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无接缝防腐防水施工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体防腐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无接缝防腐防水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防腐防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材防护领域,使用防腐防水涂料对建筑物进行涂装后可将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相隔离,由此防止因雨水、地下水等腐蚀性液体和空气中的湿气侵入建筑物材料造成的腐蚀,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防腐防水材料主要包括防腐防水涂料和防腐防水卷材。其中,防腐防水卷材主要有沥青防腐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腐防水卷材、高分子聚合物防腐防水卷材等,防腐防水卷材施工工艺复杂,且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故应用范围较窄,现采用的防腐防水材料多为防腐防水涂料。使用防腐防水涂料进行涂装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只需将防腐防水涂料涂覆于基材表面,防腐防水涂料被涂覆在基材表面后固化形成防水层,进而使被涂覆对象与水环境相隔离,起到防护作用。现有的防腐防水涂料主要包括丙烯酸防水涂料和聚氨酯防水涂料等聚合物防水涂料。此种涂料虽然施工简单,但是耐候性较差,长期被碱性物质浸泡后易气泡,脱离基层失去防水效果。尤其在对墙体进行防腐防水处理时,由于墙体表面施工难度大以及长期暴露于室外环境受到的外部侵蚀多等因素,使得对于形成的防腐防水层的耐久性要求更高,还要达到形成的防腐防水层表面光滑,因此在对墙体进行防腐防水施工时,现有的防腐防水材料以及施工工艺都很难达到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体无接缝防腐防水施工工艺。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墙体无接缝防腐防水施工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墙体表面处理:将所述墙体表面裂缝处进行填补修复,并保证所述墙体表面平整形成待处理基面;
第一次打底:取复合不饱和树脂50~70份、有机溶剂5~10份、固化剂6~9份、催化剂4~6份混合均匀制得打底液,将所述打底液均匀铺设于所述待处理基面表面形成封闭层;
第二次打底:取复合不饱和树脂50~70份、有机溶剂5~10份、固化剂6~9份、催化剂4~6份、具有抗结性能的粉剂30~45份、硅酸钠水溶液5~10份混合均匀制得糊状制剂,待所述封闭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将所述糊状制剂均匀铺设于所述密闭层表面形成糊状底层;
第一次铺设玻璃纤维布:待所述糊状底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取玻璃纤维布将其铺设于所述糊状底层上部并刮平,确保所述玻璃纤维布与所述糊状底层接触完全;
第三次平铺:取所述糊状制剂,待所述糊状底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均匀铺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布表面并刮平。
优选地:所述第三次平铺完成后,在其表面未完全固化之前进行第二次铺设玻璃纤维布,并在所述第二次铺设玻璃纤维布后位于其表面进行第四次平铺。
优选地:所述第一次打底步骤中取复合不饱和树脂60份、有机溶剂8份、固化剂8份、催化剂5份混合均匀制得打底液。
优选地:所述第二次打底步骤中取复合不饱和树脂60份、有机溶剂8份、固化剂8份、催化剂5份、具有抗结性能的粉剂40份、硅酸钠水溶液8份混合均匀制得糊状制剂。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布为经过去碱处理的无碱玻璃纤维布。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布为不规则形状无碱玻璃纤维布,其为根据所述待处理基面形状裁剪制得。
优选地:所述复合不饱和树脂为添加有纳米级碳纤维的复合不饱和树脂。
优选地:所述具有抗结性能的粉剂为经研磨处理后制得的纳米级具有抗结性能的粉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墙体无接缝防腐防水施工工艺,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墙体表面处理:将所述墙体表面裂缝处进行填补修复,并保证所述墙体表面平整形成待处理基面;第一次打底:取复合不饱和树脂50~70份、有机溶剂5~10份、固化剂6~9份、催化剂4~6份混合均匀制得打底液,将所述打底液均匀铺设于所述待处理基面表面形成封闭层;第二次打底:取复合不饱和树脂50~70份、有机溶剂5~10份、固化剂6~9份、催化剂4~6份、具有抗结性能的粉剂30~45份、硅酸钠水溶液5~10份混合均匀制得糊状制剂,待所述封闭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将所述糊状制剂均匀铺设于所述密闭层表面形成糊状底层;第一次铺设玻璃纤维布:待所述糊状底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取玻璃纤维布将其铺设于所述糊状底层上部并刮平,确保所述玻璃纤维布与所述糊状底层接触完全;第三次平铺:取所述糊状制剂,待所述糊状底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均匀铺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布表面并刮平。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墙体无接缝防腐防水施工工艺,使用的材料有较强的附着力,施工形成的防腐防水面具有无接缝、无砂眼、无渗漏、无脱落、寿命长、施工灵活等优点。施工完成后可以在施工表面形成一层严密的“盔甲”,防酸、防碱、防腐蚀、抗裂。本发明攻破了以往墙体防腐防水材料易脱落及施工的技术难关,真正实现无接缝,无砂眼,无脱落,彻底解决墙体防水渗漏难题,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无接缝防腐防水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体无接缝防腐防水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墙体表面处理:将所述墙体表面裂缝处进行填补修复,并保证所述墙体表面平整形成待处理基面;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对待进行防腐防水处理的墙体表面进行填补修复处理,可以使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对墙体存在的裂缝进行填补修复,在修复时要保证填补修复的裂缝处与墙体原有表面一致,这样可以使得形成的待处理基面表面平整,有利于在其上部进行铺设防腐防水材料时的一致性。当然,在实际应用时,如果墙体表面有起皮脱落的现象时,可以首先对其进行处理,将起皮处清理干净,保证墙体的待处理基面平整易于粘附防腐防水涂料。
S2、第一次打底:取复合不饱和树脂50~70份、有机溶剂5~10份、固化剂6~9份、催化剂4~6份混合均匀制得打底液,将所述打底液均匀铺设于所述待处理基面表面形成封闭层;
在进行该步骤时,由于墙体为立面结构,而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防腐防水材料为液态状,因此在实际操作时,可以提高固化剂以及催化剂的比例,使其固化时间缩短,防止第一次打底的打底液向下流淌。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施工面积、环境、气温、湿度及防腐防水级别要求,首先确定固化时间,根据现场环境的气温、温度和施工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固化时间;固化时间的控制由固化剂和催化剂的比例变化来控制。固化时间总体可以规定在15-20分钟以内。所述第一次打底步骤中可以取复合不饱和树脂60份、有机溶剂8份、固化剂8份、催化剂5份混合均匀制得打底液。将制得的打底液直接涂刷于该待处理基面上,该打底液可以渗透至该待处理基面上存在的缝隙内,使待处理基面表面形成封闭层,可以有效的消除待处理基面原有的砂眼等易渗漏问题。在选择原料时,所述复合不饱和树脂为添加有纳米级碳纤维的复合不饱和树脂。所述具有抗结性能的粉剂为经研磨处理后制得的纳米级具有抗结性能的粉剂。
S3、第二次打底:取复合不饱和树脂50~70份、有机溶剂5~10份、固化剂6~9份、催化剂4~6份、具有抗结性能的粉剂30~45份、硅酸钠水溶液5~10份混合均匀制得糊状制剂,待所述封闭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将所述糊状制剂均匀铺设于所述密闭层表面形成糊状底层;
该步骤在进行操作时,必须在封闭层未完全固化之前进行,这样可以保证两个层面能够粘合完全。实际操作时,可以将制得的糊状制剂均匀铺设于该封闭层表面,并使用专用刮板把糊状底层刮匀刮平。在具体制备该糊状制剂时,所述第二次打底步骤中取复合不饱和树脂60份、有机溶剂8份、固化剂8份、催化剂5份、具有抗结性能的粉剂40份、硅酸钠水溶液8份混合均匀制得糊状制剂。添加的硅酸钠水溶液可以使得施工完成的表面更加光滑美观。
S4、第一次铺设玻璃纤维布:待所述糊状底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取玻璃纤维布将其铺设于所述糊状底层上部并刮平,确保所述玻璃纤维布与所述糊状底层接触完全;
为了使通过该工艺实现的防腐防水部位具有更强韧性以及防开裂性能,在该糊状底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可以在其表面铺设一层玻璃纤维布,在使用前首先对该玻璃纤维布进行干燥除湿处理。在铺设时将该玻璃纤维布放置到该糊状底层上后,使用刮板将其均匀的刮入糊状底层内,并保证其与糊状底层完全接触。在具体选择该玻璃纤维布时,所述玻璃纤维布可以为经过去碱处理的无碱玻璃纤维布。考虑到待处理墙体的表面可以能有不规则形状的问题,所述玻璃纤维布为不规则形状无碱玻璃纤维布,其为根据所述待处理基面形状裁剪制得。
S5、第三次平铺:取所述糊状制剂,待所述糊状底层未完全固化之前,均匀铺设于所述玻璃纤维布表面并刮平。
由于玻纤布是根据施工场所现场裁剪的,所以在各接缝处和拐角处用玻纤布整体直接覆盖,并涂上糊状层,然后再覆盖玻纤布,然后再涂上糊状层,进行整体无接缝处理。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铺设多层该玻璃纤维布以达到设计需要的强度,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三次平铺完成后,在其表面未完全固化之前进行第二次铺设玻璃纤维布,并在所述第二次铺设玻璃纤维布后位于其表面进行第四次平铺。同样的施工步骤以及方法可以进行更多层的玻璃纤维布的铺设,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进行设定。
此工艺施工后,会在施工表面形成一层严密的“盔甲”,防酸、防碱、防腐蚀、抗裂。经检验其耐化学介质腐蚀性能,在60%的硫酸,60%的盐酸,50%的氢氧化纳浸泡值达到巴氏硬度58,拉伸强度72的高标准。固化时间的确定原则:根据现场环境的气温、温度和施工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固化时间的控制由固化剂和催化剂的比例变化来控制。固化时间总体规定在15-30分钟以内。所以整个施工过程要注意速度与各步骤的衔接,施工工人必须进行一段时间专门的培训,快而不乱井然有序的完成各种步骤。
总之,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墙体无接缝防腐防水施工工艺,使用的材料有较强的附着力,施工形成的防腐防水面具有无接缝、无砂眼、无渗漏、无脱落、寿命长、施工灵活等优点。施工完成后可以在施工表面形成一层严密的“盔甲”,防酸、防碱、防腐蚀、抗裂。本发明攻破了以往墙体防腐防水材料易脱落及施工的技术难关,真正实现无接缝,无砂眼,无脱落,彻底解决墙体防水渗漏难题,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