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床.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7388502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0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878835.8

申请日:

20131227

公开号:

CN203723740U

公开日:

201407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20/12

主分类号:

A47C20/12

申请人:

陈海棠

发明人:

陈海棠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新塘保和圩村前路25号

优先权:

CN201320878835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夏万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床,包括床架、支撑板以及升降装置,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升降装置包括船型马达以及与其所述船型马达输出端连接的传动杆,臀部支撑板设于床架的中部,背部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背部支撑板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前方,大腿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大腿支撑板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后方,大腿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小腿支撑板活动连接,小腿支撑板设于床架的末端,位于大腿支撑板的后端,背部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传动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让使用者使用时,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感,并且转动时更加稳定,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性,避免转动太快速或不稳定而产生危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支撑板以及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船型马达以及与其所述船型马达输出端连接的传动杆,所述臀部支撑板设于床架的中部,所述背部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 背部支撑板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前方,所述大腿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大腿支撑板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后方,所述大腿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小腿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板设于床架的末端,位于大腿支撑板的后端,所述背部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传动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所述船型马达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为传动丝杆,所述船型马达共设有两个输出端,且分布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以及第二传动丝杆,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与所述背部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与所述小腿支撑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与背部支撑板的连接位置位于背部支撑板的中部或者背部支撑板的中部和末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与小腿支撑板的连接位置位于小腿支撑板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均设有床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通过铰链实现活动连接,在所述大腿支撑板的下端设有支撑伸缩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板与大腿支撑板为独立组件且两者相互紧邻,在所述小腿支撑板的下端延伸有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导向轮,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大腿支撑板的下端部,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大腿支撑板紧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升降床。

背景技术

电动升降床,即采用电动驱动装置来驱动床体进行升降来调整床体的状态从 而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现有的电动升降床一般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供 使用者躺靠的床面板,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配合床架之间设置的多个转轴、 辅助杆等相互铰链连动实现沿竖直方向升降来调整床面板的整体高度,这样采 用铰链容易出现损坏造成整体的转动不灵活,影响使用者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升降床,包括床架、支 撑板以及升降装置,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以及小 腿支撑板,升降装置包括船型马达以及与其所述船型马达输出端连接的传动杆, 臀部支撑板设于床架的中部,背部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背部支撑板 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前方,大腿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大腿支撑板 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后方,大腿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小腿支撑板活动连接,小 腿支撑板设于床架的末端,位于大腿支撑板的后端,背部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 分别与所述传动杆连接。

特别的,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与所述船型马达电连接。

特别的,传动杆为传动丝杆,所述船型马达共设有两个输出端,且分布连 接有第一传动丝杆以及第二传动丝杆,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与所述背部支撑板连 接,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与所述小腿支撑板连接。

特别的,第一传动丝杆与背部支撑板的连接位置位于背部支撑板的中部或 者背部支撑板的中部和末端之间。

特别的,第二传动丝杆与小腿支撑板的连接位置位于小腿支撑板的中部。

特别的,在所述背部支撑板、臀部支撑板、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均 设有床板。

特别的,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通过铰链实现活动连接,在所述大腿支 撑板的下端设有支撑伸缩杆。

特别的,小腿支撑板与大腿支撑板为独立组件且两者相互紧邻,在所述小 腿支撑板的下端延伸有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导向轮,所述连接杆延伸 至所述大腿支撑板的下端部,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大腿支撑板紧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升降装置,采用船型马达可提供稳定动力源确保本实 用新型的正常工作,通过配合传动丝杆的传动方式,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转轴、 辅助杆等相互铰链实现传动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可更快速、稳定、精确地实现 升降,而且传动丝杆直接作用于小腿支撑板以及背部支撑板,可降低力传递中 的消耗,对资源的利用率更高,更简单科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床,让使用者使用时,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感, 并且转动时更加稳定,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性,可避免转动太快速或不稳定而 产生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升降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至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化成设备,包括控制盒001、 床架002、支撑板以及升降装置,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003、臀部支撑板004、 大腿支撑板005以及小腿支撑板006,其中在所述背部支撑板003、臀部支撑板 004、大腿支撑板005以及小腿支撑板006均设有床板,臀部支撑板004设于床 架002的中部,背部支撑板003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002上,背部支撑板003 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004的前方,大腿支撑板005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002上, 大腿支撑板005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004的后方,大腿支撑板005的另一端通 过铰链与小腿支撑板006活动连接,在所述大腿支撑板005的下端设有支撑伸 缩杆007,支撑伸缩杆007的设置可对大腿支撑板005起到支撑的作用;小腿 支撑板006设于床架002的末端,位于大腿支撑板005的后端。

升降装置包括船型马达008以及与其所述船型马达008输出端连接的传动 杆,其中控制盒001与所述船型马达008电连接,传动杆为传动丝杆,所述船 型马达008共设有两个输出端,且分布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009以及第二传动 丝杆010,所述第一传动丝杆009与所述背部支撑板003连接,第一传动丝杆 009与背部支撑板003的连接位置位于背部支撑板003的中部,亦可在背部支 撑板003的中部和末端之间;所述第二传动丝杆010与所述小腿支撑板006连 接,第二传动丝杆010与小腿支撑板006的连接位置位于小腿支撑板006的中 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盒001控制船型马达008启动,假如需要 调整背部支撑板003的高度时,则通过船型马达008带动第一传动丝杆009动 作,由于背部支撑板003的一端与床架002活动连接,即系背部支撑板003可 沿着该端绕动,随着第一传动丝杆009带动下,背部支撑板003向上转动一定 的角度,其过程平稳且保持匀速的状态,直至使用者觉得合适的角度时,再通 过控制盒001关闭船型马达008即可,同理需要调整腿部的高低时,由船型马 达008带动第二传动丝杆010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丝杆的输出端与小 腿支撑板006的中部连接,因此在第二传动丝杆010做往上转动的动作时,小 腿支撑板006亦随之向上运动,特别的是小腿支撑板006与大腿支撑板005铰 链,可使得小腿支撑板006升起的同时,大腿支撑板005与小腿支撑板006的 连接端成一定的角度升起,确保使用时大腿能够以同等的角度向上抬起,以适 应小腿部分升起的高度,使得使用者得到更好的体现,需要特别说明的时,在 大腿支撑板005的下端设置有支撑伸缩杆007,支撑伸缩杆007起到支点的作 用,确保小腿支撑板006和大腿支撑板005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不 晃动。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升降装置,采用船型马达008可提供稳定动力源确保 本实用新型的正常工作,通过配合传动丝杆的传动方式,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转 轴、辅助杆等相互铰链实现传动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可更快速、稳定、精确地 实现升降,而且传动丝杆直接作用于小腿支撑板006以及背部支撑板003,可 降低力传递中的消耗,对资源的利用率更高,更简单科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床,让使用者使用时,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感, 并且转动时更加稳定,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性,可避免转动太快速或不稳定而 产生危险。

实施例2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小腿支撑板006与大腿支撑板005为独 立组件且两者相互紧邻,在所述小腿支撑板006的下端延伸有连接杆011,在 所述连接杆011上设有导向轮012,所述连接杆011延伸至所述大腿支撑板005 的下端部,所述导向轮012与所述大腿支撑板005紧靠,通过导向轮012可在 小腿支撑板006上升时带动大腿支撑板005上升,使用导向轮012的轮式传导, 可使得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大腿支撑板005更加平稳,不会发生剧烈浮动, 使用更加舒适,其他均与实施例1一样,同时实现了实施例1所实现的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 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一种自动升降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自动升降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自动升降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动升降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升降床.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2374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23 CN 203723740 U (21)申请号 201320878835.8 (22)申请日 2013.12.27 A47C 20/12(2006.01) (73)专利权人 陈海棠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新塘保和 圩村前路 25 号 (72)发明人 陈海棠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夏万征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动升降床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床, 包括床 架、 支撑板以及升降装置, 支撑板包括背。

2、部支撑 板、 臀部支撑板、 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 升 降装置包括船型马达以及与其所述船型马达输出 端连接的传动杆, 臀部支撑板设于床架的中部, 背 部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 , 背部支撑板位 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前方, 大腿支撑板的一端活 动设于床架上, 大腿支撑板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 的后方, 大腿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小腿支撑板活动 连接, 小腿支撑板设于床架的末端, 位于大腿支撑 板的后端, 背部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分别与所述 传动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让使用者使用时, 能提升 使用者的安全感, 并且转动时更加稳定, 能提升使 用者的安全性, 避免转动太快速或不稳定而产生 危险。 (51)I。

3、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723740 U CN 203723740 U 1/1 页 2 1. 一种自动升降床,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床架、 支撑板以及升降装置, 所述支撑板包括背 部支撑板、 臀部支撑板、 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船型马达以及与其 所述船型马达输出端连接的传动杆, 所述臀部支撑板设于床架的中部, 所述背部支撑板的 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 , 背部支撑板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前方, 所述大腿支撑板的一。

4、端活 动设于床架上, 大腿支撑板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后方, 所述大腿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小腿 支撑板活动连接, 所述小腿支撑板设于床架的末端, 位于大腿支撑板的后端, 所述背部支撑 板和小腿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传动杆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其特征在于, 包括控制盒, 所述控制盒与所 述船型马达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杆为传动丝杆, 所述 船型马达共设有两个输出端, 且分布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以及第二传动丝杆, 所述第一传 动丝杆与所述背部支撑板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与所述小腿支撑板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

5、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与背部支 撑板的连接位置位于背部支撑板的中部或者背部支撑板的中部和末端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动丝杆与小腿支 撑板的连接位置位于小腿支撑板的中部。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部支撑板、 臀部支撑 板、 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均设有床板。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 板通过铰链实现活动连接, 在所述大腿支撑板的下端设有支撑伸缩杆。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其特征。

6、在于, 所述小腿支撑板与大腿支撑 板为独立组件且两者相互紧邻, 在所述小腿支撑板的下端延伸有连接杆, 在所述连接杆上 设有导向轮, 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大腿支撑板的下端部, 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大腿支撑板 紧靠。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723740 U 2 1/3 页 3 一种自动升降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升降床。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升降床, 即采用电动驱动装置来驱动床体进行升降来调整床体的状态从而满 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现有的电动升降床一般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供使用者躺靠的床 面板, 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 配合床架之间设置的多。

7、个转轴、 辅助杆等相互铰链连动实现 沿竖直方向升降来调整床面板的整体高度, 这样采用铰链容易出现损坏造成整体的转动不 灵活, 影响使用者的体验。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升降床, 包括床架、 支撑板以及 升降装置, 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 臀部支撑板、 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 升降装置包 括船型马达以及与其所述船型马达输出端连接的传动杆, 臀部支撑板设于床架的中部, 背 部支撑板的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 , 背部支撑板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前方, 大腿支撑板的 一端活动设于床架上, 大腿支撑板。

8、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的后方, 大腿支撑板的另一端与小 腿支撑板活动连接, 小腿支撑板设于床架的末端, 位于大腿支撑板的后端, 背部支撑板和小 腿支撑板分别与所述传动杆连接。 0005 特别的, 包括控制盒, 所述控制盒与所述船型马达电连接。 0006 特别的, 传动杆为传动丝杆, 所述船型马达共设有两个输出端, 且分布连接有第一 传动丝杆以及第二传动丝杆, 所述第一传动丝杆与所述背部支撑板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丝 杆与所述小腿支撑板连接。 0007 特别的, 第一传动丝杆与背部支撑板的连接位置位于背部支撑板的中部或者背部 支撑板的中部和末端之间。 0008 特别的, 第二传动丝杆与小腿支撑板的连接。

9、位置位于小腿支撑板的中部。 0009 特别的, 在所述背部支撑板、 臀部支撑板、 大腿支撑板以及小腿支撑板均设有床 板。 0010 特别的, 大腿支撑板与小腿支撑板通过铰链实现活动连接, 在所述大腿支撑板的 下端设有支撑伸缩杆。 0011 特别的, 小腿支撑板与大腿支撑板为独立组件且两者相互紧邻, 在所述小腿支撑 板的下端延伸有连接杆, 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导向轮, 所述连接杆延伸至所述大腿支撑板 的下端部, 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大腿支撑板紧靠。 0012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升降装置, 采用船型马达可提供稳定动力源确保本实用新 型的正常工作, 通过配合传动丝杆的传动方式, 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转轴、 。

10、辅助杆等相互铰链 实现传动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更快速、 稳定、 精确地实现升降, 而且传动丝杆直接作用于 说 明 书 CN 203723740 U 3 2/3 页 4 小腿支撑板以及背部支撑板, 可降低力传递中的消耗, 对资源的利用率更高, 更简单科学。 0013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床, 让使用者使用时, 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感, 并且转 动时更加稳定, 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性, 可避免转动太快速或不稳定而产生危险。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升降床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2 为实施例 1 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3 为实施例 2 的展开状态的结。

11、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 实施例 1 0019 图 1 至图 2 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1 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00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新型化成设备, 包括控制盒 001、 床架 002、 支撑板以及升降装置, 支撑板包括背部支撑板003、 臀部支撑板004、 大腿支撑板005以及小 腿支撑板 006, 其中在所述背部支撑板 003、 臀部支撑板 004、 大腿支撑板 005 以及小腿支撑 板 006 均设有床板, 臀部支撑板 004 设于床架 002 的中部, 背部支撑板 003 的一端活。

12、动设于 床架 002 上 , 背部支撑板 003 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 004 的前方, 大腿支撑板 005 的一端活 动设于床架 002 上, 大腿支撑板 005 位于所述臀部支撑板 004 的后方, 大腿支撑板 005 的另 一端通过铰链与小腿支撑板 006 活动连接, 在所述大腿支撑板 005 的下端设有支撑伸缩杆 007, 支撑伸缩杆 007 的设置可对大腿支撑板 005 起到支撑的作用 ; 小腿支撑板 006 设于床 架 002 的末端, 位于大腿支撑板 005 的后端。 0021 升降装置包括船型马达 008 以及与其所述船型马达 008 输出端连接的传动杆, 其 中控制盒 001 。

13、与所述船型马达 008 电连接, 传动杆为传动丝杆, 所述船型马达 008 共设有两 个输出端, 且分布连接有第一传动丝杆 009 以及第二传动丝杆 010, 所述第一传动丝杆 009 与所述背部支撑板 003 连接, 第一传动丝杆 009 与背部支撑板 003 的连接位置位于背部支 撑板003的中部, 亦可在背部支撑板003的中部和末端之间 ; 所述第二传动丝杆010与所述 小腿支撑板006连接, 第二传动丝杆010与小腿支撑板006的连接位置位于小腿支撑板006 的中部。 002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通过控制盒 001 控制船型马达 008 启动, 假如需要调整背 部支撑板 003 的。

14、高度时, 则通过船型马达 008 带动第一传动丝杆 009 动作, 由于背部支撑 板 003 的一端与床架 002 活动连接, 即系背部支撑板 003 可沿着该端绕动, 随着第一传动丝 杆 009 带动下, 背部支撑板 003 向上转动一定的角度, 其过程平稳且保持匀速的状态, 直至 使用者觉得合适的角度时, 再通过控制盒001关闭船型马达008即可, 同理需要调整腿部的 高低时, 由船型马达008带动第二传动丝杆010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丝杆的输出端 与小腿支撑板006的中部连接, 因此在第二传动丝杆010做往上转动的动作时, 小腿支撑板 006 亦随之向上运动, 特别的是小腿支撑板。

15、 006 与大腿支撑板 005 铰链, 可使得小腿支撑板 006 升起的同时, 大腿支撑板 005 与小腿支撑板 006 的连接端成一定的角度升起, 确保使用 时大腿能够以同等的角度向上抬起, 以适应小腿部分升起的高度, 使得使用者得到更好的 说 明 书 CN 203723740 U 4 3/3 页 5 体现, 需要特别说明的时, 在大腿支撑板005的下端设置有支撑伸缩杆007, 支撑伸缩杆007 起到支点的作用, 确保小腿支撑板006和大腿支撑板005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稳, 不 晃动。 0023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升降装置, 采用船型马达 008 可提供稳定动力源确保本实 用新型的正。

16、常工作, 通过配合传动丝杆的传动方式, 取代现有技术中的转轴、 辅助杆等相互 铰链实现传动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更快速、 稳定、 精确地实现升降, 而且传动丝杆直接作 用于小腿支撑板 006 以及背部支撑板 003, 可降低力传递中的消耗, 对资源的利用率更高, 更简单科学。 0024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升降床, 让使用者使用时, 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感, 并且转 动时更加稳定, 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性, 可避免转动太快速或不稳定而产生危险。 0025 实施例 2 0026 图 3 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 的一种自动升降床。 002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 小腿支。

17、撑板 006 与大腿支撑板 005 为独立组件 且两者相互紧邻, 在所述小腿支撑板 006 的下端延伸有连接杆 011, 在所述连接杆 011 上设 有导向轮 012, 所述连接杆 011 延伸至所述大腿支撑板 005 的下端部, 所述导向轮 012 与所 述大腿支撑板005紧靠, 通过导向轮012可在小腿支撑板006上升时带动大腿支撑板005上 升, 使用导向轮 012 的轮式传导, 可使得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大腿支撑板 005 更加平稳, 不会发生剧烈浮动, 使用更加舒适, 其他均与实施例 1 一样, 同时实现了实施例 1 所实现的 效果。 0028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 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723740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723740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