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及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及施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0657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20657A21申请号201410375681X22申请日20140801E01D21/0020060171申请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15131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蠡塘河路9号72发明人孙小猛徐登云伍军任世朋闫明赛姜泛金赵伟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代理人周新亚54发明名称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及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及施工方法,用于斜拉索梁面挂索施工,它主要由A型支架、框格横梁、走行纵梁、移动吊点及提升系统等组成,斜拉。
2、索完成塔端挂设后,采用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提吊斜拉索,配合索导管底部的牵引系统,完成斜拉索梁端挂设,本发明具有承载力大、结构稳定、自重轻、工作效率高、可调节性强、适用范围广、拆装方便等特点,改进了斜拉索梁面挂索施工工艺,提高了斜拉索梁面挂索施工进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0657ACN104120657A1/1页21一种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A型支架、框格横梁、走行纵梁、移动吊点及提升系统,所述的A型支架共有四个,由倾斜立柱及。
3、横梁构成,采用工字钢焊接,所述框格横梁共有两根,采用箱型截面,每根框格横梁均设置于两个A型支架顶端,所述的每根框格横梁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走行纵梁的螺栓孔,所述的走行纵梁通过该螺栓孔架设于两根框格横梁上,所述的走行纵梁采用两根工字钢轨道加工而成,轨道之间留有最短8CM,最长10CM的间隙,所述的移动吊点下方设有吊杆,该吊杆通过轨道间隙延伸至走行纵梁底部,所述的移动吊点与走行纵梁顶部之间设有可在走行纵梁上移动的滚轴,底部设有吊耳,所述的提升系统主要由倒链及提升夹具构成,倒链两端分别挂设于移动吊点及提升夹具的吊耳上,所述的索导管底部连接斜拉索牵引系统,所述的斜拉索通过提升夹具及牵引系统导向进入索导管。。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A型支架均由两根倾斜立柱和两根横梁组成,所述的横梁长度最短为12M,最长为20M,所述的两根倾斜立柱焊接成A字型,所述的每根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两根倾斜立柱,两根倾斜立柱呈25夹角。3一种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如下(1)安装A型支架及框格横梁并焊接牢固,走行纵梁放置于框格横梁上,二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安装移动吊点并调整至起吊位置;(2)将斜拉索牵引至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下方,提升夹具吊点与移动吊点竖向对齐;(3)在提升夹具吊点与移动吊点之间挂设倒链提吊斜拉索,并通过收放倒链长。
5、度,调节斜拉索入孔角度及高度;(4)通过索导管底部的牵引系统带动斜拉索进入索导管,移动吊点、倒链、提升夹具与斜拉索共同移动,牵引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倒链长度,调节斜拉索入孔角度,防止索导管壁摩擦斜拉索;(5)一个牵引行程结束后,拆除倒链及提升夹具,移动吊点回退至走行纵梁始端;(6)重复(3)、(4)、(5)步骤,直至斜拉索安装就位;(7)斜拉索端部露出索导管底部后,拧紧斜拉索端部螺母,拆除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及牵引系统。权利要求书CN104120657A1/4页3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斜拉索挂索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梁面斜拉索牵索。
6、入孔导向装置及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随着超静定结构理论、有限元模拟技术、模型试验及桥梁设计计算的不断深入,我国桥梁朝着复杂大跨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大跨度斜拉桥发展迅速。斜拉索是索塔与梁体之间重要的传力构件,是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斜拉索施工主要包括运索、展索、吊索、挂设及张拉等工序。其中,斜拉索梁面挂设施工工序技术含量高、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快速、高质量的完成斜拉索梁面挂设是整个斜拉桥施工质量及工期的重要保证。斜拉索梁面挂设施工中多采用软牵引系统搭设简易支架的方法,将斜拉索牵入索导管。简易支架多适用于短索施工,整体稳定性差。在牵引过程中无法调整斜拉索的入孔角度,不能有效保护斜拉索索体。
7、;对于长斜拉索牵引及长索导管入孔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差。0003在现有公开技术中,如公开号CN100580182C斜拉索软、硬组合三级牵引工艺及连接装置,介绍了一种斜拉索梁端挂设移动式角度调整吊具,该吊具主体采用菱形框架,顶部设有多个提升装置,底部设走行系统,适用于超长索(索长大于350M)梁面挂索施工。该装置结构复杂,成本投入高,占用梁面空间大,挂索过程中,影响梁面其它工序施工。该装置只适用于超长索的挂设,且无法施工横向距离梁边缘较小的斜拉索,机动性较差,局限性较大,适用范围小。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进行斜。
8、拉索梁面挂索施工。本发明具有承载力大、结构稳定、自重轻、工作效率高、可调节性强、适用范围广、拆装方便等特点,改进了斜拉索梁面挂索施工工艺,提高了斜拉索梁面挂索施工进度。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它包括A型支架、框格横梁、走行纵梁、移动吊点及提升系统,所述的A型支架共有四个,分别采用工字钢焊接,均由倾斜立柱及横梁构成,所述框格横梁共有两根均采用箱型截面,每根框格横梁均设置于两个A型支架顶端,构成主承重系统,所述的每根框格横梁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走行纵梁的螺栓孔,所述的走行纵梁通过该螺栓孔架设于两根框格横梁上,所述的走行纵梁采用两根工字钢轨道加工而成,轨道之间留有。
9、8CM10CM间隙,所述的移动吊点下方设有吊杆,该吊杆通过间隙延伸至走行纵梁底部,所述的移动吊点与走行纵梁顶部之间设有可在走行纵梁上移动的滚轴,底部设有吊耳,作为提吊斜拉索的反力点,所述的提升系统主要由倒链及提升夹具构成,倒链两端分别挂设于移动吊点及提升夹具的吊耳上,所述的索导管底部连接斜拉索牵引系统,所述的斜拉索通过提升夹具及牵引系统导向进入索导管。通过索导管底部的牵引系统,移动吊点、倒链、提升夹具与斜拉索共同移动,牵引过程中,可通过说明书CN104120657A2/4页4收放倒链调节斜拉索入孔角度,防止索导管壁摩擦斜拉索,所述的移动吊点及提升系统,当索导管较长时,斜拉索可分为多个行程牵引,。
10、一个牵引行程结束后,拆除倒链及提升夹具,移动吊点回退至走行纵梁始端,重新安装提升夹具及倒链,提吊斜拉索,并调整入孔角度,进入下一个牵引行程。0006所述的每个A型支架均由两根倾斜立柱和两根横梁组成,横梁长度最短12M,最长20M,所述的两根倾斜立柱焊接成A字型,所述的每根横梁两端分别连接两根倾斜立柱,两根倾斜立柱呈25夹角。0007一种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如下(1)安装A型支架及框格横梁并焊接牢固,走行纵梁放置于框格横梁上,二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安装移动吊点并调整至起吊位置;(2)将斜拉索牵引至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下方,提升夹具吊点与移动吊点竖向对齐。
11、;(3)在提升夹具吊点与移动吊点之间挂设倒链提吊斜拉索,并通过收放倒链长度,调节斜拉索入孔角度及高度;(4)通过索导管底部的牵引系统带动斜拉索进入索导管,移动吊点、倒链、提升夹具与斜拉索共同移动,牵引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倒链长度,调节斜拉索入孔角度,防止索导管壁摩擦斜拉索;(5)一个牵引行程结束后,拆除倒链及提升夹具,移动吊点回退至走行纵梁始端;(6)重复(3)、(4)、(5)步骤,直至斜拉索安装就位。0008(7)斜拉索端部露出索导管底部后,拧紧斜拉索端部螺母,拆除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及牵引系统。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梁面斜拉索牵索装置及梁面斜拉索挂设施工方法的研。
12、究,提出一种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挂设梁面斜拉索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梁面斜拉索挂索施工装置适用范围小,在牵引过程中无法调整斜拉索的入孔角度,不能有效保护斜拉索索体,对于长斜拉索牵引及长索导管入孔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差的难题,为类似桥梁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0010采用该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装置,移动吊点、倒链、提升夹具与斜拉索共同移动。牵引过程中,可通过收放倒链调节斜拉索入孔角度,防止索导管壁摩擦斜拉索。框格横梁与走行纵梁间通过螺栓连接,拆装方便,大幅缩短了梁面斜拉索挂索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装置构造简单,承载能力强,可重复利用,减少了加工投入量。0011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
13、向装置具有承载力大、结构稳定、自重轻、工作效率高、可调节性强、适用范围广、拆装方便等特点,对提高梁面斜拉索挂索施工具有较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针对该装置所进行的创新性地设计研发、应用研究使该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装置具有更广阔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牵索入孔示意图其中1、A型支架,2、框格横梁,3、走行纵梁,4、移动吊点,5、提升系统,6、斜拉索,7、说明书CN104120657A3/4页5索导管,8、牵引系统,101、倾斜立柱,102、横梁,401、滚轴,402、吊耳,403、吊杆,501、倒链,502、提升夹具。具体实施方式0013本实施例为一种随动。
14、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一种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它包括A型支架1、框格横梁2、走行纵梁3、移动吊点4及提升系统5。0014如图1所示,所述的A型支架1共有四个,分别采用工字钢焊接,均由倾斜立柱101及横梁102构成,所述框格横梁2共有两根均采用箱型截面,每根框格横梁2均设置于两个A型支架1顶端,构成主承重系统,所述的每根框格横梁2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走行纵梁3的螺栓孔,所述的走行纵梁3通过该螺栓孔架设于两根框格横梁2上,所述的走行纵梁3采用两根工字钢轨道加工而成,轨道之间留有8CM10CM间隙,所述的移动吊点4下方设有吊杆403,该吊杆403通过间隙延伸至走行纵梁底部,所述的移动。
15、吊点4与走行纵梁3顶部之间设有可在走行纵梁3上移动的滚轴,底部设有吊耳402,作为提吊斜拉索6的反力点,所述的提升系统5主要由倒链501及提升夹具502构成,倒链501两端分别挂设于移动吊点4及提升夹具502的吊耳402上。0015如图2所示,所述的索导管7底部连接斜拉索牵引系统8,所述的斜拉索6通过提升夹具502及牵引系统8导向进入索导管7。通过索导管7底部的牵引系统8,移动吊点4、倒链501、提升夹具502与斜拉索6共同移动,牵引过程中,可通过收放倒链501调节斜拉索6入孔角度,防止索导管7壁摩擦斜拉索6,所述的移动吊点4及提升系统5,当索导管7较长时,斜拉索6可分为多个行程牵引,一个牵引。
16、行程结束后,拆除倒链501及提升夹具502,移动吊点4回退至走行纵梁3始端,重新安装提升夹具502及倒链501,提吊斜拉索6,并调整入孔角度,进入下一个牵引行程。0016所述的每个A型支架1均由两根倾斜立柱101和两根横梁102组成,所述的每个A型支架1均由两根倾斜立柱101和两根横梁102组成,横梁102长度最短12M,最长20M,所述的两根倾斜立柱101焊接成A字型,所述的每根横梁2两端分别连接两根倾斜立柱101,两根倾斜立柱101呈25夹角。0017一种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如下(1)安装A型支架1及框格横梁2并焊接牢固,走行纵梁3放置于框格横梁2上,二者之间通。
17、过螺栓连接固定,安装移动吊点4并调整至起吊位置;(2)将斜拉索6牵引至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下方,提升夹具502吊点与移动吊点4竖向对齐;(3)在提升夹具502吊点与移动吊点4之间挂设倒链501提吊斜拉索6,并通过收放倒链501长度,调节斜拉索6入孔角度及高度;(4)通过索导管7底部的牵引系统8带动斜拉索6进入索导管7,移动吊点4、倒链501、提升夹具502与斜拉索6共同移动,牵引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倒链501长度,调节斜拉索6入孔角度,防止索导管7壁摩擦斜拉索6;(5)一个牵引行程结束后,拆除倒链501及提升夹具502,移动吊点回退至走行纵梁始端;(6)重复(3)、(4)、(5)步骤,直至斜拉索6安装就位。说明书CN104120657A4/4页60018(7)斜拉索6端部露出索导管7底部后,拧紧斜拉索端部螺母,拆除随动式梁面斜拉索牵索入孔导向装置及牵引系统。说明书CN104120657A1/1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065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