋过滤处理后得到的较干净的空气在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风机组件30的进口进入第一风道33a内,气流沿电机32的轴向(即第一风道33a的轴向)流动至第一罩体331的端部(如图6所示的右端),然后通过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进入由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之间限定的第三风道33c内,进入第三风道33c内的气流至少绕电机32的周向环绕半周,然后通过第二罩体332上的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进入由第二罩体332和电机外罩34之间限定的第二风道33b内,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也就是说,第一罩体331的出风位置和第二罩体332的出风分别位于两个方向(如图9所示,第一罩体331的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位于前侧,第二罩体332的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位于后侧),使得经过第一风道33a流出的气流需要在第三风道33c内部循环半圈才能进入第二风道33b内,而电机内罩33的出风方向与电机外罩34的出风方向相同,且位于电机外罩34的上方,使得气流从上方循环一圈流到电机外罩34的出风位置,延长了气流的行程,从而降低了部分噪音。

由此,通过在电机32的外侧设置电机外罩34、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使其限定出多段环绕的风道,即第一风道33a、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进入风机组件30的空气在多段风道内流动,可以增加流动路径,延长其流动时间,有利于实现降噪、静音的目的,从而降低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为用户提供一个较安静的环境。

优选地,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电机内罩33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吸尘器100的装配效率,保证电机内罩33与各部件的连接可靠性,再者,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组装更方便,寿命更长。

进一步地,电机内罩33还包括内罩盖333,内罩盖333罩设在第一罩体331的端部且与第二罩体332相连以封闭第三风道33c。

参照图6,第一罩体331大致形成一端(如图6所示的左端)敞开的筒状,第二罩体332形成两端(如图6所示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敞开的筒状,内罩盖333设在第一罩体331的一侧(如图6所示的右侧)且与第二罩体332的右端相连以封闭第二罩体332的右端开口。

其中,第二罩体332的壁面上设有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该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分别与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导通,第一罩体331的一端(如图6所示的右端)的端面的一侧(如图9所示的前侧)设有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经过尘袋过滤处理后得到的较干净的空气在风机31的作用下、通过风机组件30的进口进入第一风道33a内,气流沿电机32的轴向(即第一风道33a的轴向)流动至第一罩体331的端部,然后通过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进入由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之间限定的第三风道33c内,进入第三风道33c内的气流至少绕电机32的周向环绕半周,然后通过第二罩体332上的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进入由第二罩体332和电机外罩34之间限定的第二风道33b内,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由此,通过在电机32的外侧罩设电机外罩34、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使其限定出多段风道,从而达到改变气流方向、增加气流行程的目的,有利于降噪、消音。

有利地,第一风道33a和/或第二风道33b和/或第三风道33c内设有吸音材料件。例如,三个风道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内设有吸音材料件,从而对进入风机组件30内的风道内的气流进行消音、降噪,进一步提高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降噪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三个风道内可以均设置吸音材料件,进入风机组件30的气流依次经过三个风道内的吸气消音器的作用,进一步达到降噪目的。

工具箱式吸尘器100还包括进风过滤系统40,进风过滤系统40在气流方向上位于风机组件30的进口之前。通过在风机组件30的进口位置处设置进风过滤系统40,可以对进入风机组件30之前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保证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的清洁度,避免对工作或者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集尘箱20邻近风机组件30的侧壁设有尘箱通风孔20b,进风过滤系统40设在集尘箱20内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尘腔20a与尘箱通风孔20b之间。

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集尘箱20形成与下壳体11形状相同的箱体,且集尘箱20的长度尺寸小于下壳体11的长度尺寸,集尘箱20设在下壳体11内的一侧以使集尘箱20的一个侧壁位于容纳腔的中部,该侧壁邻近风机组件30的进口设置且该侧壁上设有尘箱通风孔20b以与风机组件30的进口导通。

进风过滤系统40和尘袋分别设在集尘箱20的尘腔20a内且进风过滤系统40邻近尘箱通风孔20b设置,从尘袋排出的较干净的空气首先进入进风过滤系统40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然后通过尘箱通风孔20b排到风机组件30内,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其中,进风过滤系统40包括进风网架41、进风过滤器42和进风过滤棉(未示出)。具体而言,进风网架41设在集尘箱20内且进风网架41具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口41a,进风过滤器42设在进风网架41与尘箱通风孔20b之间,进风过滤棉设在进风过滤器42与尘箱通风孔20b之间。

参照图6,进风网架41和进风过滤器42分别沿竖直方向(如图6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且进风网架41设在尘袋与进风过滤器42之间,即进风过滤器42邻近集尘箱20的尘箱通风孔20b设置,从尘袋排出的较干净的空气首先通过进风过滤系统40的进风网架41的通风口41a进入进风过滤器42内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然后通过尘箱通风孔20b排到风机组件30内,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地,进风过滤器42与尘箱通风孔20b之间设有进风过滤棉,从尘袋排出的较干净的空气首先通过进风网架41的通风口41a进入进风过滤器42内进行过滤处理,然后经过进风过滤棉的进一步过滤处理,从进风过滤系统40排出的空气通过尘箱通风孔20b排到风机组件30内,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如图7所示,进风网架41包括多个横杆411和多个竖杆412。具体而言,多个横杆411沿竖直方向间隔开布置,多个竖杆412沿水平方向间隔开布置且位于多个横杆411的后侧,相邻两个竖杆412与相邻两个横杆411之间限定出通风口41a。

当尘袋完全吸附在进风网架41上时,气流可以从横杆411与竖杆412之间的通风口41a流过,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因尘袋吸附在进风网架41上而造成进风口堵死的问题,对电机32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高效过滤和降噪的作用。该进风网架41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既可以对尘袋以及进风过滤器42起到限定、定位的作用,又可以保证进风过滤器42在集尘箱20内的稳定安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带有灰尘的气流进入尘腔20a中的尘袋内,经过尘袋的过滤留下大量的杂物与灰尘,经过尘袋过滤处理后得到的带有少许灰尘的较干净的气流进入进风过滤系统40内,此时,进风过滤系统40不仅可以将气流中的灰尘滤掉,降低进入风机组件30内的气流中的灰尘含量,而且可以吸收部分声波,起到降低气流噪音的作用,从而降低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

工具箱式吸尘器100还包括出风过滤系统50,出风过滤系统50在气流方向上位于风机组件30的出口与出风口之间。通过在风机组件30的出口位置处设置出风过滤系统50,可以对从出风口排出之前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进一步保证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的清洁度,避免对工作或者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有利地,出风口设在外壳10的侧壁上,出风过滤系统50邻近出风口设置。由此,气流从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上面进风、侧面出风,增大了尘腔20a的容积,增大了气流的行程,可以很好地降低噪音,并且气流从风机组件30的出口排出的方向正对出风过滤系统50,在增加气流行程的同时,可以减小对气流的阻碍作用,既有降低噪音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吸尘器100的工作效率。

其中,出风过滤系统50包括出风架51、出风板52和出风过滤器53。具体而言,出风架51设在容纳腔内,出风架51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出风架通风孔51a,出风板52设在下壳体11上以封闭出风口,出风板52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出风孔52a,出风板52与出风架51之间限定出与出风架通风孔51a和出风孔52a导通的出风风道51b,出风过滤器53设在出风风道51b内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出风孔52a与出风架通风孔51a之间。

换言之,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出风过滤系统50主要由出风架51、出风板52和出风过滤器53组成,其中,出风板52沿竖直方向(如图9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且出设在下壳体11的侧壁上以封闭侧壁上的出风口,出风板52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出风孔52a,出风架51和出风板52分别沿水平方向(如图9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出风架51上设有多个与出风风道51b导通的出风架通风孔51a,且出风架51与出风板52之间限定出与出风架通风孔51a和出风孔52a导通的出风风道51b。

出风架51与出风板52之间设有出风过滤器53,从风机组件30的出口排出的空气通过出风架51上的出风架通风孔51a进入出风风道51b内,然后经过出风过滤器53的过滤处理,最终从出风板52上的多个出风孔52a排出。

进一步地,出风过滤系统50还包括出风过滤棉(未示出),出风过滤棉设在出风风道51b内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出风架通风孔51a与出风过滤器53之间。从风机组件30的出口排出的空气通过出风架51上的出风架通风孔51a进入出风风道51b内,然后经过出风过滤棉的过滤处理,经过出风过滤棉过滤处理后的空气经过出风过滤器53的进一步过滤处理,最终从出风板52上的多个出风孔52a排出。

其中,电机外罩34与出风架51相连且电机外罩34与出风架5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环(未示出)。由此,电机外罩34与出风架51连接可靠、装拆方便,可以保证出风风道51b与风机组件30的风道之间的密闭性,从第三风道33c排出的气流可以直接进入出风过滤系统50内,不会有气流外泄到机体内部,进一步达到降噪的目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出风过滤系统50设在风机组件30的出口与出风口之间,既可以对从风机组件30排出的气流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以确保经过吸尘器100过滤后进入外界环境的气体尽量纯净,又可以起到降噪、静音的效果,进一步降低排气噪音,提升吸尘器100的性能。

其中,如图5所示,下壳体11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且凸出于下壳体11的下表面的底脚112,每个底脚112上设有弹性脚垫113。当工具箱式吸尘器100放置在承载面上时,底脚112上的弹性脚垫113直接与承载面接触,具体地,工具箱式吸尘器100在指定区域内工作时,用户手持操作手柄对地面进行吸尘,而吸尘器100的机体直接放置在该区域内,不需要移动,此时,风机组件30的电机32、风机31等部件工作时会产生振动,通过在下壳体11的底部设置弹性脚垫113,可以起到缓冲、减震、防滑的作用,既可以保证风机组件30等部件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吸尘器100的正常工作,又可以起到减震、降噪的效果,进一步降低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提升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底脚112上设有安装槽,弹性脚垫113的至少一部分设在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卡接相连。具体地,弹性脚垫113可以通过自身结构与底脚112实现固定连接,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从而使弹性脚垫113发挥其缓冲、降噪的作用,提升该吸尘器100的品质。

可选地,安装槽开口朝下,弹性脚垫113的上端与安装槽过盈配合。参照图7,下壳体11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且凸出于下壳体11的下表面的底脚112,每个底脚112内限定有下端敞开的安装槽,弹性脚垫113的至少一部分(如图7所示的上端)嵌设在安装槽内以与底脚112实现固定连接,且弹性脚垫113的轴向长度大于底脚112的轴向长度,弹性脚垫113与底脚112的该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连接可靠性高,从而保证弹性脚垫113可以充分发挥缓冲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脚垫113与底脚112粘结相连。也就是说,弹性脚垫113的上端面与底脚112的下端面通过粘结剂(例如胶水等)实现连接,无需多余的连接件(例如螺钉),连接可靠,组装容易,有利于提高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弹性脚垫113为缓冲材料件。这样当工具箱式吸尘器100在指定区域内工作时,用户手持操作手柄对地面进行吸尘,而吸尘器100的机体直接放置在该区域内,不需要移动,此时,风机组件30的电机32、风机31等部件工作时会产生振动,通过在下壳体11的底部设置具有缓冲效果的弹性脚垫113,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既可以保证风机组件30等部件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吸尘器100的正常工作,又可以起到减震、降噪的效果,进一步降低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提升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性能。

优选地,弹性脚垫113为橡胶材料件。该材料制成的弹性脚垫113可以起到缓冲、减震、防滑效果,避免吸尘器100在使用过程中因发生振动而发生位移,并且,成型方便,材料成本低,使用可靠性高。

其中,上盖12上设有把手121,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在一个指定区域工作时,只需将其放置在该区域中,当完成该区域的清洁时,用户可以通过把手121、将工具箱式吸尘器100拎到另一个指定区域,操作便利,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且在指定区域内清洁时不需要移动机体,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用户体验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上盖12与下壳体11卡接相连。吸尘器100在工作时,需要将上盖12与下壳体11扣紧,保证二者的紧密连接,吸尘完成后,可以将上盖12从下壳体11上取下,方便将尘袋取出以将尘袋内的灰尘等杂物倒掉,操作方便,由此,通过将上盖12与下壳体11卡接相连,方便二者的装拆,从而提高装拆效率,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地便利。

可选地,下壳体11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卡钩111,上盖12上设有与多个与卡钩111适配的卡槽122。当需要倒灰时,将卡接在卡槽122内的的卡钩111扳离卡槽122,使其与卡槽122脱离开,然后取下上盖12,并取出尘袋以将尘袋内的灰尘等杂物倒掉,倒灰完成后、将尘袋放回集尘箱20内并固定好,然后将上盖12扣合在下壳体11上,最后将下壳体11上的多个卡钩111卡设在上盖12的卡槽122内,实现下壳体11与上盖12的组装。

参照图1和图2,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下壳体11的横截面积形成矩形,即下壳体11具有四个侧壁,对应地,上盖12形成与下壳体11的截面形状对应的矩形,下壳体11的每个侧壁设有一个可上下翻转地卡钩111,与其对应地,上盖12上设有四个间隔开布置的卡槽122。当需要将上盖12取下时,只需将四个卡接在卡槽122内的卡钩111向下翻转,即可将上盖12从下壳体11上取下;当倒灰完成后,将上盖12扣合在下壳体11上,然后将下壳体11上的四个卡钩111向上翻转以使四个卡钩111分别卡接在上盖12的卡槽122内,保证上盖12与下壳体11的紧密连接,从而保证上盖12与下壳体11的连接可靠性,上盖12与下壳体11的该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连接可靠,装拆方便。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上盖12与下壳体11可枢转地相连。例如,下壳体11的一个侧壁的上端与上盖12通过铰链实现可枢转地连接,而下壳体11的与铰链相对的一个侧壁设有与上盖12卡接相连的卡扣结构,当需要倒灰时,只需将下壳体11和上盖12的卡接结构脱离,然后翻转上盖12,即可将上盖12打开,无需将上盖12完全取下,操作方便。该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简单,各部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有利于提高装拆效率,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更大的便利。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结构以及工作过程。

参照图1至图9,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主要由外壳10、集尘箱20、风机组件30、进风过滤系统40和出风过滤系统50组成。

其中,外壳10主要由下壳体11和上盖12组成,上盖12设有吸气接口和把手121,下壳体11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下壳体11的侧壁设有与容纳腔导通的出风口,下壳体的11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弹性脚垫113,下壳体11与上盖12可拆卸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容纳腔的上端开口。

集尘箱20设在容纳腔内且位于容纳腔内的一侧,集尘箱20内限定用于容纳尘袋的尘腔20a,集尘箱20的侧壁设有尘箱通风孔20b,风机组件30设在容纳腔内且位于集尘箱20的一侧,风机组件30的进口与尘箱通风孔20b导通,风机组件30的出口与下壳体11上的出风口导通。其中,风机组件30包括风机31、电机32、电机内罩33和电机外罩34,电机32与风机31相连以驱动风机31转动,电机内罩33由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组成,电机外罩34、第二罩体332和第一罩体331由外至内套装在电机32的外侧,以分别限定出相互导通的第一风道33a、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其中,第一风道33a与风机组件30的进口导通,第二风道33b与风机组件30的出口导通。

进一步地,集尘箱20内设有进风过滤系统40,且该进风过滤系统40位于尘袋与风机组件30的进口之间以对进入风机组件30内之前的空气进行过滤,容纳腔内邻近出风口的位置设有出风过滤系统50,且该出风过滤系统50位于风机组件30的出口与出风口之间以对排到外界之前的空气进行进一步地过滤。

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在指定区域内工作时,带有灰尘的气流经过吸尘接口12a进入尘袋,尘袋放置于尘腔20a中,尘袋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可以将随着气流进来的灰尘留在尘袋中,然后气流透过尘袋流入尘腔20a,带有少许的细微灰尘会随着气流进入尘腔20a,尘腔20a内的气流经过进风过滤系统40的过滤后从风机组件30的进口依次进入第一风道33a、第三风道33c和第二风道33b内,由于进风过滤系统40中的进风过滤器42和进风过滤棉都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所以可以将气流中夹杂的少许灰尘过滤掉,对电机3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防止了被吸入的灰尘再次进入外界环境对人体造成危害。

气流由风机组件30的多段风道出来后进入出风过滤系统50,首先通过出风架进51入出风过滤棉,由于气流中不仅带有些许的灰尘杂质,同时还带有电机32中产生的碳粉,此时出风过滤棉不但可以过滤一些气流带出的灰尘和碳粉,同时还能够减弱噪音,气流经过出风过滤棉以后流过出风过滤器53,出风过滤器53的主要作用就是过滤气流中的灰尘和杂志,使进入外界空气的气体是干净的,对人体不构成任何危害,最后气流通过出风板52的多个出风孔进52a入外界环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工具箱式吸尘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具箱式吸尘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具箱式吸尘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具箱式吸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具箱式吸尘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75384.6 (22)申请日 2016.08.16 (71)申请人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 区漕湖大道39号 (72)发明人 朱冰 林云龙 吕冬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代理人 黄德海 (51)Int.Cl. A47L 5/22(2006.01) A47L 9/14(2006.01) A47L 9/28(2006.01) A47L 9/00(2006.01)。

2、 A47L 9/32(2006.01) (54)发明名称 工具箱式吸尘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具箱式吸尘器, 包括: 下壳体, 下壳体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 下 壳体上设有出风口; 上盖, 上盖设在下壳体上以 封闭容纳腔的开口, 上盖上设有吸尘接口; 集尘 箱, 集尘箱设在容纳腔内, 集尘箱内限定有与吸 尘接口导通的尘腔; 风机组件, 风机组件设在容 纳腔内且位于集尘箱的一侧, 风机组件在气流方 向上、 位于尘腔与出风口之间, 风机组件内限定 有风道, 风道内设有吸音材料件。 根据本发明实 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外形更加美观、 新颖, 各 部件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尘腔容积。

3、大, 降噪效果 好, 吸功高, 性能高, 使用方便, 用户体验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6页 CN 106264318 A 2017.01.04 CN 106264318 A 1.一种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下壳体, 所述下壳体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 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出风口; 上盖, 所述上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所述上盖上设有吸尘接 口; 集尘箱, 所述集尘箱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集尘箱内限定有与所述吸尘接口导通的 尘腔; 风机组件, 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集尘箱的一侧, 所述风机组件 在气流方向上、 位于所述尘腔与所述。

4、出风口之间, 所述风机组件内限定有风道, 所述风道内 设有吸音材料件。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组件包括: 风机; 电机, 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相连以驱动所述风机转动; 电机内罩, 所述电机内罩罩设在所述电机外且与所述电机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一风 道; 电机外罩, 电机外罩罩设在所述电机内罩外且与所述电机内罩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 二风道, 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出风口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一端邻近 所述电机内罩设置, 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二端沿所述电机内罩的周向至少环绕一周且向所述 出。

5、风口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一端位于 所述电机内罩的下方且与所述电机内罩之间设有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内罩包括: 第一罩体, 所述第一罩体罩设在所述电机外且与所述电机限定出所述第一风道; 第二罩体, 所述第二罩体罩设在所述第一罩体外且所述第二罩体与所述第一罩体之间 限定出第三风道, 所述第二罩体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第二罩体通风孔, 所述第二罩体 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罩体的端部设有第 一罩体通。

6、风孔, 所述第一罩体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内罩盖, 所述内罩盖 罩设在所述第一罩体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二罩体相连以封闭所述第三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 二风道和/或第三风道内设有所述吸音材料件。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上设有把手, 所述 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卡接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设有多个间隔 开布置的卡钩, 所述上盖上设有与多个与所述卡钩适配的。

7、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可 枢转地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264318 A 2 工具箱式吸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工具箱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0002 相关技术中的卧式尘袋吸尘器为前侧进风的结构, 气流在风机的位置改变方向, 从而起到降噪的作用, 然后从后面出风, 但该降噪结构的效果并不明显, 并且, 该吸尘器的 积尘容量较小, 气流行程较短, 也不利于降低吸尘器的噪音, 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

8、术问题之一。 为此, 本发明提 出一种工具箱式吸尘器, 该工具箱式吸尘器的结构简单, 外型美观、 新颖, 各部件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尘腔容积大, 噪音低, 工作效率高, 性能好, 用户体验好。 000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包括: 下壳体, 所述下壳体内限定有上端敞 开的容纳腔, 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出风口; 上盖, 所述上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以封闭所述容纳 腔的开口, 所述上盖上设有吸尘接口; 集尘箱, 所述集尘箱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集尘箱 内限定有与所述吸尘接口导通的尘腔; 风机组件, 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 所述集尘箱的一侧, 所述风机组件在气流方向上、 位。

9、于所述尘腔与所述出风口之间, 所述风 机组件内限定有风道, 所述风道内设有吸音材料件。 000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通过将该吸尘器的外壳结构设置成上盖与 下壳体的组合结构形式, 使得该吸尘器的结构更简单, 外形更加美观、 新颖, 再者, 通过在风 机组件内设置多段风道, 并在风道内设置吸音材料件, 可以提高降噪效果, 提升吸尘器的使 用性能。 该吸尘器的各部件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尘腔容积大, 噪音低, 吸功高, 性能高, 使用 方便, 用户体验好。 0006 另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 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

10、述风机组件包括: 风机; 电机, 所述电机与所述风机 相连以驱动所述风机转动; 电机内罩, 所述电机内罩罩设在所述电机外且与所述电机的外 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 电机外罩, 电机外罩罩设在所述电机内罩外且与所述电机内罩 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 所述第二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出风口导通。 000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一端邻近所述电机内罩设置, 所述 电机外罩的第二端沿所述电机内罩的周向至少环绕一周且向所述出风口延伸。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电机外罩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电机内罩的下方且与 所述电机内罩之间设有密封件。 001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

11、施例, 所述电机内罩包括: 第一罩体, 所述第一罩体罩设在所 述电机外且与所述电机限定出所述第一风道; 第二罩体, 所述第二罩体罩设在所述第一罩 体外且所述第二罩体与所述第一罩体之间限定出第三风道, 所述第二罩体上设有多个间隔 开布置的第二罩体通风孔, 所述第二罩体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二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导 说 明 书 1/10 页 3 CN 106264318 A 3 通。 00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第一罩体的端部设有第一罩体通风孔, 所述第一 罩体通风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三风道导通。 00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还包括: 内罩盖, 所述内罩盖罩设在所述第一罩体的。

12、端 部且与所述第二罩体相连以封闭所述第三风道。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第一风道和/或所述第二风道和/或第三风道内设 有所述吸音材料件。 001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上盖上设有把手, 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卡接相 连。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下壳体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卡钩, 所述上盖上 设有与多个与所述卡钩适配的卡槽。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上盖与所述下壳体可枢转地相连。 0017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 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 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

13、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在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19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0020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主视图; 0021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俯视图; 0022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仰视图; 0023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正向剖视图; 0024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侧向剖视图; 0025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仰视剖视图; 0026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的侧向剖视图。 0027 附图标记: 0028 100: 吸尘器; 。

14、0029 10: 外壳; 0030 11: 下壳体; 0031 111: 卡钩; 0032 112: 底脚; 0033 113: 弹性脚垫; 0034 12: 上盖; 12a: 吸尘接口; 0035 121: 把手; 122: 卡槽; 0036 20: 集尘箱; 20a: 尘腔; 20b: 尘箱通风孔; 0037 30: 风机组件; 0038 31: 风机; 0039 32: 电机; 0040 33: 电机内罩; 33a: 第一风道; 33b: 第二风道; 33c: 第三风道; 说 明 书 2/10 页 4 CN 106264318 A 4 0041 331: 第一罩体; 331a: 第一罩体。

15、通风孔; 0042 332: 第二罩体; 332a: 第二罩体通风孔; 0043 333: 内罩盖; 0044 34: 电机外罩; 341: 第一端; 342: 第二端; 0045 40: 进风过滤系统; 0046 41: 进风网架; 41a: 通风口; 411: 横杆; 412: 竖杆; 0047 42: 进风过滤器; 0048 50: 出风过滤系统; 0049 51: 出风架; 51a: 出风架通风孔; 51b: 出风风道; 0050 52: 出风板; 52a:出风孔; 0051 53: 出风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

16、面通过参考 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3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9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100。 0054 如图1至图4所示, 工具箱式吸尘器100包括下壳体11、 上盖12、 集尘箱20和风机组 件30。 具体而言, 下壳体11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 下壳体11上设有出风口, 下壳体11 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弹性脚垫113, 上盖12设在下壳体11上以封闭容纳腔的开口, 上盖12上设有吸尘接口12a, 集尘箱20设在容纳腔内, 集尘箱20内限定有与吸尘接口12a导 通的尘腔20a。 0055 进一步地, 风。

17、机组件30设在容纳腔内且位于集尘箱20的一侧, 风机组件30在气流 方向上位于尘腔20a与出风口之间,风机组件30内限定有风道, 风道内设有吸音材料件(未 示出), 风机组件30的进口朝向集尘箱20且与尘箱通风孔20b导通, 风机组件30的出口朝向 出风口且与出风口导通。 0056 换言之, 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主要由外壳10、 集尘箱20和风机组件30组成。 其中, 外壳10主要由下壳体11和上盖12组成, 下壳体11内限定有上端敞开的容纳腔, 上盖12设在 下壳体11的上方且与下壳体11可拆卸地相连以打开和关闭容纳腔的上端开口, 上盖12上设 有用于连接吸尘管路(未示出)的吸尘接口12a。

18、, 而下壳体11上设有用于排放干净空气的出 风口。 0057 集尘箱20设在容纳腔内且集尘箱20内限定有尘腔20a, 尘腔20a内设有尘袋(未示 出)以过滤从吸尘接口12a吸入的带有灰尘、 纸屑等杂物的空气, 风机组件30设在容纳腔内 且位于集尘箱20的一侧(如图6所示的右侧)以为系统的气体流动提供动力, 其中, 风机组件 30的进口与集尘箱20的尘腔20a导通, 风机组件30的出口与下壳体11上的出风口导通。 0058 进一步地, 风机组件30内具有多段风道, 且风道内设有吸音材料件, 地面上的灰 尘、 纸屑等杂物由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滚刷(未示出)通过吸尘管路进入集尘箱20内的尘 袋内,。

19、 经过尘袋过滤处理后得到较干净的空气, 通过风机组件30的进口进入风机组件30的 多段风道内, 最后从下壳体11的出风口排出, 在此过程中, 风机组件30的风道内的吸音材料 件可以对流经此处的气流起到消音、 降噪的效果, 从而降低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工作噪 说 明 书 3/10 页 5 CN 106264318 A 5 音, 提高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性能。 0059 由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工具箱式吸尘器100, 通过将该吸尘器100的外壳10结 构设置成上盖12与下壳体11的组合结构形式, 使得该吸尘器100的结构更简单, 外形更加美 观、 新颖, 再者, 通过在风机组件30内设置多。

20、段风道, 并在风道内设置吸音材料件, 可以提高 降噪效果, 提升吸尘器的使用性能。 该吸尘器100的各部件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尘腔容积 大, 噪音低, 吸功高, 性能高, 使用方便, 用户体验好。 0060 其中, 如图6所示, 风机组件30包括风机31、 电机32、 电机内罩33和电机外罩34。 具 体而言, 电机32与风机31相连以驱动风机31转动, 电机内罩33罩设在电机32外且与电机32 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33a, 电机外罩34罩设在电机内罩33外且与电机内罩33的外 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33b, 第二风道33b分别与第一风道33a和出风口导通。 0061 也就是说, 风。

21、机组件30主要由风机31、 电机32、 电机内罩33和电机外罩34组成, 其 中, 电机32呈卧式布置在集尘箱20的一侧, 即电机32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如图6所示的 左右方向)布置, 风机31与电机32的一端相连且邻近尘腔20a设置, 电机32可以带动风机31 转动以将经过尘袋过滤后得到的较干净的空气传输至风道内, 最终从外壳10上的出风口排 出。 0062 具体地, 电机内罩33罩设在电机32的外侧且电机内罩33的内壁面与电机32的外壁 面之间限定出沿电机32的周向延伸的第一风道33a, 从尘袋过滤处理后排出的较干净的空 气经过风机31的作用旋入第一风道33a内, 电机外罩34罩设在电机。

22、内罩33的外侧且电机外 罩34的内壁面与电机内罩33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33b, 第二风道33b分别与第一风 道33a和出风口导通, 第一风道33a内的空气进入第二风道33b内, 最终从出风口排到外界环 境。 0063 可选地, 第一风道33a和第二风道33b内可以设有吸音材料件, 从而对进入风机组 件30内的第一风道33a和第二风道33b内的气流进行消音、 降噪, 进而降低工具箱式吸尘器 100的工作噪音, 提升用户体验。 0064 有利地, 如图9所示, 电机外罩34的第一端341邻近电机内罩33设置, 电机外罩34的 第二端342沿电机内罩33的周向至少环绕一周且向出风口延伸。 这。

23、样从第一风道33a出来的 气流沿着电机外罩34至少环绕一周后才从出风口排出, 可以改变气流方向、 增加气流行程, 有利于增强降噪、 消音的效果。 0065 电机外罩34的第一端341位于电机内罩33的下方且与电机内罩33之间设有密封件 (未示出)。 这样, 从第三风道33c内流出的气流只能从上方循环一圈流动啊电机外罩34的出 风位置(即电机外罩34的第二端342), 经过电机内罩33和电机外罩34的错位结构, 可以延长 气流的行程, 从而降低部分噪音, 提升该吸尘器100的性能。 0066 其中, 电机内罩33包括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 具体而言, 第一罩体331罩设 在电机32外且。

24、与电机32限定出第一风道33a, 第二罩体332罩设在第一罩体331外且第二罩 体332与第一罩体331之间限定出第三风道33c, 第二罩体332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第二 罩体通风孔332a, 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分别与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导通。 0067 也就是说, 电机内罩33主要由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组成, 其中, 第一罩体 331和第二罩体332分别形成沿电机3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 电机内罩33的第一罩体331罩设 在电机32的外侧, 且第一罩体331的内壁面与电机32的外壁面之间限定出第一风道33a, 电 说 明 书 4/10 页 6 CN 106264318。

25、 A 6 机内罩33的第二罩体332罩设在第一罩体331的外侧且第一罩体331的一端(如图6所示的左 端)的外周沿与第二罩体332的一端(如图6所示的左端)的外周沿相连, 即第二罩体332设在 第一罩体331与电机外罩34之间, 第二罩体332的外壁面与电机外罩34的内壁面之间限定出 沿电机32的周向延伸的第二风道33b, 第二罩体332的内壁面与第一罩体331的外壁面之间 限定出沿电机32的周向延伸的第三风道33c。 0068 进一步地, 第一罩体331大致形成一端(如图6和图8所示的左端)敞开的筒状, 第二 罩体332形成两端(如图6和图8所示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敞开的筒状, 其中, 第二罩。

26、体332的 壁面上设有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 该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分别与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 33c导通, 从而实现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的导通, 保证进入风机组件30的第三风道 33c内的气流可以流动至第二风道33b内, 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0069 第一罩体331的端部设有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 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分别与第一 风道33a和第三风道33c导通。 0070 参照图6和图9, 第一罩体331的一端(如图9所示的前端)的端面设有第一罩体通风 孔331a, 经过尘袋过滤处理后得到的较干净的空气在风机31的作用下、 通过风机组件30的 进口进入第一风道33a内,。

27、 气流沿电机32的轴向(即第一风道33a的轴向)流动至第一罩体 331的端部(如图6所示的右端), 然后通过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进入由第一罩体331和第二 罩体332之间限定的第三风道33c内, 进入第三风道33c内的气流至少绕电机32的周向环绕 半周, 然后通过第二罩体332上的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进入由第二罩体332和电机外罩34之 间限定的第二风道33b内, 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0071 也就是说, 第一罩体331的出风位置和第二罩体332的出风分别位于两个方向(如 图9所示, 第一罩体331的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位于前侧, 第二罩体332的第二罩体通风孔 332a位于后侧), 使。

28、得经过第一风道33a流出的气流需要在第三风道33c内部循环半圈才能 进入第二风道33b内, 而电机内罩33的出风方向与电机外罩34的出风方向相同, 且位于电机 外罩34的上方, 使得气流从上方循环一圈流到电机外罩34的出风位置, 延长了气流的行程, 从而降低了部分噪音。 0072 由此, 通过在电机32的外侧设置电机外罩34、 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 使其限 定出多段环绕的风道,即第一风道33a、 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 进入风机组件30的空 气在多段风道内流动, 可以增加流动路径, 延长其流动时间, 有利于实现降噪、 静音的目的, 从而降低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

29、, 为用户提供一个较安静的环境。 0073 优选地, 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为一体成型件。 由此, 一体形成的结构不仅可 以保证电机内罩33的结构、 性能稳定性, 并且方便成型、 制造简单, 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 件以及连接工序, 大大提高了吸尘器100的装配效率, 保证电机内罩33与各部件的连接可靠 性, 再者, 一体形成的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较高, 组装更方便, 寿命更长。 0074 进一步地, 电机内罩33还包括内罩盖333, 内罩盖333罩设在第一罩体331的端部且 与第二罩体332相连以封闭第三风道33c。 0075 参照图6, 第一罩体331大致形成一端(如图6所示的左端。

30、)敞开的筒状, 第二罩体 332形成两端(如图6所示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敞开的筒状, 内罩盖333设在第一罩体331的一 侧(如图6所示的右侧)且与第二罩体332的右端相连以封闭第二罩体332的右端开口。 0076 其中, 第二罩体332的壁面上设有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 该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分 说 明 书 5/10 页 7 CN 106264318 A 7 别与第二风道33b和第三风道33c导通, 第一罩体331的一端(如图6所示的右端)的端面的一 侧(如图9所示的前侧)设有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 经过尘袋过滤处理后得到的较干净的空 气在风机31的作用下、 通过风机组件30的进口进入第。

31、一风道33a内, 气流沿电机32的轴向 (即第一风道33a的轴向)流动至第一罩体331的端部, 然后通过第一罩体通风孔331a进入由 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之间限定的第三风道33c内, 进入第三风道33c内的气流至少绕 电机32的周向环绕半周, 然后通过第二罩体332上的第二罩体通风孔332a进入由第二罩体 332和电机外罩34之间限定的第二风道33b内, 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0077 由此, 通过在电机32的外侧罩设电机外罩34、 第一罩体331和第二罩体332, 使其限 定出多段风道, 从而达到改变气流方向、 增加气流行程的目的, 有利于降噪、 消音。 0078 有利地, 第一风道。

32、33a和/或第二风道33b和/或第三风道33c内设有吸音材料件。 例 如, 三个风道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内设有吸音材料件, 从而对进入风机组件30内的风道内的 气流进行消音、 降噪, 进一步提高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降噪效果, 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 本 发明并不限于此, 三个风道内可以均设置吸音材料件, 进入风机组件30的气流依次经过三 个风道内的吸气消音器的作用, 进一步达到降噪目的。 0079 工具箱式吸尘器100还包括进风过滤系统40, 进风过滤系统40在气流方向上位于 风机组件30的进口之前。 通过在风机组件30的进口位置处设置进风过滤系统40, 可以对进 入风机组件30之前的空气进行过。

33、滤, 从而保证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的清洁度, 避免对工作 或者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80 集尘箱20邻近风机组件30的侧壁设有尘箱通风孔20b, 进风过滤系统40设在集尘 箱20内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尘腔20a与尘箱通风孔20b之间。 0081 具体地, 如图6和图8所示, 集尘箱20形成与下壳体11形状相同的箱体, 且集尘箱20 的长度尺寸小于下壳体11的长度尺寸, 集尘箱20设在下壳体11内的一侧以使集尘箱20的一 个侧壁位于容纳腔的中部, 该侧壁邻近风机组件30的进口设置且该侧壁上设有尘箱通风孔 20b以与风机组件30的进口导通。 0082 进风过滤系统40和尘袋分别设在集尘箱20的尘。

34、腔20a内且进风过滤系统40邻近尘 箱通风孔20b设置, 从尘袋排出的较干净的空气首先进入进风过滤系统40进行进一步过滤 处理, 然后通过尘箱通风孔20b排到风机组件30内, 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0083 其中, 进风过滤系统40包括进风网架41、 进风过滤器42和进风过滤棉(未示出)。 具 体而言, 进风网架41设在集尘箱20内且进风网架41具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通风口41a, 进风 过滤器42设在进风网架41与尘箱通风孔20b之间, 进风过滤棉设在进风过滤器42与尘箱通 风孔20b之间。 0084 参照图6, 进风网架41和进风过滤器42分别沿竖直方向(如图6所示的上下方向)延 伸, 且进风。

35、网架41设在尘袋与进风过滤器42之间, 即进风过滤器42邻近集尘箱20的尘箱通 风孔20b设置, 从尘袋排出的较干净的空气首先通过进风过滤系统40的进风网架41的通风 口41a进入进风过滤器42内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 然后通过尘箱通风孔20b排到风机组件30 内, 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0085 进一步地, 进风过滤器42与尘箱通风孔20b之间设有进风过滤棉, 从尘袋排出的较 干净的空气首先通过进风网架41的通风口41a进入进风过滤器42内进行过滤处理, 然后经 过进风过滤棉的进一步过滤处理, 从进风过滤系统40排出的空气通过尘箱通风孔20b排到 说 明 书 6/10 页 8 CN 106264。

36、318 A 8 风机组件30内, 最终从出风口排出。 0086 如图7所示, 进风网架41包括多个横杆411和多个竖杆412。 具体而言, 多个横杆411 沿竖直方向间隔开布置, 多个竖杆412沿水平方向间隔开布置且位于多个横杆411的后侧, 相邻两个竖杆412与相邻两个横杆411之间限定出通风口41a。 0087 当尘袋完全吸附在进风网架41上时, 气流可以从横杆411与竖杆412之间的通风口 41a流过, 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因尘袋吸附在进风网架41上而造成进风口堵死的问题, 对电 机32起到保护的作用, 同时还具有高效过滤和降噪的作用。 该进风网架41的结构简单, 加 工、 制造容易, 既。

37、可以对尘袋以及进风过滤器42起到限定、 定位的作用, 又可以保证进风过 滤器42在集尘箱20内的稳定安装。 0088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带有灰尘的气流进入尘腔20a中的尘袋内, 经过尘袋的过滤留 下大量的杂物与灰尘, 经过尘袋过滤处理后得到的带有少许灰尘的较干净的气流进入进风 过滤系统40内, 此时, 进风过滤系统40不仅可以将气流中的灰尘滤掉, 降低进入风机组件30 内的气流中的灰尘含量, 而且可以吸收部分声波, 起到降低气流噪音的作用, 从而降低吸尘 器100的工作噪音。 0089 工具箱式吸尘器100还包括出风过滤系统50, 出风过滤系统50在气流方向上位于 风机组件30的出口与出风口。

38、之间。 通过在风机组件30的出口位置处设置出风过滤系统50, 可以对从出风口排出之前的空气进行过滤, 从而进一步保证从出风口排出的空气的清洁 度, 避免对工作或者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90 有利地, 出风口设在外壳10的侧壁上, 出风过滤系统50邻近出风口设置。 由此, 气 流从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上面进风、 侧面出风, 增大了尘腔20a的容积, 增大了气流的行 程, 可以很好地降低噪音, 并且气流从风机组件30的出口排出的方向正对出风过滤系统50, 在增加气流行程的同时, 可以减小对气流的阻碍作用, 既有降低噪音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提 高吸尘器100的工作效率。 0091 其中, 。

39、出风过滤系统50包括出风架51、 出风板52和出风过滤器53。 具体而言, 出风 架51设在容纳腔内, 出风架51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出风架通风孔51a, 出风板52设在下 壳体11上以封闭出风口, 出风板52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出风孔52a, 出风板52与出风架 51之间限定出与出风架通风孔51a和出风孔52a导通的出风风道51b, 出风过滤器53设在出 风风道51b内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出风孔52a与出风架通风孔51a之间。 0092 换言之, 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出风过滤系统50主要由出风架51、 出风板52和出风 过滤器53组成, 其中, 出风板52沿竖直方向(如图9所示的上下方向。

40、)延伸且出设在下壳体11 的侧壁上以封闭侧壁上的出风口, 出风板52上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出风孔52a, 出风架51 和出风板52分别沿水平方向(如图9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开布置, 出风架51上设有多个与 出风风道51b导通的出风架通风孔51a, 且出风架51与出风板52之间限定出与出风架通风孔 51a和出风孔52a导通的出风风道51b。 0093 出风架51与出风板52之间设有出风过滤器53, 从风机组件30的出口排出的空气通 过出风架51上的出风架通风孔51a进入出风风道51b内, 然后经过出风过滤器53的过滤处 理, 最终从出风板52上的多个出风孔52a排出。 0094 进一步地, 出风。

41、过滤系统50还包括出风过滤棉(未示出), 出风过滤棉设在出风风 道51b内且在气流方向上位于出风架通风孔51a与出风过滤器53之间。 从风机组件30的出口 说 明 书 7/10 页 9 CN 106264318 A 9 排出的空气通过出风架51上的出风架通风孔51a进入出风风道51b内, 然后经过出风过滤棉 的过滤处理, 经过出风过滤棉过滤处理后的空气经过出风过滤器53的进一步过滤处理, 最 终从出风板52上的多个出风孔52a排出。 0095 其中, 电机外罩34与出风架51相连且电机外罩34与出风架5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环 (未示出)。 由此, 电机外罩34与出风架51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

42、可以保证出风风道51b与风机 组件30的风道之间的密闭性, 从第三风道33c排出的气流可以直接进入出风过滤系统50内, 不会有气流外泄到机体内部, 进一步达到降噪的目的。 0096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出风过滤系统50设在风机组件30的出口与出风口之间, 既可 以对从风机组件30排出的气流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 以确保经过吸尘器100过滤后进入外 界环境的气体尽量纯净, 又可以起到降噪、 静音的效果, 进一步降低排气噪音, 提升吸尘器 100的性能。 0097 其中, 如图5所示, 下壳体11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且凸出于下壳体11的下表 面的底脚112, 每个底脚112上设有弹性脚垫113。。

43、 当工具箱式吸尘器100放置在承载面上时, 底脚112上的弹性脚垫113直接与承载面接触, 具体地, 工具箱式吸尘器100在指定区域内工 作时, 用户手持操作手柄对地面进行吸尘, 而吸尘器100的机体直接放置在该区域内, 不需 要移动, 此时, 风机组件30的电机32、 风机31等部件工作时会产生振动, 通过在下壳体11的 底部设置弹性脚垫113, 可以起到缓冲、 减震、 防滑的作用, 既可以保证风机组件30等部件的 结构稳定性, 从而保证吸尘器100的正常工作, 又可以起到减震、 降噪的效果, 进一步降低吸 尘器100的工作噪音, 提升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性能。 0098 在本发明的一些。

44、具体实施方式中, 底脚112上设有安装槽, 弹性脚垫113的至少一 部分设在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卡接相连。 具体地, 弹性脚垫113可以通过自身结构与底脚 112实现固定连接, 保证二者的连接可靠性, 从而使弹性脚垫113发挥其缓冲、 降噪的作用, 提升该吸尘器100的品质。 0099 可选地, 安装槽开口朝下, 弹性脚垫113的上端与安装槽过盈配合。 参照图7, 下壳 体11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且凸出于下壳体11的下表面的底脚112, 每个底脚112内限 定有下端敞开的安装槽, 弹性脚垫113的至少一部分(如图7所示的上端)嵌设在安装槽内以 与底脚112实现固定连接, 且弹性脚垫113的轴。

45、向长度大于底脚112的轴向长度, 弹性脚垫 113与底脚112的该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 装拆方便, 连接可靠性高, 从而保证弹性脚垫113 可以充分发挥缓冲作用。 0100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 弹性脚垫113与底脚112粘结相连。 也就是说, 弹性脚垫113的上端面与底脚112的下端面通过粘结剂(例如胶水等)实现连接, 无需多余的 连接件(例如螺钉), 连接可靠, 组装容易, 有利于提高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生产效率。 0101 可选地, 弹性脚垫113为缓冲材料件。 这样当工具箱式吸尘器100在指定区域内工 作时, 用户手持操作手柄对地面进行吸尘, 而吸尘器100的机体直接放。

46、置在该区域内, 不需 要移动, 此时, 风机组件30的电机32、 风机31等部件工作时会产生振动, 通过在下壳体11的 底部设置具有缓冲效果的弹性脚垫113, 可以起到缓冲、 减震的作用, 既可以保证风机组件 30等部件的结构稳定性, 从而保证吸尘器100的正常工作, 又可以起到减震、 降噪的效果, 进 一步降低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 提升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性能。 0102 优选地, 弹性脚垫113为橡胶材料件。 该材料制成的弹性脚垫113可以起到缓冲、 减 说 明 书 8/10 页 10 CN 106264318 A 10 震、 防滑效果, 避免吸尘器100在使用过程中因发生振动而发。

47、生位移, 并且, 成型方便, 材料 成本低, 使用可靠性高。 0103 其中, 上盖12上设有把手121, 该工具箱式吸尘器100在一个指定区域工作时, 只需 将其放置在该区域中, 当完成该区域的清洁时, 用户可以通过把手121、 将工具箱式吸尘器 100拎到另一个指定区域, 操作便利, 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且在指定区域内清洁时不 需要移动机体, 省时省力, 劳动强度低, 用户体验好。 0104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 上盖12与下壳体11卡接相连。 吸尘器100在工作 时, 需要将上盖12与下壳体11扣紧, 保证二者的紧密连接, 吸尘完成后, 可以将上盖12从下 壳体11上取下。

48、, 方便将尘袋取出以将尘袋内的灰尘等杂物倒掉, 操作方便, 由此, 通过将上 盖12与下壳体11卡接相连, 方便二者的装拆, 从而提高装拆效率, 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 地便利。 0105 可选地, 下壳体11设有多个间隔开布置的卡钩111, 上盖12上设有与多个与卡钩 111适配的卡槽122。 当需要倒灰时, 将卡接在卡槽122内的的卡钩111扳离卡槽122, 使其与 卡槽122脱离开, 然后取下上盖12, 并取出尘袋以将尘袋内的灰尘等杂物倒掉, 倒灰完成后、 将尘袋放回集尘箱20内并固定好, 然后将上盖12扣合在下壳体11上, 最后将下壳体11上的 多个卡钩111卡设在上盖12的卡槽122。

49、内, 实现下壳体11与上盖12的组装。 0106 参照图1和图2, 工具箱式吸尘器100的下壳体11的横截面积形成矩形, 即下壳体11 具有四个侧壁, 对应地, 上盖12形成与下壳体11的截面形状对应的矩形, 下壳体11的每个侧 壁设有一个可上下翻转地卡钩111, 与其对应地, 上盖12上设有四个间隔开布置的卡槽122。 当需要将上盖12取下时, 只需将四个卡接在卡槽122内的卡钩111向下翻转, 即可将上盖12 从下壳体11上取下; 当倒灰完成后, 将上盖12扣合在下壳体11上, 然后将下壳体11上的四个 卡钩111向上翻转以使四个卡钩111分别卡接在上盖12的卡槽122内, 保证上盖12与下壳体 11的紧密连接, 从而保证上盖12与下壳体11的连接可靠性, 上盖12与下壳体11的该种连接 方式结构简单, 连接可靠, 装拆方便。 0107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