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养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401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9 CN 102440191 A *CN102440191A* (21)申请号 201110306457.1 (22)申请日 2011.10.11 A01H 4/00(2006.01) A01G 31/00(2006.01) (71)申请人 山西腾达种业有限公司 地址 030031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农科北路 64 号 (72)发明人 王创云 张敬平 王秀红 史向远 侯雅静 王美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4101 代理人 卢茂春 (54) 发明名称 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
2、养方法 (57) 摘要 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养方法, 属于植 物栽培技术, 包括启动培养、 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 其中, 启动培养, 将顶芽或带 1 个腋芽的茎段接 种到启动培养基后, 置于 23 27的培养室内,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强度为 1500Lx 2000Lx, 光照时间 10h/d, 培养室相对湿度 70% 80%, 培 养 20-30d ; 将生成的不定芽转入增殖培养基, 置 于 23 27的培养室内,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 强度为 1500Lx 2000Lx, 光照时间 10h/d, 培养 室相对湿度 70% 80%, 培养 20-25d, 产生更多的 不定芽, 将生。
3、长健壮的小苗转入生根培养 ; 生根 培养条件是室内温度为 20,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强度为 1500Lx, 光照时间 12h/d, 培养室相对 湿度 70% 80%, 生根培养 20-25 天后, 根系长至 3-5cm。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xxxxxxxx1/1 页 2 1. 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养方法, 包括启动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其 特征是操作步骤是将顶芽或带 1 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到启动培养基后, 置于 23 27的培 养室内,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强度为 15。
4、00Lx 2 000 Lx, 光照时间 10h/d, 培养室相对湿 度70%80%, 培养20-30 d ; 将生成的不定芽转入增殖培养基, 置于2327的培养室内,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强度为 1500Lx 2 000 Lx, 光照时间 10h/d, 培养室相对湿度 70% 80%, 培养 20-25 d, 产生更多的不定芽 ; 将生长健壮的小苗转入生根培养, 生根培养条件是 室内温度为 20,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强度为 1500 Lx, 光照时间 12h/d, 培养室相对湿度 70% 80%, 生根培养 20-25 天后, 根系长至 3-5cm, 进行炼苗移栽。 2. 根据权利要求 。
5、1 所述的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启动培 养基是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 2.0 mg/L 6-BA 、 0.15 mg/L NAA、 0.1% 的活性炭、 3% 的蔗 糖和 0.65% 的琼脂粉, pH5.8。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增殖培 养基是以 1/2MS 为基本培养基添加 2.5 mg/L 6-BA、 0.5 mg/L NAA、 3% 的蔗糖和 0.65% 的琼 脂粉, pH5.8。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养方法, 其特征是所述的生根培 养基是以 1/2MS 为基本培。
6、养基, 添加 1.5 mg/L IBA、 NAA 0.2 mg/L, 1.5% 的蔗糖和 0.65% 的琼脂粉, pH5.8。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40191 A 2 xxxxxxxx1/3 页 3 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树木无性繁殖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红叶石楠繁育的离体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红叶石楠在生产上多采用扦插繁殖, 扦插一般采用枝条作繁殖材料, 传统方法是 选择当年粗壮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 剪取长约 8-15cm 的插穗, 切口平整光滑, 上切口 距顶芽 1cm 左右, 将技条顶部的叶片剪取一半, 其余叶片剪除, 剪。
7、好的插穗基部用生根剂处 理后插入基质中等待生根。 0003 此方法一是需要大量的繁殖材料, 二是对被取材的母树生长影响大, 不利树形培 养, 三是在剪取插穗要注意保持上切口距顶芽 1cm 的距离, 费时费工, 四是繁殖系数较低, 一般国外为 30%, 而国内只有 20%。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提供繁殖用材少、 速度快、 数量大的一种红叶石楠的快速繁育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步骤 1 : 培养基配制 : 包括启动培养基配制、 增殖培养基配制、 生根培养配制, 其中启动 培养基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 2.0 mg/L 6-BA 、 0.15 mg/L NAA、。
8、 0.1% 的活性炭、 3% 的蔗 糖和 0.65% 的琼脂粉, pH5.8 ; 增殖培养基以 1/2MS 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 2.5 mg/L 6-BA、 0.5 mg/L NAA、 3% 的蔗糖和 0.65% 的琼脂粉, pH5.8 ; 生根培养基以 1/2MS 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 1.5 mg/L IBA、 NAA 0.2 mg/L, 1.5% 的蔗糖和 0.65% 的琼脂粉, pH5.8。 0006 步骤 2 : 外植体的采集及预处理。在夏季晴天上午, 采集半木质化新枝作为外植 体, 除去多余的茎叶, 置于烧杯中用 0.1% 的洗洁精溶液, 浸泡 15 min, 期间不断搅动, 将。
9、烧 杯口用纱布覆盖扎紧, 用自来水冲洗 30 min, 再用蒸馏水冲洗 3 4 次, 洗去表面污垢。然 后置于超净工作台, 用75酒精表面消毒30 s后转入0.1 HgCl2溶液中浸泡57 min, 期间不断摇动, 用无菌水 (高压蒸汽灭菌的蒸馏水) 冲洗 5 6 次后, 无菌滤纸 (经高压蒸汽 灭菌的滤纸) 吸干水分, 用无菌解剖刀 (经高压蒸汽的解剖刀) 切取顶芽或带 1 个腋芽的茎 段。 0007 所述超净工作台是在开机后, 用紫外灯照射 15 分钟后, 再用酒精喷洒台面, 开机 后一直有风吹出, 细菌不会再进入台内, 属于无菌操作过程。 0008 步骤 3 : 离体培养 : 包括启动培。
10、养、 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 其中, 启动培养, 将顶芽或 带1个腋芽的茎段接种到启动培养基后, 置于2327的培养室内,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 强度为 1500Lx 2 000 Lx, 光照时间 10h/d, 培养室相对湿度 70% 80%, 培养 20-30 d ; 将 生成的不定芽转入增殖培养基, 培养 20-25 d, 产生更多的不定芽, 将生长健壮的小苗转入 生根培养 ; 生根培养条件是室内温度为 20,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强度为 1500 Lx, 光照 时间12h/d, 培养室相对湿度70%80%, 生根培养20-25天后, 根系长至3-5cm, 进行炼苗移 栽。所述增殖培养。
11、条件与启动培养条件相同。 0009 步骤4 : 生根苗驯化 : 根系长至3-5cm时, 打开培养瓶盖注入5-10ml蒸馏水使培养 说 明 书 CN 102440191 A 3 xxxxxxxx2/3 页 4 基浸泡在蒸馏水中, 炼苗 3-5 d。 0010 步骤 5 : 移栽 : 将市售的泥炭、 珍珠岩、 蛭石, 按体积比, 泥炭 : 珍珠岩 : 蛭石 =5 : 3 : 1, 混合均匀后经过高压灭菌消毒, 置于花盆内 ; 将根系长至 3-5cm 的培养基上的小苗拔起, 冲洗掉根系上所带的培养基, 用 20% 的灭菌灵深液灌根 ; 移栽到花盆内的基质上, 每天早晚 各喷水一次, 保持 70% 以。
12、上的湿度, 炼苗 1 个月后即可移到室外, 移栽成活率达 90% 以上。 0011 与传统方法比较, 本发明采取外植体数量少, 不影响母树生长发育和树形培养 ; 采 取一个顶芽或茎段, 就可以繁殖数百株成苗, 而传统繁殖一个插穗只能繁殖一棵植株。 0012 因此, 使用本发明进行红叶石楠植株繁殖, 可大大提高繁殖数量, 有助于开展规模 化、 工厂化育苗, 加快繁殖速度, 降低成本。在红叶石楠苗木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推 广意义。 0013 具体实施方式 : 根据下述实施例, 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实施例 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
13、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0014 2009 年 4 月至 2010 年 12 月, 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组培研究室, 研究人员经过反复试验, 获得了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技术, 并成功培育成组培苗。 主要经过 为 : 在 2009 年夏季晴天上午, 采集半木质化新枝作为外植体, 除去多余的茎叶, 置于烧杯中 用 0.1% 的洗洁精溶液, 浸泡 15 min, 期间不断搅动, 将烧杯口用纱布覆盖扎紧, 用自来水冲 洗 30 min, 再用蒸馏水冲洗 3 4 次, 洗去表面污垢。然后置于超净工作台, 用 75酒精表 面消毒 30 s 后转入 0.1 HgCl2溶液中浸泡 5 7 min, 期间。
14、不断摇动, 用无菌水 (高压蒸 汽灭菌的蒸馏水) 冲洗 5 6 次后, 无菌滤纸 (经高压蒸汽的滤纸) 吸干水分, 用无菌解剖刀 (经高压蒸汽的解剖刀) 切取顶芽或带 1 个腋芽的茎段, 接种到启动培养基 (以 MS 为基本培 养基添加 2.0 mg/L 6-BA 、 0.15 mg/L NAA、 0.1% 的活性炭、 3% 的蔗糖和 0.65% 的琼脂粉, pH5.8) , 置于 23 27的培养室内,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强度为 1500Lx 2 000 Lx, 光 照时间 10h/d, 培养室相对湿度 70% 80%, 培养 20-30 天, 转入增殖培养基 (以 1/2MS 为基 本。
15、培养基添加2.5 mg/L 6-BA、 0.5 mg/L NAA, 3%的蔗糖和0.65%的琼脂粉, pH5.8) 后, 培养 条件同启动培养。培养 20-25 天, 产生不定芽, 转入生根培养基 (以 1/2MS 为基本培养基添 加 1.5 mg/L IBA、 NAA 0.2 mg/L, 1.5% 的蔗糖和 0.65% 的琼脂粉, pH5.8) 。生根培养室内 温度为20, 以日光灯为光源, 光照强度为1500Lx, 光照时间12h/d, 培养室相对湿度70% 80%, 培养 20-25 天后, 根系长至 3-5cm 时, 打开培养瓶盖注入 5-10ml 蒸馏水, 炼苗 3-5 天。 再移栽。
16、至装有移栽基质 (泥炭 : 珍珠岩 : 蛭石 =5 : 3 : 1) 的花盆中。移栽前对移栽基质通过高 压灭菌锅消毒 ; 用 20% 的灭菌灵深液灌根, 移栽时要注意将根系上所带的培养基冲洗掉, 以 防霉菌污染, 影响根系生长, 同时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 保持 70% 以上的湿度。炼苗 1 个月 后即可移入大田, 移栽成活率达 90% 以上。 0015 备注 : 激素成分 : 6-BA 中文化学名 : 6- 苄氨基嘌呤 IBA 中文化学名 : 吲哚丁酸 NAA 中文化学名 : 萘乙酸 MS 基本培养基 (Murashige & Skoog 1962) : 说 明 书 CN 102440191 A 4 xxxxxxxx3/3 页 5 。 说 明 书 CN 10244019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