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3942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2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04017.0

申请日:

2014.09.27

公开号:

CN104192842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1B 31/12申请日:20140927|||公开

IPC分类号:

C01B31/12

主分类号:

C01B31/12

申请人:

管天球

发明人:

管天球

地址:

415100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桥南善卷路《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工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核桃壳45-60、竹子3-6、木炭6-8、杉树皮2-3、麦壳8-10、椰壳15-20、松树皮1-2、褐煤5-6;其制备过程如下:㈠、备料;㈡、原料预处理;㈢、混合;㈣、初次炭化;㈤、总混料;㈥、二次炭化;㈦、中和;㈧、烘干;既可用于制备以核桃壳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也可用于制备以椰壳或其它果壳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其产品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系发达、吸附力强等特点,可用于食品、饮料、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过滤。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核桃壳 45-60         竹子 3-6         木炭  6-8
杉树皮  2-3          麦壳 8-10        椰壳 15-20
松树皮  1-2          褐煤 5-6;
其制备过程如下:
㈠、备料:按上述重量比例,分别取核桃壳、竹子、木炭、杉树皮、麦壳、椰壳、松树皮、褐煤,备用;
㈡、原料预处理:
①、核桃壳预处理:
a、酶解:将备用的核桃壳粉碎至40-60目的核桃壳颗粒,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10-15%、32-42℃的温水,混合均匀,再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0.15-1.2%的酶,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密闭容器中的温度为32-38℃,酶解5-9h,收集酶解后的核桃壳颗粒,成为酶解核桃壳颗粒,备用;
b、干燥:将备用的酶解核桃壳颗粒用清水洗涤4-6次,脱水后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6.0%,成为处理核桃壳颗粒,备用;
②、竹子预处理:将备用的竹子处理成竹子锯末,然后,在60-78℃下烘干至水分含量≤6.0%;接着,向竹子锯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20%的硫酸溶液,按150-320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其后,将喷施了硫酸溶液的竹子锯末堆放于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50-65%的室内,堆积高度为0.5-1.2m,处理36-72h;然后,将经过堆积的竹子锯末平铺于阴凉地面,处理24-48h,成为处理竹子锯末,备用;
③、木炭预处理:将备用的木炭处理成10-40目的木炭颗粒,再将木炭颗粒分成两等份;对其中的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16%的硫酸溶液,按32-45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然后在38-5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9.0%,成为硫化木炭,备用;对另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重量浓度为24-35%的氯化锌溶液,按40-55g/k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 在60-8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5.0%,成为氯化木炭,备用;然后将备用的硫化木炭和氯化木炭混合,再处理成60-10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木炭粉,备用;
④、杉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杉树皮投入重量浓度为5-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并煮至杉树皮条中钠离子的含量为0.15-0.65mg/100g;再干燥至水分含量≤5.0%,然后,粉碎、过30-50目筛,成为处理杉树皮粉,备用;
⑤、麦壳预处理:将备用的麦壳投入重量浓度为2.5-4.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1.2-1.5h,过滤;再将经过煮沸处理的麦壳经压滤处理,收集滤渣;然后,将滤渣在70-8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60-10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麦壳粉,备用;
⑥、椰壳预处理:将备用的椰壳用清水洗2-4次,然后,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至60-12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椰壳粉,备用;
⑦、松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松树皮,在温度为65-78℃、压力为0.2-0.45MPa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含量≤8.0%,再处理成30-40目的松树皮粉末;其后,向松树皮粉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25%的硝酸溶液,按15-32ml/100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喷匀后,将其转移至容器罐中,在室温下密封处理36-60h;然后,在50-6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8%,成为处理松树皮粉,备用;
㈢、混合:
①、混合一:将备用的褐煤、处理核桃壳颗粒、处理麦壳粉、处理椰壳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然后,按1:3-4.5的重量比例,投入到活化剂溶液中,在35-45℃下浸泡15-25h,成为活化混合料一,备用;
②、混合二:将备用的处理竹子锯末、处理松树皮粉、处理杉树皮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得混合料二,备用;
③、混合三:将活化混合料一与混合料二混合均匀,得混合料三,备用;
㈣、初次炭化:将备用的混合料三置于碳化炉中,先将碳化炉按 6-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60-200℃,保持20-28min;然后,按照10-24℃/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480-640℃,炭化100-180min;再按6-10℃/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初炭,备用;
㈤、总混料:将备用的初炭与备用的处理木炭粉一起混合,粉碎,过80-100目筛,成为总混料,备用;
㈥、二次炭化:将备用的总混料置于碳化炉中,将碳化炉按照20-3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80-850℃,并保温75-120min;然后,按10-20℃/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次炭,备用;
㈦、中和:将备用的次炭用酸或碱中和,控制pH值为6.0-7.0,并用纯净水洗涤,成为中和炭,备用;
㈧、烘干:将备用的中和炭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4.0%,即成为核桃壳活性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酶解步骤中所述的酶是水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混合一步骤中所述的活化剂溶液是KH2PO4、H2O2、KOH、H3PO4、GaCl2、ZnCl2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中和步骤中所述的酸是盐酸、醋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种酸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中和步骤中所述的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种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00-600℃。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20-580℃。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 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40-560℃。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00-820℃。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20-780℃。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40-760℃。

说明书

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和导热性佳,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因而,在催化、吸附、新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制备活性炭的原料主要采用木材和优质煤等,故其生产成本较高。为降低生产成本,近些年来,人们开展了利用各种工农业废弃物,如核桃壳、椰壳、杏仁壳、谷壳等制备活性炭的研究。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493860.9)“一种用核桃壳、梧桐树叶、麦秸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包括选取核桃壳、梧桐树叶、麦秸按比例混合,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得原料,将原料颗粒与活化剂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加入水浸渍,将浸渍后物料放入微波炉进行炭化活化,依次酸洗和水洗、烘干,将烘干原料磨碎,并采用不同目数的筛子进行筛分获得三级细度活性炭,将它们按比例混合形成最终产品。根据该发明所制备的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核桃壳为主要原料,其产品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系发达、吸附力强等特点的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为实现其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核桃壳 45-60         竹子 3-6         木炭  6-8
杉树皮  2-3          麦壳 8-10        椰壳 15-20
松树皮  1-2          褐煤 5-6;
其制备过程如下:
㈠、备料:按上述重量比例,分别取核桃壳、竹子、木炭、杉树皮、 麦壳、椰壳、松树皮、褐煤,备用;
㈡、原料预处理:
①、核桃壳预处理:
a、酶解:将备用的核桃壳粉碎至40-60目的核桃壳颗粒,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10-15%、32-42℃的温水,混合均匀,再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0.15-1.2%的酶,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密闭容器中的温度为32-38℃,酶解5-9h,收集酶解后的核桃壳颗粒,成为酶解核桃壳颗粒,备用;
b、干燥:将备用的酶解核桃壳颗粒用清水洗涤4-6次,脱水后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6.0%,成为处理核桃壳颗粒,备用;
②、竹子预处理:将备用的竹子处理成竹子锯末,然后,在60-78℃下烘干至水分含量≤6.0%;接着,向竹子锯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20%的硫酸溶液,按150-320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其后,将喷施了硫酸溶液的竹子锯末堆放于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50-65%的室内,堆积高度为0.5-1.2m,处理36-72h;然后,将经过堆积的竹子锯末平铺于阴凉地面,处理24-48h,成为处理竹子锯末,备用;
③、木炭预处理:将备用的木炭处理成10-40目的木炭颗粒,再将木炭颗粒分成两等份;对其中的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16%的硫酸溶液,按32-45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然后在38-5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9.0%,成为硫化木炭,备用;对另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重量浓度为24-35%的氯化锌溶液,按40-55g/k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在60-8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5.0%,成为氯化木炭,备用;然后将备用的硫化木炭和氯化木炭混合,再处理成60-10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木炭粉,备用;
④、杉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杉树皮投入重量浓度为5-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并煮至杉树皮条中钠离子的含量为0.15-0.65mg/100g;再干燥至水分含量≤5.0%,然后,粉碎、过30-50目筛,成为处理杉树皮粉,备用;
⑤、麦壳预处理:将备用的麦壳投入重量浓度为2.5-4.5%的碳酸氢 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1.2-1.5h,过滤;再将经过煮沸处理的麦壳经压滤处理,收集滤渣;然后,将滤渣在70-8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60-10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麦壳粉,备用;
⑥、椰壳预处理:将备用的椰壳用清水洗2-4次,然后,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至60-12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椰壳粉,备用;
⑦、松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松树皮,在温度为65-78℃、压力为0.2-0.45MPa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含量≤8.0%,再处理成30-40目的松树皮粉末;其后,向松树皮粉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25%的硝酸溶液,按15-32ml/100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喷匀后,将其转移至容器罐中,在室温下密封处理36-60h;然后,在50-6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8%,成为处理松树皮粉,备用;
㈢、混合:
①、混合一:将备用的褐煤、处理核桃壳颗粒、处理麦壳粉、处理椰壳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然后,按1:3-4.5的重量比例,投入到活化剂溶液中,在35-45℃下浸泡15-25h,成为活化混合料一,备用;
②、混合二:将备用的处理竹子锯末、处理松树皮粉、处理杉树皮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得混合料二,备用;
③、混合三:将活化混合料一与混合料二混合均匀,得混合料三,备用;
㈣、初次炭化:将备用的混合料三置于碳化炉中,先将碳化炉按6-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60-200℃,保持20-28min;然后,按照10-24℃/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480-640℃,炭化100-180min;再按6-10℃/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初炭,备用;
㈤、总混料:将备用的初炭与备用的处理木炭粉一起混合,粉碎,过80-100目筛,成为总混料,备用;
㈥、二次炭化:将备用的总混料置于碳化炉中,将碳化炉按照20-3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80-850℃,并保温75-120min;然后,按10-20℃/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次炭,备用;
㈦、中和:将备用的次炭用酸或碱中和,控制pH值为6.0-7.0,并用纯净水洗涤,成为中和炭,备用;
㈧、烘干:将备用的中和炭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4.0%,即成为核桃壳活性炭。
酶解步骤中所述的酶是水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
混合一步骤中所述的活化剂溶液是KH2PO4、H2O2、KOH、H3PO4、GaCl2、ZnCl2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
中和步骤中所述的酸是盐酸、醋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种酸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中和步骤中所述的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种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
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00-600℃。
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20-580℃。
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40-560℃。
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00-820℃。
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20-780℃。
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40-760℃。
本发明的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以核桃壳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植物的茎皮和果壳,加上对各原料前置的预处理,重新对各原料的结构进行了疏松等整理,并添加了多种金属离子等,使混合物在炭化过程中,更能紧密融合,因而,制备的核桃壳活性炭,其孔径更发达、比表面积更大、吸附力更强,对炭化的过程也更容易操控。同时,本发明是以植物的茎皮和果壳为原料,其炭化后的活性炭相比以焦油等为原料所得的活性炭,其质量更轻、色泽更亮,结构上更适合添加各种增强专一性的添加物,并且在炭化过程不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其他有害的物质。
下表是应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核桃壳活性炭的检测数据:

(上表指标检测采用的国家木质活性炭检测标准为GB/T12496-1999)
从上表可以看出,应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核桃壳活性炭,其成品的检测指标大都优于国家标准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一:
㈠、备料:按重量份分别取核桃壳45份、竹子6份、木炭8份、杉树皮3份、麦壳10份、椰壳20份、松树皮2份、褐煤6份,备用;
㈡、原料预处理:
①、核桃壳预处理:
a、酶解:将备用的核桃壳粉碎至50目的核桃壳颗粒,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12%、38℃的温水,混合均匀,再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0.8%的酶(水解酶和纤维素酶各占一半),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密闭容器中的温度为35℃,酶解8h,收集酶解后的核桃壳颗粒,成为酶解核桃壳颗粒,备用;
b、干燥:将备用的酶解核桃壳颗粒用清水洗涤5次,脱水后在80℃下烘干至水分≤6.0%,成为处理核桃壳颗粒,备用;
②、竹子预处理:将备用的竹子处理成竹子锯末,然后,在7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6.0%;接着,向竹子锯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8%的硫酸溶液,按250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其后,将喷施了硫酸溶液的竹子锯末堆放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的室内,堆积高度为0.8m,处理48h;然后,将经过堆积的竹子锯末平铺于阴凉地面,处理36h,成为处理竹子锯末,备用;
③、木炭预处理:将备用的木炭处理成30目的木炭颗粒,再将木炭颗粒分成两等份;对其中的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4%的硫酸溶液,按38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然后在45℃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9.0%,成为硫化木炭,备用;对另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重量浓度为30%的氯化锌溶液,按45g/k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在7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5.0%,成为氯化木炭,备用;然后将备用的硫化木炭和氯化木炭混合,再处理成8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木炭粉,备用;
④、杉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杉树皮投入重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并煮至杉树皮条中钠离子的含量为0.45mg/100g;再干燥至水分含量≤5.0%,然后,粉碎、过40目筛,成为处理杉树皮粉,备用;
⑤、麦壳预处理:将备用的麦壳投入重量浓度为3.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1.4h,过滤;再将经过煮沸处理的麦壳经压滤处理,收集滤渣;然后,将滤渣在75℃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8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麦壳粉,备用;
⑥、椰壳预处理:将备用的椰壳用清水洗3次,然后,在8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至9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椰壳粉,备用;
⑦、松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松树皮,在温度为72℃、压力为0.3MPa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含量≤8.0%,再处理成35目的松树皮粉末;其后,向松树皮粉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20%的硝酸溶液,按25ml/100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喷匀后,将其转移至容器罐中,在室温下密封处理48h;然后,在5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8%,成为处理松树皮粉,备用;
㈢、混合:
①、混合一:将备用的褐煤、处理核桃壳颗粒、处理麦壳粉、处理椰壳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然后,按1:4的重量比例,投入到4倍重量的活化剂溶液(KH2PO4和H2O2各占一半,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中,在40℃下浸泡20h,成为活化混合料一,备用;
②、混合二:将备用的处理竹子锯末、处理松树皮粉、处理杉树皮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得混合料二,备用;
③、混合三:将活化混合料一与混合料二混合均匀,得混合料三,备用;
㈣、初次炭化:将备用的混合料三置于碳化炉中,先将碳化炉按8℃/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80℃,保持24min;然后,按照16℃/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550℃,炭化140min;再按8℃/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初炭,备用;
㈤、总混料:将备用的初炭与备用的处理木炭粉一起混合,粉碎,过90目筛,成为总混料,备用;
㈥、二次炭化:将备用的总混料置于碳化炉中,将碳化炉按照2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760℃,并保温100min;然后,按15℃/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次炭,备用;
㈦、中和:将备用的次炭用酸或碱中和,控制pH值为6.5,并用纯净水洗涤,成为中和炭,备用;
㈧、烘干:将备用的中和炭在8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4.0%,即成为核桃壳活性炭。
下表是本实施例的核桃壳活性炭成品的检测数据:

检测项目检测指标性状黑色不定型颗粒、无臭无味、不溶于一般溶剂粒度2.0%比表面积1086m2/g水分5.1%耐磨强度97.4%

空隙容积1.34cm3/g水溶性灰分1.25%碘值1460mg/g亚甲基蓝1485

实施例二:
㈠、备料:按重量份分别取核桃壳60份、竹子3份、木炭6份、杉树皮2份、麦壳8份、椰壳15份、松树皮1份、褐煤5份,备用;
其它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
下表是本实施例的核桃壳活性炭成品的检测数据:
检测项目检测指标性状黑色不定型颗粒、无臭无味、不溶于一般溶剂粒度1.75%比表面积1156m2/g水分4.0%耐磨强度97.6%空隙容积1.44cm3/g水溶性灰分1.24%碘值1390mg/g亚甲基蓝1700

实施例三:
㈠、备料:按重量份分别取核桃壳52份、竹子5份、木炭7份、杉树皮2份、麦壳9份、椰壳18份、松树皮2份、褐煤5份,备用;
其它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
下表是本实施例的核桃壳活性炭成品的检测数据:
检测项目检测指标性状黑色不定型颗粒、无臭无味、不溶于一般溶剂粒度0.85%比表面积1520m2/g

水分3.8%耐磨强度98.8%空隙容积1.72cm3/g水溶性灰分0.58%碘值1500mg/g亚甲基蓝1724

本发明的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既可用于制备以核桃壳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也可用于制备以椰壳或其它果壳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所制备的核桃壳活性炭可用于食品、饮料、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过滤。

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842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2842A21申请号201410504017022申请日20140927C01B31/1220060171申请人管天球地址415100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桥南善卷路湖南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转72发明人管天球54发明名称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工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核桃壳4560、竹子36、木炭68、杉树皮23、麦壳810、椰壳1520、松树皮12、褐煤56;其制备过程如下、备料;、原料预处理;、混合;、初次炭化;、总混料;、二次炭化。

2、;、中和;、烘干;既可用于制备以核桃壳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也可用于制备以椰壳或其它果壳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其产品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系发达、吸附力强等特点,可用于食品、饮料、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过滤。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842ACN104192842A1/3页21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核桃壳4560竹子36木炭68杉树皮23麦壳810椰壳1520松树皮12褐煤56;其制备过程如下、备料按上述重量比例,分别取核桃壳、竹子、木炭、杉树皮、。

3、麦壳、椰壳、松树皮、褐煤,备用;、原料预处理、核桃壳预处理A、酶解将备用的核桃壳粉碎至4060目的核桃壳颗粒,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1015、3242的温水,混合均匀,再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01512的酶,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密闭容器中的温度为3238,酶解59H,收集酶解后的核桃壳颗粒,成为酶解核桃壳颗粒,备用;B、干燥将备用的酶解核桃壳颗粒用清水洗涤46次,脱水后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60,成为处理核桃壳颗粒,备用;、竹子预处理将备用的竹子处理成竹子锯末,然后,在6078下烘干至水分含量60;接着,向竹子锯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20的硫酸溶液,按150320ML/KG的比例。

4、边喷施边搅拌;其后,将喷施了硫酸溶液的竹子锯末堆放于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5065的室内,堆积高度为0512M,处理3672H;然后,将经过堆积的竹子锯末平铺于阴凉地面,处理2448H,成为处理竹子锯末,备用;、木炭预处理将备用的木炭处理成1040目的木炭颗粒,再将木炭颗粒分成两等份;对其中的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16的硫酸溶液,按3245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然后在385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90,成为硫化木炭,备用;对另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重量浓度为2435的氯化锌溶液,按4055G/K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在608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50,成为氯化木炭,备用;然后。

5、将备用的硫化木炭和氯化木炭混合,再处理成6010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木炭粉,备用;、杉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杉树皮投入重量浓度为5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并煮至杉树皮条中钠离子的含量为015065MG/100G;再干燥至水分含量50,然后,粉碎、过3050目筛,成为处理杉树皮粉,备用;、麦壳预处理将备用的麦壳投入重量浓度为254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1215H,过滤;再将经过煮沸处理的麦壳经压滤处理,收集滤渣;然后,将滤渣在708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6010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麦壳粉,备用;、椰壳预处理将备用的椰壳用清水洗24次,然后,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

6、,再处理成至6012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椰壳粉,备用;、松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松树皮,在温度为6578、压力为02045MPA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含量80,再处理成3040目的松树皮粉末;其后,向松树皮粉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25的硝酸溶液,按1532ML/100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喷匀后,将其转移至容器罐中,在室温下密封处理3660H;然后,在506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8,成为处理松树皮粉,备用;权利要求书CN104192842A2/3页3、混合、混合一将备用的褐煤、处理核桃壳颗粒、处理麦壳粉、处理椰壳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然后,按1345的重量比例,投入到活化剂溶液中,在3545下浸泡15。

7、25H,成为活化混合料一,备用;、混合二将备用的处理竹子锯末、处理松树皮粉、处理杉树皮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得混合料二,备用;、混合三将活化混合料一与混合料二混合均匀,得混合料三,备用;、初次炭化将备用的混合料三置于碳化炉中,先将碳化炉按6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60200,保持2028MIN;然后,按照1024/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480640,炭化100180MIN;再按610/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初炭,备用;、总混料将备用的初炭与备用的处理木炭粉一起混合,粉碎,过80100目筛,成为总混料,备用;、二次炭化将备用的总混料置于碳化炉中,将碳化炉按照2030/MI。

8、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80850,并保温75120MIN;然后,按1020/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次炭,备用;、中和将备用的次炭用酸或碱中和,控制PH值为6070,并用纯净水洗涤,成为中和炭,备用;、烘干将备用的中和炭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40,即成为核桃壳活性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酶解步骤中所述的酶是水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混合一步骤中所述的活化剂溶液是KH2PO4、H2O2、KOH、H3PO4、GA。

9、CL2、ZNCL2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中和步骤中所述的酸是盐酸、醋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种酸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中和步骤中所述的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种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006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20580。。

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4056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0082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20780。权利要求书CN104192842A3/3页4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40760。权利要求书CN104192842A1/7页5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技术背景0002活。

11、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和导热性佳,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因而,在催化、吸附、新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制备活性炭的原料主要采用木材和优质煤等,故其生产成本较高。为降低生产成本,近些年来,人们开展了利用各种工农业废弃物,如核桃壳、椰壳、杏仁壳、谷壳等制备活性炭的研究。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4938609“一种用核桃壳、梧桐树叶、麦秸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包括选取核桃壳、梧桐树叶、麦秸按比例混合,将烘干后的混合物粉碎得原料,将原料颗粒与活化剂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加入水浸渍,将浸渍后物料放入微波炉进行炭化活化,依次酸洗和水洗、烘干,将烘干原料磨碎,并采用不同目数的筛子进行筛分获得三。

12、级细度活性炭,将它们按比例混合形成最终产品。根据该发明所制备的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使用寿命。0004技术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核桃壳为主要原料,其产品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系发达、吸附力强等特点的制备活性炭的方法。0006为实现其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0007核桃壳4560竹子36木炭680008杉树皮23麦壳810椰壳15200009松树皮12褐煤56;0010其制备过程如下0011、备料按上述重量比例,分别取核桃壳、竹子、木炭、杉树皮、麦壳、椰壳、松树皮、褐煤,备用;0012、原料预处理0013、核桃壳预。

13、处理0014A、酶解将备用的核桃壳粉碎至4060目的核桃壳颗粒,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1015、3242的温水,混合均匀,再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01512的酶,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密闭容器中的温度为3238,酶解59H,收集酶解后的核桃壳颗粒,成为酶解核桃壳颗粒,备用;0015B、干燥将备用的酶解核桃壳颗粒用清水洗涤46次,脱水后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60,成为处理核桃壳颗粒,备用;0016、竹子预处理将备用的竹子处理成竹子锯末,然后,在6078下烘干至水分含量60;接着,向竹子锯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20的硫酸溶液,按150320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其后,将喷施了硫。

14、酸溶液的竹子锯末堆放于温度为2228、相对说明书CN104192842A2/7页6湿度为5065的室内,堆积高度为0512M,处理3672H;然后,将经过堆积的竹子锯末平铺于阴凉地面,处理2448H,成为处理竹子锯末,备用;0017、木炭预处理将备用的木炭处理成1040目的木炭颗粒,再将木炭颗粒分成两等份;对其中的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16的硫酸溶液,按3245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然后在385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90,成为硫化木炭,备用;对另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重量浓度为2435的氯化锌溶液,按4055G/K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在608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50,成为氯。

15、化木炭,备用;然后将备用的硫化木炭和氯化木炭混合,再处理成6010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木炭粉,备用;0018、杉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杉树皮投入重量浓度为5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并煮至杉树皮条中钠离子的含量为015065MG/100G;再干燥至水分含量50,然后,粉碎、过3050目筛,成为处理杉树皮粉,备用;0019、麦壳预处理将备用的麦壳投入重量浓度为254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1215H,过滤;再将经过煮沸处理的麦壳经压滤处理,收集滤渣;然后,将滤渣在708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6010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麦壳粉,备用;0020、椰壳预处理将备用的椰壳用清水洗24。

16、次,然后,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至6012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椰壳粉,备用;0021、松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松树皮,在温度为6578、压力为02045MPA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含量80,再处理成3040目的松树皮粉末;其后,向松树皮粉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225的硝酸溶液,按1532ML/100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喷匀后,将其转移至容器罐中,在室温下密封处理3660H;然后,在5060下干燥至水分含量8,成为处理松树皮粉,备用;0022、混合0023、混合一将备用的褐煤、处理核桃壳颗粒、处理麦壳粉、处理椰壳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然后,按1345的重量比例,投入到活化剂溶液中。

17、,在3545下浸泡1525H,成为活化混合料一,备用;0024、混合二将备用的处理竹子锯末、处理松树皮粉、处理杉树皮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得混合料二,备用;0025、混合三将活化混合料一与混合料二混合均匀,得混合料三,备用;0026、初次炭化将备用的混合料三置于碳化炉中,先将碳化炉按61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60200,保持2028MIN;然后,按照1024/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480640,炭化100180MIN;再按610/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初炭,备用;0027、总混料将备用的初炭与备用的处理木炭粉一起混合,粉碎,过80100目筛,成为总混料,备用;0028、。

18、二次炭化将备用的总混料置于碳化炉中,将碳化炉按照2030/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80850,并保温75120MIN;然后,按1020/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次炭,备用;0029、中和将备用的次炭用酸或碱中和,控制PH值为6070,并用纯净水洗涤,成说明书CN104192842A3/7页7为中和炭,备用;0030、烘干将备用的中和炭在6010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40,即成为核桃壳活性炭。0031酶解步骤中所述的酶是水解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0032混合一步骤中所述的活化剂溶液是KH2PO4、H2O2、KOH。

19、、H3PO4、GACL2、ZNCL2中的一种或多种水溶液,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50,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0033中和步骤中所述的酸是盐酸、醋酸、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种酸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中和步骤中所述的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当为二种以上时,各种组分之间的配比为等份或其它比例。0034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00600。0035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20580。0036初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540560。0037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00820。0038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

20、度为720780。0039二次炭化步骤中的炭化温度为740760。0040本发明的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以核桃壳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植物的茎皮和果壳,加上对各原料前置的预处理,重新对各原料的结构进行了疏松等整理,并添加了多种金属离子等,使混合物在炭化过程中,更能紧密融合,因而,制备的核桃壳活性炭,其孔径更发达、比表面积更大、吸附力更强,对炭化的过程也更容易操控。同时,本发明是以植物的茎皮和果壳为原料,其炭化后的活性炭相比以焦油等为原料所得的活性炭,其质量更轻、色泽更亮,结构上更适合添加各种增强专一性的添加物,并且在炭化过程不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其他有害的物质。0041下表是应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

21、核桃壳活性炭的检测数据0042说明书CN104192842A4/7页80043上表指标检测采用的国家木质活性炭检测标准为GB/T1249619990044从上表可以看出,应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核桃壳活性炭,其成品的检测指标大都优于国家标准值。具体实施方式004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以例举的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0046实施例一0047、备料按重量份分别取核桃壳45份、竹子6份、木炭8份、杉树皮3份、麦壳10份、椰壳20份、松树皮2份、褐煤6份,备用;0048、原料预处理0049、核桃壳预处理0050A、酶解将备用的核桃壳粉碎至50目的核桃壳颗粒,加。

22、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12、38的温水,混合均匀,再加入占核桃壳颗粒总重量08的酶水解酶和纤维素酶各占一半,混合均匀后放入密闭容器中,控制密闭容器中的温度为35,酶解8H,收集酶解后的核桃壳颗粒,成为酶解核桃壳颗粒,备用;0051B、干燥将备用的酶解核桃壳颗粒用清水洗涤5次,脱水后在80下烘干至水分60,成为处理核桃壳颗粒,备用;0052、竹子预处理将备用的竹子处理成竹子锯末,然后,在7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60;接着,向竹子锯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8的硫酸溶液,按250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其后,将喷施了硫酸溶液的竹子锯末堆放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的室内,堆积高度为08M,处理48H。

23、;然后,将经过堆积的竹子锯末平铺于阴凉地面,处理36H,成为处理竹子锯末,备用;0053、木炭预处理将备用的木炭处理成30目的木炭颗粒,再将木炭颗粒分成两等说明书CN104192842A5/7页9份;对其中的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14的硫酸溶液,按38ML/KG的比例边喷施边搅拌,然后在45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90,成为硫化木炭,备用;对另一份木炭颗粒表面喷施重量浓度为30的氯化锌溶液,按45G/K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在70下干燥处理至水分含量50,成为氯化木炭,备用;然后将备用的硫化木炭和氯化木炭混合,再处理成8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木炭粉,备用;0054、杉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杉树皮投。

24、入重量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并煮至杉树皮条中钠离子的含量为045MG/100G;再干燥至水分含量50,然后,粉碎、过40目筛,成为处理杉树皮粉,备用;0055、麦壳预处理将备用的麦壳投入重量浓度为35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煮沸处理14H,过滤;再将经过煮沸处理的麦壳经压滤处理,收集滤渣;然后,将滤渣在75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8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麦壳粉,备用;0056、椰壳预处理将备用的椰壳用清水洗3次,然后,在8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30,再处理成至90目的粉末,成为处理椰壳粉,备用;0057、松树皮预处理将备用的松树皮,在温度为72、压力为03MPA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

25、含量80,再处理成35目的松树皮粉末;其后,向松树皮粉末表面喷施体积浓度为20的硝酸溶液,按25ML/100G比例边喷施边搅拌,喷匀后,将其转移至容器罐中,在室温下密封处理48H;然后,在55下干燥至水分含量8,成为处理松树皮粉,备用;0058、混合0059、混合一将备用的褐煤、处理核桃壳颗粒、处理麦壳粉、处理椰壳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然后,按14的重量比例,投入到4倍重量的活化剂溶液KH2PO4和H2O2各占一半,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40中,在40下浸泡20H,成为活化混合料一,备用;0060、混合二将备用的处理竹子锯末、处理松树皮粉、处理杉树皮粉一起投入混合机中混匀,得混合料二,备用;0。

26、061、混合三将活化混合料一与混合料二混合均匀,得混合料三,备用;0062、初次炭化将备用的混合料三置于碳化炉中,先将碳化炉按8/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80,保持24MIN;然后,按照16/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550,炭化140MIN;再按8/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初炭,备用;0063、总混料将备用的初炭与备用的处理木炭粉一起混合,粉碎,过90目筛,成为总混料,备用;0064、二次炭化将备用的总混料置于碳化炉中,将碳化炉按照2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760,并保温100MIN;然后,按15/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室温,成为次炭,备用;0065、中和将备用的次炭用酸或碱中。

27、和,控制PH值为65,并用纯净水洗涤,成为中和炭,备用;0066、烘干将备用的中和炭在8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40,即成为核桃壳活性炭。0067下表是本实施例的核桃壳活性炭成品的检测数据0068说明书CN104192842A6/7页10检测项目检测指标性状黑色不定型颗粒、无臭无味、不溶于一般溶剂粒度20比表面积1086M2/G水分51耐磨强度9740069空隙容积134CM3/G水溶性灰分125碘值1460MG/G亚甲基蓝14850070实施例二0071、备料按重量份分别取核桃壳60份、竹子3份、木炭6份、杉树皮2份、麦壳8份、椰壳15份、松树皮1份、褐煤5份,备用;0072其它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

28、。0073下表是本实施例的核桃壳活性炭成品的检测数据0074检测项目检测指标性状黑色不定型颗粒、无臭无味、不溶于一般溶剂粒度175比表面积1156M2/G水分40耐磨强度976空隙容积144CM3/G水溶性灰分124碘值1390MG/G说明书CN104192842A107/7页11亚甲基蓝17000075实施例三0076、备料按重量份分别取核桃壳52份、竹子5份、木炭7份、杉树皮2份、麦壳9份、椰壳18份、松树皮2份、褐煤5份,备用;0077其它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0078下表是本实施例的核桃壳活性炭成品的检测数据0079检测项目检测指标性状黑色不定型颗粒、无臭无味、不溶于一般溶剂粒度085比表面积1520M2/G0080水分38耐磨强度988空隙容积172CM3/G水溶性灰分058碘值1500MG/G亚甲基蓝17240081本发明的核桃壳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既可用于制备以核桃壳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也可用于制备以椰壳或其它果壳为主要原料的活性炭;所制备的核桃壳活性炭可用于食品、饮料、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过滤。说明书CN104192842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