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携带的帐篷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帐篷或天棚,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帐篷是一种临时性的建筑物,具有可快速搭建、拆除和移动的特点。由于这个特点,帐篷一直以来都受到户外爱好者的喜欢。传统的帐篷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现在也出现了一种充气式帐篷,一般不需搭建支架,充气即可使用。但是,因为帐篷一般多在户外使用,而户外的环境较为恶劣,容易导致帐篷出现破损或磨损。而现有的充气式帐篷一旦某处出现磨损,会导致整个帐篷都漏气,影响使用,给用户带来很大困难。而且,一般户外无电源,人们在用电时还需要携带其他的电源,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破损后也便于使用的便于携带的帐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携带的帐篷,包括第一帐篷本体、第二帐篷本体和蓄电池,所述第二帐篷本体呈“V”形,所述第一帐篷本体和第二帐篷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帐篷本体包括支架和帐篷体,所述帐篷体上设有多个可拆卸的充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上设有充气嘴;所述帐篷体上设有柔性太能膜,所述柔性太阳能膜与蓄电池连;所述第二帐篷本体上设有进出口。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首先通过充气嘴对各个充气单元充气,使各个充气单元膨胀。然后将各个充气单元安装到帐篷体上。然后将第一帐篷本体和第二帐篷本体连接。支架可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帐篷本体呈“V”形,第一帐篷本体和第二帐篷本体构成一个三棱柱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休息。帐篷横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帐篷连接更加稳固,可以防止帐篷倒塌,即使坠落,翻滚也能够有效保护内部人员。因为充气单元与帐篷体为可拆卸连接,若出现某个充气单元破损后,可将其取下,换上一个新的充气单元即可使用了。而且,在帐篷体上设有柔性太阳能膜,柔性太阳能膜可以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中,供人们使用,而不需携带额外的电源。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感应器和报警器,所述感应器在帐篷外且与报警器电连接,因为帐篷一般在野外宿营时用,而野外会有一些如游蛇等的野生动物出现,而晚上人们休息时,当感应器检测到有动物靠近时,可将信号传递至报警器,报警器报警,避免动物对人的袭击。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帐篷本体上设有纱窗,这样人可以透过纱窗进行采光。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池为锂电池,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储存密度,而且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便于携带的帐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帐篷本体1、第二帐篷本体2、进出口3、纱窗4、充气嘴5、充气单元6、支架7、感应器8、报警器9、帐篷体1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便于携带的帐篷,包括第一帐篷本体1、第二帐篷本体2和蓄电池,第二帐篷本体2呈”V”形,第一帐篷本体1和第二帐篷本体2连接,第二帐篷本体2包括支架7和帐篷体10,帐篷体10上设有多个可拆卸的充气单元6,充气单元6上设有充气嘴5;帐篷体10上设有柔性太能膜,柔性太阳能膜与蓄电池连;第二帐篷本体2上设有进出口3。该帐篷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感应器8和报警器9,感应器8在帐篷外且与报警器9电连接,因为帐篷一般在野外宿营时用,而野外会有一些如游蛇等的野生动物出现,而晚上人们休息时,当感应器8检测到有动物靠近时,可将信号传递至报警器9,报警器9报警,避免动物对人的袭击。第二帐篷本体2上设有纱窗4,这样人可以透过纱窗4进行采光。电池为锂电池,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储存密度,而且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
首先通过充气嘴5对各个充气单元6充气,使各个充气单元6膨胀。然后将各个充气单元6安装到帐篷体10上。然后将第一帐篷本体1和第二帐篷本体2连接。支架7可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帐篷本体2呈“V”形,第一帐篷本体1和第二帐篷本体2构成一个三棱柱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休息。帐篷横截面呈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帐篷连接更加稳固,可以防止帐篷倒塌,即使坠落,翻滚也能够有效保护内部人员。因为充气单元6与帐篷体10为可拆卸连接,若出现某个充气单元6破损后,可将其取下,换上一个新的充气单元6即可使用了。而且,在帐篷体10上设有柔性太阳能膜,柔性太阳能膜可以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中,供人们使用,而不需携带额外的电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