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增氧装置与水体增氧过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体增氧装置与水体增氧过滤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8025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23 CN 202680251 U *CN202680251U* (21)申请号 201220201496.5 (22)申请日 2012.05.08 A01K 63/04(2006.01) (73)专利权人 张家港市君之旺水族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城北新 村 86 幢 M12# (72)发明人 常君斌 (54) 实用新型名称 水体增氧装置与水体增氧过滤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增氧装置, 包括 增氧容器与养殖容器, 增氧容器与养殖容器之间 分别通过回水管与。
2、进水管相连通, 增氧容器内填 充有氧气, 进水管进入增氧容器内的管口具有喷 淋结构和 / 或雾状喷射结构, 回水管具有连通器 结构并通过汇集水体形成对位于增氧容器内氧气 的液封, 养殖容器内的水体通过水泵打入增氧容 器后通过喷淋充氧后通过回水管回流至养殖容器 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能提 高水体溶氧量、 水质过滤质量和资源利用率的水 体增氧过滤装置, 具有如上结构, 其中, 增氧容器 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多层过滤材料。本方案结构简 单成本小, 溶氧效果好, 过滤效果好, 消毒杀菌, 氧 气利用率高, 水资源节约明显。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
3、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水体增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增氧容器 (1) 与养殖容器 (4), 所述的增氧容 器(1)与养殖容器(4)之间分别通过回水管(2)与进水管(3)相连通, 所述的增氧容器(1) 内填充有氧气, 所述的进水管 (3) 进入所述的增氧容器 (1) 内的管口具有喷淋结构和 / 或 雾状喷射结构 (6), 所述的回水管 (2) 具有连通器结构并通过汇集水体形成对位于所述的 增氧容器 (1) 内氧气的液封,。
4、 所述的养殖容器 (4) 内的水体通过水泵 (5) 打入所述的增氧 容器 (1) 后通过喷淋充氧后通过所述的回水管 (2) 回流至所述的养殖容器 (4) 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增氧容器 (1) 通过充氧 管 (11) 与气源相连接, 所述的充氧管 (11) 设置有控制阀门 (111)。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控制阀门 (111) 包括自 动化控制的电控阀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充氧管 (11) 具有氧气支 管 (12), 所述的水泵 (5) 出水口。
5、具有射流器 (51), 所述的氧气支管 (12) 连接至所述的射流 器 (51)。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体增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充氧管 (11) 具有氧气支 管(12), 所述的氧气支管(12)连接至所述的水泵(5)的进水口, 且所述的氧气支管(12)上 安装有气体增压设备 (112)。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增氧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增氧容器 (1) 包括软质材料 容器或软硬质组合材料容器。 7. 一种水体增氧过滤装置, 具有如权利要求 1 至 6 之一的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增 氧容器 (1) 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多层过滤材料 (7)。 8. 根。
6、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水体增氧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过滤材料 (7) 至少 包括一层喜氧的生物过滤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水体增氧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过滤材料 (7) 至少 包括一层硝化细菌过滤材料。 10.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水体增氧过滤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过滤材料 (7) 由多 个过滤材料箱叠加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80251 U 2 1/4 页 3 水体增氧装置与水体增氧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水体的增氧技术, 特别是一种利用氧气的高效节约型的 水体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养殖。
7、水体的溶氧量及其水质过滤质量直接影响养鱼的效果, 而增氧、 过滤方法及 装置又直接影响溶氧量的多少, 水质的好坏。 现在比较好的、 工厂化养鱼利用纯氧通入养殖 水体充氧的方法, 效果及效益上还存在渚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 氧气与水的接触面少而 且时间短, 大部分氧气离开水体后直接散失在空气中, 导到溶氧量少、 浪费多, 利用率低 ; 工 厂化养鱼必须建造强大的过滤系统及每天更换大量的水来维持水质质量, 这样做建设成本 高, 水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养鱼 水体溶氧量和纯氧气利用率的增氧装置。 0004 为了达到以。
8、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增氧装置, 包括增氧容器与养殖 容器, 所述的增氧容器与养殖容器之间分别通过回水管与进水管相连通, 所述的增氧容器 内填充有氧气, 所述的进水管进入所述的增氧容器内的管口具有喷淋结构和 / 或雾状喷射 结构, 所述的回水管具有连通器结构并通过汇集水体形成对位于所述的增氧容器内氧气的 液封, 所述的养殖容器内的水体通过水泵打入所述的增氧容器后通过喷淋充氧后通过所述 的回水管回流至所述的养殖容器内。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的增氧容器通过充氧管与气源相连接, 所述的充氧管设置有控制 阀门。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的控制阀门包括自动化控制的电控阀门。 0007。
9、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的充氧管具有氧气支管, 所述的水泵出水 口具有射流器, 所述的氧气支管连接至所述的射流器。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的充氧管具有氧气支管, 所述的氧气支管 连接至所述的水泵的进水口, 且所述的氧气支管上安装有气体增压设备。 0009 优选的, 增氧容器为便于观察且更易设计自动控制装置的软质材料容器或软硬质 组合材料容器。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水体溶氧量、 水质过滤质量和资 源利用率的水体增氧过滤装置, 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 其中, 所述的增氧容器内自下而上设 置有多层过滤材料。 0011 进一步的, 。
10、所述的过滤材料至少包括一层喜氧的生物过滤材料。本实用新型充分 利用纯氧的杀菌消毒作用, 使大部分病毒病菌(厌氧细菌)失去生存环境, 使养殖鱼类更健 康。 说 明 书 CN 202680251 U 3 2/4 页 4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的过滤材料至少包括一层硝化细菌过滤材 料。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有氧硝化细菌的好氧特性, 将滴流过滤系统具于纯氧环境中, 促进 生物菌活力、 快速繁殖生长, 大量快速的分解消化有害物质, 使过滤系统的过滤效果成倍增 长, 大幅度的提高了养殖水体的水质, 减少了换水量。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的过滤材料由多个过滤材料。
11、箱叠加而成。 0014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氧气充入 水中的传统方式, 反过来将水喷入固封有纯氧气的容器内, 利用水在纯氧气内的运动使氧 气快速溶入水中, 更进一步的, 利用喷淋水滴在通过过滤材料增加与纯氧气接触的路程、 时 间和利用纯氧气溶入由水泵产生的水流中, 由于增加了水与纯氧的接触, 提高了溶氧量, 同 时还避免了没有溶入水中的氧气的散失。 本方案结构简单成本小, 溶氧效果好, 氧气利用率 高, 过滤效果好, 消毒杀菌, 水资源节约明显。 附图说明 0015 附图 1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附图 。
12、2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附图 3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过滤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其中 : 1.增氧容器 ; 2.回水管 ; 3.进水管 ; 4.盛水器 ; 5.水泵 ; 6.喷淋结构 ; 7.过 滤材料 ; 11. 充氧管 ; 12. 氧气支管 ; 51. 射流器 ; 111. 控制阀门 ; 112. 气体增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0020 附图 1 为根据。
13、本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水 体增氧装置包括增氧容器 1 与养殖容器 4, 增氧容器 1 与养殖容器 4 之间分别通过回水管 2 与进水管 3 相连通, 增氧容器 1 内填充有氧气, 进水管 3 进入增氧容器 1 内的管口具有喷淋 结构6, 回水管2具有连通器结构(本实施例中体现为P弯结构)并通过汇集水体形成对位 于增氧容器 1 内氧气的液封, 养殖容器 4 内的水体通过水泵 5 打入增氧容器 1 后通过喷淋 充氧后通过回水管 2 回流至养殖容器 4 内。通过管子将养殖容器内水泵抽出的水泵入增氧 容器内形成喷淋效果, 之后喷淋水通过 P 弯结构流回盛水器, 形成。
14、循环水流。利用喷淋水在 纯氧容器内与纯氧的充分接触, 使水中最大限度的溶入氧气。 0021 增氧容器 1 通过充氧管 11 与气源相连接, 充氧管 11 设置有控制阀门 111, 此处的 控制阀门 111 包括自动化控制的电控阀门。充氧管 11 具有氧气支管 12, 水泵 5 出水口具有 射流器 51, 氧气支管 12 连接至射流器 51, 这种设计的目的是, 在水体输送过程中增加一次 常规溶氧的过程以增强溶氧效果。增氧容器 1 包括软质材料容器或软硬质组合材料容器, 以便于观察与设计。 0022 附图 2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结构组成基本 与附图1中的实施例。
15、相同, 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充氧管11具有氧气支管12, 氧气支管12连 接至水泵5的进水口, 且氧气支管12上安装有气体增压设备112, 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增加了 说 明 书 CN 202680251 U 4 3/4 页 5 利用纯氧气在水泵水流中与水充分混和后喷淋入增氧容器, 更增加了增氧效果 ; 而进水管 3 在进入增氧容器 1 内管口连接有雾状喷射结构 6。 0023 以下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工作时先 手动控制定时设备使控制阀门 111 打开向增氧容器 1 内充入纯氧 ( 此次充氧要多一点, 让 增氧容器内的原有气体连同部分氧气通过 P 弯结构排出 。
16、), 同时启动水泵使养殖水通过喷 射结构在增氧容器内形成水雾, 水雾在喷射过程和下降过程中充分与纯氧气接触, 使水中 溶入大量氧气。溶入大量氧气的水在增氧容器底部汇集后通过 P 弯结构回流到养殖容器, 形成水流循环。 而增氧容器内的氧气由于受P湾结构中水的阻隔, 是不会散失到外面的。 经 过一段时间后, 由于氧气溶入水中而使增氧容器内氧气数量减少, ( 可以通过观察软材料的 鼓起情况判断 ) 定时装置需定时打开电磁控制阀门 111 向增氧容器内充入纯氧。经过多次 调试设定定时装置后, 就可轻松进行增氧工作。 0024 附图 3 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水体增氧过滤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
17、 水体增氧过滤装置包括增氧容器1与养殖容器4, 增氧容器1与养殖容器4之间分别通过回 水管 2 与进水管 3 相连通, 增氧容器 1 包括软质材料容器或软硬质组合材料容器, 增氧容器 1 内填充有氧气, 进水管 3 进入增氧容器 1 内的管口具有雾状喷射结构 6, 回水管 2 具有连 通器结构 ( 本实施例中体现为 P 弯结构 ) 并通过汇集水体形成对位于增氧容器 1 内氧气的 液封, 养殖容器 4 内的水体通过水泵 5 打入增氧容器 1 后通过喷淋充氧后通过回水管 2 回 流至养殖容器 4 内。增氧容器 1 通过充氧管 11 与气源相连接, 充氧管 11 设置有控制阀门 111, 此处的控制。
18、阀门111包括自动化控制的电控阀门。 充氧管11具有氧气支管12, 氧气支 管 12 连接至水泵 5 的进水口, 且氧气支管 12 上安装有气体增压设备 112。 0025 增氧容器1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多层过滤材料7, 过滤材料7也可以由多个过滤材料 箱叠加而成 ; 过滤材料7至少包括一层喜氧的生物过滤材料, 例如硝化细菌过滤材料。 通过 管子将养殖容器内水泵抽出的水泵入增氧容器内形成喷淋效果, 喷淋水通过过滤材料下落 至增氧容器底部, 再通过 P 弯结构流回养殖容器, 形成循环水流。喷淋水在增氧容器内下落 过程中, 与纯氧气体充分接触, 使水中溶入大量氧气, 由于过滤材料的阻拦, 增加了水滴下。
19、 落的路程与时间, 从而更加提高了水中的溶氧量 ; 喷淋水在增氧容器内的下落过程, 也是滴 流过滤对循环水进行生物过滤的过程, 由于滴流过滤在纯氧气体环境中, 且水滴富含氧气, 过滤材料上的生物菌异常活跃, 过滤效果成倍增长。 富氧环境增加过滤效果, 滴流过滤促进 溶氧效益。 0026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工作时先手动控制定时设备使控制阀门 111 打开向增氧容器 1 内充入纯氧气体 ( 此次充氧要多一点, 让增氧容器 1 内的原有气体连同部分氧气通过 P 弯 结构排出 ), 同时启动水泵 5 使养殖水通过雾状喷射结构 6 在增氧容器 1 内形成细微水珠, 细微水珠在下降过程中充分与纯氧气体接触,。
20、 使氧气快速溶入水中, 由于细微水珠在通过 过滤材料7时增加了与纯氧气接触的路程和时间, 使溶氧更充分 ; 同时过滤材料7上的生物 菌对水滴进行生物过滤, 由于过滤材料 7 设置在纯氧气体环境中, 促进了生物菌的活力和 繁殖生长, 极大提高了生物菌的消化有机物的能力, 使过滤更彻底。 经过过滤和溶氧的水在 增氧容器 1 底部汇集后通过 P 弯结构回流到养殖容器 4, 形成水流循环。而增氧容器 1 内 的氧气由于受 P 弯结构中水的阻隔, 是不会散失到外面的。经过一段时间后, 由于氧气溶入 水中而使增氧容器 1 内氧气数量减少, ( 可以通过观察软材料的鼓起情况判断 ) 定时装置 说 明 书 C。
21、N 202680251 U 5 4/4 页 6 需定时打开电磁控制阀门 111 向增氧容器 1 内补充纯氧气体。经过多次调试设定定时装置 后, 就可轻松进行增氧过滤工作。 0027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 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 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2680251 U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0251 U 7 2/2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0251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