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脊椎支撑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直脊椎支撑座.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2373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23 CN 203723730 U (21)申请号 201320888755.0 (22)申请日 2013.12.31 A47C 16/00(2006.01) A61H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魏大为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瑞芳区基山里轻便路 240 号 (72)发明人 魏大为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2203 代理人 郑永康 (54) 实用新型名称 垂直脊椎支撑座 (57) 摘要 一种垂直脊椎支撑座, 包括 : 可座落于支撑物 体上方的底部 ; 位于底。
2、部的相对面以供使用者的 臀部座落于其上面的顶面, 该顶面为由沿着凹入 的虚拟纵长曲线的两旁向下弯曲成无限条的虚拟 横短曲线, 而向背离底部的方向凸起而形成的曲 面, 以便对使用者的臀部施以向上的反作用支撑 力, 并使部分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集中于虚拟纵 长曲线及虚拟纵长曲线两侧的区域, 集中对使用 者的脊椎施以反作用支撑力。本实用新型让使用 者的脊椎及全身肌肉及神经都能以直立但却保持 松弛状态地坐于垂直脊椎支撑座上, 达到充分松 静的效果, 提高静坐的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23730 U CN 203723730 U 1/1 页 2 1. 一种垂直脊椎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底部, 供座落于支撑物体的上方, 该底部具有虚拟底平面, 并贴放于支撑物体的表面, 在虚拟底平面上具有虚拟纵长轴与虚拟横短轴, 且虚拟横短轴与虚拟纵长轴互相垂直 ; 顶面, 位于底部的相对面, 该顶面供使用者的臀部座落于其上面, 且该顶面具有 : 虚拟 纵长曲线, 该虚拟纵长曲线投影于虚拟纵长轴, 且该虚拟纵长曲线具有一虚拟点, 且该虚拟 点正投影于虚拟纵长轴与虚拟横短轴的虚拟交会点, 该虚拟纵长曲线的两末端的虚拟。
4、末端 点各自相距于虚拟纵长轴的两最短距离, 均大于虚拟纵长曲线的虚拟点相距于虚拟交会点 的距离, 使虚拟纵长曲线成为向虚拟交会点凹入的曲线, 以便承纳使用者的臀部 ; 以及, 无 限条虚拟横短曲线, 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均各自具有一个虚拟顶点, 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 的各自虚拟顶点沿着虚拟纵长曲线布设, 而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各自在虚拟横短轴的投影 均平行于虚拟横短轴, 且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的虚拟顶点各自相距于虚拟纵长曲线的最短 距离, 均各自不小于各自虚拟横短曲线的其余点各自相距于虚拟底平面的最短距离, 使由 上述无限条虚拟横短曲线所构成的顶面, 沿着虚拟纵长曲线向背离虚拟底平面的方向凸起 而形成。
5、的曲面, 以便对使用者的臀部施以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 并使部分向上的反作用支 撑力集中于虚拟纵长曲线及虚拟纵长曲线两侧的区域, 以集中对使用者的脊椎施以反作用 支撑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垂直脊椎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含数个通气孔, 自顶 面贯通至底部。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垂直脊椎支撑座, 其特征在于, 包含数个通气隧道, 自通气孔 贯通至垂直脊椎支撑座的外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23730 U 2 1/3 页 3 垂直脊椎支撑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垂直脊椎支撑座, 它可以对使用者的臀部施以向上的反 作用支撑力, 并使部。
6、分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集中于虚拟纵长曲线及虚拟纵长曲线两侧的区 域, 集中对使用者的脊椎施以反作用支撑力。让使用者的脊椎及全身肌肉及神经都能以直 立但却保持松弛状态地坐于垂直脊椎支撑座上, 达到充分松静的效果, 提高静坐的效率。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工商社会工作繁忙、 生活紧张、 各种压力纷至沓来, 容易使人产生焦虑, 同时 会造成心理及生理上的紧张。此时最宜透过运动、 旅游、 静坐、 心理谘商等方法来消弭。其 中又以静坐的方式最能同时消弭心理及生理上的紧张, 而且不受场地、 时间的限制, 随时在 家中或在其它适当场合中均可进行。更重要地, 静坐对松弛身心的效果最为显著。 0003 但静坐除。
7、了初学时需要老师指导之外, 静坐所用的坐垫适当与否, 不但影响静坐 的成效, 还会影响到身体是否得到充分的放松, 或是反而造成脊椎、 骨盆、 髋骨等部位的不 良影响, 不可不慎。 0004 由于人体脊椎处于偏离躯干的中心位置, 随着年纪的增长, 容易向前倾斜而佝偻, 甚至驼背。盘坐时则必须向前倾 10 20, 以免向后仰导致内脏皆受到压迫而影响到呼 吸的顺畅 ( 特别是小腹突出的人士 )。感觉极为不适, 长此以往, 坐姿不正将使脊椎弯曲而 影响外在形象, 进而影响体内的气血循环。 0005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 乃予研究创新, 揭示出本实用新型所示垂直脊椎支撑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
8、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 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而提 供一种垂直脊椎支撑座, 它可以对使用者的臀部施以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 并使部分向上 的反作用支撑力集中于虚拟纵长曲线及虚拟纵长曲线两侧的区域, 集中对使用者的脊椎施 以反作用支撑力, 让使用者的脊椎及全身肌肉及神经都能以直立但却保持松弛状态地坐于 垂直脊椎支撑座上, 达到充分松静的效果, 提高静坐的效率。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8 一种垂直脊椎支撑座, 包括 : 底部, 供座落于支撑物体的上方, 该底部具有虚拟底 平面, 并贴放于支撑物体的表面, 在虚拟底平面上具有虚拟纵长轴与虚拟横。
9、短轴, 且虚拟横 短轴与虚拟纵长轴互相垂直 ; 以及, 顶面, 位于底部的相对面, 该顶面供使用者的臀部座落 于其上面, 且该顶面具有 : 虚拟纵长曲线, 该虚拟纵长曲线投影于虚拟纵长轴, 且该虚拟纵 长曲线具有一虚拟点, 且该虚拟点正投影于虚拟纵长轴与虚拟横短轴的虚拟交会点, 该虚 拟纵长曲线的两末端的虚拟末端点各自相距于虚拟纵长轴的两最短距离, 均大于虚拟纵长 曲线的虚拟点相距于虚拟交会点的距离, 使虚拟纵长曲线成为向虚拟交会点凹入的曲线, 以便承纳使用者的臀部 ; 以及, 无限条虚拟横短曲线, 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均各自具有一个 虚拟顶点, 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的各自虚拟顶点沿着虚拟纵长曲线。
10、布设, 而每一条虚拟横 说 明 书 CN 203723730 U 3 2/3 页 4 短曲线各自在虚拟横短轴的投影均平行于虚拟横短轴, 且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的虚拟顶点 各自相距于虚拟纵长曲线的最短距离, 均各自不小于各自虚拟横短曲线的其余点各自相距 于虚拟底平面的最短距离, 使由上述无限条虚拟横短曲线所构成的顶面, 沿着虚拟纵长曲 线向背离虚拟底平面的方向凸起而形成的曲面, 以便对使用者的臀部施以向上的反作用支 撑力, 并使部分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集中于虚拟纵长曲线及虚拟纵长曲线两侧的区域, 集 中对使用者的脊椎施以反作用支撑力。 0009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垂直脊椎支撑座, 进一步包含数个通气。
11、孔, 自顶面贯通至底 部。 0010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垂直脊椎支撑座, 进一步包含数个通气隧道, 自通气孔贯通 至垂直脊椎支撑座的外表。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它可以对使用者的臀部施以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 并 使部分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集中于虚拟纵长曲线及虚拟纵长曲线两侧的区域, 集中对使用 者的脊椎施以反作用支撑力, 让使用者的脊椎及全身肌肉及神经都能以直立但却保持松弛 状态地坐于垂直脊椎支撑座上, 达到充分松静的效果, 提高静坐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脊椎支撑座的立体图。 0014 图 2。
12、 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脊椎支撑座的立体示意图。 0015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脊椎支撑座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6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脊椎支撑座在使用状态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7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脊椎支撑座在使用状态的背面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说明 : 0019 10 垂直脊椎支撑座 11 底部 12 虚拟底平面 0020 13 顶面 14 通气孔 15 通气隧道 0021 20 使用者 21 臀部 22 脊椎 0022 CX 虚拟纵长曲线 D0、 D1、 D2 距离 H0、 H1 距离 0023 O 虚拟交会点 O 虚拟点 PX 虚拟末端点 0024 Q。
13、X 虚拟末端点 RY 虚拟横短曲线 S 支撑物体 0025 T 虚拟顶点 X 虚拟纵长轴 Y 虚拟横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垂直脊椎支撑座10, 具 有 : 底部 11 及顶面 13。其中底部 11 供座落于支撑物体 S 的上方, 该底部 11 具有虚拟底平 面 12, 并贴放于支撑物体 S 的表面, 在虚拟底平面 12 上具有虚拟纵长轴 X 与虚拟横短轴 Y, 且虚拟横短轴 Y 与虚拟纵长轴 X 互相垂直。 0027 请参阅图 1 至图 5 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垂直脊椎支撑座 10, 其中顶面 13 位 于底部 11 的相对面。
14、, 该顶面 13 供使用者 20 的臀部 21 座落于其上面, 且该顶面 13 具有 : 虚 拟纵长曲线 CX 及无限条虚拟横短曲线 RY。其中虚拟纵长曲线 CX 投影于虚拟纵长轴 X, 且 说 明 书 CN 203723730 U 4 3/3 页 5 该虚拟纵长曲线 CX 具有一虚拟点 O , 且该虚拟点 O 正投影于虚拟纵长轴 X 与虚拟横短轴 Y 的虚拟交会点 O, 该虚拟纵长曲线 CX 的两末端的虚拟末端点 PX 及 QX 各自相距于虚拟纵 长轴 X 的两最短距离 D1 及 D2, 均大于虚拟纵长曲线 CX 的虚拟点 O 相距于虚拟交会点 O 的 距离 D0(D1 D0, D2 D0)。
15、, 使虚拟纵长曲线 CX 成为向虚拟交会点 O 凹入的曲线, 以便承 纳使用者 20 的臀部 21。 0028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垂直脊椎支撑座10, 其中无限条虚拟 横短曲线 RY 中的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 RY 均各自具有一个虚拟顶点 T, 每一条虚拟横短曲 线 RY 的各自虚拟顶点 T 沿着虚拟纵长曲线 CX 布设, 而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 RY 各自在虚拟 横短轴 Y 的投影均平行于虚拟横短轴 Y, 且每一条虚拟横短曲线 RY 的虚拟顶点 T 各自相距 于虚拟纵长曲线 CX 的最短距离 H0, 均各自不小于各自虚拟横短曲线 RY 的其余诸点各自相 距于虚拟底平面 1。
16、2 的最短距离 H1, 使由上述无限条虚拟横短曲线 RY 所构成的顶面 13, 沿 着虚拟纵长曲线 CX 向背离虚拟底平面 12 的方向凸起而形成的曲面, 以便对使用者 20 的臀 部 21 施以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 并使部分向上的反作用支撑力集中于虚拟纵长曲线 CX 及 虚拟纵长曲线 CX 两侧的区域, 集中对使用者 20 的脊椎 22 施以反作用支撑力。 0029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垂直脊椎支撑座10, 进一步包含数个 通气孔 14 自顶面 13 贯通至底部 11, 可将使用者 20 的臀部 21 所产生的热气散逸至外界。 为了加强通气效果, 还进一步包含数个通气隧。
17、道 15 自通气孔 14 贯通至垂直脊椎支撑座 10 的外表。 0030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垂直脊椎支撑座 10, 具有以下优点 : 0031 1. 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脊椎支撑座 10, 它可以自动导正静坐者的姿势, 包含左右导 正, 前后导正, 让使用者20的脊椎22及全身肌肉及神经都能以直立但却保持松弛状态地坐 于垂直脊椎支撑座 10 上, 达到充分松静的效果, 提高静坐的效率。 0032 2. 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脊椎支撑座 10 的数个通气孔 14 自顶面 13 贯通至底部 11, 可将使用者 20 的臀部 21 所产生的热气散逸至外界。 0033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18、,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 修饰, 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723730 U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3730 U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3730 U 7 3/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3730 U 8 4/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3730 U 9 5/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3730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