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404420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0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044342.8

申请日:

20180907

公开号:

CN108742062A

公开日:

20181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25/06,A47G25/10

主分类号:

A47G25/06,A47G25/10

申请人:

陈国凡

发明人:

陈国凡

地址:

351200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鲤城街道木兰路1078号

优先权:

CN20181104434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邓大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包括第一主杆,所述第一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主杆,且第二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主杆,所述第三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主杆,所述第一主杆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圆棍,且第一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棍,所述第二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棍,且第一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棍,所述第一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棍。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便于携带且耐用,各个部件统一生产,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包括第一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主杆(2),且第二主杆(2)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主杆(3),所述第三主杆(3)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主杆(4),所述第一主杆(1)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圆棍(5),且第一圆棍(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棍(6),所述第二圆棍(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棍(7),且第一连接棍(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棍(8),所述第二连接棍(8)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棍(9),所述第四主杆(4)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所述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的下端开设榫头(13),所述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第四主杆(4)的上端开设榫头(14);所述下榫头(13)包括第一榫头(131),所述第一榫头(1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榫槽(132),且第一榫头(13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槽(133);所述上榫头(14)包括第二榫头(141),所述第二榫头(1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榫槽(142),且第二榫头(14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槽(1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处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的形状相同,尺寸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的两端直径分别为28mm与30.6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主杆(1)的长度为36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杆(2)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0.1mm与33.2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主杆(2)的长度为42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杆(3)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2.6mm与36.1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主杆(3)的长度为47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主杆(4)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5.5mm与40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四主杆(4)的长度为60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槽(132)与第二榫头(141)的形状大小相吻合,所述第一榫头(131)与第二榫槽(142)的形状大小相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的规格和大小尺寸都不同,且其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第一连接棍(7)分别与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第三支撑棍(12)在垂直面一一对应,且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与第一连接棍(7)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之前、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之间、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也设置有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且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第四主杆(4)之间通过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榫卯连接在一起。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帽架领域,具体为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背景技术

衣帽架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家用设施,现有市场上衣帽架多为金属或复合材料,结构连接采用固定连接,在外观,携带,耐用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该产品采用传统家具的制作技术“楔钉榫”,传统木作工艺中“楔钉榫”通常用来连接圆棍状又带弧形的家具部件,能使连接材上下、左右不错移和紧密的接合连成,解决了衣帽架便携性和耐用度。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便于携带且耐用,各个部件统一生产,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包括第一主杆,所述第一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主杆,且第二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主杆,所述第三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主杆,所述第一主杆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圆棍,且第一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棍,所述第二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棍,且第一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棍,所述第二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棍,所述第四主杆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支撑棍、第二支撑棍与第三支撑棍,所述第一主杆、第二主杆,第三主杆的下端开设榫头,所述第二主杆、第三主杆、第四主杆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头开设榫头;

所述下榫头包括第一榫头,所述第一榫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榫槽,且第一榫头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槽;

所述上榫头包括第二榫头,所述第二榫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榫槽,且第二榫头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第二主杆、第三主杆与第四主杆处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的形状相同,尺寸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28mm与30.6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主杆的长度为363mm。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0.1mm与33.2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主杆的长度为421mm。

优选的,所述第三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2.6mm与36.1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主杆的长度为471mm。

优选的,所述第四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5.5mm与40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四主杆的长度为608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榫槽与第二榫头的形状大小相吻合,所述第一榫头与第二榫槽的形状大小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棍、第二支撑棍与第三支撑棍的规格相同和大小尺寸都不同,且其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棍、第二圆棍、第一连接棍分别与第一支撑棍、第二支撑棍、第三支撑棍在垂直面一一对应,且第一圆棍、第二圆棍与第一连接棍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之间、第二主杆与第三主杆之间、第三主杆与第四主杆也设置有下榫头与上榫头,且第一主杆、第二主杆、第三主杆、第四主杆之间通过下榫头与上榫头榫卯连接在一起。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以及家具的实用性功能,衣帽架主杆采用“楔钉榫”技术,挂钩即为“楔钉”,使“楔钉”具有使用功能,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大小圆的设计使得衣帽架整体体现出流线型之美,展示出东方美学的魅力;通过设置的榫槽与榫头,将第一主杆的下榫头与第二主杆的上榫头连接,此时,第一榫头卡入第二榫槽,第二榫头卡入第一榫槽,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榫卯连接在一起,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合并成一个插孔,将第一连接棍插入其中,防止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之间连接松动,将第一圆棍与第二圆棍插入第一主杆上对应的插孔,再通过上述步骤将第二主杆与第三主杆连接在一起后将二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防止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松动,将第三主杆与第四主杆连接在一起后将三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防止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松动,组装成功后,即可使用,使用者这时可以将自己的衣帽挂置在圆棍或连接棍上,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便于携带且耐用,各个部件统一生产,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高;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圆棍、第二圆棍与第一连接棍的相配合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棍与第一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棍与第二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连接棍与第三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支撑棍与第四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下榫头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上榫头放大图。

图中:1、第一主杆;2、第二主杆;3、第三主杆;4、第四主杆;5、第一圆棍;6、第二圆棍;7、第一连接棍;8、第二连接棍;9、第三连接棍;10、第一支撑棍;11、第二支撑棍;12、第三支撑棍;13、下榫头;131、第一榫头;132、第一榫槽;133、第一插槽;14、上榫头;141、第二榫头;142、第二榫槽;143、第二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包括第一主杆1,第一主杆1的正下方设置第二主杆2,第二主杆2的正下方设置第三主杆3,第三主杆3的正下方设置第四主杆4,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的下端开设下榫头13,下榫头13包括第一榫头131,第一榫头131的一侧设置第一榫槽132,第一榫头131的外表面开设第一插槽133,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第四主杆4的上端开设上榫头14,上榫头14包括第二榫头141,第二榫头141的一侧设置第二榫槽142,第二榫头141的外表面开设第二插槽143,使用前,通过榫头与榫槽将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连接在一起,再将第一连接棍7、第二连接棍8与第三连接棍9插入相应的位置防止主杆之间脱落,第一主杆1的外表面插接第一圆棍5,第一圆棍5的下方设置第二圆棍6,第二圆棍6的下方设置第一连接棍7,第一连接棍7的下方设置第二连接棍8,第二连接棍8的下方设置第三连接棍9,第四主杆4的外表面插接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

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处于同一垂直平面,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插孔,便于插入第一连接棍7用来连接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第一主杆1的两端直径分别为28mm与30.6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一主杆1的长度为363mm;第二主杆2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0.1mm与33.2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二主杆2的长度为421mm;第三主杆3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2.6mm与36.1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三主杆3的长度为471mm;第四主杆4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5.5mm与40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四主杆4的长度为608mm;第一榫槽132与第二榫头141的形状大小相吻合,第一榫头131与第二榫槽142的形状大小相吻合,第一榫槽132与第二榫头141之间榫卯连接,第一榫头131与第二榫槽142之间榫卯连接;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的规格和大小尺寸都不同,且其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第一连接棍7分别与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第三支撑棍12在垂直面一一对应,且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与第一连接棍7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与第一连接棍7能够用来挂置衣物;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之间、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之间、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也设置有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且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之间通过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榫卯连接在一起,榫卯连接能够大幅度提高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

综上所述,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插孔,在使用前,将该便携式衣帽架的各个部件携带到使用地点,到达指定位置后,先将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分别插入第四主杆4对应的插孔中,由于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的规格不相同,且其截面直径由上端向下端逐渐增大,所以,当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插入孔洞一段距离后能够与第四主杆4之间固定,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再将第一主杆1的下榫头13与第二主杆2的上榫头14连接,此时,第一榫头131卡入第二榫槽142,第二榫头141卡入第一榫槽132,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榫卯连接在一起,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合并成一个插孔,将第一连接棍7插入其中,防止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之间连接松动,将第一圆棍5与第二圆棍6插入第一主杆1上对应的插孔,再通过上述步骤将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连接在一起后将二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防止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松动,将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连接在一起后将三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防止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松动,组装成功后,即可使用.使用者这时可以将自己的衣帽挂置在圆棍或连接棍上,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便于携带且耐用,各个部件统一生产,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安装顺序:第四主杆和第一支撑棍、第二支撑棍、第三支撑棍连接后,插入第三主杆,后插入第三连接棍防止第四主杆和第三主杆松动,再连接第二主杆,后插入第二连接棍防止第三主杆和第二主杆松动,后插入第一主杆,后插入第一连接棍,防止第二主杆和第一主杆松动,然后插入第六圆棍、第五圆棍,安装完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044342.8 (22)申请日 2018.09.07 (71)申请人 陈国凡 地址 351200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鲤城街 道木兰路1078号 (72)发明人 陈国凡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代理人 邓大为 (51)Int.Cl. A47G 25/06(2006.01) A47G 25/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 架, 包括第一主杆, 所。

2、述第一主杆的正下方设置 有第二主杆, 且第二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主 杆, 所述第三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主杆, 所 述第一主杆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圆棍, 且第一圆 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棍, 所述第二圆棍的下方 设置有第一连接棍, 且第一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 第二连接棍, 所述第一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三 连接棍。 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充分发扬 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 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 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 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 便于携带且耐 用, 各个部件统一生产, 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 产效率, 经济效益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3、 108742062 A 2018.11.06 CN 108742062 A 1.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包括第一主杆(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杆(1)的 正下方设置有第二主杆(2), 且第二主杆(2)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主杆(3), 所述第三主杆 (3)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主杆(4), 所述第一主杆(1)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圆棍(5), 且第一 圆棍(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棍(6), 所述第二圆棍(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棍(7), 且第 一连接棍(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棍(8), 所述第二连接棍(8)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棍 (9), 所述第四主杆(4)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支撑棍(1。

4、0)、 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 (12), 所述第一主杆(1), 第二主杆(2), 第三主杆(3)的下端开设榫头(13), 所述第二主杆 (2), 第三主杆(3),第四主杆(4)的上端开设榫头(14); 所述下榫头(13)包括第一榫头(131), 所述第一榫头(1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榫槽 (132), 且第一榫头(13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槽(133); 所述上榫头(14)包括第二榫头(141), 所述第二榫头(1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榫槽 (142), 且第二榫头(14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槽(1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

5、第一主杆 (1)、 第二主杆(2)、 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所述第一插槽(133)与 第二插槽(143)的形状相同, 尺寸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杆 (1)的两端直径分别为28mm与30.6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主杆(1)的长度为 36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杆 (2)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0.1mm与33.2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主杆(2)的长度 为42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

6、帽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主杆 (3)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2.6mm与36.1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所述第三主杆(3)的长度 为47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主杆 (4)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5.5mm与40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所述第四主杆(4)的长度为 60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榫槽 (132)与第二榫头(141)的形状大小相吻合, 所述第一榫头(131)与第二榫槽(142)的形状大 小相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

7、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棍 (10)、 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的规格和大小尺寸都不同, 且其在俯视面的夹角 均为120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棍 (5)、 第二圆棍(6)、 第一连接棍(7)分别与第一支撑棍(10)、 第二支撑棍(11)、 第三支撑棍 (12)在垂直面一一对应, 且第一圆棍(5)、 第二圆棍(6)与第一连接棍(7)在俯视面的夹角均 为120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杆 (1)与第二主杆(2)之前、 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之间、 第三主。

8、杆(3)与第四主杆(4)也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742062 A 2 设置有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 且第一主杆(1)、 第二主杆(2)、 第三主杆(3)、 第四主杆 (4)之间通过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榫卯连接在一起。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742062 A 3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衣帽架领域, 具体为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背景技术 0002 衣帽架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家用设施, 现有市场上衣帽架多为金属或复合材 料, 结构连接采用固定连接, 在外观, 携带, 耐用等方面都存。

9、在缺陷, 为了解决以上弊端, 我 们设计出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该产品采用传统家具的制作技术 “楔钉榫” , 传 统木作工艺中 “楔钉榫” 通常用来连接圆棍状又带弧形的家具部件, 能使连接材上下、 左右 不错移和紧密的接合连成, 解决了衣帽架便携性和耐用度。 发明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该榫卯结合 的便携式衣帽架, 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 性和耐用度, 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 便于携带且耐用, 各个部 件统一生产, 方便更换配件并提。

10、高生产效率, 经济效益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 帽架, 包括第一主杆, 所述第一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主杆, 且第二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 第三主杆, 所述第三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主杆, 所述第一主杆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圆 棍, 且第一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棍, 所述第二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棍, 且第一连 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棍, 所述第二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棍, 所述第四主杆 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支撑棍、 第二支撑棍与第三支撑棍, 所述第一主杆、 第二主杆, 第三主 杆的下端开设榫头, 所述第。

11、二主杆、 第三主杆、 第四主杆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头开设榫头; 0007 所述下榫头包括第一榫头, 所述第一榫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榫槽, 且第一榫头的 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槽; 0008 所述上榫头包括第二榫头, 所述第二榫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榫槽, 且第二榫头的 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槽。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主杆、 第二主杆、 第三主杆与第四主杆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所述 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的形状相同, 尺寸不同。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28mm与30.6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所述第一主杆的长度为363mm。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二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

12、0.1mm与33.2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 大, 所述第二主杆的长度为421mm。 0012 优选的, 所述第三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2.6mm与36.1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 大, 所述第三主杆的长度为471mm。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8742062 A 4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四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5.5mm与40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所述第四主杆的长度为608mm。 0014 优选的, 所述第一榫槽与第二榫头的形状大小相吻合, 所述第一榫头与第二榫槽 的形状大小相吻合。 0015 优选的, 所述第一支撑棍、 第二支撑棍与第三支撑棍的规格相同和大。

13、小尺寸都不 同, 且其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 0016 优选的, 所述第一圆棍、 第二圆棍、 第一连接棍分别与第一支撑棍、 第二支撑棍、 第 三支撑棍在垂直面一一对应, 且第一圆棍、 第二圆棍与第一连接棍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 120 。 0017 优选的, 所述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之间、 第二主杆与第三主杆之间、 第三主杆与第 四主杆也设置有下榫头与上榫头, 且第一主杆、 第二主杆、 第三主杆、 第四主杆之间通过下 榫头与上榫头榫卯连接在一起。 0018 (三)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 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融合了传统工。

14、艺与现代美学, 以及家具的实用性功 能, 衣帽架主杆采用 “楔钉榫” 技术, 挂钩即为 “楔钉” , 使 “楔钉” 具有使用功能, 三叉支撑棍 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 大小圆的设计使得衣帽架整体体现出流线型之美, 展示 出东方美学的魅力; 通过设置的榫槽与榫头, 将第一主杆的下榫头与第二主杆的上榫头连 接, 此时, 第一榫头卡入第二榫槽, 第二榫头卡入第一榫槽, 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榫卯连接 在一起, 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合并成一个插孔, 将第一连接棍插入其中, 防止第一主杆与第 二主杆之间连接松动, 将第一圆棍与第二圆棍插入第一主杆上对应的插孔, 再通过上述步 骤将第二主杆与第三主杆连接。

15、在一起后将二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 防止第二主杆2 与第三主杆3松动, 将第三主杆与第四主杆连接在一起后将三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 防止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松动, 组装成功后, 即可使用, 使用者这时可以将自己的衣帽挂 置在圆棍或连接棍上, 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 便携性和耐用度, 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 便于携带且耐用, 各 个部件统一生产, 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 经济效益高; 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 榫卯结合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

16、22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圆棍、 第二圆棍与第一连接棍的相配合视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棍与第一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0025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棍与第二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0026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连接棍与第三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0027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支撑棍与第四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0028 图8为本发明的下榫头放大图; 0029 图9为本发明的上榫头放大图。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8742062 A 5 0030 图中: 1、 第一主杆; 2、 第二主杆; 3、 第三主杆; 4、 第四主杆; 5、 第一圆棍; 6、 第。

17、二圆 棍; 7、 第一连接棍; 8、 第二连接棍; 9、 第三连接棍; 10、 第一支撑棍; 11、 第二支撑棍; 12、 第三 支撑棍; 13、 下榫头; 131、 第一榫头; 132、 第一榫槽; 133、 第一插槽; 14、 上榫头; 141、 第二榫 头; 142、 第二榫槽; 143、 第二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

18、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请参阅图1-9,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包括第 一主杆1, 第一主杆1的正下方设置第二主杆2, 第二主杆2的正下方设置第三主杆3, 第三主 杆3的正下方设置第四主杆4, 第一主杆1、 第二主杆2、 第三主杆3的下端开设下榫头13, 下榫 头13包括第一榫头131, 第一榫头131的一侧设置第一榫槽132, 第一榫头131的外表面开设 第一插槽133, 第二主杆2、 第三主杆3、 第四主杆4的上端开设上榫头14, 上榫头14包括第二 榫头141, 第二榫头141的一侧设置第二榫槽142, 第二榫头141的外表面开设第二插槽143, 使。

19、用前, 通过榫头与榫槽将第一主杆1、 第二主杆2、 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连接在一起, 再 将第一连接棍7、 第二连接棍8与第三连接棍9插入相应的位置防止主杆之间脱落, 第一主杆 1的外表面插接第一圆棍5, 第一圆棍5的下方设置第二圆棍6, 第二圆棍6的下方设置第一连 接棍7, 第一连接棍7的下方设置第二连接棍8, 第二连接棍8的下方设置第三连接棍9, 第四 主杆4的外表面插接第一支撑棍10、 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 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 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 0033 第一主杆1、 第二主杆2、 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第一插槽133 与第二插槽143的形状大小相。

20、同, 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插孔, 便 于插入第一连接棍7用来连接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 第一主杆1的两端直径分别为28mm与 30.6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第一主杆1的长度为363mm; 第二主杆2的两端直径分别为 30.1mm与33.2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第二主杆2的长度为421mm; 第三主杆3的两端直 径分别为32.6mm与36.1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第三主杆3的长度为471mm; 第四主杆4 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5.5mm与40mm, 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第四主杆4的长度为608mm; 第一 榫槽132与第二榫头141的。

21、形状大小相吻合, 第一榫头131与第二榫槽142的形状大小相吻 合, 第一榫槽132与第二榫头141之间榫卯连接, 第一榫头131与第二榫槽142之间榫卯连接; 第一支撑棍10、 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的规格和大小尺寸都不同, 且其在俯视面的 夹角均为120 , 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 第一圆棍5、 第二圆棍6、 第一 连接棍7分别与第一支撑棍10、 第二支撑棍11、 第三支撑棍12在垂直面一一对应, 且第一圆 棍5、 第二圆棍6与第一连接棍7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 第一圆棍5、 第二圆棍6与第一连 接棍7能够用来挂置衣物; 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之间、 第二主杆2。

22、与第三主杆3之间、 第三主 杆3与第四主杆4也设置有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 且第一主杆1、 第二主杆2、 第三主杆3与第 四主杆4之间通过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榫卯连接在一起, 榫卯连接能够大幅度提高衣帽架 的便携性和耐用度。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8742062 A 6 0034 综上所述, 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第一主杆1、 第二主杆2、 第三主杆3与第四 主杆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插孔, 在使用前, 将该便携式衣帽架的各个部件携带到使用地点, 到达指定位置后, 先将第一支撑棍10、 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分别插入第四主杆4对 应的插孔中, 由于第一支撑棍10、。

23、 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的规格不相同, 且其截面直 径由上端向下端逐渐增大, 所以, 当第一支撑棍10、 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插入孔洞 一段距离后能够与第四主杆4之间固定, 第一支撑棍10、 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在俯 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 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 再将第一主杆1的下榫 头13与第二主杆2的上榫头14连接, 此时, 第一榫头131卡入第二榫槽142, 第二榫头141卡入 第一榫槽132, 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榫卯连接在一起, 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合并成 一个插孔, 将第一连接棍7插入其中, 防止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之。

24、间连接松动, 将第一圆 棍5与第二圆棍6插入第一主杆1上对应的插孔, 再通过上述步骤将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 连接在一起后将二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 防止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松动, 将第三 主杆3与第四主杆4连接在一起后将三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 防止第三主杆3与第四 主杆4松动, 组装成功后, 即可使用.使用者这时可以将自己的衣帽挂置在圆棍或连接棍上, 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 能够 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 便于携带且耐用, 各个部件统一生产, 方便 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 经济效益高。 0035 需要说明的。

25、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 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 该文中出现的电 器元件。

26、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 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 知设备。 0036 安装顺序: 第四主杆和第一支撑棍、 第二支撑棍、 第三支撑棍连接后, 插入第三主 杆, 后插入第三连接棍防止第四主杆和第三主杆松动, 再连接第二主杆, 后插入第二连接棍 防止第三主杆和第二主杆松动, 后插入第一主杆, 后插入第一连接棍, 防止第二主杆和第一 主杆松动, 然后插入第六圆棍、 第五圆棍, 安装完毕。 003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8742062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8 CN 108742062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9 CN 108742062 A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0 CN 108742062 A 10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1 CN 108742062 A 11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2 CN 108742062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